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創作應回歸理性與真實

2020-12-18 東南網

近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意見指出,電視劇(網絡劇)創作必須要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把全行業的關注點引導到打造思想內涵精深、藝術質量精湛的優質作品上來。(12月9日《人民日報》)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斷升值。談到電視劇,可能要數70後、80後感觸最深,傳統式「追劇」帶來的樂趣,至今還記憶猶新。拋開信息還不發達的時代背景,應當肯定,那時的劇目數量和種類雖不多,但卻有一種樸實無華、至純至真之美,名著類、古典類、生活類,或笑、或鬧、或喜、或悲,總能與人產生情感共鳴。當我們再度回味那些頗為經典的電視劇目,與現在某些影視產品透出的浮躁之氣相比,總有一種「難以複製」的特殊情懷。

誠然,一度時期,可能因受網絡信息發展太快、精神文化需求多元、拍攝技術不斷更新、市場消費潛力增速的影響,電視劇創作隱含的浮華之風有所顯現。特別是那些遠離現實、不尊重歷史的劣質影視文化客觀存在,給廣大觀眾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時至今日,隨著網民數量與日俱增,網絡影視所佔市場份額不可低估。仍不排除,一些為了追求數據流量而輕視文化內涵的影視產品會「應景而來」,勢必破壞文藝創作的良好生態。故此,作為主管部門,需要提高警惕,採取措施,防止那些看似華麗卻質量不高的影視產品「乘虛而入」。作為觀眾,也要不斷提升精神境界,對缺乏思想、質量不高的電視劇目,仔細辨別、主動拒絕。

在此基礎上,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日前發布的指導性《意見》,對電視劇的題材選擇、思想內容、精神價值、文化含量,都有明確要求,就是為了進一步引導和規範電視劇製作,確保文化創作環境風清氣正、綠色健康。

實際上,判斷影視作品質量優劣,也可以通過市場來檢驗。那些票房屢創新高、網絡點擊量大的精品佳作,從內容上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是立足現實、尊重歷史、回歸理性、還原真實;從表現手法上看,既有大膽創新,卻又不失精神內涵。比如,有些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之所以迅速走紅,贏得較高收視率,因為它直面現實、敢於批判、勇於伸張正義,打下了堅實的民心基礎。很多紀錄片之所以深受讀者喜愛、好評,則是因為它解開了濃縮的人生、打開了塵封的時代,感情至真、至純、至美。一些軍旅題材的影視片之所以獲得普遍青睞,關鍵在於詮釋了什麼是英雄主義,展示了偉大的愛國情懷,弘揚了社會主旋律。

可見,用現代標準衡量,一部真正優秀的影視作品,不靠熱鬧的場景作鋪墊,不靠精彩的打鬥來吸睛,也不靠演員的「顏值」來取勝,而是在平凡中見證偉大,以思想啟迪、精神感召來贏得群眾的好口碑。

實踐證明,那些曾受熱烈追捧的武俠、宮廷、玄幻等「江湖味」和「浮誇味」較濃的電視劇作,正在慢慢淡出人們視野,已無法帶來更多市場期許,說明人們的精神追求正趨於理性與真實,已經與新時代內涵默契相融。因此,對於電視劇創作而言,我們既要遵從制度約束,更要從讀者和觀眾的角度去思考,必需緊貼新時代、描寫新生活、傳遞正能量,可以有創意,但切忌華而不實。(王坤)

相關焦點

  • 評電視劇《我的特一營》:向著抗戰精神的理性回歸
    原標題:向著抗戰精神的理性回歸(劇談)   抗戰題材應該是我國文藝創作的重要題材,這有太多理由。近30年來,隨著思想的解放、史料的解密,抗戰題材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接近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統一,表現內容廣度有了進一步的開拓。1986年拍攝的電影《血戰臺兒莊》由於對蔣介石、李宗仁的客觀評價甚至促進了兩岸關係的改善。
  • 電視劇創作應如何高質量發展?「四堅持一聚焦」是為根本!
    這方面,創作焦點不能跑偏,創作方法要科學,創作態度要嚴謹,服化道也要尊重歷史真實,堅決遏制誇張離奇之風。>真實才是最好的。導演鄭曉龍表示,好劇要經得起反覆重播,要鼓勵多種題材的創作。「電視劇精品創作要價值觀端正,要有一個好的故事核,要給創作者寬鬆的創作空間和有利的創作條件,要在藝術上和技術上追求高標準,在細節上追求真實豐富。」
  • 以人民情懷創作電視劇精品
    電視劇創作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閉門造車,看起來加快了創作過程,實現了多快好省,但其實消耗了電視劇的生命力。有段時間,脫離現實、脫離生活的懸浮劇流行,雖也能滿足一部分觀眾的需求,但大多數觀眾並不買帳,導致國產劇的口碑和市場呈現流失狀態。文藝創作脫離現實、孤芳自賞,就無法深入人心、觸動靈魂,不可能造就精品。
  • 超8000元/噸,LNG價格應儘快回歸理性
    在業內專家看來,當前LNG價格的異常上漲態勢對行業帶來傷害,應儘快回歸理性。(文丨本報記者 李玲) 01價格漲勢明顯據悉,近日全國大範圍降溫加劇,用氣量驟增,為保障居民用氣,許多國產LNG液廠原料氣被限量,國產LNG工廠的開工率不斷下滑。
  • 李海鷹回歸!廣州文藝精品創作正青春
    10月15日下午,「海鷹歸來,青春啟動」廣州文藝發布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白領空間舉行,李海鷹透露,這個地道、真實、勵志的廣州故事將於11月7日、8日在廣州大劇院首演。海鷹回歸:我從小深受這片土地的滋養著名作曲家、指揮家、粵港澳大灣區音樂藝術聯盟主席、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院院長李海鷹曾在廣州為中國流行音樂的輝煌作出巨大貢獻,他創作的優秀作品比如《彎彎的月亮》《七子之歌》《走四方》等都已經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經典。
  • 永州市316ti不鏽鋼管市場逐漸回歸理性
    永州市316ti不鏽鋼管市場逐漸回歸理性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永州市316ti不鏽鋼管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
  • 國產電視劇2019:回歸初心拍好戲
    2019年中國有個熱門詞叫「初心」,對於中國電視劇來說,2019年也是熱潮退去、喧囂散去、回歸初心的一年,對於電視劇創作者來說,初心就是講好故事、拍好戲、演活角色,是用電視劇這一藝術形式去記錄時代印跡、放飛奇思妙想,是跳脫舞臺和篇幅的局限、捕捉廣闊變幻的世界,而不是乘「東風」、搶「好牌」、坐等收利。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6部電視劇,真實、自然、代入感極強
    眾所周知,在藝術領域,藝術的創作都是來源自生活的。所以,有很多的影視作品,它們都是由真實的事件改編創作而來的。今天,我們就看看那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視劇。因為源於真實的事件,所以在上映的時候,它們的內容都是要非常真實的。
  • 刑偵題材的一次回歸——評電視劇《謎砂》
    原標題:刑偵題材的一次回歸——評電視劇《謎砂》   觀察當前的電視劇生態,雖然說網絡劇異軍突起,在創作觀念、製作方式等方面與傳統電視劇大相逕庭,但從業內外的反饋來看,無論傳統劇還是網絡劇,真正好的電視劇作品殊途同歸,即回歸藝術本真、回歸藝術規律。
  • 張德祥:影視創作應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影視創作必須「魂有所依」——由電視劇《隱秘而偉大》《雷霆戰將》說開去近日,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題材電視劇《雷霆戰將》引起普遍質疑,停播下架。幾乎同步開播的年代戰爭劇《隱秘而偉大》則因質量較高,收穫口碑與好評。這個現象引人反思。
  • 劇評—電視劇《一諾無悔》:因真實而鮮活
    這兩句話來自正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一諾無悔》,來自劇中的主人公,新任福建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前一句話,說的是現實,恨鐵不成鋼;後一句是許下諾言,要埋頭實幹,實現政和的光榮和夢想。電視劇《一諾無悔》可以說是最近螢屏上的黑馬,不是家庭情感劇,也不是古裝玄幻劇,沒有年輕明星站臺,卻帶來很多意外。
  • 王永利:真實、鮮活、溫暖,《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
    以「小切口、小人物、大情懷、大主題」為創作思路,以「真實、鮮活、溫暖」的現實主義創作基調,反映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電視劇的藝術形式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2019年國產電視劇回歸起點做好節目
    雖然這種比較不太合適,《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也取得了突破。作為一部關於大房子生活的古老戲劇,這部戲劇有著複雜的人物和許多曲折,但它不再關注蓄意撕扯和狗血,也沒有熱愛瘋狂的男女。例如,伊恩在初戀和道德準則之間的妥協,以及她與顧爾長時間的家庭生活,最終擺脫了此前類似主題的嘈雜誇張和過度喧譁。無論是愛情、戰術還是家庭糾紛,這部戲都更加克制,沒有刺激,而是平靜。
  • 一年級大學季收官:原創真人秀節目的理性回歸
    一年級大學季收官:原創真人秀節目的理性回歸2016年01月20日 14:54:46來源:新華娛樂可以說,在離開了吵雜的舞臺與熾熱的聚光燈後,我們看到一次真人秀節目的理性回歸。    筆者曾在《光明日報》上對這個節目有過這樣的評述,《一年級大學季》是在為當下的社會探索一種藝術教育的新模式。也正是這樣一種更具社會價值的探索,讓觀眾們看到了湖南衛視所傳遞出來的社會正能量。
  • 電視劇創作要坐得住「冷板凳」
    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8日通報,「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的幾點意見」日前發布。意見指出,電視劇(網絡劇)創作要下大力氣去浮華浮躁、重創作規律,把全行業的關注點引導到打造思想內涵精深、藝術質量精湛的優質作品上來。
  • PP體育總裁解約英超後首發聲:賽事版權價格回歸理性是趨勢
    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體育賽事版權市場回歸理性,是疫情後體育產業最大的趨勢之一,英超是第一家,如果價值體系不能回歸正常,不排除還有其他企業放棄相關版權。」9月6日,PP體育總裁王冬出席2020年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並在主題演講中拋出上述觀點。
  • 高價香菸回歸理性
    高價香菸迅速成為行業內最熱門的話題,新推出品牌香菸價格也一路「牛市」,屢創新高:南京捲菸廠產「紅夢都」市場零售價達l100多元/條,該廠1997年推出的特製「貴賓金港」在香港回歸之前上市,更以1997元/條發售!據統計至1997年,全國共有市場平均零售價在每盒15元以上的香菸品牌1O0多個,高價香菸市場可謂一遍繁榮昌盛。
  • 從近年來電視劇創作看推動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經驗
    文化化人,藝術養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①——從近年來電視劇創作看推動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經驗文/仲呈祥中國是當今世界電視劇藝術的生產和消費大國《亮劍》《金婚》《士兵突擊》《闖關東》《家有兒女》等優秀作品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的成功實踐啟示我們:堅持在「化人」的前提下努力「化錢」,是面向市場的電視劇創作正途;而一味讓電視劇「化錢」追逐利潤,甚至以降低、敗壞人的精神素質為代價,是必須堅決反對的。
  • 電視劇《王牌》創作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11 月 25 日,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的「電視劇《王牌》創作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主持,電視劇《王牌》的出品方、製作方及主創代表,業內專家和影視播出平臺代表參加了會議,圍繞該項目在題材創作、劇作結構、人物塑造和作品意義等多個層面進行了研討。
  • 6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視劇,每一部都過於真實能過審算是奇蹟
    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大家之所以喜歡看一些真實事件或者案件改編的影視作品原因正在於此。今天文章就帶大家看下當年6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視劇,部部經典,看過3部的叫你一聲大神!因為每一部都過於真實,能過審算是奇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