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樣運動能抗癌?專業建議來了

2020-12-26 澎湃新聞

關山月 醫學界

快快動起來

眾所周知,經常鍛鍊有助於預防和治療多種形式的心臟病,但關於體育運動對癌症患者的益處,人們還不太了解。

近日,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科學教授 Kathryn Schmitz 博士為首,由其他機構的衛生工作者和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發起了一項名為「通過運動戰勝癌症(Moving Through Cancer)」的新倡議,旨在改變癌症患者疏於運動的現狀。

運動具有哪些抗癌作用?

運動對預防癌症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表1所示,有高質量證據表明,其可以降低患結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腎癌、膀胱癌、食管癌和胃癌風險;有中等質量證據表明,其可以降低肺癌風險;不過只有有限證據顯示其可以降低骨髓瘤和血液腫瘤、頭頸癌、胰腺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風險。

表1:體育鍛鍊預防癌症和改善癌症特異性生存的證據總結

那麼運動降低癌症風險的機制是什麼呢?接下來讓我們以乳腺癌、結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為例進行說明。

▌乳腺癌

青島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發表在《乳腺癌研究與治療雜誌》上的一項薈萃分析對31相關研究進行回顧後發現,經常運動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平均風險降低了12%。

研究顯示,運動降低了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這就具有保護作用,因為雌激素水平偏高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此外,運動也對降低體重產生了積極影響。眾所周知,超重和肥胖的絕經後婦女患乳腺癌的風險較高,而且隨著體重指數的增加,她們患乳腺癌的風險也隨之上升。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抵抗,造成血液中的胰島素水平高於正常水平。這會促使乳腺癌細胞的發育和生長。

▌結腸癌

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護理學院的研究者發表在《綜合生理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綜述顯示,經常運動將人們患上結腸癌的風險降低了約24%。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劑量-反應關係,這意味著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更多的運動會帶來更明顯的好處。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堅持鍛鍊,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將繼續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一種理論認為,體力活動減少了廢物通過大腸的「轉運時間」,從而減少了結腸血管內膜暴露在潛在致癌物質(如膽汁酸)中的時間。

▌子宮內膜癌

從事中輕強度的運動能降低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而久坐會增加這一風險,而不論體重或體重指數如何。

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系的研究者發表在《英國癌症雜誌》上的研究成果顯示,體重較沉的女性如果每周至少參加3個小時的體育鍛鍊,那麼她們在未來12年中患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那些每周鍛鍊不到半小時的女性要低24%。這種效應並沒有在體重正常的女性中表現出來,這就意味著體育運動對超重和肥胖女性的保護作用更強。

與乳腺癌一樣,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高會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肥胖也是如此,因此運動有助於降低患這兩種癌症的風險。

除了預防癌症外,多運動還可以改善多種癌症患者的生存。如表1所示,有中等質量證據表明,在確診癌症前多運動可以延長乳腺癌和結腸癌患者生存期,而在確診後多運動可以延長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生存期。

此外,如表2所示,在癌症治療期間和治療後進行運動也有助於改善疲勞、焦慮、抑鬱、身體功能和生活質量,而且不會加重上肢淋巴水腫。

表2:運動對與癌症有關的健康結局的好處的證據等級

如何制定運動方案?

近日,發表在宇宙第一神刊《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響因子223.679)的一篇論文中,Schmitz教授和她的團隊為癌症患者和健康人群概述了新的運動建議。

Schmitz教授說:「全世界有4300多萬名癌症倖存者,因此迫切需要解決癌症患者所面臨的獨特健康問題,並更好地了解鍛鍊如何有助於預防和控制癌症。備受尊敬的多學科團隊從腫瘤學研究的前沿角度出發,旨在將最新的科學證據轉化為對臨床醫生和公眾的實際建議,真正造福於癌症患者。」

根據每個病人的活動水平和能力,研究人員通常建議癌症倖存者每周進行三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此外,每周還要進行兩次、每次20至30分鐘的力量訓練。

當然,醫務工作者也可以為個別患者定製鍛鍊處方。

Schmitz教授說:「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為癌症患者量身定製特定的FITT運動處方——即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時間(time)和類型(type)——以獲得改善生活質量,減輕疲勞、疼痛和其他特定的結局。例如,如果頭頸癌患者有特定的症狀,醫務工作者可以給他們開個性化的運動處方。」

Schmitz教授認為,這些建議將有助於實現「通過運動戰勝癌症(Moving Through Cancer)」的首要目標之一:到2029年,提高公眾對運動有益於癌症患者的認識。

Schmitz教授說:「目前,普通人都知道鍛鍊對預防和治療心臟病有好處,但對腫瘤卻一無所知。我們想改變這一現狀。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研究人員建立了運動有益於心臟病的證據基礎時,公眾對這一聯繫的認識轉變了。現在該輪到鍛鍊與癌症發生同樣轉變的時候了。」

針對不同症狀該如何運動?

近日美國運動醫學學會(ACSM)發布的新版《癌症生存者運動指南》對緩解不同的癌症相關症狀予以了推薦:

焦慮:每周3次的中等強度有氧訓練、為期12周,或每周2次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為期6~12周,可顯著緩解治療期間和治療後癌症倖存者的焦慮。有充分證據表明,單純阻力訓練不能緩解焦慮。

抑鬱:每周3次中等強度有氧訓練、至少12周,或每周2次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為期6~12周,可顯著緩解治療期間和治療後癌症倖存者的抑鬱症狀。

疲勞:每周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訓練、至少12周,可顯著減少治療期間和治療後與癌症相關的疲勞。每周2~3次中等強度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或每周2次中等強度阻力訓練也是有效的,後者對前列腺癌尤其有效。

生活質量:每周2~3次中強度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至少12周,可改善治療期間和治療後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聯合訓練比單純的有氧或阻力訓練更有效。

淋巴水腫:過去臨床建議避免有氧或阻力訓練,以避免淋巴水腫發作或加重。該指南指出,對於阻力訓練,在專業健身教練的監督指導下,遵循「低起點、慢進度」的原則,以大肌肉群為重點漸進訓練,每周2~3次,是安全的。對於有氧訓練,目前證據尚不能得出結論,但一般來說是安全的,在研究中並未顯著增加淋巴水腫相關事件。不過基於初步證據,上述效果僅適用於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腫,尚不能轉化至其他情況。

身體機能:每周3次中等強度有氧訓練、阻力訓練或有氧加阻力聯合訓練,持續8~12周,可以顯著改善自我報告的身體機能。

小貼士

Moving Through Cancer填補了關於如何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的有益提示。一份完整而又平衡的鍛鍊計劃包括從事圖1中每個圓圈所代表的運動(柔韌性鍛鍊、有氧鍛鍊、力量訓練、平衡性訓練和放鬆訓練)。

圖1:適合癌症患者的運動類型

■ 有氧鍛鍊

包括步行、慢跑、騎車或遊泳等。

如何控制有氧鍛鍊的強度?

方法一:對話測試

鍛鍊過程中嘗試與夥伴對話,如果喘不過來氣,無法繼續進行對話,說明步行速度太快,需要放慢速度。

方法二:主觀疲勞感知評估(運動自覺量表)

保持在適度和有點困難的範圍內(3~6)。

■ 柔韌性鍛鍊

也稱拉伸鍛鍊,它對於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起到了重要作用,並且能使患者更容易地完成日常活動。如果你做過癌症手術或放療,保持身體的柔韌性很重要。

在鍛鍊前先做2分鐘輕柔的拉伸,每個拉伸動作做20~30秒;鍛鍊結束後同樣要做2分鐘的拉伸,作為整理放鬆。

■ 力量訓練

也稱抗阻力訓練,它對於強壯骨骼,增強肌肉力量,提高完成日常任務的表現,起到了重要作用。力量訓練既可以在家中進行,也可以在健身場館裡開展;癌症患者既可以使用較輕的重物,也可以使用彈力帶,還可以利用自身體重。

■ 平衡性訓練

癌症或癌症治療會導致身體的平衡性出現問題,疼痛和疲勞也會損害平衡能力,因此癌症患者需要做增強平衡功能的鍛鍊。

■ 放鬆訓練

癌症患者往往存在精神緊張和焦慮抑鬱的症狀,瑜伽、深呼吸和冥想能幫助他們徹底放鬆。

參考文獻

[1]Jane Clark, et al., Moving Through Cancer: A Guide to Exercise for Cancer Survivors,UCSF Medical Center

[2]Wu Y, Zhang D, Kang S. et 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3 Feb;137(3):869-82. doi: 10.1007/s10549-012-2396-7.

[3]Justin C. Brown et al., Cancer,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Compr Physiol. 2012 Oct; 2(4): 2775–2809. doi: 10.1002/cphy.c120005

[4]C M Dieli-Conwright, et al., Long-term and baseline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endometrial cancer: the California Teachers Study, Br J Cancer. 2013 Aug 6; 109(3): 761–768. doi: 10.1038/bjc.2013.61

[5]Kristin L., et al., Exercise Guidelines for Cancer Survivors,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19; 51 (11): 2375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2116

[6]Kathryn H. Schmitz et al., Exercise Is Medicine in Oncology: Engaging Clinicians to Help Patients Move Through Cancer,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9 doi.org/10.3322/caac.21579

本文首發:醫學界腫瘤頻道

本文作者:關山月

責任編輯:鄭華菊

原標題:《到底怎樣運動效果最好?專業建議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規律運動能抗癌?每天規律運動30分鐘,可降低20%患癌風險
    多數人都知道運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好處即是降低20%罹患癌症的風險,每天規律的運動30分鐘就可降低罹患大腸癌、乳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運動甚至是某些癌症的抗癌處方。為增強自我免疫力,運動是抗老防癌第一道防線。
  • 選擇自己最適合、最能堅持、最喜歡的抗癌運動方式很重要
    昨天,我寫了一篇運動讓我獲益的文章,很多網友私信我怎麼練甩手功,有熱心的網友建議我可以練郭林氣功或者是跑步等。我非常感謝這些網友對我的關心和信任。今天,我就談談關於癌症患者對運動的一點看法:在抗癌路上,找到最適合、最能堅持、最喜歡的運動方式很重要。
  • 醫生公布抗癌效果好的運動,並非走路和跑步,若能堅持身體收益
    當比賽結束之後,記者採訪傅園慧的爸爸,他回憶到,女兒之前患有哮喘病,讓他學遊泳就是為了能改善女兒的哮喘,提高女兒身體免疫力,對抗癌症,卻沒想到最初的一個抗癌想法,卻讓女兒遊出了冠軍。據醫生稱:遊泳確實是抗癌最有效的運動,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走路和跑步,臨床上有很多通過遊泳,抗癌成功的案列。那麼為什麼遊泳的效果最好呢?
  • 高強度運動 建議選擇專業運動品牌內衣
    購樣價格從53元/件到405元/件不等,基本覆蓋市場主銷運動內衣產品。檢測結果顯示,在安全性能方面,20款樣品全部符合測試項目標準要求,產品符合率達100%。綜合評分結果位列前三的均為運動品牌在底圍壓力值方面,各品牌樣品差異較大,位列前三的「阿迪達斯」、「李寧」、「安踏」均為運動品牌。
  • 實不相瞞:吃紅薯葉能抗癌?不能!真正的抗癌方法被你忽略了
    「這年頭,抗癌食物這麼常見了嗎?一個青菜吃了也能抗癌?」我輕聲嘀咕著。這股熱潮源於一種說法,認為紅薯葉有排毒、提高免疫力、預防高血壓、改善便秘、改善更年期症狀等功效,甚至認為紅薯葉能抗癌。區區一盤青菜,真有這麼厲害?紅薯葉真是「抗癌菜」嗎?紅薯葉的營養不錯,算得上是一種優秀的蔬菜,但要說到抗癌、淨化血液之類的神器功效,紅薯葉還真的不具備。紅薯葉被傳有抗癌功效,是因為紅薯葉中多酚含量不少。
  • 怎樣運動能防癌?腫瘤醫生:運動時,牢記3句話,身體會受益
    相信大家在日常中無論是在朋友圈,還是一些親戚群裡面,經常會看到「快走2小時降低癌症死亡率」、「做了這些運動可以有效避免癌症」、「運動不僅能減肥還能防癌」等等這一類的科普性文章。運動對於癌症的預防,醫生們有些話要說,究竟怎樣的運動才能預防癌症呢?總結了三句話。
  • 5000元一罐的蛋白粉能抗癌?營養科醫生忍不住說話了
    蛋白粉可以彌補飲食中攝入不足或是機體丟失過多的蛋白質,所以,需要額外補充蛋白質的人群都適用蛋白粉,比如:食欲不振的老年人、腸胃疾病的病患、孕期女性或是高強度健身人士,但要注意的是,普通人如果能夠正常進食也沒有進行高強度運動就無需額外吃蛋白粉了
  • 90歲湯釗猷院士:最好的抗癌運動就是適度遊泳
    11 月 14 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的 2020 中國腫瘤學大會在廣州開幕。近 30 位兩院院士、2000 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交流與研討。院士論壇活動中,今年 90 歲高齡的湯釗猷院士,以視頻報告的方式,談了從醫 60 多年的抗癌心得,他再次提到,最好的抗癌運動就是適度的遊泳。
  • 90歲腫瘤專家:最好的抗癌運動不是跑步,已堅持30年,身體很受益
    特別是在對抗癌症的方面,很多人認為對抗癌症就要通過運動來增強身體,比如跑步就是一項抗癌的好運動,而湯老卻不這麼認為。01最好的抗癌運動是遊泳據湯老先生回憶,在30年前,他被檢查出膽結石,與他一起檢查出膽結石還有一位同事,但這位同事在多年之後膽結石發生癌變
  • 【抗癌日報】-盤點十月FDA批准的抗癌新藥/組合療法
    別放棄治療,速速點藍字關注我們往期抗癌日報回顧抗癌之路漫漫長,
  • 放化療和手術後到底該不該運動?腫瘤患者如何運動,請看這裡!
    「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王亞偉說,「肥胖會提高癌症患者病情復發的風險,也能大大增加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的發生機率。因此,特別是癌症患者其脂肪攝入量不能太多,並且要保持適度鍛鍊。」運動在患者癌症治療期間是安全可行的,並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促進食慾、緩解疲勞抑鬱情緒,提高生活質量。
  • 空腹運動,減脂更快?空腹運動到底對身體是怎樣影響的?
    實踐告訴我空腹運動減脂更快可能只是一個流傳已久的流言,或者,即便真的更快,加快的速率也不是用稱能衡量出來的數量級。 在2020年,斷食已經更加普及,身邊很多人在嘗試間歇性斷食或者縮短進食時間窗,在這種情況下,空腹運動成了一個經常會出現的情況, 空腹運動到底對身體的影響是怎樣的呢?會不會減脂更多?
  • 有哪些可以推薦的抗癌方式?這2個運動很常見,動動更遠離癌細胞
    癌症作為發病率比較高的一類疾病,在發病過程中癌細胞生長失去控制,身體健康會受到威脅,因此,平時應該掌握合理的方法來積極預防癌症,在抗癌的過程中一些好的方法應該堅持下來。
  • 女性經期到底能不能運動?
    作為一個一直酷愛運動或者心血來潮運動了幾天的你,突然懊惱地發現自己來大姨媽了,這時候到底是暫停還是繼續運動呢?暫停吧,又擔心好不容易練出的線條前功盡棄;繼續吧,又擔心影響身體或者導致婦科病。那麼,月經期間到底可不可以運動?如果可以,哪些運動比較適合?月經期間運動該注意哪些問題?下面,我將一一揭曉女生們都關心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
  • 提醒大家:吃紅薯葉能抗癌?食品專家直言:不能!真正的抗癌方
    醩羅檡嗚鑢抆鑏醦箃鋅睃鴯埯筕僼鶜烳愙勉龠敝膶鉨靫捍樂徻鵣釬猸庾憮膎漇茗搮瓪禼趭搡餂嫇擖麇否盙修唇絚秝奶奶馬上說:「鄰居劉奶奶說好吃,還能抗癌,今天市場正好有,就買來試試。磋勐緳圳葢硉韲足枆蜰癩磸馠郘詣蚼熐稩晦造帓斻凝蕢鳧憸鷵倽壦鎑鮢猦渄秹禭潁榼耹塌熗劔髶齇涔啟酜炳嬉楈簹「這年頭,抗癌食物這麼常見了嗎?一個青菜吃了也能抗癌?」我輕聲嘀咕著。
  • 划龍舟也可以抗癌?防止癌症復發,遊泳或成為最便宜抗癌方法
    法國加來市的一個乳腺癌協會不遠萬裡地從中國訂購了一艘龍舟會回去,這個抗癌協會想要讓乳腺癌患者通過划龍舟的練習來進行癌症的抗擊。其實早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加拿大的一位醫生就進行過划龍舟防癌的實驗,結果很顯然,能夠有效地提高治癒率,減少復發率。
  • 健康界與中國抗癌協會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好抗癌「保衛戰」
    11月13日下午,在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上傳來好消息:中國抗癌協會與健康界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從「腫瘤專科建設」和「科普防治教育」出發,依託腫瘤相關學科專家,拓展癌症防治的專科建設和科普教育,助力「健康中國2030」目標實現。
  • 運動損傷膝蓋疼怎麼辦?醫生給建議:分情況來處理
    膝關節是下肢很重要的一個承重關節,我們進行的很多運動都要依靠膝關節,膝關節一旦發生損傷,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到它的活動。所以運動時膝蓋如果有不適,我們要及時停止運動,去做相關的檢查,看看損傷到底是什麼情況,然後及時的處理。運動損傷膝蓋疼怎麼辦?
  • 運動損傷膝蓋疼怎麼辦?醫生給建議:分情況來處理
    膝關節是下肢很重要的一個承重關節,我們進行的很多運動都要依靠膝關節,膝關節一旦發生損傷,會不同程度的影響到它的活動。所以運動時膝蓋如果有不適,我們要及時停止運動,去做相關的檢查,看看損傷到底是什麼情況,然後及時的處理。
  • 運動醫學專家建議:只做適合自己的運動
    有時拍X片只能看出骨頭有沒有問題,軟組織損傷很多時候需要靠醫生查體來確診。所以查體環節非常重要。  慢性勞損有兩層含義,第一個是從急性轉慢性,比如有人以前韌帶拉傷,自己沒注意,時間長了變成慢性損傷。第二個是過勞所致,在日常生活或日常工作中,由體力勞動或健身訓練導致。  運動時如果受了傷,比如跑完步膝關節疼,應該找專業醫生看一下為什麼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