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神童張滿意:11歲上高中,多次考入985,為何卻屢遭勸退

2021-01-14 豆廚

「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赫爾普斯」

前言

天才是什麼?捫心自問,每個人都想成為天才,因為天才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學習上的成就感,還有一些各種各樣其他的事情上的便利。今天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不僅孩子的成績優異,自己說出去也很有面子。但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普通人,他們每天輾轉於繁重的興趣班、作業班,這些家長們加固於孩子身上的,大多數屬於自己當初沒有完成的理想。每年高考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消息,比方說在高考賽場上出現了一匹黑馬,或者說誰誰誰以最小的年齡進入了某所大學就讀。

這樣的事情確實讓我們羨慕,但同時也不得不引發我們一個思考,這是否就是拔苗助長了?在前幾年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孩子,他被譽為神童,甚至多次考入985這樣的高校,但是他都沒有堅持下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難道神童泯然眾人矣了嗎?這個孩子叫張滿意,上個世紀的80年代,出生於黑龍江省,是一個典型的80後人,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但是張滿意並不一樣,在他三歲的時候,他就能準確地說出一些答案,比方說當他奶奶或者是父母買菜的時候,張滿意就能夠在旁邊快狠準的說出價格。五歲時就被父母送進學校去讀書了,他當時在學校裡年齡最小,卻成績最好,老師們也對這個孩子抱有極大的期望,甚至給他的父母建議,讓張滿意跳級。

當一個人在學校裡覺得學的知識點非常簡單的時候,跳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張滿意被家裡的人送去了參加當地的中考,那個時候他只有11歲,當成績出來的時候,全家人都震驚了,沒想到張滿意的中考成績,僅僅比當地的重點中學差了二分。但是當地中學老師認為張滿意極為優秀,所以讓校長破格錄取了他。或許人是有一定疲憊期的,當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感到極為勞累,進入高中的張滿意不再認真學習了,反而天天的睡大覺,極為的懶散生活,尤其到了高三的時候,大家都在緊張地衝刺,看著最後的倒計時,每個人都緊張不已,張滿意依舊漠不關心,毫不在意的睡大覺。

但是即便如此,上天也是偏愛這個小孩兒,他的思維能力非常的好,不怎麼費力,輕輕鬆鬆就能夠考出好成績,後來他參加數學聯賽,還取得了優良成績。就這樣他被南開大學的一個老師看中了,和他的高中聯繫之後,提前約見了張滿意。1995的時候南開大學果然錄取了張滿意,但是進入大學之後,張滿意的生活習慣,更加的懶散,不在學習,而是每天沉迷於遊戲,導致他的大學功課幾乎每門都不及格。1998年,張滿意被學校勸退了。之後張滿意的老師仍然對張滿意表示,如果你再回去讀一年高三,還能夠進入南開大學,那麼學分就給張滿意保留,他回來還可以繼續的學習。果不其然,第二年,張滿意又進入了南開大學。他依舊沒有吸取自己失敗的教訓,仍然是和電子遊戲相伴,只能又一次遺憾地離開了這所大學。

張滿意的家人們對他極其的失望,而張滿意也表示自己的把學習當成一個任務,並不是真的喜歡學習。他表示自己喜歡計算機方面的知識,編個小程序沒有問題,想要認真地學習計算機的技術。大四時候,張滿意去了廣州做計算機的工作,至於將來,他相信自己會變好的。想要電子遊戲確實很好,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放鬆自己,緩解自己壓力,但倘若一直沉迷於電子遊戲,就容易荒廢時間,浪費人生,人生在世,不應該一直沉迷於玩樂,要勇敢地追尋自己的理想。張滿意是天才,覺得學習得心應手,但是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講,學習是極為艱難的一件事情。

總結

很多時候,當我們迷茫的時候,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時候,應該給自己樹立一個理想,給自己一個目標,讓自己不斷地為之奮鬥,為之努力,當我完成這個目標和理想的時候。說不定也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尤其是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更應該勇於改變自己,勇於發展自己,不應該一直沉迷於所謂的遊戲之中,遊戲能夠成就一個人,同樣也能夠將一個人毀掉。

《生命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天才神童11歲讀高中,多次考入985重點大學,為什麼屢遭勸退
    從這個故事中就會發現,即使是天資聰穎的神童,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對其進行嚴格管教的話,那麼,再優秀的神童也不能發揮出他的才能。 曾經,有這樣一個11歲的神童,他多次考入985大學,可後來又屢次遭到勸退。那麼,在這個神童的身上究竟發生過怎樣的故事?為何成績優異的他還會被勸退呢?
  • 神童13歲考入大學,卻遭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家長都陷入了一種焦慮之中。有錢的家長在想盡辦法的讓自己的孩子顯得優秀,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家境略差的家長則儘可能的逼迫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儘量在學習上獲得優勢。天才兒童可遇而不可求,可是在現在浮誇的社會當中,似乎人人都可以一睹神童的風採。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而在如今,天才少年、天才少女、神童之類的名號更是層出不窮,但是,年少成名之後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天才們「隕落」,真正有能力的反而是那些憑藉後天的努力,踏踏實實讀書的人,所以,才會有了那句「笨鳥先飛、勤能補拙」吧,因為即使再聰明的人,哪怕孩子5歲可以算100
  • 13歲讀大學的魏永康,為何最後卻遭中科院勸退?
    我國出現過大量的少年神童,有10歲上大學的張炘煬,2008年考上研究生,2011年讀博,16歲別人還在選擇去上哪個高中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讀博士,研究博士論文了,當然最後也爆出,張炘煬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報導,網友們紛紛感慨,天才有了智商,似乎在情商上就會有所偏差。
  • 記得當年13歲考入985的貴州神童嗎,茅臺表示資助4年,結局如何?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生來都是與眾不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別人所沒有的天賦。知識能改變命運,這句話特別適合寒門學子。這是許多人為之深深相信的信念。而在貴州有這麼一位神童,僅僅13歲就上了985學校,而每個人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 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
    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蔡某出生在湖南省嶽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裡,蔡某的父親因為當年參加戰爭,原來健康的身體因為戰爭的原因只能依靠別人的照顧才能夠生存下來,而他自己只能一直躺在床上,蔡某的誕生給這個沒有生氣的家帶來了一點希望。
  • 中國天才神童,12歲考入985重點大學,現在怎麼樣了?
    「天才就是勞動,人的天賦就像火花,它可以熄滅,也可以燃燒起來。而逼它燃燒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勞動再勞動」——高爾基人們總嚮往著自己能擁有一副超於常人的天賦,但如果每一個人都是天才,那麼世界上就沒有天才。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13歲的他,是別人眼中的天才,父母眼中的天才。魏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為他制定了長遠的人生規劃。然而,所有的一切,在他高分考入大學的時候瞬間改變了。因為生活白痴,慘遭學校勸退,而一向以自己兒子為傲的魏母,說出了"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這樣的話。
  • 13歲考上985的貴州神童,茅臺承諾資助4年學費,為何僅1年就停了
    人們對山區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教育資源匱乏,家庭收入偏低,交通不便……這些相對負面的印象上.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資源如此匱乏的山區,竟出了一個「神童」。 廖崴出生在貴州大方縣一個山區,這裡經濟不發達,教育水平也相對落後。
  • 還記得「東方神童」魏永康嗎?2003年被中科院勸退後,如今怎樣
    文章中的方仲永天賦異稟,是一個小神童,但卻被父親當成賺錢工具到處撈金,忽略了他的後天成長,導致他長大後淪為一個普通人。而現代也曾上演過一出「神童泯滅記」,主角是被稱為「東方神童」的魏永康,天才少年,13歲考上湘潭大學,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
    曾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網上很火:「那些小時候的神童,長大後都怎麼樣了呢?」下面的討論不外乎都是一些事業有成,或是傷仲永的事。不過有一說一的是,天才跟際遇不好,這並不是一件衝突的事情,有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命運像是註定,也不像是註定,不然怎麼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個典故呢,可見有時候人生就是因為未知而迷人。
  • 2天半讀完小學,10歲考上大學的山東神童,被寄予厚望後如今怎樣
    前言:各個省份都有少年班,而少年班一般都是天賦異稟的孩子,那些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暴露出他們的高智商,因為高智商,他們就會接受一些奇特的訓練,而這一些訓練,也讓他們成為人們眼中的天才。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天才是花兩天半的時間讀完了小學,10歲就考上大學的山東神童,被寄予厚望後,如今怎麼樣了呢?
  • 山東天才神童,僅2天半讀完小學,10歲考上大學,後來怎樣了?
    電影《天才少女》為我們描述了一位7歲的少女瑪麗是如何的天資聰慧,擁有著超強大腦,比科學研究員還更甚一籌。這樣的電影觀眾觀看起來很是過癮,但是不免也會生出疑問,世上真的有這樣的天才少年嗎?天才少年這個稱謂似乎離我們普通人很遠,這種說法倒是在小說或者電影中更為常見。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的行為引人深思
    其意思就是,張居正以前是神童,但神童並不意味著未來長大以後會有多麼了不起,有可能會和孔融一樣淪為悲劇。小閣老的那句話很有意思,因為他雖然是強詞奪理,但卻說出了一個社會現實。在社會上有太多從小就非常出眾的人,但可惜的是他們的輝煌只在童年,並且隨後就泯然眾人,甚至連眾人都不如。
  • 13歲上大學的天才少年魏永康,卻被中科院勸退,如今現狀讓人唏噓
    愛因斯坦作為我們很多人童年時期的天才偶像,他對人類的進步,特別是在物理界這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不過愛因斯坦因為忙於研究,很多人都說他快成年了都不會洗衣服,看起來非常邋遢,完全不會整理自己的外表,其實我們國家曾經也出現過一個這樣的天才少年,13歲就考上大學,因為不善和人交流被勸退
  • 被「毀掉」的中國三大天才神童:智商超群,為何難逃悲劇?
    以超常培養方式將天才少年們捧上神壇的做法,從1978年中科大開設首個少年班開始就從未停息過。11歲的寧鉑成為21名首批入讀中科大少年班的一員。雖然他的成績未必是最出眾的,但在公眾眼中,他就是名副其實的神童。1978年,全國的報紙、電視和雜誌都在鋪天蓋地報導寧鉑的傳奇故事。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現實世界經常有很多的神童,結果泯然眾人,曾經的魏永康就是如此。一、超級神童魏永康出生於1983年的湖南華容縣,他的家庭十分普通,但他們家裡的人卻一點都不普通。他的父親是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曾經為國立過功,但因為負傷,所以一直癱瘓在床。
  • 號稱神童的沈詩鈞,9歲上大學,18歲博士畢業後,在美國當教授
    大多數人在9歲的時候應該都在上小學二、三年級,而18歲的時候正從高中邁入大學,然而,卻有這樣一個人,他的9歲和18歲和普通人完全不同。9歲的他已經開啟了大學生活,18歲的他更是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這個人就是神童沈詩鈞。
  • 985大學最小新生12歲,別人還在讀小學的年齡,天才但不值得提倡
    新生報到季節,總會有一些天才讓人感到驚訝。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低年齡上大學的新聞屢見不鮮。15歲上大學,14歲上大學……天才來源於超前學習在今年中國海洋大學的新生裡面就有這樣一人,年僅12歲,絕大部分人都還在讀小學六年級、初一的年齡,別人已經考上大學了,甚至還是全國前列的985、211高校。
  • 「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10歲上大學的神童電腦天才,真應驗?
    記得初中語文課本上有過王安石《傷仲永》這樣一篇文章,大概的意思是講一個叫方仲永的神童,很小的時候就能吟詩作賦,其表現出來的才華遠遠超過同齡人,甚至達到一些文人的水平。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人人羨慕不已的「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