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
在體制內工作,到底能圖什麼呢?老部長說,在體制內都混不好的人,往往在市場的賽場上會輸得更慘。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絕大多數人註定都是芸芸眾生的普通一員。說到心坎裡了。
問
老部長,您好。我工作10年,剛剛晉升了事業副科,工資四千多,就算再花大心思競爭上位,一方面遙遙無期,即使解決,依然是解決溫飽而已。
體制內的人們最終能圖到什麼呢?有這精力如果去做生意,一年十幾萬應該也不是問題啊。迷茫了,我到底該追求什麼,請指點迷津。
老部長支招
你好!你提出的問題,是一個宏大的哲學命題和人生觀的問題。
這裡僅從實際實用的角度,談幾點建議供參考。
1.在體制內,由於宗旨的特殊性質和紀律的特殊要求,只能確保你無衣食無憂,收入在平均線以上,想要大富是不可能的。
同時,既使大部分人努力奮鬥一生,也只會處在金字塔的中低端,大貴的人也是極少數。
因此,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想通過體制來升大官或發大財,是沒有前途的,甚至是南柯一夢。
2.對大多數人來說,體制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幾千年的官本位意識已深入人心,人們對於體制內尤其是有一定職務的人都是比較尊重的,都會高看一眼,心生敬重和敬畏。
二是擁有一定的權利和資源。
體制之人尤其是各級領導,對內對外、對上對下都掌握一定資源分配權和使用權,並在行使這些權利中產生權威感。
三是擁有施展才華的平臺和學習機會。
體制內處於不同層次的人,都可以運用自己的平臺發揮作用,展示才能,做出成績,從而更有獲得感和滿足感。
四是具有穩定的保障性。
你只要不違規違紀,基本沒有什麼風險,有穩定的工作、收入、養老、醫療等可靠保障。
而做生意,就會受市場、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今年你可能會收入幾十萬,明年可能就會顆粒無收甚至破產。
3.在體制內,要想有所成就和發展,固然主要靠個人努力,但平臺的助力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離開了這個平臺,你可能就會一事無成,因此不能錯把平臺當本事。
想想那麼多下海的體制人,最終的結局也並不都是收穫果實。
再想想體制外,每年有那麼多的人競相報考體制,答案就會不言自明。
只有那些經歷過市場摔打的人,才懂得體制的珍貴,也才會珍惜體制的平臺。
那些往往抱怨體制束縛了自己手腳的人,更會被市場摔打的體無完膚。
在體制內都混不好的人,往往在市場的賽場上會輸得更慘。
4.在體制內,能夠走向金字塔頂端的人是極少數。
在體制外,能夠實現財富自由的人也是極少數。
因此,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絕大多數人註定都是芸芸眾生的普通一員。
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自己的光和熱,展現自己的能量和力量,進而匯聚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合力,這也是多數人的貢獻和價值體現。
希望以上能對你有所幫助,祝工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