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農曆丙申猴年,在春節來臨之際,天津自然博物館推出《金猴報春》作為新春特展,以介紹靈長類的自然和文化主題。主展區展示面積約400平方米,分「自然猴」和「文化猴」兩大部分,重點介紹靈長類動物的自然習性和與靈長動物相關的文化方面的知識。整個展覽營造出猴年喜慶祥和的氣氛。
猴是動物界中最高級的種類,也是最聰明的類群。猴屬於靈長類動物,靈長的意思就是集萬類之靈,採眾生之長。所以靈長類是其它動物無法比擬的。在我國,猴與侯諧音,有封侯之意,猴又是吉祥動物,也因此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今天,猴文化依然影響我們的生活。
展覽的主景觀-金猴報春,在這個景觀裡,一共有9隻金絲猴。它們形態各異,喜慶祥和,向各位傳替春的氣息。金絲猴是我國我特有動物,和大熊貓一樣,是國寶級的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重慶、陝西、甘肅和湖北等省市,金絲猴是雜食性動物,也是群居動物,常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塊。
展覽的第一部分——自然猴,主要介紹的是大家俗稱的猴,即靈長類。人類也是靈長目中的一種動物。除了人類,靈長類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和亞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靈長類的化石發現於世界各地,有許多著名的種類,如亞闢猴、兔猴等,同樣,在我國也發現許多靈長類的化石,如阿喀琉斯基猴、中華曙猿、巨猿等。
相對已經滅絕的古生猴類,現生猴則是充滿生機、豐富多彩。無論是現生靈長動物的體貌特徵,還是它們的生活習性,許多都是其他動物所無法做到的。作為群居動物,靈長動物的社會行為非常複雜,就象人類社會一樣。比如一些典型的靈長類社會行為,不僅類型多種多樣,而且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
提到文化猴,自然少不了生肖猴, 猴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與十二支配屬「申」。屬猴的人,性格開朗,善於應酬,不喜歡受到拘束。有許多名人就猴的,古有武則天等,今有楊瀾。
猴是喜慶和吉祥的化身,又是長壽、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徵,因此猴也常出現在藝術作品和文學作品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吳承恩 《西遊記》了。還有民間故事、詩詞和對聯等,都有與猴相關的。
此外,一些文化衍生品如猴票、紀念幣、也是收藏集郵者的最愛。還有不少與猴相關的民俗,如北京白雲觀的摸雕猴祈福,布依族的「猴節」,臺灣卑南族的「猴祭」等等。
由於和人類的親緣近,靈長類被認為是最好的醫學實驗動物,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目前靈長類是受到威脅最大的物種之一,而人為的獵殺和環境的破壞是靈長類瀕危最重要的原因。世界上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非洲11種,南美洲5種、亞洲9種。
在欣賞展覽的同時,請大家記住,猴是我們人類的親緣。不要再讓越來越多的野生靈長類失去家園,直到瀕臨滅絕的境地。拯救靈長類,從我做起,從保護環境開始。保護靈長類,也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