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企的責任和擔當:保衛藍天堪大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十三五」以來,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認真落實中央和國網公司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環境保護工作勇敢擔當,主動作為,全面打響打贏藍天保衛戰,彰顯了國家電網的責任央企形象。
降低煤炭資源消耗,支持新能源發展
大力支持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發電事業,努力降低煤炭開採,減少因燃煤和運煤產生的環境汙染。「十三五」期間,省調新能源場站籤訂併網協議總裝機容量2273.39萬千瓦,年平均增加345.77萬千瓦,增長25.61%。
實際併網容量2258.22萬千瓦,年平均增加325萬千瓦,增長25.39%。總發電量1173.91億千瓦時,年平均增加51.72億千瓦時,增長25.89%。棄電量38.88
億千瓦時,年平均降低3.72億千瓦時,降低34.71%。棄電率3.21%,均降低2.39個百分點。
這些發電量相當於減少標煤開採和消耗352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509.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9.93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6.06萬噸,節省14675列鐵路運輸成本,對於煤炭資源和大氣環境保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踐行綠色理念,推進電能替代
成立國網山西省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和國網電動汽車(山西)服務有限公司,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能源革命要求和走「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發展戰略,結合山西省能源生產消費和產業結構特點,聚焦供暖供冷、工業生產、交通運輸、農業生產、家居家電五大領域,大力推進電能替代。「十三五」以來,累計投資3億元,建成投運288座充電站3172個充電樁,累計替代電量2.8億千瓦時,相當於替代燃油1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7.94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8.9萬噸。累計實施電能替代項目600多個,完成替代電量超過417億千瓦時;實施節能項目143個,節約電量3億千瓦時;完成「煤改電」工業項目700多戶、供電所採暖改造項目800多座,替代電量超過21億千瓦時。
關心群眾生活,支持用電採暖
針對農村大多使用燃煤採暖既汙染環境又不利健康的實際,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大力推進「煤該電」工程。「十三五」累計投入46.5億元,完成煤改電71.29萬戶,完成採暖電量90億千瓦時,相當於在能源終端消費環節替代散煤消耗270.0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07.4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粉塵約153.06萬噸,有效改善大氣環境,提升居民健康 「獲得感」。同時,為降低群眾採暖用電付出,寧舍經濟效益不丟社會效益,每千瓦時「煤改電」平均貼補0.19元,累計貼補群眾用電17.1億元,受到各屆普遍讚揚。
發揮技術優勢,守護碧水藍天
充分利用電力大數據和能源網際網路優勢,在藍天保衛戰中彰顯國家電網的智慧與擔當。將電力大數據運用在生態環境領域,聯合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推出環保智慧「電偵察」系統,對山西省環保部門重點監測的4000餘家工業企業開展用電數據分析,輔助環保部門提升監管能力。依託新能源+可控負荷協同互動智慧能源平臺建設,積極參與山西省能源局主導的 「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智慧能源試點,推進電動汽車等可控負荷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主動服務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建設,為全面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不懈努力。
(文章來源:山西青年報)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