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話,叫做:冤家路窄。它字面上的意思是,有怨恨的人往往容易再次遇見。實質上是形容人與人之間的宿怨,一般比較難以消除。還有一句俗語,叫做:退後一步天地寬。這是在勸說引導人們要學會寬忍。可以說,這兩句話,代表的是二種不同的心態和方法。對於其優劣與取捨,可能尚需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好一律而論。下面介紹的三個歷史故事,或許能給讀者朋友們帶來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理性的思考。
石勒:「惡鄰」被他請到了都城
生活中,鄰裡之間如果沒有處理好關係,那將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情。這一對鄰居有些特別:他們一個是帝王,一個是平民百姓;二人之間,曾多次發生鬥毆。
十六國後趙的建立者石勒,老家在上黨武鄉(今陝西榆社)。他做上君王后,特地把老家的故舊接到都城襄國(河北邢臺),設宴招待,暢敘往事,開懷痛飲。
石勒畫像
席間,他發現少了一位客人,此人是他昔日的鄰居李陽。這李陽之所以沒有來,是因為當初他們兩家為了爭奪一個浸麻的水池,曾多次發生矛盾衝突,二人拳腳相見。現在石勒做了帝王,那李陽怎麼敢來呢?
獲悉李陽因當年打架的事不敢赴宴,石勒又專門派人去請他,並捎話說:「你李陽是個壯士。當初的麻池之爭只不過是平民百姓之間的糾紛,如今我正在打天下,怎麼還能記恨這麼點小事情呢!」
設身處地想一想,這話未必就能將李陽心中的顧忌全部打消。不過,他還是決定走一遭——其實,他也沒有別樣的選擇:去了,可能要清算昔日打架的舊帳;不去,還會添上一筆新帳。他非去不可,不去不行啊!
到了襄國,老鄰居見面,石勒親熱地拉著李陽的胳膊說:「哎呀,當初我可是吃了你不少老拳啊,不過我也曾對你下過毒手呢!」這話聽起來有些糙,但說得很實在,一下子消除了李陽的恐懼心情。這天,他們喝了很多酒。吃完飯,石勒決定將李陽留下來,做他的參軍都尉。
山西榆社縣的石勒墓
韓信:「惡人」成了他的屬下
統兵百萬的韓信,曾經受人胯下之辱。這個故事流傳甚廣,在此只作簡單介紹。
事情的經過是:一天,韓信在家鄉淮陰的街上遊蕩,身上照舊佩帶著刀劍。這時,一個賣肉的屠夫擋住了他的道,並挑釁地說:「別看你小子總是佩帶著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進而又當眾羞辱:「今天你要麼殺死我,要麼從我褲襠下面鑽過去!」韓信選擇了後者,在眾目睽睽之下穿襠而過。韓信是個膽小鬼,一下子被坐實了。這屠夫大約是看不慣韓信每天在街上遊手好閒,卻還要佩帶刀劍,裝模作樣。但無論如何,他如此羞辱人家,實在是蠻橫。
楚漢戰爭結束,韓信被封為楚王,都下邳(江蘇睢寧縣古邳鎮地帶)。衣錦還鄉他做了兩件事:一是尋訪昔日曾給他飯吃的漂母,二是尋找那個讓他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得知漂母已去世,他下令起一座墳冢,建亭紀念。屠夫尚在,被帶至下邳。不過韓信不僅沒有殺他,反而將他任命為中尉。對此,他作出了如下解釋:「這是一個壯士!當年他羞辱我,我難道不敢殺他嗎?殺之無名,所以我就忍受下來了。」
韓信報恩亭
下面重點來分析一下,韓信當年為何要忍受胯下之辱。
個人認為,韓信的自說自話一半為實言,一半屬於誑語。說是隱忍,這自然沒有問題,不然不就當場打起來了嗎?至於他說的隱忍的原因,則實在難以自圓其說。那個屠夫固然是個無名之輩,他當時難道能算得上知名人士麼?顯然也不是。如果說他能夠預估自己的未來,那就更不靠譜了。
膽小鬼的說法應該也是可以否定的。不妨用另外一件事來做說明。在被劉邦拜為大將之前,有一次因為觸犯了軍紀,韓信差一點被砍頭。當時一道問斬的有十幾個人,前面已經殺掉了十三個,接下來就該輪到他。面對刀光血影,韓信仰首挺胸,絲毫沒有膽怯。恰逢漢將夏侯嬰從此路過,他對著夏侯嬰吼了一嗓子:「漢王難道不想奪取天下嗎?為何要殺壯士呢!」夏侯嬰被他這種臨死不懼的氣魄吸引,把他救了下來。由此可見,韓信並不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
近年來有了一種新的說法,說韓信這是在有意接受「挫折教育」。說人生有必要經歷一些挫折的考驗,這話是沒有錯的,但我們如果以此來倒推韓信當年甘願受辱的原因,那未免也太書生意氣了!
韓信(影視形象)
個人認為,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韓信當時認識到,自己鬥不過那屠夫,可以說連一點勝算都沒有。大家不要小看了屠夫這個職業,古代大凡做屠夫的,十有八九會點拳腳,至少有一身蠻力氣。不妨以《水滸傳》為例,被魯智深打死的那個綽號叫做「鎮關西」的屠夫鄭屠,就會幾下子,在遇上花和尚之前,他可是當地一霸。更厲害的,是外號「母夜叉」的孫二娘,她人畜兼收,被她殺掉的人,不少還是綠林人士。
大文豪蘇軾在《留侯論》中寫道:「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不驚,無故加之不怒。」這話用來詮釋韓信當年忍受胯下之辱的原因,應該是比較恰當的。個人甚至覺得,用在韓信身上比張良還要合適一些。大約東坡公認為,韓信人生的後一段配不上這樣的評價吧?
郭威:「惡魔」殺他全家,他只殺他一人
郭威(904-954),五代時期周王朝(史稱後周)的建立者。他的這位仇家,簡直就是一個惡魔。
郭威畫像
公元950年,後漢隱帝的舅舅李業密令大臣劉銖殺掉鄴都留守郭威的家人。接到命令,劉銖用極其殘忍的方法處死了郭威的所有家人,連襁褓中的嬰兒也未能倖免。
後來,郭威抓獲了劉銖,將他囚禁起來。劉銖自知罪責難逃,問妻子:「我死以後,你恐怕要去給人家做奴隸吧?」妻子氣惱地回答:「依據你的所作所為,這是必然的!」
不久,劉銖及其同黨都被斬首示眾,出人意料的是,郭威卻赦免了他們的家人。對此,郭威做出了這樣的解釋:「劉銖殺了我一家人,我完全有理由也殺掉他的一家人。但是如此怨怨相報,那將要殺多少人才能休止呢!」 郭威的胸懷,令人嘆為觀止!
順帶說一下,就是因為家裡人都死光了,郭威後來將大位傳給了他的養子柴榮。
【說明:本文系作者垂直文章[讀通鑑講故事]「寬忍篇」中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