針對當前電視劇(網絡劇)創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日前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了「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其中指出,電視劇(網絡劇)創作要下大力氣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把全行業的關注點引導到打造思想內涵精深、藝術質量精湛的優質作品上來。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一部好的電視劇也可以用這句詩來形容。優質的劇本就如清水芙蓉一般,給觀眾沁人心脾的體驗。然而,現在有不少電視劇特別是網絡劇卻跑偏了,走上了片面追求流量化、數據化和收視率的道路,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劇本創作、演員表演等影視創作的基本規律。比如前段時間被下架的《雷霆戰將》,就被批評劇本不符合基本史實,演員表演不走心。
「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高質量的劇本內容是一部優秀電視劇的關鍵所在。《平凡的世界》中隨處可見的真情流露,《大江大河》全方位展示改革開放之初的時代風貌和社會變遷歷程,《人民的名義》中「達康書記」精湛的演技……紮實的劇本創作、鮮明的人物形象,讓這些優秀的作品得以流傳。可見,要贏得市場、滿足觀眾期望,電視劇人仍需在內容上精耕細作。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電視劇作品想要精品迭出,還需從業者「去浮華浮躁」。沒有人民群眾,文藝就沒有土壤,創作就沒有源泉。電視劇從業者必須秉持一顆創作的真心,靜下心來提高知識能力和業務水平。凡一部作品受到追捧,一定是作品觸及了百姓生活的筆墨,契合了觀眾的審美情趣,撥動了他們柔軟的神經,引起了心靈的共鳴。
奈何市場太紛繁,資本太浮躁,影視創作者更要堅持創作的初心,以更加敬畏的心態對待藝術,而不是被經濟利益衝昏了頭腦。影視行業也需建立多元化的綜合評價體系,鼓勵引導廣大影視劇創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唯有如此,才能創作出更多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更好地引領社會風氣。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