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新冠疫苗已在歐美等多個國家開始供民眾接種,被視為全球戰勝新冠疫情的重要一步,不過有關新冠疫苗的謠言及陰謀論亦隨之開始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包括懷疑疫苗背後是政府或富商監控社會的工具,或質疑新冠疫苗研發速度太快、並不安全等。疫苗謠言恐拖慢各國抗疫步伐,造成更多人染疫,甚至死亡,影響可謂「致命性」,以下便會就最常見的疫苗謠言作澄清及解釋。
疫苗改變人體基因?謠言︰ 輝瑞及Moderna(莫德納)疫苗使用新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會改變人體的脫氧核糖核酸(DNA),而且mRNA技術此前從未經測試或批准。
事實︰疫苗採用的mRNA技術,具體是指疫苗中只會帶有新冠病毒的遺傳基因訊息。mRNA疫苗的原理是指導人體細胞,製造出正確的蛋白質,來引發免疫反應,日後真正的病毒進入人體後,人便不會被病毒感染。RNA和DNA的化學結構並不相同,因此不可能互相整合,無法進入細胞核、或影響人體的DNA等;mRNA本身的化學性質亦非常不穩定,進入細胞後很快便會降解。此外,學界對mRNA技術的研究已進行數年,mRNA新冠疫苗亦已在全世界數萬人身上進行過臨床實驗,通過安全審批程序。
借疫苗植入人體微晶片?謠言︰陰謀論者聲稱新冠疫情僅僅是掩護,真正目的是在人類體內植入可進行追蹤的微晶片,幕後主使便是微軟創辦人蓋茨。
事實︰蓋茨在去年3月一次訪問中曾經提到,可以利用一種數碼證書,來記錄不同人士是否曾經感染新冠後康復、是否曾經接受檢測、是否曾打針等,訪問中他雖然沒有談及微晶片,類此謠言卻從此滿天飛。現實疫苗並不含有微晶片,沒有證據顯示蓋茨正進行同類計劃,代表蓋茨的蓋茨夫婦基金會亦已發表聲明,指出說法不實。
代表蓋茨的蓋茨夫婦基金會發表聲明稱借疫苗植入人體微晶片是謠言。(網絡圖片)
新冠疫苗研發過快?謠言︰ 人類花數十年時間以至近百年時間研究,仍未成功研發出愛滋病毒(HIV)、癌症或普通感冒的疫苗,新冠疫苗卻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已可正式供民眾接種,時間過快、安全性成疑。
事實︰上述3種疾病的性質都與新冠病毒有分別。其中HIV的變異速度極快,入侵人類免疫系統的方式獨特,一般疫苗都是複製康復患者的免疫反應、來為其他人提供免疫力,至今醫學界卻仍然未發現過有人感染HIV後、體內產生免疫反應來擊退病毒;因此mRNA技術實際亦是研發HIV疫苗的新希望。人類患上癌症並非只有單一原因,基因、環境、身體特質等,都與患癌風險有關;部分癌症的確與病毒有關,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及B型肝炎病毒等,現時已經有疫苗來減低患上相關癌症風險。由於引起感冒的病毒多達200種,是科學家研製疫苗的最大難題。新冠疫苗的研發速度的確非常快,原因主要在於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所構成的影響,遠較HIV、癌症及感冒等來得嚴重,使政府、藥廠、投資者等願意投放更多資源,確保盡快有疫苗可用,歐美政府亦為此放寬相關法律,讓疫苗盡快獲通過審查、正式供民眾使用。
疫苗來自胎兒細胞?
事實︰facebook上曾經流傳一段藥廠阿斯利康與牛津大學聯手研發疫苗的影片,被指為「疫苗使用胎兒細胞」的證據,但影片中僅僅探討疫苗進入人體細胞後的反應,而研發疫苗的其中一個步驟是使用實驗室內生長的細胞,上傳影片人士的解釋並不正確。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發人員指出,團隊使用的是複製細胞、而非墮胎胎兒細胞;在生產疫苗的最後階段,所有細胞痕跡亦會在淨化過程中被移除。
牛津大學的疫苗研發人員指出,團隊使用的是複製細胞、而非墮胎胎兒細胞。(新華社)
直接感染病毒後免疫力更高?謠言︰新冠肺炎治癒率達99.97%,接種疫苗又會產生副作用,直接感染新冠病毒後所獲得的免疫力,較接種疫苗更高亦更安全。
事實︰治癒率99.97%的數字並不正確,現時每1萬名感染中、有100人會死亡,亦即存活率是99%。99%存活率數據亦未考慮感染者的年齡因素,患者年齡愈高、死亡率便愈高;即使患者存活後,新冠病毒亦可能對健康構成長期影響,醫學界目前仍未確切了解感染新冠後的長遠後果。疫苗的確與其他藥物一樣、有機會引起副作用,不過症狀通常輕微、持續時間短,例如是手臂疼痛及低燒等;更嚴重的副作用並非不可能出現,但極為罕見。對整體社會而言,愈多人感染新冠病毒、便需佔用愈多醫療資源,其他疾病患者或傷者便會因而受影響。據推算,疫苗每年可挽救約200萬至300萬人性命,英國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史密斯教授指出,接種疫苗與否並不只關乎個人健康,而是關乎整個社會是否可受保護。
英國倫敦衞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史密斯教授指出,接種疫苗與否關乎整個社會是否可受保護。(新華社)
香港採購疫苗及審批涉政治因素?謠言︰港府採購疫苗時,有「政治因素」影響政府的採購決定。
事實︰香港政府採購及批准緊急使用疫苗,必定基於科學實據,符合嚴謹程序,確保疫苗安全有效。疫苗必須通過第三期臨床實驗,獲得本港以外的藥物規管機構,或世界衞生組織核准使用,及獲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根據相關規例、批准新冠疫苗在香港緊急使用;政府在批准前,亦須聽取顧問專家委員會對疫苗安全性、效能及質素方面的意見。
政府同時需要訂立機制,監察民眾打針後會否出現不良反應,並持續觀察先進國家和地區的藥物監管部門,及參考世衞對疫苗的最新安全及成效評估,如認為打針的風險高於效益,衞生署便會採取適切的跟進行動。
內地疫苗不安全?謠言︰內地生產疫苗不安全、不可靠,「無助病毒清零」;科興生物早前在巴西進行疫苗測試時,曾有志願者死亡,因此內地疫苗不安全。
事實︰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市民不應將疫苗數據及接種安排「政治化」,應以科學角度考慮是否接種疫苗,他表示對國產科興疫苗有信心,指內地的滅活疫苗研發技術是全球領先;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亦指,科興疫苗採用的滅活技術已經在流感疫苗應用多年,已經相當成熟,呼籲市民放心接種。全球多國已經訂購中國疫苗,或已經批准中國疫苗上市及接種,包括阿聯、埃及、印尼、巴西及墨西哥。匈牙利也因為等不及歐盟的疫苗分配,宣布自行研究採用中國疫苗。至於科興疫苗在巴西進行測試時,曾有志願者死亡,後來已證實死者是死於自殺,與疫苗測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