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12年後為高薪付代價,足協新規,魯能22年後終因青訓收利好

2021-01-19 萬軍9752

近兩天,關於廣州恆大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可能要解約的消息刷屏了,引起了很多恆大球迷的恐慌。而作為金元足球的球隊之一,而今的廣州恆大不得不在進入中超第12個年頭之後,嘗到了由此帶來的苦果:球隊不得不為足協的投入限制做準備。

恆大

而其實上海上港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只不過他們因為當初陳戌源反對歸化,陰差陽錯之中受到了益處:假若當初也加入了歸化行列,球隊很可能也不得不將一部分球員出手,以此達到投資的上限。

上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球迷可能會發出疑問:山東魯能也有歸化球員,為什麼會在這個冬窗期籤約外援和內援,而且大有繼續下去的態勢?魯能具有引援的優勢

其實原因很簡單:山東魯能隊內的球員,大都是魯能足校出品,他們的歸屬感很強,對球隊的熱愛度也很強,關鍵的一點是,他們從足校出來,又在球隊效力,他們的工資相對於其他球隊的球員,是很低的。這就為魯能球隊投入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山東魯能

很不容易,自從1998年建立足校以後,22年的堅持終於收到了一點回報,也算是對這麼多年付出的一點安慰吧。而正是這些才真正說明,哪支球隊是真正做青訓,哪支球隊是踏踏實實做青訓。而正是因為踏實,因為腳踏實地做青訓,所以才有了現在因為限制投入後還能從容引援。

一般球隊引援可以分為三種:

1、用價格吸引球員就如同當初恆大引進外援和內援一樣,用高出別隊價格的優勢,來達到籤約球員的目的。這是無奈之舉。因為球隊沒有自己的青訓,不能自給自足,並且球隊資歷很淺,達不到吸引球員的目的;

山東魯能

2、利用自身優勢,吸引隊友或者隊員加入。這個引援方式就是當年李霄鵬在魯能期間採用的。李霄鵬和崔鵬、周海濱是隊友,在執教青島中能過程中,劉震理、宋龍、劉軍帥等是自己的球員,所以擔任魯能教練或者擔任魯能俱樂部副總期間,將他們找到自己的球隊下面,也是人之常情。

3、利用自己的資源,直接和球隊聯繫,達到引援的目的。這就是山東魯能在進入泰山時正在用的。總經理吳志東是資深足球人,早年間是裁判,那時裁判是直接和俱樂部打交道的,而憑藉裁判積累下來的人脈以及關係圈,使得現在山東魯能在引援上明顯比其他俱樂部高出一籌。

山東魯能

青訓球隊受益對中超良性發展是有好處的

不得不說,魯能進入泰山時代之後,又恰逢限薪限投入,不但為球隊騰出了大量的薪資空間,還為其他球員的加入提供了足夠的吸引力,這其實才是吸引內援加入的主要原因。畢竟對於球員來說,能夠吸引他們的就是薪水。

這薪水在以前是土豪球隊的長處,但是土豪球隊為了當初能夠吸引球員,讓自己的薪資空間充滿,再也沒有了吸引球員的資本。這種情況下,但到時山東泰山成了吸引他們的球隊,不能不說是一個諷刺。

山東魯能

魯能足校源自於原來的省隊,在第三年就開始向球隊輸入有實力的球員,直到現在還是如此。而看看中超有幾家這樣的青訓呢?那些所謂的青訓和足校,有幾家是這樣專心的?

所以可以肯定,在金元足球盛行的時候,魯能足校多虧財大氣粗的股東,使得球隊沒有像綠城、亞泰那樣降級。而現在,是這些有自己專業青訓的俱樂部展現自己優勢的時候了。您說呢?

相關焦點

  • 足協又亂來!中國足球青訓恐遭重大打擊,恆大魯能或成最後希望
    中國足協之所以限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促進本土球員成長,並且推動他們出國留洋。本土球員想要成長起來,需要打好基礎,也就是做好青訓。然而,足協最新的一項提議,卻可能導致中國足球的青訓遭受重大打擊。
  • 魯能一天收穫兩大好消息,足協新政喜從天降,重返巔峰大勢所趨
    在結束了本賽季中超聯賽後,魯能全隊進入了輕鬆的假期生活,在大家享受這短暫時光的同時,球隊非常「意外」的收穫了兩大利好消息。本賽季租借回歸的郭田雨,作為U21球員出場16次打進4球助攻1次,而且幫助魯能戰勝了多年的苦主廣州恆大隊。郭田雨用出色的表現徵服了千千萬萬的球迷,他也被認為是佩萊走後魯能中鋒的不二人選。
  • 魯能奪冠後,未來何去何從?最後的生命線是青訓
    在邁過全華班的江蘇蘇寧後,魯能收穫隊史第6座足協杯冠軍獎盃。距離上一次奪得聯賽或足協杯冠軍,魯能苦等了6年。在魯能股權改革之際,在足協限薪政策的制約下,魯能未來會走向何方?球隊下一次聯賽或杯賽奪冠會是何時?這支球隊的未來,充滿了未知數。
  • 中超年度總支出包含青訓 恆大魯能致力青訓竟成原罪
    如今在中國足壇,青訓投入最大的,無疑就是魯能與恆大,魯能足校成立於1999年,至今已經為中國各級國字號輸送了超過230名球員,是當之無愧的中超第一青訓大戶,數據顯示,在魯能足校成立之初,每年的投入就超過了2000萬人民幣。
  • 恆大魯能比翼雙飛,中超青春風暴愈刮愈烈,中國足球走在對的路上
    7月17日,人民日報體育刊發的《廣州恆大推出&34;》的報導聚焦了眾人的目光:恆大俱樂部出臺&34;:恆大足校培養球員晉升至一線隊3年內封頂年薪不得超過300萬元;一線隊的足校培養球員效力球隊3年後封頂年薪為500萬元,較中國足協中超頂薪1000萬的新規再降一半。
  • 魯能青訓出品,出走後大放異彩!
    2013年12月30日,中甲武漢卓爾俱樂部官方宣布與魯能小將劉洋籤約三年,轉會費350萬,這成為卓爾2014年的第一筆內援籤約。對於91年的劉洋來說,離開魯能前往中甲鍛鍊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在魯能隊內,劉洋很難有登場機會。2015賽季轉會貴州人和成為絕對主力。該賽季貴州人和最終排名倒數第二降級。俱樂部於12月底遷往北京正式更名為北京人和。
  • 足協主席怒斥「高薪」: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
    足協主席怒斥「高薪」: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責任編輯:田博群 2020年12月14日 21:43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 足協限投不能限制天價外援,上港國安獲利最大,這是逼迫恆大走人
    這個質變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利好的,對於那些立足青訓的球隊來說是好事,因為他們可以從青訓球員裡選拔一線隊成員,而青訓上來的球員,按照足協的規定,費用顯然低很多。而那些專門靠挖人來充實球隊的俱樂部則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因為他們不但需要付出青訓費,還會讓青訓俱樂部額外得到幾百萬的收入。真的是這樣嗎?
  • 中國足協公布新規:中超隊年支出限6億元 球隊名稱非企業化
    中國足球協會14日公布了多項重磅級新規,最為關注的莫過於球隊「限薪」和「改名」,未來中超俱樂部年度支出將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球隊名稱不得包含任何商號、品牌名稱。在限制薪資方面,中國足協對球隊、球員都做出相應的規定。俱樂部方面,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
  • 中國足協公布新規:中超隊年支出限6億元 球隊名稱非企業化
    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邢翀)中國足球協會14日公布了多項重磅級新規,最為關注的莫過於球隊「限薪」和「改名」,未來中超俱樂部年度支出將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球隊名稱不得包含任何商號、品牌名稱。
  • 恆大魯能後浪齊奔湧:恆大內外兼修,魯能自力更生
    25歲以下球員的表現:段劉愚,22歲,中場,第一階段首發出戰13次,替補出戰1次,共計出場時間為769分鐘,貢獻2球2助攻;劉軍帥,25歲,後衛,第一階段首發出戰7次,共計出場時間為402分鐘,攻入2球,尤其是攻入恆大1球,彰顯其殺手本色。
  • 31歲魯能大魚正在隔離,足協新規或讓小德荒廢1年
    現在山東魯能隊內外援配置是費萊尼、莫伊塞斯、佩萊、格德斯、卡達爾,之前李霄鵬已經撤銷了萊昂納多的註冊報名。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山東魯能泰山已經用了6個外援註冊名額。而新賽季足協規定一支中超球隊最多累計註冊7名。
  • 足協限薪令總體對山東魯能是一大利好:但如何留住格德斯將是關鍵
    足協限薪令總體對山東魯能是一大利好:但如何留住格德斯將是關鍵文/姜詩華在昨天的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提到近些年中超俱樂部的普遍天價投入,陳戍源用良心已死來形容中超燒錢,這也表達了足協限薪令的初衷與決心。總體看,足協限薪令對於山東魯能來說是一大利好,但也存在一個現實的問題,如何留住格德斯呢?
  • 中超強隊青訓效果看足協杯 恆大、蘇寧、魯能、國安、上港取勝
    中超聯賽11輪比賽過後,足協杯的大幕拉開,中超強隊在聯賽爭冠的基礎上,足協杯將是年輕小將們的練兵場,這個時候就看哪支球隊的板凳深度和青訓人才的培養了。經過兩天8場爭奪,16支中超球隊的捉對廝殺,2020賽季中國足協杯結束了首輪爭奪,強者自強青訓帶來豐收。
  • 足協新規——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2020年12月14日,一直備受關注的2020年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如約召開,會議上發布的多項新規和政策,都將會把這次會議載入中國足球的史冊之中。這些還不能夠預見,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國內中超大牌內援的流動性將變得更少,而如同保利尼奧之類的巨型外援將不會再登陸中國,甚至外籍教練由於其巨額的薪金,在俱樂部年支出有限的情況下也不會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甚至各支俱樂部的青訓支出也會縮水不少。
  • 山東魯能的好日子快來了!三年後魯能青訓的優勢,必將徹底展現
    等過兩三年之後,越來越多的大牌外援都會離開,像廣州恆大的保利尼奧,上海上港的奧斯卡合同到期之後都會離開。拼的是各隊之間的青訓,是年輕球員,而國內球員的青訓方面,目前我們中超各隊做得最好的當屬山東魯能了。山東魯能現在外租的年輕球員有在石家莊永昌效力的陳蒲、劉超陽、趙劍飛,陳蒲是年初租借過去的,並且在今年的中超聯賽中有限的出場時間之內,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已經得到了主教練的信任。
  • 解讀足協新政:擠掉泡沫才能贏得未來
    12月14日在上海,預計持續1個半小時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僅用了1小時左右就宣告結束。在中國足協公布新版「國內職業俱樂部限投、職業球員限薪」規定後,足協主席陳戌源當著媒體記者面用一句頗有詩意的話為會議收了尾——潮水終將退去,我們將擁有一個潔淨的海灘。在這個時代裡,足球成為資本的角鬥場。國內足球的軍備競賽愈發激烈,球員身價飛漲,天價外援紛至沓來。
  • 解讀足協新政:「限薪令」如何影響青訓
    雖然距離足協出臺具體新規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但我們已經能從早前的官方消息源中看出一些端倪:根據11月25日足協於蘇州召開的聯賽會議內容,足協將在隊名,降薪和聯賽賽程方面發布重大舉措,這其中最緊要的便是聯賽球員們的薪酬問題。
  • 足協高瞻遠矚,國足衝擊2026年世界盃利好,國足迎出線最大良機!
    中國男足目前還存在著打進2022年世界盃的可能,不過相信大部分球迷並不持樂觀態度,因為國足能否從40強賽中出線還要打個問號,更別說難如登天的12強賽了。是山東魯能的巴西籍外援。魯能之所以籤下年輕的格德斯,一個主要意圖就是考慮未來歸化他。格德斯本人對於歸化也不排斥,高薪+參加世界盃的誘惑他難以拒絕。格德斯目前已經表現出了很大的潛能,相信再過4年,他會成為接近世界級的前鋒。
  • 魯能25歲中衛站穩腳跟,自舒暢後唯一培養成型中衛,非魯能青訓
    自2011年1月舒暢退役之後,魯能近十年在中衛位置幾乎全靠引援,而送走的大劉洋、高準翼、賀慣、陳灝、慄鵬等人都在其他隊踢上了絕對主力。好在近幾個賽季培養的劉軍帥逐漸在魯能站穩腳跟,本賽季先後與鄭錚、卡達爾搭檔均有不俗發揮,他也成為舒暢之後魯能唯一培養成型的中衛,但並非出自魯能青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