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膽固醇途徑促進TGF-β誘導的胰腺癌細胞轉化

2020-12-23 科學網

抑制膽固醇途徑促進TGF-β誘導的胰腺癌細胞轉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6 14:03:29

美國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Igor Astsaturov組的最新研究表明,抑制膽固醇途徑誘導的TGF-β信號促進胰腺癌細胞的基礎分化。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2020年9月24日的《癌細胞》雜誌上。

 

研究人員發現膽固醇代謝決定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發育和分化。在表達KrasG12D和純合Trp53缺失的小鼠模型中,條件性滅活限速酶Nsdhl或利用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破壞遠端膽固醇的合成導致腺胰腺癌轉化為基礎(間質)表型。與此一致,接受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中PDAC表現出間充質增強的表型。

 

從機制上講,他汀類藥物和NSDHL的丟失會誘導SREBP1的活化,從而促進Tgfb1的表達,從而實現上皮-間質轉化。來自患者樣本的證據表明,降膽固醇他汀類藥物可激活轉化生長因子β信號和上皮-間質轉化,這可能促進PDAC基礎型的出現,造成患者的不良預後。

 

附:英文原文

 

Title:Cholesterol Pathway Inhibition Induces TGF-β Signaling to Promote Basal Differentiation in Pancreatic Cancer

 

Author:Linara Gabitova-Cornell Aizhan Surumbayeva Suraj Peri Erica A. Golemis Edna Cukierman Igor Astsaturov

 

Issue&Volume:September 24, 2020

 

Abstract: Oncogenic transformation alters lipid metabolism to sustain tumor growth. We define a mechanism by which cholesterol metabolism controls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 Disruption of distal cholesterol biosynthesis by conditional inactivation of the rate-limiting enzyme Nsdhl or treatment with cholesterol-lowering statins switches glandular pancreatic carcinomas to a basal (mesenchymal) phenotype in mouse models driven by Kras G12D expression and homozygous Trp53 loss. Consistently, PDACs in patients receiving statins show enhanced mesenchymal features. Mechanistically, statins and NSDHL loss induce SREBP1 activation, which promotes the expression of Tgfb1, enabling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vidence from patient samples i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activat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signaling an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by cholesterol-lowering statins may promote the basal type of PDAC, conferring poor outcomes in patients.

 

DOI:https://doi.org/10.1016/j.ccell.2020.08.015

 

Source: https://www.cell.com/cancer-cell/fulltext/S1535-6108(20)30426-8

 

相關焦點

  • 抑制PD-1/PD-L1及TGF-β雙通路在腫瘤治療中的潛力
    TGF-β是一種在腫瘤發生晚期表達大幅升高的腫瘤促進因子,通過誘導免疫逃逸、促進血管形成、誘導上皮間質轉化,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浸潤與轉移(圖3)。 TGF-β促進腫瘤發展的示意圖) 具體表現如下(表1): 1) TGF-β 誘導腫瘤免疫逃逸:大多數腫瘤細胞在晚期均可分泌TGF-β,一旦TGF-β水平升高便可以阻斷未成熟的T細胞向Th1細胞分化,促進其向Treg亞群的轉化,並抑制樹突狀細胞的抗原遞呈功能,從而導致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
  • 面對腫瘤「叛變軍師」――TGF-β 科學家正在開發哪些抗癌療法
    TGF-β「叛變」前  轉化生長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號通路是一個包含眾多成員的多功能細胞因子的大家族,主要通過調節細胞的生長、增殖、分化、遷移和凋亡等過程,參與介導組織與器官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機體的免疫反應等生物過程。
  • 腫瘤起始細胞通過IL-33/TGF-β壁龕信號循環促進腫瘤進展
    已知實體瘤在基質中招募免疫細胞,為它們的生長和生存創造有利條件。然而,人們對於TIC如何調控TIC支持性免疫細胞在它們的空間附近的定位和功能還知之甚少。利用鱗狀細胞癌(SCC)的小鼠模型,來自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研究人員之前已發現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可誘導一部分耐藥的TIC出現,從而產生浸潤性、分化不良的後代。
  • TGF-β超家族細胞因子激活素A可驅動致病性Th17細胞分化
    TGF-β超家族細胞因子激活素A可驅動致病性Th17細胞分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2 11:18:06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Yisong Y.
  • 整合素αvβ6–TGFβ–SOX4途徑驅動三陰性乳腺癌的免疫逃逸
    整合素αvβ6–TGFβ–SOX4途徑驅動三陰性乳腺癌的免疫逃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6:01:15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Kai W.
  • 膽固醇通過穩定TAZ促進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膽固醇通過穩定TAZ促進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0 13:21:29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Ira Tabas和Xiaobo Wang小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胰腺癌通過自噬降解MHC-I促進免疫逃避!
    2020年4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胰腺癌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不能用免疫療法來治療--一種利用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的方法。Yamamoto等人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揭示了胰腺癌細胞逃避免疫反應的機制。這一過程通常與細胞蛋白的正常降解和循環有關。作者發現,通過藥物或基因方法抑制這一途徑,可以逆轉胰腺癌動物模型中的免疫逃避。
  • 「最全」胰腺癌免疫圖譜出爐,這會是對付「癌症之王」的最終武器嗎?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基因突變可以幫助細胞跨越某些在組織發育過程中的限制,驅動並促進腫瘤某些特定階段的發展。然而,腫瘤的發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僅僅是基因突變本身,尚不能完全闡釋腫瘤發生發展的機制。因此,腫瘤微環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這一概念由此而生[2]。
  • 圍觀跨國藥企研發趨勢:短期PD-1、CDK4/6,中長期Bcl-2、TGF-β...
    TGF-β-PD-L1雙抗 TGFβ-PD-L1雙抗一端是能夠識別結合PD-L1的抗體結構(Y),類似於T藥、B藥、I藥等已經上市的PD-L1抗體;另一端是可以結合TGF-β的TGF-β受體II型融合蛋白(Trap),可以捕獲TGF-β,從而減少腫瘤組織及其周圍促癌的TGF-β。
  • 「AbMole科研」馬鞭草苷促進Let-7g-5p下調HMGA2抑制GBM細胞進程
    本期與您分享的是:馬鞭草苷(VB)在膠質母細胞瘤(GBM)中的功能及其對GBM細胞生物學過程的影響。儘管診斷和治療方法有所進步,但膠質母細胞瘤(GBM)的預後仍然很差。可靠的預後指標的發現可以顯著改善GBM的治療結果。這項研究旨在通過let-7g-5p和HMGA2探索馬鞭草苷(VB)在GBM中的功能及其對GBM細胞生物學過程的影響。
  • TGF-β促進樹突狀細胞分泌IL-31是傷口癒合過程產生瘙癢的主要原因
    2020年7月15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牙及顱頜面研究所陳萬軍(NIH, NIDCR, Wanjun Chen) 實驗室在Immunity在線發表題為The cytokine TGF-β induces interleukin-31 expression from
  • 調節性T細胞來源的TGF-β1調控過敏和自身免疫
    調節性T細胞來源的TGF-β1調控過敏和自身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4 21:49:17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Talal A.
  • 勁方醫藥:剛剛完成近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TGF-βR1抑制劑已進入...
    TGF-βR1抑制劑選擇性化合物已進入Ⅰ期臨床  據鄭彪博士介紹,TGF-βR1(轉化生長因子-β受體1)抑制劑選擇性化合物GFH018是公司進展較快的項目,已經於2019年8月進入了Ⅰ期臨床試驗階段。  多篇同行評議期刊研究中,TGFβ信號被認為是導致腫瘤對CBT產生耐藥的罪魁禍首。
  • 基於NK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抑制
    腫瘤細胞或腫瘤微環境的其他組分如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IL-6、IL-10、色氨酸分解代謝產物、前列腺素E2(PGE2)、dickkopf相關蛋白2(DKK2)、吲哚胺2,3-雙加氧酶(IDO)、可溶性HLA-G、可溶性NKG2D配體。據報導,半乳糖-3(NKp30可溶性抑制性受體)可降低NK細胞的活化、細胞毒性、IFNγ的產生及其激活性受體的表達和激活。
  • 自噬與腫瘤幹細胞代謝調控的交互作用
    在CSC中,自噬促進幹細胞標記物(如CD44)的表達以及間充質標記物(如波形蛋白)的表達。自噬還促進體內腫瘤發生中的球狀體形成,這有利於維持CSC的關鍵作用。此外,抑制自噬會限制腫瘤的休眠並促進轉移灶的生長。關鍵的轉錄因子與自噬的誘導和幹細胞的狀態有關,包括Forkhead Box 3A(FOXO3A),它能誘導幹細胞中自噬基因的表達,並且自身會被自噬翻轉。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MYC和缺氧誘導因子1(HIF-1)的轉錄活性均受T細胞活化而上調,並促進代謝重編程。值得注意的是,儘管HIF-1調節缺氧反應的代謝,但在缺氧條件下,其活性也會因響應T細胞活化而被誘導。MYC和HIF-1的轉錄活性導致編碼促進糖酵解的酶(例如丙酮酸激酶(PKM1),己糖激酶2(HK2)和GLUT1)相關基因的表達上調。
  • 超適量的IAA抑制植物生長的作用,是由於IAA誘導乙烯形成的結果
    在合成途徑中,ACC的合成是個限速步驟,ACC合成酶是個關鍵酶,它催化SAM轉變為ACC。ACC合成酶的活性受激素、環境條件和植物生育期的影響。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可促進ACC合成酶的的形成,從而影響乙烯的合成速率。超適量的IAA抑制植物生長的作用,是由於IAA誘導乙烯形成的結果。
  • 利拉魯肽,促進胰島細胞分泌、增殖和再生,抑制食慾,減重降壓降脂
    當我們進食碳水化合物或者糖類物質的時候,會刺激腸道分泌兩種腸促胰島激素,腸促胰島激素,顧名思義就是促進胰島素合成和釋放,降血糖的物質。其中一種就是胰高糖素樣肽1,西格列汀、阿格列汀、維格列汀等列汀類藥物,主要就是通過抑制水解胰高糖素樣肽1的酶,從而提高它的濃度。
  • Oncogene:靶向TGF-β受體家族成員可有效遏制視網膜母細胞瘤侵襲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侵襲到視神經和未發生侵襲轉移的視網膜母細胞瘤進行了RNA轉錄本測序分析,發現TGF-β家族的一種受體分子——ACVR1C/ALK7的mRNA水平在侵襲性視網膜母細胞瘤中更高,在大多數的侵襲性腫瘤中也觀察到
  • B肝感染不同細胞靶點,e抗原蛋白下調,TLR天然信號通路
    但是,最近全球有一項研究表明,e抗原直接與TLR2途徑中的關鍵適配器相互作用。在與e抗原陰性的HepG2細胞系相比時,穩定轉化的e抗原陽性HepG2細胞中,IFN-α和IFN-βmRNA的表達下調。由此可見,科學數據證明了此前觀點,即e抗原蛋白下調了TLR天然免疫信號通路。還有一些觀察,比如HBV核心蛋白(HBcAG)和HBV剪接蛋白(HBSP)方向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