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問題一直是各個國家關心的重點,巴黎氣候協定也是各個國家在氣候問題上所作出的重大努力,川普之前讓美國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似乎認為巴黎協定對於美國來說毫無用處,是在削減美國的財富來換取環保主義對美國的稱讚。
川普似乎認為經濟利益遠比氣候和環境問題更加重要,在2017年川普就顯示出了美國優先的苗頭,但拜登和他的看法不盡相同,拜登更著眼於美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經濟,雖然國家利益也是拜登必須考慮的問題,但相比較於持續發展,拜登更傾向於後者。拜登也希望能夠在氣候領域取得主導地位搶佔高地,這樣可以讓美國更好地在國際社會上發表言論。於是在12月13日,拜登在社交媒體發表言論,表示美國將於39日後(也就是拜登1月20日上任之時)重回巴黎氣候協定。
美國重回氣候協定不僅僅可以讓美國獲得利益,也能讓全球範圍內的氣候變化問題得到緩解,畢竟氣候變化關係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而是全人類的生死存亡。
聯合國不止一次發出呼籲地球正在遭遇危機,生物多樣性正在崩潰,氣候問題必須立即修復,日本和韓國先後在國際會議上宣布了碳中和的目標,我國也於聯合國會議中表示將於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其他發達國家均設定了節能減排目標。設立碳綜合目標就意味著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我國在清潔能源方面可以做到世界領先,尤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是獨佔鰲頭,美國肯定不希望中國在這方面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所以於公於私,拜登都會率領美國重回巴黎協定。
我國近些年來,在氣候問題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有目共睹,我國化石能源在所有能源佔比逐年下降,催化石能源已經上升至15%,可再生能源所佔比重已經超過30%;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國佔據50%的市場;植樹造林更是我國的傳統強項,全球1/4的新增綠地面積來源於中國。
正是因為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讓氣候問題成為由中國主導的國際性話題,不管拜登與何種目的重回氣候協定,對於地球來說都是好消息,我們也希望美國在回到巴黎協定之後,拿出實質性措施改善氣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