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一封回信,點燃了草原深冬的熱情。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稱讚「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勉勵他們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為新時代的烏蘭牧騎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更為烏蘭牧騎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新生: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烏蘭牧騎在蒙古語的原意是「紅色的嫩芽」,後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
1947年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後,革命的文學藝術、圖書出版、廣播電影等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創作出許多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等優秀作品。然而在草原深處,仍然存在著廣大農牧民文化生活嚴重匱乏的問題。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地域遼闊、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不適合大中型文藝團體演出活動,而旗縣文化館以陣地文化活動為主,遠遠不能滿足農牧民的需求。1957年5月,自治區文化局決定以牧區的蘇尼特右旗和半農半牧區的翁牛特旗為試點,建立一支流動的小型文化工作隊,並給這支文化工作隊起了一個既彰顯宗旨、又富有民族特色、蘊含生機和希望的名字——烏蘭牧騎。
從此,短小精幹、多才多藝的「紅色文藝輕騎兵」在廣袤的內蒙古草原遍地開花。廣大農牧民從此不離浩特、不離蒙古包就能看到送上門的文藝節目,就能知道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內外大事。烏蘭牧騎裝備輕便靈活,節目小型多樣,隊員一專多能,既是社會主義文化的宣傳隊、播種隊,也是農牧民生產生活的服務隊。他們擔負著演出、宣傳、輔導、服務四個方面的主要職責,自成立起就受到農牧民的熱烈歡迎與喜愛,是黨的文藝路線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成功實踐,成為社會主義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
六十多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披星戴月、跋山涉水,把黨的聲音和溫暖送到基層農村牧區。他們以天為幕,以地為席,人民在哪裡,舞臺就在哪裡,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社會主義文藝就是人民的文藝這一本質。
鼓舞:率先吹響前進的號角
烏蘭察布市所屬的11支烏蘭牧騎於1960年—1972年相繼成立,在之後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政策的調整,幾經變更,在困境中求生存,在改革中尋突破。到目前,11個旗縣市區的11支烏蘭牧騎穩定在全區75支烏蘭牧騎行列中。其中,自治區一類烏蘭牧騎2支(察右後旗、四子王旗烏蘭牧騎),四子王旗烏蘭牧騎還獲評一類之中的優秀烏蘭牧騎,其餘9支為自治區二類烏蘭牧騎。
習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們的一封回信,引起市委、政府對烏蘭牧騎發展現狀的高度重視。烏蘭察布市在全區率先出臺相關規定,對烏蘭牧騎的機構設置、經費投入、人員進出口、場地設施以及考核與獎勵提出了明確要求。據此,各旗縣市區政府立即行動,將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重要議事日程,制定出臺本地區加快推進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機構性質和人員待遇。自此,烏蘭察布市各旗縣市區烏蘭牧騎有了穩定發展與長足進步。
截至目前,全市烏蘭牧騎從業人員三百餘人,平均年齡33歲,是一支年輕且充滿活力的隊伍。尤其是2018年—2019年間,有10個旗縣市區開展了烏蘭牧騎新隊員招聘工作,特別是集寧區烏蘭牧騎招收編制內聲器樂、二人臺演員12名,並且引進了專業創作的特殊高級人才,進一步充實壯大了烏蘭牧騎隊伍。
烏蘭察布市所屬的11支烏蘭牧騎中,全部享受自治區下撥的惠民演出專項經費。除此以外,還有地方財政的大力支持。物質條件的改善,為烏蘭牧騎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有力保證。
收穫:文藝創作碩果纍纍
相關政策的制定,物資經費的支持,使烏蘭牧騎有了前進方向和發展動力。藝術創作屢創新高,舞臺表演斬獲佳績。
近年來,我市烏蘭牧騎積極探索、尋求創新,植根於察哈爾文化與杜爾伯特草原文化的藝術沃土,以歌舞小品、二人臺小戲編排為主,創作出各個時期題材的新劇目數十部。其中,察右後旗烏蘭牧騎的大型蒙古劇《忠勇察哈爾》、四子王旗烏蘭牧騎的大型蒙古劇《神舟阿木古朗》、興和縣烏蘭牧騎的東路二人臺《圓夢》、察右前旗烏蘭牧騎的宮廷宴樂《阿斯爾》等經典劇目,屢屢斬獲區內外大獎,廣受群眾好評,成為全市乃至全區的一大亮點。
2019年,烏蘭牧騎結合全市「脫貧攻堅」、「掃黑除惡」、「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活動,不斷加大舞臺藝術創作力度,創作了舞蹈《母親》、《馬蹄隨想》、小品《山村明月》、《掃黑除惡保平安》、歌曲《亮劍行動》等「掃黑除惡」脫貧「攻堅」題材的各類舞臺藝術作品70餘部首。
在第八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文藝會演中,四子王旗烏蘭牧騎榮獲會演團體最高獎「金獎」。在會演單項獎中,開場舞《神舟家園》榮獲表演一等獎、雙人舞《母親》榮獲創作一等獎,在蒙語小品、器樂合奏、男女群舞、男女獨唱等類目中獲獎若干。
在內蒙古文化和旅遊廳與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主辦的「草原金秋」全區聲樂比賽中,烏蘭察布市烏蘭牧騎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分獲流行組、美聲組、民族組等獎項若干。
在積極組織參加全區各類藝術賽事的同時,烏蘭牧騎還組織優秀作品參加各類評選活動。其中,市民族藝術學校編創的舞蹈《駿影追風》分別榮獲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和第三屆中國·國際蒙古舞蹈藝術展演創作「優秀獎」、表演「銅獎」。
牢記:不忘習總書記囑託 堅守初心本色
紮根基層、服務人民,是烏蘭牧騎始終不變的本色,是烏蘭牧騎始終堅守的初心。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烏蘭牧騎的囑託。2019年,全市烏蘭牧騎深入開展了2019年新春走基層、「烏蘭牧騎+」、「脫貧攻堅」、「掃黑除惡」文藝宣傳、法制烏蘭牧騎等文化惠民宣傳演出活動,全市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共開展各類惠民演出1500餘場,行程12.9萬公裡,惠及觀眾約67萬餘人次。
時代在進步,烏蘭牧騎的宣傳方式與時俱進。在開展各類宣傳演出的同時,通過創新方式方法,加強宣傳效果。例如市民族藝術劇院、察右中旗烏蘭牧騎在演出時,還開展了掃黑除惡知識現場競答、學演掃黑除惡題材歌曲《劍出鞘》等;察右後旗烏蘭牧騎在演出過程中發放宣傳單1000餘份,並邀請現場觀眾與烏蘭牧騎隊員一起演唱紅歌。如此種種,力求多方位、多角度用寓教於樂的形式加大政策宣傳,普惠廣大群眾。
此外,烏蘭牧騎還加強異地交流,促進共同進步。四子王旗、察右後旗烏蘭牧騎分別與通遼市扎魯特旗烏蘭牧騎、赤峰市巴林右旗烏蘭牧騎開展「不忘初心、紮根草原」全區烏蘭牧騎交流演出,赴兩地演出12場。同時,全市也組織各旗縣市區烏蘭牧騎開展了對調演出活動。
時光荏苒。烏蘭牧騎走過冰封草原,跨過泥濘灘涂,在歷史的長河中,匯聚起強大的力量,延續至今。人民群眾成為烏蘭牧騎藝術創作的不竭源泉,他們使那些深藏在博物館中、散落在蒙古包裡、沉睡在草原森林、沙漠戈壁上的優秀傳統民族文化登上舞臺,熠熠生輝,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山川萬裡塗顏色,一望人間白晝明。烏蘭牧騎,一個閃耀著光芒的名字。新時代,擔負起新的歷史使命——擔負起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使命,擔負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新使命,擔負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使命。
迎著朝陽,烏蘭牧騎深情地奔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