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公元937年,南唐小朝廷的六王子降生,取名李從嘉。
李從嘉自小聰慧,書法寫得好,畫畫也畫得很好。
在詩文方面同樣有很高的造詣,其中尤以詞的成就最高。
這麼一個風流倜儻的皇子的志向只在于美人與藝術,自稱蓮峰居士。
想繼承皇位?
不可能的!
李從嘉有5個皇兄,造化弄人的是從他的二哥到五哥全部夭折了。
就剩下一個當太子的大哥李弘冀。
他的父皇李璟皇帝當得稀鬆平常,
在文藝方面倒是挺利索。
千古名句「小樓吹徹玉笙寒」便是出自於李璟。
李從嘉遺傳了父親的才華,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璟當政時南唐的疆土面積達到了歷史之最,
不過李璟奢侈無度,治國又無能,
導致政治腐敗國力不繼。
在與後周多次較量中連連敗北,
最後被迫從南京遷都到南昌。
李璟在挑選皇位繼承人時也頗為曖昧,
在弟弟李景遂與長子李弘冀之間猶豫不決。
李弘冀深諳先下手為強的道理,
把叔叔李景遂毒死了。
後來傳聞李景遂死後陰魂不散,
找李弘冀索命把這個侄子帶走了。
最終,命中注定,
李從嘉在風雨飄搖中登上了南唐國的皇位。
改名為李煜。
李煜一生中有許多傳世作品,最出名的還是那首絕命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理性來說,就當時的境遇誰當皇帝都註定亡國,
但李煜缺乏後世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的魄力。
作為文人,他有一種本能的衝動,
想把內心的壓抑痛楚統統變成文字盡數傾倒出來。
但是,作為亡國之君,恰是這種衝動最為致命。
公元978年,國破家亡的李煜被羈押在汴京已經快三年了。
七夕節當天,也是他的生日。
想起在南京的那些年,
每逢七夕他都會命人用紅、白色絲羅百餘匹,
作月宮天河之狀,整夜吟唱作樂,天明才撤去。
而如今已物是人非。
又想起小周后被趙光義多次玷汙,自己卻敢怒不敢言。
憋屈太久一朝釋放,一不小心喝多了。
酒壯慫人膽,他又讓樂工們為自己演唱了一首新填的詞——《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邊還在向東流,那邊趙光義就得到了線報。
趙光義其人心胸狹窄且手段毒辣。
宋太祖趙匡胤滅了南唐後常懷幾分仁慈,並未殺害李煜,
只是軟禁起來,同時封他為「違命侯」。
趙光義上位後對李煜極盡侮辱,
在明知李煜翻不起什麼風浪的情況下,
還是要在精神上將他的靈魂按在地上反覆摩擦。
同為亡國後主,陳叔寶也醉生夢死,但他懂得裝瘋賣傻。
他的命運似乎比李煜好很多,碰到的是仁君隋文帝。
歌聲未畢,牽機遂至。
趙光義命人送去一瓶叫牽機藥的毒酒,
囚徒生涯令他的思維僵化為萬事逆來順受,
結果毒酒喝下,不多時李煜毒發身亡。
後世人們感念李煜的不幸遭遇,
同時欽佩他在文學史上的成就,
尊其為「千古詞帝」!
孟庭葦是外柔內剛,內心堅定的歌者,
李煜是憂鬱懦弱,國破山河在的末世君王,
性格唯一共通點是多愁善感,
相同,又不相同。
我喜歡孟庭葦,我也喜歡李煜,
感謝亞亞演繹得如此婉約脫俗。
一朝解開纏繞千年的寂寞,
想必李後主也是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