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
懷孕期間的孕檢相信每位媽媽都不會感到陌生,畢竟孕檢是平安誕下健康胎兒的首要保障,孕期其中一項大檢查——羊水穿刺,更是在不少寶媽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沒別的,痛啊!
組圖展示:羊水穿刺全過程
(如上圖)第一步,血常規檢查。首先,羊水穿刺進行前會先做抽血化驗,測體溫,排除感染,大概檢查一下有沒有明顯的宮縮和出血,有這兩種情況是不能接受羊水穿刺的。
第二步,B超確認手術位置。確認孕婦身體正常後,孕婦平躺在手術床上,醫生先用超聲檢查寶寶情況,並查看胎盤、胎兒的位置,找到羊水池比較厚的地方,並且避開胎盤進行穿刺。
第三步,消毒腹部。整個穿刺過程,準媽媽都是平躺姿勢,絕大部分孕婦不需要打麻醉針的,但因個別孕婦情緒緊張,醫生可能會打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麻醉前醫生會先給孕婦消毒腹部,並鋪上一個無菌巾保持相對無菌的手術環境,以此來避免宮內感染。
第四步,入針。手術中,醫生利用無菌探頭的超聲機查看胎寶位置,同時,針和探頭同時操作,確保入針的深度是可見的,並儘量一次性入針。
第五步,針穿過腹部肌肉組織和子宮。此時入針後,會先抽取1~2ml羊水丟棄,一方面確認針頭到達羊水池,另一方面,針尖會攜帶孕媽的血,這樣可以避免羊水收到血液的汙染。
第六步,根據不同情況抽取不同羊水量。如果是要做染色體核型分析,需抽取20ml左右;地中海貧血需抽取10~20ml左右。
一些孕媽可能會擔心將羊水抽取這麼多,會不會對胎寶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其實一般情況下,臨床上最常採用的時間是18~22周,而在這段時間,羊水總量已經達到了200~600ml左右,僅僅抽取十幾二十毫升,對羊水池總體的影響其實並不誇張。
在整個羊水穿刺過程中,超聲機將會一直運管,監測胎寶會不會活動,會不會碰到針,並實時監測胎心率。穿刺結束後,孕媽肚皮上會留下一個小孔,醫生會貼上一個創可貼,並要求一天內不能洗澡,24小時後確認針眼閉合,才可以撕掉創可貼。
看完上面整個羊水穿刺過程,相信不少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疼痛,畢竟絕大多數情況下,羊水穿刺是不打麻醉的,任由針頭穿過自己的皮肉和子宮,這其中的「酸爽」,怕是只有那些接受過穿刺檢查的寶媽才知道。
哪些孕婦需要接受羊水穿刺?
1、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優先考慮無創DNA檢查)。
2、B超檢查結果異常、唐篩高危的孕婦。
3、曾生育過先天性缺陷兒,尤其是生育過染色體異常患兒的準媽媽。
4、夫妻雙方任一方染色體異常(有遺傳病史)或是生育過先天性缺陷兒的孕婦。
5、孕期感染過某些病原體的孕婦,如風疹病毒、弓形體感染。
6、孕期血清甲胎蛋白值明顯高於正常妊娠者。
羊水穿刺的風險、副作用
羊水穿刺是有一定風險的,風險的可能性在0.5%到1.5%之間,因為是人工操作,受檢查醫生的技術限制,所以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安全。但現在羊水穿刺逐漸普及,技術設備也都提高了不少,在B超的引導下,醫生失誤的可能性大大減少,這個風險也因此被縮小不少。
據調查,做完羊水穿刺後,約有2~3%的孕婦會有副作用,比如羊水溢出、輕微宮縮等,但都不算大問題,只要及時發現及時就醫都能解決。另外,如果孕婦是按照正確的流程接受羊水穿刺手術,而且謹遵醫囑自身多注意,是很少出現有副作用的。
因此,對於有絕對產前診斷指徵的孕婦,可以安心接受做羊水穿刺,來確診胎兒是否有染色體問題。
羊水穿刺的準確性有多高?
從準確性來說,羊水穿刺檢查的原理是細胞培養,出結果的時間較長(4~6周),通過專用的立新機器收集脫落細胞進行培養,標準實驗要數20個細胞,每個細胞的核型都要數清楚,部分細胞團如果被懷疑出現了分化異常,還要數到50個細胞的核型,因此在這種嚴謹的檢測下,羊水穿刺結果的準確性基本高達99%。
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孕媽做羊水穿刺就是為了唐篩檢查,但該項檢查其實並不能準確地說明胎兒出生後一定是或不是唐氏兒,只是能幫助判斷胎兒患有唐氏症的風險有多大。但如果用來鑑定親子關係和胎兒性別,結果還是比較準確的。(zh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