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爆出「ofo被約談及立案調查」的新聞,恐怕在大多數人印象中ofo這個企業已經銷聲匿跡了。
畢竟現在,在大街上已經幾乎完全看不見小黃車了。
就在今日(5月27日),北京市交委公布共享單車2020年第一季度運營監督考核情況。
截至2020年3月底,美團單車運營成績評定為A,信用考核分數為755.6分。哈囉、青桔、便利蜂和ofo運營成績評定為B。
其中,ofo評定成績為307分,信用考核分數墊底。
ofo因數據傳輸中斷被約談並立案調查,要求其限期整改。
想當年,共享單車最紅火的時期,ofo可謂是資本的寵兒。
不過,很快就經歷了用戶集體退押金、倒閉傳聞、法定代表人遭遇限制出境。
新聞一出便衝上熱搜。ofo什麼下場,網友們並不care了,廣大網友只關心的ofo小黃車何時能夠退回押金。
據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採訪,家住北京的市民小李在ofo押金是199的時候就成為了「尊貴的」小黃車用戶。
去年11月的時候,她登上去看了一下自己的排隊進度:8949876位,遙遙無期。今天看到這個新聞,她才久違地想起來自己的退款進程:8896820位,前進了53056位,前面還有800多萬人在等著排隊......
此外,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在微博中仍有大量用戶反饋ofo退押金進展緩慢問題。
網友@「彤籽」的昨日稱,ofo退押金排隊系統人數兩個月只前進了約3000人。
在微博上,有媒體發起投票,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網友仍未退回押金。
有網友表示,他在2020年4月22日進入ofo平臺申請退押金,發現排隊人數已有1600餘萬。如果全按照押金99元/人來計算,這筆金額已經超10億元。
雖然承諾,會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給用戶退錢,但ofo也沒有「老實」退錢,而是搞些「小動作」。
據環球網報導,現在在ofo小黃車app點擊「退餘額」就會強制要求用戶把餘額轉換為所謂的「返利餘額」。
如果想不排隊提現押金,就要「授權並兌換」199/99押金轉移到ofo返錢上。
網友抱怨「現在進小黃車app就像諜戰一樣,跟ofo鬥智鬥勇,一定要看清楚。」
何出此言?
一旦用戶同意了協議,就放棄了索取餘額/押金的權利,必須不斷通過該app,多次購買返現最後累計金額超過99元、199元後購物,然後進行提現,才能拿回押金,相關客服聯繫方式均無法接通。
聽起來好像挺簡單的,但是根據首頁購買價值近百元產品返利近十元的比例來看,用戶需要購物數百元甚至上千元後才可返還押金。
也就是說,為了收回99元押金,就必須要在ofo上再花千元,如果你的押金是199元,那麼所需消費額度就更多了。
身邊也有不少人覺得實在等不來押金,也就妥協著換購物券了,但總是有種強買強賣的感覺。
不過,ofo確實也沒有「死透」。
據36氪報導,去年8月,ofo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名為《耗時1個月整理的英語資源!一次性全部分享給你,手慢無!》的推廣,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
這也不是ofo第一次在微信公眾號推廣,之前是蜂蜜,這次是英語機構。
而在北京,ofo小黃車還在運行著。根據北京交通委公布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ofo的日騎行量為20.2萬次。
看到ofo小黃車這麼努力,也有網友深情地表示「我是ofo已有4年的用戶,絕不退押金。ofo開創了共享經濟時代,激活了市場。ofo加油!」
如果可以,當然期待ofo小黃車捲土重來,至少先把押金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