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皮車上坐了38個小時,才逛到因特產燻雞而出名的溝幫子,出了車站,把行李放到接站的卡車上,然後伴隨著隊伍中的一片唉聲,開始新生活的第一個科目——途步行軍。穿著一雙大了三號的大頭鞋,步行11公裡,終於走進山溝裡,此行的終點:原39集團軍某團。帶著腳上的五個水泡,和一身從裡溼到外的棉衣,我入伍了,那一年我十八歲。
高中畢業前參加了空軍招飛,因身高超高沒有入選,後來高考也沒有如願,我就想去當兵,很堅決,父母也堅決不同意,我就自己拿了戶口本去報名。我愛看書,從小就愛看,各種書,特別是軍事方面的,還有個愛好是擺弄飛機模型,父母給的零花錢和過年的壓歲錢都用來買了書和飛機模型。那時候我和哥哥住在一個房間,屋裡不僅書架、柜子上,只要能放東西的地方,都擺滿了圖書和雜誌,軍事方面居多,《二戰典型戰例》、《現代戰爭典型戰例》、《現代世界軍事》、《兵器知識》、《航空知識》、《艦船知識》等等都是成套的,還有手工製作的各國仿真戰機模型。後來部隊的徵兵幹部來家訪,看到這些,當即表態如果體檢沒有問題,就一定要把我接走,父母從那一刻起意識到攔不住了,索性也就不再阻攔,於是作為城市兵,在90年代初,接兵幹部只到家裡抽了一支紅塔山煙就把我接走了。
當兵之前從沒走出過家鄉的城市,這是第一次,也是人生轉折的一次。入伍前對遼西沒什麼概念,只知道那裡有山,之後的幾年偵察兵訓練都在那大山裡轉,倒是熟悉了。而印象裡最深的卻是遼西的風,遼西的風和電影裡是一樣的,會叫,帶哨,鬼哭狼嚎,在家的時候從來沒聽過,在新兵連終於知道了這是真的,而且天天享受。那時新兵入營就站崗,站自己新兵排的崗,一個人一小時,第一個夜晚就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毛會豎起來。宿舍的破門被吹的來回咣當響,旁邊倉庫的窗戶發出嗖嗖的哨聲,風裡夾帶著沙石拍打著窗戶,似乎每一刻那一扇扇單層玻璃都會被拍碎,樹被風吹得搖頭晃腦,發出怪叫,樹影在月光下張牙舞爪,緊緊裹著皮大衣,拉一拉似被頭髮頂起來的棉帽,抄起一根鎬把,靜靜地躲到走廊的門後,在心裡告訴自己「不怕,這陣風過去就沒事了。」,可是這陣風剛過,下陣風又來了。第二天起床後,新兵們不約而同交流風的味道。
老兵們有句順口溜:當兵不到***師,到***師不到***團,據說是當時全軍最窮的團。團裡剛開始營房改造,只建了三個營的宿舍樓,我們警偵連住的還是平房。室內是大板鋪,就是用木板搭的,上面鋪上草墊子,南北兩面,一邊能住六個人,板鋪正面是每人一個的床頭櫃,櫃門勉強能關上,睡覺的時候偶爾會有老鼠順著板縫爬上來,隔著褥子騷擾你。靠裡面牆跟的位置有一條地火龍,冬天就是靠燒地火龍取暖,叫「生爐子」,為了防止煤煙中毒,團裡規定生爐子是限時的,晚9點就寢前必須熄滅,所以取暖效果可想而知。因為從小在城市長大,在家的時候沒用過火爐,到部隊的第一天就看班長生爐子,然後試著做,居然一次成功了,於是自己定個鬧錶,每天比其他新兵早起半個小時,把爐子生成來,起碼大家起床的時候屋裡能有一點點熱乎氣兒。後來竟得到班長的表揚,才知道這叫「細小工作」,於是戰友們開始搶著做。
老營房用的都是旱廁,旱廁在冬天最大的問題就是會上凍,凍了就得清理,也就是掏廁所,只是沒想到,班長會把這件事安排在早飯前,一個班的新兵下去,幹的很吃力,幹完活馬上就要到上午操課時間,於是只給三分鐘洗漱,再給三分鐘吃飯,班長說這是偵察兵的一項訓練內容,必修課。說實話,一直都想不起來當時是怎麼過去的,反正飯是吃了,狼吞虎咽吃的,因為不吃會餓,正值訓練強度高的時候,不吃飯體力跟不上,而且部隊還處在要忍耐的年代,平常夥食裡就沒什麼油水,甩出去就能粘到牆上的饅頭,最多一頓吃過十三個。這個不管是不是訓練內容,反正對刺激戰士們的胃口很有作用,後來再吃到直接從缸裡撈出來帶著冰碴就上桌的雪裡蕻鹹菜都覺得是美味,也是從那時開始,讓我至今對吃飯都沒什麼挑剔,從不挑三揀四。
新兵入伍半個月的時候班長開始拉緊急集合,那種急促、刺耳、神經的哨音能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當時我被選任副班長,晚上班長安排我組織大家就寢,然後他就出去了,新兵都比較聽話,很快就進入夢鄉。好夢不長,一陣刺耳的哨音突然響起,接著是班長的吶喊「緊急集合」。我知道噩夢終於來了,當兵走之前哥哥從部隊退伍的同學教過我一點經驗,黑暗中一陣忙亂之下,我的衣服、褲子沒被搶走,只是帽子不知被誰給抄了,背包是邊往出跑邊打上的,當我跑動經過班長身邊的時候聞動了濃濃的酒味。接下來是一群穿著各式各樣,背著不知是什麼東西的傢伙圍著連隊營房跑步,兩圈過後丟盔卸甲,哩哩啦啦一地的棉被、枕頭包、膠鞋,我看看自己的,還好一件沒丟,帽子出門的時候就沒帶。班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命令回去重睡,接下來的半個夜晚那哨音又響了兩次,有人哭了,有人在小聲咒罵,最後終於在班長的鼾聲中停歇了,大家剛剛躺下,天——亮了!從那天起我每晚睡覺都把棉褲整理好,裹到腳底下,以備拉過來就能蹬進去,棉衣蓋到被子裡,把兩手交插伸入半個袖子,睡覺既暖和,又能坐起後迅速穿上,有備無患。
上學的時候雖然也經常參加各類體育運動,但身體還是比較弱,瘦高,剛到部隊參加訓練還真是吃不消。只是心裡有個信念,就是要堅持,自己選的路就要走下去,咬牙也要走下去。體能跟不上就一項一項補,從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開始,每天體能訓練的時候自己加碼,睡覺前必練,只要沒累趴下,就堅持。隨著一天天的數量增加,自己逐漸樹立起信心,也悟出一點心得,世上本無難事,就看敢不敢對自己下狠心。武裝越野是我的弱項,就求戰友用背包繩繫到我腰上,拉著跑,那時心裡就一個想法,只要不掉隊就有希望。跑過五公裡的人都知道,跑到三公裡的時候是一個障礙,過去那個勁就好了,就這樣,在大家的幫助下,在每一次都像要死的感覺裡堅持下來。新兵訓練居然來了三次疲勞期,每一次疲勞期到來,都像腿灌了鉛,全身酸痛,往哪一靠就能睡著,就寢上床只能靠爬,三次過後,體能卻有了質的飛躍。
上高中的時候買到一套書,是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國外輕型步兵武器》,書中詳述了當代世界各國輕型步兵武器的型號、結構、動作原理、諸元及配圖。那時我軍裝備還大部分源自前蘇聯的裝備體系,所以入伍前,我就對當時列裝的步兵輕武器了如指掌。新兵開始輕武器訓練的時候,我在訓練間隙將自己了解的知識跟新戰友們分享,射擊原理、動作原理、機構部件等等,可沒想到被班長斥為「瞎白話」。開始看到班長很生氣的樣子還不太理解,感覺是在教戰友們更深入認識槍械,何錯之有?可細思之後突然意識到,也許是真的不該講,後來如果不是有人問我,我不再主動說,從那以後,也就安生了,沒再受到班長的批評,還會經常受到表揚。這讓我又明白一個道理,知道的東西不一定都要說出來,鋒芒畢露未必是好事,有的時候內斂一些會更好,從那以後的近三十年軍旅生涯中一以貫之,百試百靈。
新兵生活雖然緊張、枯燥、平淡,卻在記憶深處留下深深的烙印。後來走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不時會想起,不論是涉及對部署的關心、愛護,涉及個人的成長進步,涉及上下融通,涉及部隊建設,都會想起那時的苦,想起那時的堅守,想起那時的理想和信念,不敢懈怠,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青春雖已溜走,吾等正值壯年,不敢虛度光陰,繼續奮鬥奉獻。
寥寥隨筆往事,那一年我十八歲。
若有共鳴,請掃碼關注、分享、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繼續堅持前行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