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

2020-12-11 日報調查TV

湖南一神童13歲考入重點大學,生活無法自理學校勸退「跌落神壇」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

不管在什麼時候,母親對孩子的愛總是最無私的,他們可以為了讓孩子得到最好的不惜一切代價。

在我國之前也有一對母子的故事。

蔡某出生在湖南省嶽陽市的一個普通家庭裡,蔡某的父親因為當年參加戰爭,原來健康的身體因為戰爭的原因只能依靠別人的照顧才能夠生存下來,而他自己只能一直躺在床上,蔡某的誕生給這個沒有生氣的家帶來了一點希望。

蔡某的母親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對於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掙錢,為了給他們一個更好的生活,家中的重擔全都落在了母親一人的肩上,蔡某的母親為了可以讓兒子以後可以出人頭地,一直對他都很嚴厲,在母親的管教之下,蔡某的童年一直都是在學習。

蔡某一直都是「別人家的小孩」,鄰居小孩在玩耍,他在學習;鄰居小孩在睡覺,他在學習;鄰居小孩在看電視,他在學習。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之下,蔡某也獲得了回報,他的成績很優異,進入小學之後就跳了很多級,只上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在8歲的時候就上了中學,是當地眾所周知的神童,母親看到兒子這麼爭氣,對兒子的關心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

蔡某上了中學之後,,由於知識點相比小學要複雜得多,所以他利用一切時間學習,這個時候母親表示很支持,會幫助蔡某穿衣服、梳頭髮、為他吃飯等等。長久之後,兩人便認為這樣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並沒有不妥,所以當有人告訴她,他兒子的自理能力太差之後,母親並沒有在意,她說自己的兒子那麼聰明,生活自理他很輕鬆就能學會的。

蔡某十三歲的時候參加了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湘潭大學,這讓蔡某的母親很是欣慰,覺得自己的兒子終於長大了,但是她依舊不放心蔡某自己去學校,於是就陪著蔡某一起去上學了,像中學時期一樣將蔡某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後來蔡某考上了中科院,他的叛逆期也來了,他堅定地拒絕了母親陪讀的要求,獨自一人去上學。

但是中科院的生活和之前一點都不一樣,周圍的同學也都是聰明絕頂的天才,蔡某壓力很大,之前有母親在只需要讀書就行了,現在沒有了母親的陪讀,他需要自己打理生活,時間久了讓蔡某有些分身乏術,在考試中屢屢失利,慘遭學院勸退,當蔡某回家之後,母親知道之後覺得生氣又丟人,當著別人的面對蔡某說我恨不得你去死才好。

蔡某聽到之後,在一系列的打擊之下,一時間有些一蹶不振,後來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和母親重新修補好了母子關係,蔡某也開始學著接受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了下去。終於,在蔡某的努力下,他重新考入了北京工業大學,繼續當年沒有完成的研究生學業。

歡迎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於這件事的看法,期待你的關注

(以上內容均來源於今日熱點)

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他被譽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被勸退後向陽而生魏永康被稱為「隕落的天才」,但是,他的成長道路上並沒有鮮花與掌聲,有的只是坎坷和各種各樣「否定」的聲音,也讓他異常的艱難,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裡,他的父親魏炳南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
  • 神童13歲考入大學,卻遭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天才兒童可遇而不可求,可是在現在浮誇的社會當中,似乎人人都可以一睹神童的風採。報紙雜誌網絡媒體當中,鋪天蓋地是有關於神童的報導,學校也會盡力在孩子們當中選出一個優秀者,並將其塑造神童,以此來誇耀學校教育的成果。可事實往往出乎意料,以往被鋪天蓋地宣傳的神童,在進入高中或者大學之後,他們就會變得籍籍無名。還沒有看見為全人類做出的貢獻,這些神童們恐怕早就已經隕落。
  • 13歲讀大學的魏永康,為何最後卻遭中科院勸退?
    我國出現過大量的少年神童,有10歲上大學的張炘煬,2008年考上研究生,2011年讀博,16歲別人還在選擇去上哪個高中的時候,他就已經在讀博士,研究博士論文了,當然最後也爆出,張炘煬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的報導,網友們紛紛感慨,天才有了智商,似乎在情商上就會有所偏差。
  • 天才神童11歲讀高中,多次考入985重點大學,為什麼屢遭勸退
    從這個故事中就會發現,即使是天資聰穎的神童,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對其進行嚴格管教的話,那麼,再優秀的神童也不能發揮出他的才能。 曾經,有這樣一個11歲的神童,他多次考入985大學,可後來又屢次遭到勸退。那麼,在這個神童的身上究竟發生過怎樣的故事?為何成績優異的他還會被勸退呢?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13歲的他,是別人眼中的天才,父母眼中的天才。魏母在他很小的時候,便為他制定了長遠的人生規劃。然而,所有的一切,在他高分考入大學的時候瞬間改變了。因為生活白痴,慘遭學校勸退,而一向以自己兒子為傲的魏母,說出了"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這樣的話。
  • 湖南神童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4歲的時候,魏永康就學習完初中階段的課程。 等到進入小學,魏永康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就在1991年進入重點中學讀書,13歲的時候,魏永康便考入了湘潭大學的物理系,等到了17歲,魏永康已經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的研究生了。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17歲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
    曾經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網上很火:「那些小時候的神童,長大後都怎麼樣了呢?」下面的討論不外乎都是一些事業有成,或是傷仲永的事。不過有一說一的是,天才跟際遇不好,這並不是一件衝突的事情,有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命運像是註定,也不像是註定,不然怎麼會有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個典故呢,可見有時候人生就是因為未知而迷人。
  • 13歲考上大學,幾年後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早點死
    魏永康出生在湖南一普通家庭,父親曾參加戰爭,不幸受傷,臥病在床;母親只是一個工人,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不過魏永康的到來,讓整個家庭充滿了快樂。2歲時,魏永康就表現出了過人的一面,其他同齡孩子還在學習說話,他就已掌握1000多個漢字,4歲時初中課程就已學完,8歲時去往縣重點中學就讀。
  • 還記得「東方神童」魏永康嗎?2003年被中科院勸退後,如今怎樣
    文章中的方仲永天賦異稟,是一個小神童,但卻被父親當成賺錢工具到處撈金,忽略了他的後天成長,導致他長大後淪為一個普通人。而現代也曾上演過一出「神童泯滅記」,主角是被稱為「東方神童」的魏永康,天才少年,13歲考上湘潭大學,17歲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 昔日那個沒有自理能力的神童,研究生未畢業被退學,現況如何?
    他叫魏永康,從小在縣裡就是「神童」,可是在大學裡因為生活不能自理,研究生沒畢業就讓學校勸退了。開掛的人生魏永康20世紀80年代初出生於一個小縣城,典型的80後。在魏永康13歲的時候,考上了湘潭大學,這可是一所重點大學,多少18歲的孩子都考不上的學校,魏永康比別人少用了5年就順利進入了。在他們縣城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魏永康的,提起他的名字大家都是嘖嘖稱嘆,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讓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家長羨慕不已。
  • 「神童」魏永康: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的行為引人深思
    例如本文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曾經在十三歲的時候就成為舉世無雙的天才,但最後卻成為了母親口中去死的人。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天才與否故事的主人公名字叫做魏永康,是湖南岳陽市華容縣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比較特殊,當然除了他本身的特殊以外,還有一個就是家庭環境的特殊。
  • 天才神童張滿意:11歲上高中,多次考入985,為何卻屢遭勸退
    今天的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不僅孩子的成績優異,自己說出去也很有面子。但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普通人,他們每天輾轉於繁重的興趣班、作業班,這些家長們加固於孩子身上的,大多數屬於自己當初沒有完成的理想。每年高考的時候,我們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消息,比方說在高考賽場上出現了一匹黑馬,或者說誰誰誰以最小的年齡進入了某所大學就讀。
  • 是天才還是廢材,13歲上大學,17歲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被勸退
    一 ·13歲的天才說到天才,要麼就是年紀很小的,要麼就是做出了很厲害的成就的,但一般的天才都是年齡偏小的。今天要說的天才就是魏永康,這個男孩子出生在華容縣,他的家庭不是一個很富裕的家庭,甚至有一些艱難。他的父親因病常年臥床,家裡的頂梁柱沒法負擔起這個家庭,於是家裡的重擔全交到了母親的身上,母親在百貨公司裡當售貨員。
  • 神童13歲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巴不得他死了才好
    現實世界經常有很多的神童,結果泯然眾人,曾經的魏永康就是如此。一、超級神童魏永康出生於1983年的湖南華容縣,他的家庭十分普通,但他們家裡的人卻一點都不普通。他的父親是抗美援朝的傷殘軍人,曾經為國立過功,但因為負傷,所以一直癱瘓在床。
  • 神童13歲跳級考上大學,卻慘遭校方勸退,媽媽哭訴:我恨不得他死
    極致的母愛的確給了魏永康不一樣的求學路,他13歲就跳級考上了大學,這件事一度讓他成為了全國家喻戶曉的"神童",也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魏永康並沒有如大家所願完成學業,而是慘遭校方勸退,因為離開了母親的照顧後,魏永康完全成了"廢人",雖然成績依然優異,但他甚至無法完成吃飯穿衣睡覺等基礎生活自理,並且為人敏感自卑不懂交際,和同學導師零交流,甚至連畢業論文答辯都無法完成。
  • 當年那個跳級上學,10歲就上大學的神童,現在怎麼樣了?
    這個神童叫蘇劉溢,他從小對於學習就非常感興趣餓,並且能看到出來他考試的時候通常都是遊刃有餘,所以他在上小學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決定讓她直接跳級讀五年級,本來學校不同意,但是沒想到看到他的驚人的天賦以後,直接讓她讀了幾天就參加考試了,就這樣在他七歲剛上學的時候就直接升入初中了。
  • 10年前,那個3天讀完小學,10歲上大學的神童蘇劉溢,如今怎樣了
    縱觀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神童,能有圓滿結局的並沒有幾個。當年6歲就能想出稱象妙計的曹衝,13歲便早早病逝。還有我國史上最年輕的政治家甘羅,12歲便當上宰相,然而沒多久就被嬴政處死。而最為國人所熟知的,還得是方仲永。王安石一篇《傷仲永》讓國人了解到了神童「泯然眾人矣」的悲劇。其實,就算是放到今天,神童的悲劇依然層出不窮。
  • 山東神童蘇劉溢,2天半讀完小學,10歲考上重點大學,為何休學下場?
    從古至今,神童歷來被人們所推崇,天才少年被視為一個金光閃閃的標籤。古有7歲就寫出了《詠鵝》的駱賓王,有替父親稱象的曹衝,還有12歲就當上宰相的甘羅。今有山東神童蘇劉溢,他自打出生就天賦異稟,用兩天半的時間上完小學,之後的學習生涯更像是坐了火箭一樣,連跳多級,在10歲時參加高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被重點大學錄取。無數家長羨慕推崇這樣的天才兒童。
  • 他13歲考上大學,後來卻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
    而有這樣一位"學霸"曾創造了記錄,十三歲便考上了大學,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沒想到在碩士階段卻無聲無息的被中科院勸退,在當時的中國引發了一場關於教育的全民大討論。他就是——魏永康。這些無微不至的關心的確能是他專注於學習,但是也同樣導致了魏永康的生活自理能力遠低於常人,但是魏永康的媽媽卻對此毫不在意,並曾在電視媒體中公開表示:"我的兒子學習能力這麼強,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肯定不會差!"就這樣,魏永康打破了歷史記錄,十三歲便參加了高考,並憑藉高分被湘潭大學錄取。
  • 「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10歲上大學的神童電腦天才,真應驗?
    沒想到「天妒英才」,這個方仲永在稱讚和恭維聲中成長,並沒有向人們傳誦的「天才」方向發展,而是越來越平庸,甚至在生活自理上還不如平常人。最 後,作者以「小時了了,大時未必佳」高度概括了方仲永一生。7歲入學的他,父母希望直接入學五年級,很多學校不接受,後來在一所小學試讀,才上了兩天半學的小劉同學因為手受傷就休假在家。待到他的傷好返校後,老師對家長說,孩子已經完全掌握小學的課程可以直接畢業,然後就直升入初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