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陸和好是臺灣僅剩的一個選擇」

2020-12-22 騰訊網

最近一段時間,民進黨當局不斷鼓吹「臺獨」,在軍事上對大陸進行武力挑釁,大舉向美國購置了進攻性極強的武器裝備,臺軍更是接連不斷地進行軍事演習。

在國際事務上,民進黨當局瘋狂操作所謂臺灣在斐濟的「外交人員」被大陸外交官毆打致傷,企圖引起國際輿論,騙取國際同情。

不過,隨著臺海緊張局勢的不斷加劇,臺灣內部對於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反對聲也越來越大,不少知名人士站了出來公開指責蔡英文當局。

臺灣專家的提醒

連日來,島內人士一直在討論大陸會不會對臺灣動武,並有人推測,大陸會選在美國大選之後動手。

不過,還是有人覺得大陸根本不敢動手,原因就在於美國一定會下場協助臺灣「抵抗」大陸。

這些言論在島內頗有市場,並且蔡英文當局也在不斷的鼓吹所謂的「美臺友好」。

臺灣「立法機構」更是通過了「請求美國協助臺灣」, 「臺美復交」兩個議案,企圖通過拉攏美國來達到「臺獨」目的。

對此,臺灣大學的彭錦鵬副教授表示,一旦兩岸開戰,美國根本不可能支持臺灣,也不要覺得大陸會忌憚美國而不敢動手。

現在臺灣只剩下和大陸和好一個選擇,並且要想緩和兩岸的緊張局勢,蔡英文的公開表態最為關鍵。

這位專家還提醒臺灣民眾不要妄想美國會和臺灣「復交」,即使有部分美國議員在推動這件事,也不可能。

首先美國的一貫決策並不會因為部分參議院就做出改變,更為重要的是與臺灣「復交」對於現任總統川普來說,沒有半點好處,美國只是想要臺灣能夠保持現狀,而不是要讓臺灣「獨立」。

臺灣的唯一選擇

近些年來,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政策,並對年輕一代採取了洗腦教育,在島內不斷編排抹黑大陸,還試圖推行「全民皆兵」策略。

妄想將全體臺灣民眾都捆綁上「臺獨」的戰車,將臺灣民眾當成謀求「臺獨」的籌碼。

面對「臺獨」分裂勢力的瘋狂行徑,解放軍採取了強硬的姿態予以回應,解放軍軍機不間斷的進行繞臺航行,在民進黨的不斷挑動下,兩岸已經接近了衝突的邊緣。

這個時候,臺灣的唯一選擇就是與大陸和好,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軍武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

相關焦點

  • 臺專家:別以為大陸不敢動武,臺灣只剩一個選擇,就是與大陸和好
    兩岸局勢高度敏感,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兼任副教授彭錦鵬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不願兩岸開打,如果打也不會派兵協防臺灣,售臺攻擊性武器目的是要臺灣當馬前卒幫忙防守。就美國利益,只要臺灣不是屬於中國的就好了。外界揣測美國大選後,大陸會對臺動武。
  • 臺灣的科技水平如何?跟大陸比怎麼樣?
    臺灣科技跟大陸比怎麼樣? 看到上面描述後大夥應該也能感受到,如果要拿臺灣科技跟大陸比的話,臺灣唯一具備可比性的企業就是臺積電,除此之外鴻海(富士康母公司)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代工廠勢力也是不容小覷。但是最致命的地方在於,臺灣的科技企業大多都沒有掌握核心技術,說白了不管他們做的多大,他們的發展終究是受限的。
  • 揭秘臺灣「友邦」帛琉:曾被美國託管,人口不如大陸一個鄉鎮多
    臺海軍敦睦艦隊這次「敦睦」目的地帛琉,是離臺灣最近的「友邦」,但距離也長達2200公裡。該國曾是美國的託管地,1994年才正式獨立,成為聯合國第185個成員國。此時的臺灣,正處李登輝「執政」時代,家底還算厚實,在臺當局的拉攏利誘下,帛琉1999年12月29日與臺灣「建交」。帛琉陸地面積493平方公裡,人口僅2.1萬,就這樣一個不如大陸鄉鎮大的地方,幫助臺當局滿足「正常國家」的虛榮感,陳水扁、蔡英文等都曾對其進行過訪問。
  • 中國大陸的糖尿病防治跟臺灣比,差在哪兒?
  • 跟大陸「脫鉤」?臺灣慘遭「3連敗」
    臺灣對東協出口額不斷下滑 「新南向政策」失敗 據統計,目前臺灣對東協的出口額在不斷下降,甚至創下歷史新低。實際上,這已經是臺灣連續3年在東協出口方面呈現下滑的趨勢。倒退的趨勢顯示出了臺灣對東協出口的依賴程度在不斷下降。同時,臺灣對大陸的出口卻在不斷增加。
  • 當強勢統一成為唯一選擇,空前害怕大陸的臺灣年輕人怎麼辦?
    蔣介石以「軍事反攻」為準備和號召,也加快內部土地改革和農業建設,清除臺灣本土共產主義的政治土壤。到了蔣經國時代,改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反攻,同時推動臺灣經濟起飛。近40年的時間,臺灣要統一大陸,臺灣人抱著強大的自信,並沒有被大陸統一的恐懼感。
  • 臺灣醫學專才:我為何選擇在大陸就業
    上午9點40分,1小時的採訪後,穿著一身白大褂的臺灣醫學專才胡珀元簡短告別記者,匆匆趕去做下一臺手術的準備工作。「大陸能夠為我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有利於我自身的進步和提高。」胡珀元說。今年3月,第十二屆臺灣專業人才廈門對接會上,胡珀元教授與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廈門市心臟中心)正式籤約,開啟了他在大陸全新的事業歷程,也成為福建省心血管界首位全職引進的臺灣特聘專家。
  • 大陸手機「登臺」:臺灣還HOLD住嗎?
    一個月前他剛剛換了一隻華為ASCEND mate手機。為何放著蘋果、三星和號稱「臺灣之光」的HTC不用呢?我們的採訪在微信上開始了。   「一隻HTC夠買兩三隻華為」   馬思遠坦言第一個理由是便宜,他採用的是臺灣遠傳電信的優惠資費專案,僅需繳納7990元(新臺幣,下同)。
  • 抗戰跟臺灣無關?臺灣學者反駁:當年5萬臺灣人赴大陸參戰
    在抗戰時期,約有五萬名臺灣同胞「尋找祖國三千裡」,遠赴大陸參加抗戰。抗戰勝利後,被割讓50年的臺灣成功光復。然而,如今島內部分人卻聲稱「抗戰跟臺灣沒關係」。對此,臺灣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藍博洲在接受導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反駁,這種論調是一種「愚民」宣傳。
  • 多米尼加與臺灣「斷交」,臺灣「邦交國」僅剩19個
    臺媒:臺灣與多米尼加關係疑亮紅燈 臺當局稱「密切注意」臺媒稱,國民黨「立委」江啟臣2017年10月18日質詢指出,多米尼加外交部長米格爾·巴爾加斯在該國政府官網公布其與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握手照,多米尼加是不是臺灣下一個有危機的「邦交國」?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陸生是大陸赴臺學習的學生,都是年輕人。年初疫情爆發後,蔡英文當局在對待陸配和陸生方面的做法,讓這些大陸人寒心了。 首先是陸配不但赴臺無門,還造成骨肉分離。一家人,因為是兩岸家庭,戶口不在一個地方,有的在大陸,有的在臺灣,於是不得團圓。
  • 嚮往大陸「廣闊天地」 臺灣高中生掀起「大陸求學潮」
    《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發現,事實確實如此,「到更廣闊的天地」是很多臺灣考生選擇大陸高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大陸也紛紛放出優惠政策吸引島內考生,有臺生表示,「自己的成績在大陸會有更好的選擇」。「吃了秤砣鐵了心」去大陸儘管此前已收到臺大的錄取通知,臺灣考生小黃在5月5日確認自己被大陸的清華大學錄取時,仍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
  • 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去過的人說出了「真實感受」
    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去過的人說出了「真實感受」隨著世界經濟化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旅遊也成為了當下人們比較喜歡的活動,很多人不僅喜歡境內玩,而且對境外也開始嚮往。現在國內交通都很便利,而臺灣作為我國除了海南最大的一座島嶼,擁有者迷人的風景,令許多內地遊客都非常心動,因此沒來臺灣旅遊的內地遊客也數不勝數。說到這,大家就會問:臺灣的生活跟大陸有什麼區別嗎?聽聽去過的人們說出的真實感受。臺灣位於我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有著3.6萬平方千米的面積,是中國第一大島。
  • 巴拉圭與中國大陸建交差9票被否,臺灣險失南美僅存「邦交國」
    編輯:孤城不孤根據最新的報導,巴拉圭參議院近日進行了一項是否與中國大陸建交的提案,最終結果是25票反對,16票贊成,這幾乎是使得民進黨長吸了一口冷氣,因為巴拉圭已經是臺灣在南美洲僅剩的一個所謂的「邦交國」了,倘若再失去巴拉圭
  • 臺灣情報人員稱「大陸打來就投降」,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臺媒報導稱,臺「調查局」近日接到檢舉,一名調查局南機站高級幹部在私下聊天時,脫口說出「大陸打來我就投降啊」等言論,事後遭督查處約談,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更是叫囂,「應該將其開除!」在筆者看來,他說「大陸打來我就投降啊」,只是講出正常人應該有的反應。以兩岸實力對比之懸殊,臺軍官兵以及情報人員若負隅頑抗,只會充當炮灰而已。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不管是李登輝還是陳水扁,給島內民眾洗腦的手法,就是「不要怕,大陸就要崩潰了」,直到現在這種論調仍有一定市場,稱大陸內部問題很多,根本無暇對臺灣動手。
  • 臺灣青創家大陸造夢記
    【同期】(臺灣青年創業家 周柏祥)當時大陸就有一些影展的比賽,就引起了我的興趣,然後我就開始用很少的錢去做一些影像跟一些短片,短片的劇情,那個時候大概是2011年到2012年,那時候我也是有得獎,然後就有幸能夠到北京等等一些地方去觀摩,那時候一到大陸就感覺整個衝勁、創業活力就非常強。
  • 臺灣女生在大陸求學五年 回到臺灣後驚呆了
    【觀察者網綜合】11月20日,臺灣聯合報的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臺灣女生的故事。 23歲的謝寧,5年前景美女中畢業時以學測成績申請讀中國人民大學,現就讀北大新媒體研究所。過去每次放假回臺她都很開心,今年她卻首次感到家鄉的人可能因為她在口音或用詞像大陸人,會收起笑意、態度變得較差,讓她非常驚訝且受傷。「我不知道為何我只是去大陸讀書,就好像被當作叛徒?」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一家人,因為是兩岸家庭,戶口不在一個地方,有的在大陸,有的在臺灣,於是不得團圓。其次是陸生無法返臺上課,臺灣有關方面反覆阻撓,大陸這邊,國臺辦持續呼籲,對岸就是不理。這讓赴臺學習還未完成學業的陸生情何以堪。更讓陸配和陸生難以忍受的,是臺灣民眾尤其是深綠支持者對大陸人的態度。這種態度幾乎可以用「敵視」來形容。
  • 楊澤軍:數據顯示臺灣的經濟出路在大陸
    民進黨當局視「新南向政策」為助臺突破外交困境之鑰,卻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臺「邦交」數量卻越固越少,僅剩15個,創下歷史新低,涉外空間不斷萎縮。「新南向政策」擺脫對大陸經濟依賴的目標也毫無頭緒,近年來,臺對東協的出口不僅沒有提升,相反有所下降,其中2018年下降0.7%,2019年下降7.2%,2020年上半年(1至6月)再下降4.8%,出口佔比下降至15.7%,創下十年來新低。
  •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臺灣人看大陸:大陸寺廟收費多 2011年07月08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