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妨礙預防、控制疫情等將涉9宗罪

2020-12-27 中國台州網

妨害傳染病防治的,最高可判處7年;危害公共安全的,最高將被判處死刑

連日來,台州市公安局公布了多位市民因違反市指揮部發布的「五個從嚴」而被拘留的信息。公安機關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台州市公安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疫情防控期間違法犯罪行為「五個一律」的通告》等規定,對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及其指揮部依法發布的有關疫情防控決定、命令的,一律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一律追究刑事責任。

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將被判處死刑

今年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第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這意味著在這個非常時期,可以利用刑法大力打擊防疫過程中違法犯罪行為,營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過程中,嚴重違法行為將涉及《刑法》中的9宗罪。」臨海市司法局局長陳新說,這9宗罪分別是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公務罪、故意傷害罪、非法行醫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的恐怖信息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

據介紹,已感染的病人,應無條件地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預防、控制措施,配合隔離治療;若拒絕配合,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處7年有期徒刑;

若明知自己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卻故意傳播傳染病病原體病毒的,將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將被判處死刑;

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病人、來自或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人及其密切接觸者拒不配合檢疫、登記、隔離、治療等行為的,涉嫌「妨害公務罪」,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在隔離治療過程中,以暴力抗拒隔離的,而致使相關公務人員的身體受到傷害的,涉嫌「故意傷害罪」,最高可判死刑。

「目前,青海一男子因隱瞞行程、隱瞞症狀、拒不隔離,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這是全國首例。」陳新說,防疫工作處於關鍵階段,需要每個人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勿以身試法。

我市公布的多起案件涉嫌哪些罪

針對我市已公布的多位市民被公安機關拘留的案件,浙江易特納律師事務所主任盧俊給予具體的分析。

天台縣三合鎮裘鳳徐村村民徐某鐵等組織煽動部分村民集聚鬧事,阻止三合鎮政府建設新型冠狀病毒患者集中觀察醫療點的施工之案。徐某鐵這一行為,很大可能已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及妨礙公務罪。

椒江邱某福將出租房租給兩名湖北籍人員(1月22日從湖北返回出租房),邱某福未將兩名湖北籍租戶信息上報給相關部門。「該行為屬於典型違反防疫決定、命令的行為,屬違法行為,從相關報導來看,其已被採取行政拘留措施。對於此類行為,在情節嚴重的情況下,將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盧俊表示,在公布的案件中,還有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非法經營、虛假廣告、違反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等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這些個案已分別被採取了行政處罰、刑事立案等措施。

他舉例:臨海某藥店銷售的口罩外包裝標註有「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但無生產日期、批號標識,包裝中的標註與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實際生產的商品標註不符。如果該藥店明知銷售的產品屬於假冒、偽劣產品,屬違法行為。如情節嚴重,將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等罪名。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楊能勇

相關焦點

  • 試析涉疫妨害公務罪的理解與適用
    2003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和2020年2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頒布的《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都對涉疫妨害公務罪作出了規定,即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為防治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而採取的防疫
  • 金澤剛 孫鑑:如何理解與適用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同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下稱2003年《解釋》),規定妨礙非典型肺炎防控、傳播傳染病病原體的犯罪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過失以公共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即「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條、第115條第1款的規定,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 東莞已立涉疫情案件169宗,查處80宗86人
    截至2月13日,東莞市共立涉疫情違法犯罪案件169宗(含盜、搶、電信詐騙139宗),共查處80宗86人。其中,行政案件共查處31宗、36人;刑事案件共查處49宗、50人。市委政法委下發了《關於依法嚴厲打擊涉疫情防控違法犯罪活動的通知》,對全市政法機關依法從嚴從快打擊處理妨害疫情防控、擾亂社會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作出部署。
  • 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有何區別?最高檢、公安部回應
    2020年4月3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依法懲治涉境外輸入型疫情防控典型案例對外發布。當日,最高檢涉疫情防控檢察業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就答記者問。一個備受關注的問題是,同為涉境外輸入型疫情防控案例,為何有的涉嫌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有的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兩個罪名有何區別?上述負責人解釋說,根據法律規定,涉境外輸入型疫情防控案件主要涉及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 疫情中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比較分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團結奮戰,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總體戰和狙擊戰。然而在此等嚴峻形勢之下依舊有人漠視疫情的嚴重性,無視法律的威嚴,做出各種「闖關」妨害行為。
  • 上海首例涉疫情防控妨害公務案被告人被判8個月
    新華社上海2月21日電(記者蘭天鳴)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21日採用網際網路在線庭審模式,依法公開開庭「雲審理」上海首例涉疫情防控妨害公務案件,並當庭宣判,以妨害公務罪判處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8個月。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檢察院指控:2020年2月9日13時30分許,被告人張某與其家人駕車返回其居住的小區時,小區保安王某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對被告人張某及其家人檢測體溫。因被告人張某兒子體溫異常,小區保安要求其暫緩進入小區,並在二次測量體溫正常後,予以放行。被告人張某對此表示不滿,不肯駛離停放在小區入口處的車輛,致使其他業主車輛無法通行,並引來多人圍觀。
  • 妨害公務——防疫防控期間不可觸犯的紅線
    2020年2月21日,上海法院對上海首例涉疫情防控妨害公務犯罪案件被告人作出有期徒刑八個月的判決;2月22日,廣西都安法院判決多次衝撞疫情檢測交通執勤卡點的被告人韋某銘犯妨害公務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2月23日北京市公安局東城分局對在東城區王府井步行街王府井書店門前拒絕佩戴口罩、推搡、辱罵民警並向民警吐口水的女子因涉嫌妨害公務罪執行刑事拘留;2月24日,重慶市某區檢察院以涉嫌妨害公務罪對不服從疫情防控期間小區的封閉式管理
  • 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正當防衛……萬春解讀最高檢工作報告關鍵詞
    關鍵詞: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萬春:這個罪名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它與2003年非典時期的罪名不一樣。在非典時期,妨害非典防控措施、造成非典病毒傳播的一些行為是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來認定的。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有的行為人逃避包括隔離措施在內的疫情防控監管,造成了病毒傳播,都是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來認定。這樣的變化與我們國家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有密切關係。在非典時期,在當時現有的罪名裡,最能適用的就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河南首例涉疫情防控妨害公務犯罪案宣判
    來源:央視網2月17日,由河南省三門峽市湖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侯某毆打疫情防控工作人員案,在湖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三門峽市湖濱區人民法院運用遠程視頻模式,適用速裁程序,當庭以妨害公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六個月。
  • 最高檢:妨害疫情防控犯罪以詐騙罪和妨害公務罪為主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最高檢獲悉,2020年1至3月,全國檢察機關對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批准和決定逮捕2966人,佔審結數的88.6%,較總體刑事犯罪該比例高10.8個百分點。這一時期,檢察機關對移送審查起訴的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案件審結2205人,佔需辦理案件的76.4%,較總體刑事犯罪該比例高28.4個百分點。其中,決定起訴2130人,佔審結數的96.6%,較總體刑事犯罪該比例高7.9個百分點。
  • 歐陽本祺: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客觀要件的教義學分析
    這種司法上的尷尬集中體現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3年《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疫情案件解釋》)第1條第2款。筆者認為,從形式入罪實質出罪的原理出發,我們可以對刑法作限縮解釋,把形式上符合前置法的行為排除在犯罪的構成要件之外。
  • 山東首例涉疫情妨害公務案被評為2020年度精品案例
    中新網山東新聞12月9日電(記者梁犇)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9日召開新聞通報會,向社會通報萊蕪區人民法院涉疫情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情況。萊蕪區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呂華介紹說,該院依法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刑事犯罪,審結山東首例涉疫情妨害公務案,該案庭審被160餘家媒體直播報導,全網新聞閱讀量2.1億次,被最高法院評為2020年度精品案例。
  • 日照五蓮縣首例涉疫情妨害公務案宣判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4日訊 近日,由日照五蓮縣人民檢察院5月9日提起公訴的全縣首例擾亂疫情防控妨害公務犯罪案件,經五蓮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以妨害公務罪、尋釁滋事罪,數罪併罰,判處被告人丁某有期徒刑二年。7月13日,該判決正式生效。
  • 西盟首例涉疫情防控妨害公務案公開宣判
    西盟首例涉疫情防控妨害公務案公開宣判 2020-09-30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首起涉疫情妨害公務案宣判
    2月12日上午9時30分,濟南市萊蕪區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鄧某某妨害公務一案,該案系山東首起涉疫情妨害公務案。根據濟南市萊蕪區人民法院此前通報,被告人鄧某某,男,1980年1月8日出生,因涉嫌犯妨害公務罪於2020年2月3日被刑事拘留,同年2月6日被逮捕。據悉,2020年2月3日8時許,濟南市萊蕪區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工人鄧某某不配合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未佩戴口罩強行進入公司,並毆打疫情防控人員。
  • 兩高: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的犯罪主體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員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最高人民檢察院24日消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有關負責人再次就依法懲治妨害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相關問題聯合答記者問,明確無論是中國公民,還是外國公民,或者無國籍人,只要在出入我國國境的過程中實施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的犯罪行為
  • 安仁法院公開宣判一起涉疫情妨害公務罪案
    安仁法院公開宣判一起涉疫情妨害公務罪案 2020-02-27 1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情況下會被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專家告訴你答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3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最近,各地發生多起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立案的事件,在什麼情況下會以此罪立案?在3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發布會上,清華大學法學院王晨光就傳染病防治法方面的問題做了科普解答。
  • 美國歸來的黎某,為啥不是涉嫌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專家解釋
    中國刑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曲新久表示,日常中像新冠肺炎這類重大傳染病極少出現,導致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也很少被適用,但這個罪名並沒有「沉睡」。北京市地平線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永平認為,面對境外輸入疫情的嚴重形勢,五部門此時聯合下發《意見》,要求強化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舉措非常必要、非常及時。
  • 三起涉疫情違法犯罪案件
    01劉某某妨害公務案2020年2月8日,被告人劉某某在疫情防控期間嚴重違反小區封閉管理規定,不配合小區疫情登記工作,未佩戴口罩,強行從小區封閉的南門進入,且劉某某拒不配合民警的傳喚並激烈反抗,將一文職警員左手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