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大家好,我叫段樹文,來自儀器與電子學院。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追光』故事。」中北大學第十屆校長獎章獲得者段樹文在答辯現場,把自己的成長故事概括為一個人的「追光」之旅。
合理制定學習計劃
2017年秋天,段樹文來到中北大學開始了求學之路。伴著一絲絲緊張和對大學生活的期待,她進入了理想的儀器與電子學院。面對競爭激烈、緊張的學習生活,剛入大學的段樹文沒能儘快適應大學的節奏、融入大學生活,大一下半學年裡不太理想的成績猶如一盆冷水潑醒了她。
「我覺得應該有所規劃,嚴格要求自己。」於是,剛上大二,她就制定了嚴謹的學習計劃,嚴格約束自己,課餘時間,早上8點去圖書館學習,11點半吃飯、休息,下午2點到5點、晚上7點半到9點半學習,她幾乎把全部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從那之後,她的成績在全專業211人中基本保持第二,連續三年獲中北大學本科生綜合素質獎學金,同時還獲得了中北大學校級、院級優秀團員,院級2019年度奮進先鋒等榮譽。
在競爭激烈的儀器與電子學院,有很多保研的學長學姐分享經驗,段樹文說:「大一時我覺得那些優秀的學長學姐離我很遙遠,很想向他們看齊。」
在敬佩優秀學長學姐的同時,她也感到了無形的壓力。經過不斷的調整和心理建設,她明白了保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也慢慢放平心態,「不求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盡最大努力學習,爭取考到理想院校。聊到如何緩解壓力,段樹文這樣說:「我平時更喜歡和舍友一起逛街、聊天,把煩心的事說出來,心清理乾淨了,壓力也就緩解了。」在日常生活中,段樹文和舍友郭文村形影不離,互相監督,互幫互助,兩人最終分別保研到清華大學和重慶大學。
堅持總會看到希望
大二暑假,當多數同學選擇休息或娛樂的時候,段樹文獨自留校繼續完成科研項目。
「在學習各種知識的過程中,總會有茫然失措的時候,不要懷疑和否定自己的付出和努力,再試著堅持一下,總會看到希望的,要懂得調整狀態再出發。」段樹文表示。
段樹文最終以第二發明人、第一學生發明人身份申請專利「一種用於小腸無創診查的衝擊驅動式膠囊機器人機構」,且承擔從構思創新點到撰寫專利說明書的全部任務,該項專利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三等獎。去年疫情期間,段樹文在2020年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同時問鼎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獎及美國數學學會特別獎。
除此之外,段樹文還獲得了第九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製作大賽國家級一等獎、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國家級三等獎、「網際網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山西省金獎等,以項目負責人身份完成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五項,三項實審,兩項公開。
在保證學習成績的同時,科研與競賽取得了巨大成功。段樹文最終被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錄取。
談及建模與自己的科研經歷,段樹文一直強調「堅持」和「團隊」兩個詞。一個人的力量總歸是有限的,只有隊友間精誠團結才能走得更遠。「要選擇與自己能力相當並且能帶領自己不斷向前的隊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點、優勢和想法,隊友要儘可能互補,這樣才能在多個方面有所作為,才會離成功更近。」段樹文說道。
不斷進步成功保研
從顧此失彼到遊刃有餘,科研和比賽帶給段樹文的是學業上的不斷進步,以及各方面能力的不斷提升。學習成績從大一時候的全專業第十五名到大三時候的全專業第二名,各項比賽也都有了好的結果。
拿著不錯的成績單、多項比賽成果、科研經歷和個人專利,滿懷期待的段樹文卻在報名夏令營的過程中因本科雙非、排名非第一等各種原因頻頻被拒,路途坎坷。多次投遞簡歷,僅獲得中科院西安光機所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少數院校的回應。
「這不僅成為我的保底學校,更給予我不斷向前的動力和信心。在接下來的預推免中,段樹文積極調整心態,以應對面試考官的提問。因為院校的不同,考察的專業課也有所差異,段樹文一邊積極聯繫學長學姐和老師諮詢相關信息,一邊認真複習著各類專業課內容。苦心人天不負,段樹文在預推免中先後獲得了天津大學、清華大學的擬接收資格。
「預推免的過程中,有很多優秀的同學與我同臺競爭,我對面試也會感到緊張與焦慮,害怕表現不夠出色,但好在最後結果很好。」段樹文談到這裡時,露出了輕鬆的笑容。最後,她終於拿到了清華大學微納電子系、精儀系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中北大學2020年唯一一個推免至清華本部的學生。
儘管已經成功保研,但在導師高晉陽的影響下,段樹文每天還是紮根於實驗室,緊跟老師的步伐,完成著自己的科研課題。因為跨專業選擇了微電子與納電子學系攻讀碩士,段樹文也在準備相關基礎專業課程的學習,儘可能提升自己。「在這三年的科研中,老師在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都給我很大的幫助,讓我變得更好,非常感激老師這三年的付出,也希望將來能像老師一般在所學領域有所建樹,他是我要看齊的榜樣。」段樹文講道。
採寫:山西青年報記者李豔豔
通訊員張力中 姬瑾
原標題:《中北大學校長獎章獲得者段樹文的「追光之路」》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