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情】那一年我十八歲

2021-02-18 土家老兵硒坊

在綠皮車上坐了38個小時,才逛到因特產燻雞而出名的溝幫子,出了車站,把行李放到接站的卡車上,然後伴隨著隊伍中的一片唉聲,開始新生活的第一個科目——途步行軍。穿著一雙大了三號的大頭鞋,步行11公裡,終於走進山溝裡,此行的終點:原39集團軍某團。帶著腳上的五個水泡,和一身從裡溼到外的棉衣,我入伍了,那一年我十八歲。

高中畢業前參加了空軍招飛,因身高超高沒有入選,後來高考也沒有如願,我就想去當兵,很堅決,父母也堅決不同意,我就自己拿了戶口本去報名。我愛看書,從小就愛看,各種書,特別是軍事方面的,還有個愛好是擺弄飛機模型,父母給的零花錢和過年的壓歲錢都用來買了書和飛機模型。那時候我和哥哥住在一個房間,屋裡不僅書架、柜子上,只要能放東西的地方,都擺滿了圖書和雜誌,軍事方面居多,《二戰典型戰例》、《現代戰爭典型戰例》、《現代世界軍事》、《兵器知識》、《航空知識》、《艦船知識》等等都是成套的,還有手工製作的各國仿真戰機模型。後來部隊的徵兵幹部來家訪,看到這些,當即表態如果體檢沒有問題,就一定要把我接走,父母從那一刻起意識到攔不住了,索性也就不再阻攔,於是作為城市兵,在90年代初,接兵幹部只到家裡抽了一支紅塔山煙就把我接走了。

當兵之前從沒走出過家鄉的城市,這是第一次,也是人生轉折的一次。入伍前對遼西沒什麼概念,只知道那裡有山,之後的幾年偵察兵訓練都在那大山裡轉,倒是熟悉了。而印象裡最深的卻是遼西的風,遼西的風和電影裡是一樣的,會叫,帶哨,鬼哭狼嚎,在家的時候從來沒聽過,在新兵連終於知道了這是真的,而且天天享受。那時新兵入營就站崗,站自己新兵排的崗,一個人一小時,第一個夜晚就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毛會豎起來。宿舍的破門被吹的來回咣當響,旁邊倉庫的窗戶發出嗖嗖的哨聲,風裡夾帶著沙石拍打著窗戶,似乎每一刻那一扇扇單層玻璃都會被拍碎,樹被風吹得搖頭晃腦,發出怪叫,樹影在月光下張牙舞爪,緊緊裹著皮大衣,拉一拉似被頭髮頂起來的棉帽,抄起一根鎬把,靜靜地躲到走廊的門後,在心裡告訴自己「不怕,這陣風過去就沒事了。」,可是這陣風剛過,下陣風又來了。第二天起床後,新兵們不約而同交流風的味道。

老兵們有句順口溜:當兵不到***師,到***師不到***團,據說是當時全軍最窮的團。團裡剛開始營房改造,只建了三個營的宿舍樓,我們警偵連住的還是平房。室內是大板鋪,就是用木板搭的,上面鋪上草墊子,南北兩面,一邊能住六個人,板鋪正面是每人一個的床頭櫃,櫃門勉強能關上,睡覺的時候偶爾會有老鼠順著板縫爬上來,隔著褥子騷擾你。靠裡面牆跟的位置有一條地火龍,冬天就是靠燒地火龍取暖,叫「生爐子」,為了防止煤煙中毒,團裡規定生爐子是限時的,晚9點就寢前必須熄滅,所以取暖效果可想而知。因為從小在城市長大,在家的時候沒用過火爐,到部隊的第一天就看班長生爐子,然後試著做,居然一次成功了,於是自己定個鬧錶,每天比其他新兵早起半個小時,把爐子生成來,起碼大家起床的時候屋裡能有一點點熱乎氣兒。後來竟得到班長的表揚,才知道這叫「細小工作」,於是戰友們開始搶著做。

老營房用的都是旱廁,旱廁在冬天最大的問題就是會上凍,凍了就得清理,也就是掏廁所,只是沒想到,班長會把這件事安排在早飯前,一個班的新兵下去,幹的很吃力,幹完活馬上就要到上午操課時間,於是只給三分鐘洗漱,再給三分鐘吃飯,班長說這是偵察兵的一項訓練內容,必修課。說實話,一直都想不起來當時是怎麼過去的,反正飯是吃了,狼吞虎咽吃的,因為不吃會餓,正值訓練強度高的時候,不吃飯體力跟不上,而且部隊還處在要忍耐的年代,平常夥食裡就沒什麼油水,甩出去就能粘到牆上的饅頭,最多一頓吃過十三個。這個不管是不是訓練內容,反正對刺激戰士們的胃口很有作用,後來再吃到直接從缸裡撈出來帶著冰碴就上桌的雪裡蕻鹹菜都覺得是美味,也是從那時開始,讓我至今對吃飯都沒什麼挑剔,從不挑三揀四。

新兵入伍半個月的時候班長開始拉緊急集合,那種急促、刺耳、神經的哨音能讓人一輩子都忘不了。當時我被選任副班長,晚上班長安排我組織大家就寢,然後他就出去了,新兵都比較聽話,很快就進入夢鄉。好夢不長,一陣刺耳的哨音突然響起,接著是班長的吶喊「緊急集合」。我知道噩夢終於來了,當兵走之前哥哥從部隊退伍的同學教過我一點經驗,黑暗中一陣忙亂之下,我的衣服、褲子沒被搶走,只是帽子不知被誰給抄了,背包是邊往出跑邊打上的,當我跑動經過班長身邊的時候聞動了濃濃的酒味。接下來是一群穿著各式各樣,背著不知是什麼東西的傢伙圍著連隊營房跑步,兩圈過後丟盔卸甲,哩哩啦啦一地的棉被、枕頭包、膠鞋,我看看自己的,還好一件沒丟,帽子出門的時候就沒帶。班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命令回去重睡,接下來的半個夜晚那哨音又響了兩次,有人哭了,有人在小聲咒罵,最後終於在班長的鼾聲中停歇了,大家剛剛躺下,天——亮了!從那天起我每晚睡覺都把棉褲整理好,裹到腳底下,以備拉過來就能蹬進去,棉衣蓋到被子裡,把兩手交插伸入半個袖子,睡覺既暖和,又能坐起後迅速穿上,有備無患。

上學的時候雖然也經常參加各類體育運動,但身體還是比較弱,瘦高,剛到部隊參加訓練還真是吃不消。只是心裡有個信念,就是要堅持,自己選的路就要走下去,咬牙也要走下去。體能跟不上就一項一項補,從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開始,每天體能訓練的時候自己加碼,睡覺前必練,只要沒累趴下,就堅持。隨著一天天的數量增加,自己逐漸樹立起信心,也悟出一點心得,世上本無難事,就看敢不敢對自己下狠心。武裝越野是我的弱項,就求戰友用背包繩繫到我腰上,拉著跑,那時心裡就一個想法,只要不掉隊就有希望。跑過五公裡的人都知道,跑到三公裡的時候是一個障礙,過去那個勁就好了,就這樣,在大家的幫助下,在每一次都像要死的感覺裡堅持下來。新兵訓練居然來了三次疲勞期,每一次疲勞期到來,都像腿灌了鉛,全身酸痛,往哪一靠就能睡著,就寢上床只能靠爬,三次過後,體能卻有了質的飛躍。

上高中的時候買到一套書,是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國外輕型步兵武器》,書中詳述了當代世界各國輕型步兵武器的型號、結構、動作原理、諸元及配圖。那時我軍裝備還大部分源自前蘇聯的裝備體系,所以入伍前,我就對當時列裝的步兵輕武器了如指掌。新兵開始輕武器訓練的時候,我在訓練間隙將自己了解的知識跟新戰友們分享,射擊原理、動作原理、機構部件等等,可沒想到被班長斥為「瞎白話」。開始看到班長很生氣的樣子還不太理解,感覺是在教戰友們更深入認識槍械,何錯之有?可細思之後突然意識到,也許是真的不該講,後來如果不是有人問我,我不再主動說,從那以後,也就安生了,沒再受到班長的批評,還會經常受到表揚。這讓我又明白一個道理,知道的東西不一定都要說出來,鋒芒畢露未必是好事,有的時候內斂一些會更好,從那以後的近三十年軍旅生涯中一以貫之,百試百靈。

新兵生活雖然緊張、枯燥、平淡,卻在記憶深處留下深深的烙印。後來走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不時會想起,不論是涉及對部署的關心、愛護,涉及個人的成長進步,涉及上下融通,涉及部隊建設,都會想起那時的苦,想起那時的堅守,想起那時的理想和信念,不敢懈怠,不忘初心,不辱使命。青春雖已溜走,吾等正值壯年,不敢虛度光陰,繼續奮鬥奉獻。

寥寥隨筆往事,那一年我十八歲。

若有共鳴,請掃碼關注、分享、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我繼續堅持前行的不竭動力!!!

相關焦點

  • 龍應臺:十八歲那一年
    她從甘肅的山溝小村裡來到西安打工,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的父母。那個女孩衣衫襤褸,神情疲憊,髒髒的辮子垂到胸前。從她的眼睛,你就看得出,她其實很小。十六歲的她,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像嗎?  十八歲的我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
  • 劉班長的《兵情日記》
    提起《兵情日記》,還有一段故事由來。那一刻,小李情不自禁地流下熱淚。當晚,劉志樂找小李談心,小李敞開心扉告訴他,他的媽媽是個聾啞人,自己從小就很自卑。劉志樂安慰他說:「『子不嫌母醜,兒不嫌家貧』,要永遠心懷感恩、孝順父母。部隊就是你的家,我就是你哥,以後有啥事就跟我說。」
  • 那一年,我們十八歲1——獻給溫縣二中的同學們(開平朗誦)
    那一年我們十八歲操場門那一年,我們十八歲。那一年,我們十八歲。那時沒有實現村村通,蜿蜒曲折的鄉村土路時常活動著我們瘦弱的身軀,騎著「鈴不響其他地方都響」的自行車,照樣能夠賣弄車技,你是永久牌我是飛鴿牌,忘不了時常來做個攀比。這也絲毫沒有阻擋懵懂愛情的來臨,「山楂樹之戀」上演著我們一輩子永恆的回憶……那一年,我們十八歲。
  • 《十八歲的瞬間》——十八歲的那一瞬間,覺得這一刻就是永遠
    臨近六月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想起2019年播出的一部韓劇《十八歲的瞬間》,這部由邕聖祐、金香起、申承浩、姜其永主演的青春校園劇,沒看正片之前還以為是小清新戀愛題材。可除了鋪滿草坪的陽光與主角們的笑容之外,《十八歲的瞬間》中更多充斥的是迷茫和傷痛。韓國學生同樣要面臨高考,優秀的教育資源掌握在財閥手中,想要獲得進高端補習班的名額,還需要討好財閥中的貴族夫人。這樣一來就導致了有錢人的孩子越來越優秀,窮人的孩子即使有書讀,也沒辦法享受到最頂尖的教育。
  • 那年十八歲,我想當兵,結果:未能如願,一生的遺憾
    這個月是屬於軍人的節日,軍歌聲聲響起,讓我想起了曾經的我,是那麼的想當兵,可惜未能如願,永遠的遺憾!那一年我虛歲十八,按老家的說法剛好十八歲。那年高考成績公布後,我沒考上本科,感覺自己很失落,很迷茫,就想去當兵。
  • 陸軍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強軍夢指引方向 愛兵情催人奮進
    陸軍第72集團軍某合成旅:強軍夢指引方向 愛兵情催人奮進 2020-12-21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電視劇《給我一個十八歲》你看了嗎?
    今年的出來的電視劇,特別的多,你們都有去看《給我一個十八歲》這部電視劇嗎?好像是由北京東海麒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優酷聯合推出,丁偉做導演,郭麒麟、王嘉寧做主演,梅婷、耿樂親情加盟合力演出,孫偉豪、方川、李硯、袁百梓卉等主演的都市校園版情感電視劇,看了這一部劇,感覺小編自己又回到了十八歲的樣子。
  • 韓劇《再次十八歲》:如果你能重返十八歲,你最想做什麼?
    最近,一直熱度很高的韓劇《再次十八歲》即將迎來大結局。每次看到這部劇我腦海裡都會浮現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是自己變回十八歲,自己最想做什麼?首先,先來介紹一下這部韓劇。這部劇整體來說是一部家庭喜劇片,比較新穎的點在於男主不是回到了他十八歲的那個年代,而是他直接變成了十八歲時的樣子。這部劇主講愛情、親情,所以主要是講男主變回十八歲後,比以前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妻子,重新修復了夫妻之間的感情。而對於他的子女,他從一無所有到以同齡人的身份更加了解了自己孩子的遭遇,也更好地陪伴、守護了他們。
  • 那年,那夏,最難忘,那年我們十八歲
    幾年來我一直放大了它的苦澀,狠狠地讓它成為塵封的夏天記憶那年那夏,最難忘 。那年我們十八歲,所有的淚水與美好釋放。經歷了,我們成長了,收穫了。當畫面定格在那一幕時,又回憶起高中的時光,現在才赫然發現我遺望了很多,那些流淌在心底的記憶,全部都被遺忘在大腦的某個角落,不是遺忘,只是塵封,塵封那些不想再見的人或物。
  • 新郎十八歲,你贊同農村孩子的早婚嗎?說說我的對早婚的看法
    現在農村父母為了能給自己的孩子能娶上老婆,當然也是費盡心思,有些農村家庭條件好的父母,孩子一不讀書,年滿十八歲就開始給孩子物色媳婦,剛一物色就儘早結婚!作為父母只想要他們成家,心怕以後會單身一輩子,卻從未意識到還未成人便成家的隱患,也從未想到早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今天我要講述的這個例子,是我的朋友,朋友也是這一行列中的一員,兒子剛年滿十八歲,便著手要自己的孩子結婚成家!
  • 我可以之十八歲男孩 Romeo Beckham
    可惜歲月不饒人,雖然Victoria的臉依然緊繃身材依然Fabulous,但是David Beckham卻一歲一枯榮,看出了許多歲月的痕跡,家裡都需要一個新的男性作為皇儲,繼承一家人在時尚圈的資源和名聲
  • 致我最愛的人,那一年,你19歲,我也19歲……
    那一年,你19歲,我也19歲。……伊始。在一次偶然而又註定的班級活動中,與你相識,穿著紅色毛衣,唱著泡沫美人魚,大大的眼睛,很可愛,又有點傻傻的。註定的人就這樣不期而遇,冥冥之中,上天也安排了與你相戀。第一次牽手,第一次親吻,第一次體會著戀愛的美妙,像冬日初陽,溫暖著我的心。那時的你,美了。……曲折。
  • 韓劇推薦:《十八的瞬間》,回憶十八歲的瞬間,留住美好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十八歲是一個美好的年紀,踏入十八歲也就意味著你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有的是更多的責任與擔當。對於一個人的十八歲而言,每一個人的經歷都會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校園裡所經歷的。最近伴隨著國產劇《時光與你都很甜》的熱播,讓我們很好地感受到了校園生活的美好。
  • 徵集令|十八歲線上成人儀式徵稿活動現在開始啦!
    叮~今日份祝福已送達 祝按時長大 成人快樂 又是一年10月18日 十八歲如約而至 曾經的你是否設想過 自己的十八歲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沒有 那就從現在開始吧 告訴我 告訴世界 你的十八歲是什麼樣子的?
  • 那一年,周星馳37歲,張栢芝19歲
    那一年,周星馳37歲,張栢芝19歲 2020-11-09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再次十八歲》:失敗的中年男人,再次十八歲能否改變命運
    洪大英在一次修理洗衣機的過程中,接觸了一個教授,給他喝了一杯茶水,然後他有了改變容貌的機會,讓他以十八歲的姿態重新面對自己的生活圈。作為一個中年男人,重新回到自己最美好的十八歲,才發現自己原來是那樣不成熟,有很多事情都是他不了解的。
  • 《給我一個十八歲》電視劇全集提前看劇情介紹
    主演:郭麒麟,王嘉寧,梅婷,耿樂,孫偉豪,方川,李硯,袁百梓卉劇情介紹:該劇改編自作家馮唐的小說《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以秋水為首的一群少年為主線,講述了他們之間有關友誼、愛情的故事...第21集大結局介紹:朱裳一家人就要搬到上海,秋水考上仁和學醫。
  • 楊迪媽媽的魔性笑聲 哈哈哈哈得山路十八彎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楊迪媽媽的魔性笑聲 哈哈哈哈得山路十八彎承包了我一年的笑點 楊迪媽媽張佳麗女士的笑聲還有人沒聽過嗎? 那種哈哈哈,哈哈哈哈得山路十八彎,笑到最後變成了咳咳咳咳咳咳咳,一笑就能笑十幾二十秒,我都擔心阿姨會被自己嗆到。
  • 在我22歲那一年,我才真正開始學習英語
    以下以第一人稱敘事:我現在對英語真的很感興趣,可以說是熱愛了。但真正開始學習英語卻是在我22歲那一年。我想告訴大家,不論想要做些什麼,只要開始並且付出行動,那就不晚!看似我在鼓勵大家,其實我是在鼓舞我自己。
  • 那一年嶽雲鵬14歲,郭德綱26歲
    相聲這門藝術,早年間發跡於民間老北京城天橋一代,屬於打把式賣藝的下九流,包堆裡頭能挖出來最早的,就是白沙撒字說相聲的北京民間老藝人朱紹文,鹹豐爺還在世的時候,朱紹文只不過是一名唱京劇的曲藝人,後來鹹豐爺駕崩,四九城禁鳴笛奏樂,朱紹文斷了財路沒辦法才改行說相聲,藝名窮不怕可是到了民國以後,相聲這門藝術就沒落了,到處都在打仗,聽戲說相聲,那就是達官貴人都沒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