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10大最危險的鳥類,可捕食大象!

2020-12-18 奶爸Lucas

hello,大家好,我是奶爸Lucas,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史前大鳥。

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鳥類是非洲鴕鳥,雄性身高2-3米,體重可達75公斤以上。但是在史前鳥類面前,簡直不值一提,史前鳥類體型巨大,我們人類在它們面前弱小的就像一隻螞蟻。下面我們就盤點一下,史前10大最恐怖的鳥類。排名不分先後。

第十位:桑氏偽齒鳥

桑氏偽齒鳥

桑氏偽齒鳥是2014年7月7日美國研究人員,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發掘的一個史前海鳥骨骼化石,經分析表明,這種海鳥可能是地球歷史上,曾經存在的最大鳥類,其翼展介於6.1米至7.4米之間,其體重估計在20~40kg之間,在天空中翱翔數公裡都不用扇動一下翅膀。它們的牙齒可以刺穿大多數獵物,這種巨鳥可在空中輕鬆自如地翱翔,但在地面上就很笨拙,至於為什麼滅絕,目前科學家還沒有找到原因。

第九位:阿根廷鳥

阿根廷鳥

阿根廷鳥是有史以來第二大飛鳥,也是史上最危險的鳥類之一。這隻鳥的翼展為5米至6米。該物種的化石是從阿根廷中部和西北部發現的。這隻鳥是一個清道夫,它的狩獵技術非常高超。在狩獵時,它們會把捕捉到的獵物在空中直接吞掉。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科學家目前成功模擬了該鳥類的飛行模式,結果發現這種600萬年前的遠古鳥類是技藝高超的「滑翔者」。並不能靠扇動翅膀來飛行。看來它是一個滑翔鳥。

第八位:泰坦鳥

泰坦鳥

泰坦鳥是史前最危險鳥類名單上的第三名。泰坦鳥是巨大肉食鳥類,是恐鶴科中最後的成員,泰坦鳥身高可達2.5米,體重可達200-400公斤,也就是400到800斤,它們的翅膀上有巨大的爪,而且力量十足,是最大的恐鶴亞科肉食鳥類。並且它是一隻不能飛的鳥,泰坦鳥腿長且結實,這能夠幫助它們追趕獵物。資料顯示此鳥於180萬年前就滅絕了,但是1995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發現了泰坦鳥的化石,顯示它們是直到15000年前才滅絕的,這就說明,早期的美洲人類很有可能不得不面對這些可怕的肉食鳥類,那裡至今仍流傳著許多關於泰坦鳥的神話傳說。也就是說,泰坦鳥曾經和人類共存過一段時間。

第七位:恐鶴

恐鶴

恐鶴是另一種危險的史前鳥類。這也是一隻不會飛的鳥,腿長且結實。頭骨很大。這隻鳥可以長到2.5米,體重可達130公斤。也就是260斤左右,這隻鳥是肉食性的,大多生活在美洲的叢林中。通常會用喙來殺死獵物。就是用它的嘴巴,它吃細小的哺乳動物及腐屍。

第六位:駭鳥

駭鳥

駭鳥又名恐怖鳥,駭鳥生存於距今2700萬年到150萬年間,如今已經全部滅絕。它可能起源於歐亞大陸,來到美洲後由於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沒有生存競爭對手,一度進化得相當巨大。駭鳥身高可達3米,體重400公斤,也就800斤,是一種不能飛翔的鳥類,它們是恐怖的肉食動物,可以一口吞下一隻狗,還具有驚人的奔跑速度,跑速可達每小時97公裡,它們吃乾淨獵物的肉後,會用強壯的腿部把獵物骨頭擊碎,並吸食碎骨中的骨髓。它們不浪費任何一點食物的價值。其滅絕原因,目前還沒有弄清楚。

第五位:智利遠洋鳥

智利遠洋鳥

智利遠洋鳥的翼展為5-6米,在最危險的史前鳥類名單中排名第二。這隻鳥主要在海洋中捕食獵物。智利遠洋鳥的假牙可以幫助它們在水中捕獲獵物,主要捕食魚類以及魷魚。雖然它們有一些假牙,但這些假牙不負責咀嚼,它們會像其它鳥類一樣生吞獵物。

第四位:哈斯特巨鷹

哈斯特巨鷹

哈斯特巨鷹是生活在紐西蘭地區的恐怖鳥類。體重:10-13kg, 翼展:2.5-3米 ,它們曾經是紐西蘭的終極殺手,它們用可怕的爪子來捕食獵物,其尖銳的利爪。可以直接抓穿獵物的頭顱。甚至可能殺死比自身大15倍以上體重的動物。它的狩獵技術兇猛,一擊必殺。從1公斤的小鳥到200公斤的恐鳥都在它們的食譜上。

第三位:泰樂通鳥

泰樂通鳥

泰樂通鳥是畸鳥科已滅絕的一個種,泰樂通鳥是食腐動物,外表和習性都很像今天的禿鷲。該屬史前巨鳥的翼展可以達到3米以上,是巨型的史前鳥類。其化石最早發現於1909年的美國南部。

第二位:恐鳥

恐鳥

恐鳥是史前最大的危險鳥類之一。現已知恐鳥物種共18種,身體高度可達到3米以上,雖然它們不會飛行,卻能追趕許多獵物,它們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南美洲,恐鳥是行為敏捷的掠食者,最高時速可達到48公裡每小時。這使它很快成為了頂級捕食者。

第一位:雷鳥

雷鳥

雷鳥是史上最危險的鳥類之一。它們不能飛行,身高可達3米以上。這隻鳥最初居住在巴塔哥尼亞。重量可能超過350-400公斤。這使它成為人類已知的第三重的鳥類。這隻鳥很容易殺死大型的動物,例如可殺死大象等動物。由於它體型巨大,因此不夠靈活,它們經常通過隱蔽、偽裝、偷襲等來捕獲獵物。

史前鳥類通常體型巨大,都是恐怖的掠食者,但它們大多數不會飛行,這些可怕的遠古鳥類,是現存鳥類的祖先,只不過,現在的鳥類變得越來越小,個別種類還變成了我們餐桌上的美食。好地,這一期影片就到這裡了,我是奶爸Lucas,我們下一期再見,拜拜,麼麼噠。

相關焦點

  • 十大可怕的史前生物,恐龍根本排不上號
    然而,我們的星球存在的時間遠遠超過恐龍統治的時間,自然界也非常善於製造除恐龍之外的巨型生物,恐龍並不是史前唯一的可怕動物。從體型遠遠大於現代人的海洋生物到比長頸鹿還要大的天空生物,再到大象大小的樹懶,這裡盤點十種可怕的史前生物......泰坦巨蟒泰坦巨蟒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蛇。它長到12米長,體重可達2噸,幾乎和成年長頸鹿一樣重。
  • 史上最兇鳥類,體型龐大的食火雞,你們知道它有多危險嗎?
    知道世界上最兇狠的鳥類是什麼嗎?那就是傳說當中的食火雞,這種看起來像鴕鳥的鳥類並不是鴕鳥而是鶴鴕,大多數人將他稱之為食火雞。主要生存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這一塊,從體型上來講,他們在繁多的鳥類當中排行老二,身高可以達到1米7左右,體重更是能到70公斤,不少鳥類雌雄分辨,從外在的羽毛就可以看出最大的區別,這種鳥雌雄卻沒有很大區別,此鳥在體型上有一些優勢。比鴕鳥和美洲鴕鳥更早退化,不能飛行,跟鴕目和美洲鴕鳥一樣,有三個腳趾。
  • 揭秘史前最危險的十大巨獸 霸王龍竟然才第五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揭秘史前最危險的十大巨獸 霸王龍竟然才第五 說到巨獸,大家或許以為現當代不存在,就很多都是虛幻的,都是為了製作博眼球,但經過科學家,考古學家的探索發現,很多的巨獸都是確實存在過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史前十大巨獸的排行,可不只是你們聽說
  • 10大史前巨獸,每一個都超乎想像,最後一個更是無敵
    在最開始的時候,生物的體型都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在這裡稱他們為史前巨獸。它們生性兇猛,殘忍可怕,如果它們沒有滅絕,或許也不會有人類產生。今天我們就說一下,十大史前巨獸。第十,泰坦巨蟒。它是在恐龍滅絕以後出現的,並且繼承了地球上叢林之王的地位,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存在過最長的蛇,它的長度達到了12米之多,重量達到了一噸多,幾乎與一輛公交車差不多長和小型轎車差不多重。
  • 地球上最危險的十大鳥類,以食火雞和獵鷹為首,你見過嗎?
    1、食火雞:食火雞的體型非常大,成年食火雞可以長到150釐米高,天生的爪子異常堅硬,可以像匕首一樣挖出獵物的內臟,而且非常聰明,如果遇到危險會裝死,然後趁機反擊。2、獵鷹:獵鷹的兇猛是很多人類害怕的,它們有非常鋒利的爪子和喙,領土意識非常強,即使不小心進入了獵鷹的領地,最壞的結果也是很快被撕成肉。3、金雕:金雕是一種在北半球廣為人知的猛禽,因其突出的外表和強有力的飛行,羽毛覆蓋了它所有的腿和爪。金雕一般生活在山區或丘陵地帶,以大中型鳥獸為食。
  • 可以「捕食」大象的老鷹!身長達到2米,科學家:活的真久!
    如果喜歡史前歷史的讀者會注意到一個有趣的地方,那就是幾千萬年前的動物通常比現在的動物大很多。這可能是因為當時地球上植物眾多。歷史上最大的雄鷹是中新世晚期,它生活在600萬年前。它的名字叫阿根廷鷹。阿根廷巨鷹目前是人類已知的第二大鳥類,僅次於桑託斯假齒鳥類。人們在阿根廷的許多地區發現了巨鷹化石。
  • 鳥類也瘋狂,盤點歷史上那些體型龐大的鳥類,若活在現代可不得了
    鳥類在我們的心裡,一直都是安詳、愜意的形象。什麼鶯歌燕舞,什麼鳥語花香,我們用很多成語描述了有鳥存在的安靜畫面。 不過,鳥類也不是一直很溫順,有些鳥類還是非常兇悍的。比如現代的鷹,都是強大的肉食動物。 可是,這些大型鳥類,也只不過是在現代可以稱王稱霸。
  • 澳大利亞獨有的鳥類——害羞而危險的鶴鴕 Cassowary和叫聲奇異的鷸鴕Kiwi
    在澳洲就曾有報告關於化石的品種,但根據生物地理學的解釋這並不肯定是鶴鴕,或可能是屬於史前像鶴鴕的原始鴯鶓。2004年的金氏世界紀錄就將鶴鴕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一般來說,鶴鴕都是非常害羞的,但當受騷擾時則會以它們強勁的腿猛掃。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及澳軍在紐幾內亞駐守時,就曾被警告遠離它們。它們可以造成致命的傷害。
  • 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原標題: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1、龍魚這種龍魚出現在侏羅紀時代,如今,它們被發現生長於亞馬遜河流域、非洲的部分地區、亞洲和澳洲。它們有時會被當做觀賞魚類,但是它們異常貪婪和兇猛,捕食小型動物,包括鳥類和蝙蝠,它們可以跳躍至2米左右的高空。在中國,龍魚因其外貌被稱為i「金龍魚」,它們還被看做是幸運的先兆。
  • 世界10大瀕危奇異的鳥類
    它的數量不到500隻,因此,它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菲律賓雕捕食各種各樣的動物,從嚙齒類動物丶蝙蝠丶小豬和蜥蜴。因為它是世界上體型最長的鷹之一,所以它出現在奇怪的鳥類名單中。如果你在菲律賓殺了菲律賓雕,將很可能會被判12年監禁。
  • 貓患:已致33種動物絕跡,在美每年捕食37億鳥類,207億哺乳動物
    它們就是靠著精湛的捕食技能,和隨時隨地的獵殺習性和對周圍環境充滿懷疑的態度才生存到了今天,這些技能和習慣都是始祖貓遺傳給現代貓的。你們是否發現過,家養的貓咪在每天清晨和黃昏是最活躍的?因為遠古時期的非洲野貓,也是在這個時間段出來捕獵的。
  • 大象為何沒有天敵?
    但大象由於身材龐大,其奔跑的速度和持續能力遠遠比不上斑馬、牛羚、羚羊等食草類動物,自然界中卻沒有捕食大象的食肉類動物。那麼,大象的身材為何如此龐大?自然界中為什麼沒有捕食大象的食肉類動物呢? 筆者認為,大象的身材之所以逐漸變得如此龐大,原因之一是由於大象採取了與眾不同的生存之「道」。
  • 崑嵛山常見的8大鳥類,你見過嗎?
    生態寶庫崑嵛山鳥類2012.11.7攝於崑嵛山洗腳盆崑嵛山地處偏僻,人煙稀少,森林茂密,各種昆蟲數量和種類較多,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足的食物,成為許多鳥類棲息、繁殖的樂園,也是東北亞內陸與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的重要驛站。
  • 10大恐龍之最,最小的恐龍體重僅有0.26千克?
    10大恐龍之最,最小的恐龍體重僅有0.26千克?想必大家都多少對恐龍有一些了解吧,可能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是威猛兇狠的,令人恐懼的,但是具體的應該沒什麼了解,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恐龍吧。中華鳥龍最色彩繽紛的恐龍有很多恐龍都是長羽毛的,但是有些根本看不出來。中華鳥類是第一種被發現化石中帶有羽毛的非鳥類恐龍,也是第一種被確定羽毛顏色的非鳥類恐龍。它生活在早白堊紀的中國,與秀頜龍(最小的恐龍)有著相近的親緣關係。
  • 史前巨型龜殼近3米長,巨龜為防11米巨鱷捕食進化而來
    據波哥大羅薩裡奧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埃德溫介紹,地紋駭龜是目前已知史上第二大的龜類,體型僅次於身長4.6米的古巨龜。 發掘現場 但是這次發現的駭龜龜殼,竟然比以往發現的古巨龜龜殼還要大上不少。同時推測出駭龜的體型,比現存最大海龜體型還要大上兩倍。
  • 兇猛的鱷魚咬住大象的鼻子,大象發怒了,結果會如何?
    可以理解為最小的非洲草原象比最大的亞洲象還大。 我國最知名的鱷魚是揚子鱷,但是長江流域並沒有大象出沒;美洲的鱷魚則主要是凱門鱷和短吻鱷;非洲的鱷魚則主要是尼羅鱷,這是非洲最大的鱷魚和爬行動物,據說有的尼羅鱷還會捕食幼年的大象。
  • 通過非洲草原典型鳥類:牛椋鳥,認識鳥類與其他動物的共生關係
    但隨著對生物了解的加深,後來才知道原來不只有牙籤鳥這種為其他動物服務的鳥類,也知道原來牙籤鳥和鱷魚的關係並非嚴格意義上的「互利共生」。在非洲草原水源附近,還有這麼一種神奇的鳥兒,它們和大象犀牛長頸鹿作伴,一方面給它們提供「服務」,一方面又偶爾「禍害」這些非洲精靈——這種鳥類就是機靈的牛椋鳥。
  • 猛禽——鳥類中最脆弱的種群
    也許有人覺得,猛禽這類鳥如此兇猛不會因為被捕了一兩隻就滅絕,可是,事實就是這樣的。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了視頻,是不是有以下的幾個疑問呢?l 猛禽是什麼?猛禽是鳥類六大生態類群之一,涵蓋了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隼形目和鴞形目的所有種。
  • 10個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光看照片就讓人感到恐慌!
    恐鶴是一種鳥類,在1160萬年前的南美洲生活。最高可達到2.50米,體重可達300公斤。由於這些動物具有強壯的鉤狀喙,據研究它們是食肉動物。該物種的特徵是一對長達3釐米的長莖眼和兩個可移動的抓手,它們連接到開口處。有了這些,奇蝦可以捕捉並吮吸獵物。在北美,亞洲和澳大利亞已發現這些530至500百萬年的海洋動物化石。 6、巨齒鯊
  • 猛獁象、劍齒虎、始祖鳥這3種史前動物,英文怎麼說?
    小雅和英美友人史前動物-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29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Prehistoric animals 史前動物(1) Mammoth 猛獁象猛獁象看起來像一頭毛茸茸的大象。(2) Sabertooth 劍齒虎Look at how large the sabertooth's teeth are!看劍齒虎的牙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