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業,提素的願景是重新定義企業社會責任。
都說社會是一所大學,但是教室在哪兒?老師在哪兒?
除了走入社會後被生活這位老師深刻地教育,人們還欠缺了很多課程。
其實,企業的辦公場所就是員工的教室,他們打卡上班就像當年按時上學。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就是老師,企業應該像老師一樣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育人。
當下關於教育的現狀是,人們在學生階段接受學校的教育,到了社會上形成斷檔。一個成年人帶著尚需打磨的三觀和品行,在法律的框架下行走社會,卻因為政府行政力量的不足,再也沒有人教育TA別闖紅燈、別插隊、別公放等等。即便在企業內部,午休期間外放玩兒遊戲、偷共享零食架的食品、衛生間吸菸等不文明(甚至可以歸為違法的)行為並不鮮見。
在主流意識中,企業的社會責任只是狹隘的扶貧。但提素認為,任何一個聚集人(用戶/員工)的平臺都有義務引導他們向善。企業把一個成年人從學校的手中接過來,有責任接棒員工的繼續教育,塑造他們的道德,約束他們的行為。這是最基本的,也是目前最被企業忽視的。
業務方面,提素致力於將道德規範注入企業的管理,讓企業成為社會這所大學的班級,讓每個走出學校進入企業的人持續接受道德教育。最終,企業為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的貢獻不可估量。
當這種被重新定義過的企業社會責任通過大大小小、海量的企業,像毛細血管一樣滲透我們的社會,政府的管理難度大幅降低,精神文明建設將進入自動化時代。
…………………………………………………
希望你和我一起關注國民素質問題
因為我們有責任給後代留下一個更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