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日前,深圳金融局公布830家疑似「失聯」融資租賃企業,系深圳金融監管局於2019年12月中旬開展風險排查的結果。緊接著3月2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方公示了46家處於疑似失聯狀態的融資租賃公司。3月10日,天津金融監管局官網將43家符合列入「黑名單」的津籍融資租賃公司,進行了公示,這已是第三批註冊地位於天津的融資租賃公司被拉入「黑名單」。
翻看這些「失聯」和「黑名單」列表,其中不乏以汽車融資租賃為主的公司。這種各省市接力式的清理和排查,讓人不禁疑問,融資租賃行業怎麼了?
■融資租賃遭遇嚴監管
「很正常。」對於這樣的排查和清理,匯益融資租賃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汽車金融事業部總經理江山指出,以前融資租賃公司的準入門檻很低,允許先註冊資金後到位,致使很多人蜂擁註冊,想搶先拿到政策紅利,但後期融資困難,就出現了大批空殼公司。「這些空殼公司就好像沒有經過核酸檢測的疫情感染者一樣,沒檢測時以為沒病,一檢測病情就全暴露出來,其實問題一直存在。」
2020年1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對融資租賃企業業務範圍、經營規則、監管指標、監督管理等進行了全面規範,較2013年出臺的《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更為明晰也更加嚴格。
業內資深人士王力認為,上述一系列清理正是在國家強監管背景下對消費金融領域的大範圍洗牌,所謂強者恆強,資金實力相對強大的融資租賃公司已經嶄露頭角,曾經依靠信息不對稱獲取中間價值的小型融資租賃公司,還有想要通過註冊公司倒賣融資租賃牌照的企業,將逐步被清理出行業。
車咖院創始人兼CEO黃成偉用兩個字總結眼下融資租賃行業的現狀,一是「多」、二是「亂」。到2019年底,國內的融資租賃公司總數達到12130家,其中只註冊沒業務的空殼公司佔到一半以上,正常經營的只佔到10%~20%,還有約30%的公司以融資租賃的名義,做著助貸或者抵押貸款業務,嚴重擾亂了金融市場的秩序。2018年5月,融資租賃等公司業務經營和監管職責劃歸銀保監會,「但眾所周知,銀保監會近兩年集中精力整治P2P行業亂象,從時間線上來看,現在已經到了對融資租賃不規範行為重拳出擊的時候。」他說。
■不是疫情惹的禍
一方面是政策強監管,另一方面是疫情突襲,今年的汽車融資租賃市場可謂風雨不順。業內人士透露,融資租賃市場用戶資質相對銀行信貸和汽車金融公司而言較差,多為個體經營者或三四線以下城市資信水平較低者,這些用戶疫情期間受到的衝擊最大,收入降低後致使還款逾期率飆升。很多融資租賃公司盈利性較差,主要靠現金流滾動維持,此番打擊之下,不少企業面臨倒閉風險。
然而黃成偉認為,融資租賃公司倒閉這個「鍋」不能讓疫情來背,疫情只是催化劑。每年2~5月本來就是汽車融資租賃的淡季,但很多企業不懂得這個規律,用盲目宣傳堆砌出來的訂單成本非常高,這種臨時性措施註定不能長久。此前如大白汽車、優信一成購、第1車貸夢想貸、多多好車等,都是在經濟形勢大好的時候相繼折戟,其中還不乏上市公司,因此不能都歸咎於疫情所致,而是應該反思那些第三方網際網路融資租賃公司,看到藍海市場就一股腦爭相湧入,忽視了對市場的研究,最終導致了失敗。
黃成偉也曾判斷,疫情過後車市會迎來一波反彈,而門檻較低、產品靈活的融資租賃,會成為大批收入受影響購車者的首選,融資租賃在今年下半年將迎來兩年內最佳發展機遇。先鋒太盟副總經理曲培源對此卻持不同觀點。他認為,疫情加劇了資金緊張,今年的融資環境不樂觀,而多數融資租賃公司缺乏資金渠道,沒有資金如何開展業務,就好比士兵打仗沒有子彈,又何談收割戰場?
黃成偉進一步解釋,眼下看到很多融資租賃公司在大幅裁員,實際上一線城市非常好。今年下半年一定會出現市場反彈的機會,但絕大多數融資租賃公司不具備與之相配的能力,即使看到肥肉也不知從何下口。
■定義汽車金融3.0時代
對於汽車融資租賃的未來,有業內人士認為其將成為未來汽車金融的主流。曲培源認為並沒有這麼樂觀,此前很多人看到廣匯集團進軍融資租賃市場,實現了強增長,也緊隨其後,但大家看到的只是融資租賃光鮮的一面。現在的情況是,融資租賃藍海變紅海,紅海變死海,競爭過於激烈。隨著友軍的相繼倒下,還倖存的企業要想如何活得更久,新進入者也要深思熟慮了。
「融資租賃未來的確是主流」,黃成偉認為,歐美成熟市場消費信貸和融資租賃的比重相當,甚至融資租賃比重超過消費信貸。但國內的情況是汽車消費信貸滲透率約35%,而汽車融資租賃滲透率僅約3.6%。未來,汽車融資租賃一定是爭相佔領的高點,且一定會改變現在與消費信貸雷同的「跑偏」局面,回歸到融資租賃業務的本源。誰能爭取到先發優勢,就看誰能率先做出調整了。
江山更堅定地認為,融資租賃會是未來汽車金融的3.0時代。汽車融資租賃在國內因為資金成本高、缺乏配套金融產品,以及消費者的觀念不接受而一直處於非主流地位,用戶也是信用較差的次級客戶。而在美國市場,融資租賃產品最長可以做到7年期,享受貼息政策,是優質客戶的選擇。
同時,對於電動汽車、新技術汽車和二手車而,用戶並不熟悉或者沒有把握,也可以通過融資租賃先租後買,或者不喜歡再選擇退車。這給消費者提供了退出機制,進可攻退可守,是一種文明和進步。
在江山看來,疫情過後的確是融資租賃難得的發展機遇。試想如果把一款融資租賃產品設計為5年期,每月租金不超過1500元,每天花費僅50元,對於渴望擁有汽車來擺脫疫情焦慮的人來說,非常具有誘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