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
不管在什麼時候,母親對孩子的愛總是最無私的,他們可以為了讓孩子得到最好的不惜一切代價。
在我國之前也有一對母子的故事。
蔡某出生在湖南省嶽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裡,蔡某的父親因為當年參加戰爭,原來健康的身體因為戰爭的原因只能依靠別人的照顧才能夠生存下來,而他自己只能一直躺在床上,蔡某的誕生給這個沒有生氣的家帶來了一點希望。
蔡某的母親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對於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掙錢,為了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生活,家中的重擔全都落在了母親一人的肩上,蔡某的母親為了可以讓兒子以後可以出人頭地,一直對他都很嚴厲,在母親的管教之下,蔡某的童年一直都是在學習。
蔡某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小孩」,鄰居小孩在玩耍,他在學習;鄰居小孩在睡覺,他在學習;鄰居小孩在看電視,他在學習。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之下,蔡某也獲得了回報,他的成績很優異,進入小學之後就跳了很多級,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在8歲的時候就上了中學,是當地眾所周知的神童,母親看到兒子這麼爭氣,對兒子的關心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
蔡某上了中學之後,,由於知識點相比小學要複雜得多,所以他利用一切時間學習,這個時候母親表示很支持,會幫助蔡某穿衣服、梳頭髮、為他吃飯等等。長久之後,兩人便認為這樣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並沒有不妥,所以當有人告訴她,他兒子的自理能力太差之後,母親並沒有在意,她說自己的兒子那麼聰明,生活自理他很輕鬆就能學會的。
蔡某十三歲的時候參加了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湘潭大學,這讓蔡某的母親很是欣慰,覺得自己的兒子終於長大了,但是她依舊不放心蔡某自己去學校,於是就陪著蔡某一起去上學了,像中學時期一樣將蔡某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後來蔡某考上了中科院,他的叛逆期也來了,他堅定地拒絕了母親陪讀的要求,獨自一人去上學。
但是中科院的生活和之前一點都不一樣,周圍的同學也都是聰明絕頂的天才,蔡某壓力很大,之前有母親在只需要讀書就行了,現在沒有了母親的陪讀,他需要自己打理生活,時間久了讓蔡某有些分身乏術,在考試中屢屢失利,慘遭學院勸退,當蔡某回家之後,母親知道之後覺得生氣又丟人,當著別人的面對蔡某說我恨不得你去死才好。
蔡某聽到之後,在一系列的打擊之下,一時間有些一蹶不振,後來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和母親重新修補好了母子關係,蔡某也開始學著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了下去。終於,在蔡某的努力下,他重新考入了北京工業大學,繼續當年沒有完成的研究生學業。
歡迎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於這件事的看法,期待你的關注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今日熱點)
如有侵權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