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5萬標箱 武漢港2020年貨櫃吞吐量創歷史新高

2021-01-19 央廣網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5日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黎雲)193.25萬標箱,同比增長14.4%!武漢港2020年貨櫃吞吐量再創歷史新高。1月5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獲悉,這一成績穩居長江中上遊港口第一位,為武漢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據了解,武漢港貨櫃吞吐量近幾年迅速增長。目前,全省80%以上的進出口貨物和80%的貨櫃運輸是通過武漢新港實現的,陽邏港已成為武漢參與國內國際經濟分工的重要窗口和咽喉,航運業已成為武漢重要的「經濟底盤」。

貨櫃吞吐量是指一個港口一段時間內進口和出口貨櫃數量的總和,是一個城市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參考指數。

2019年,武漢港全年貨櫃吞吐量168.94萬標箱。2020年初,武漢港計劃實現全年貨櫃吞吐量170萬標箱。

受疫情影響,武漢港一度貨運需求下滑,貨櫃運輸,尤其是外貿貨櫃運輸面臨嚴峻考驗。

去年8月25日,市政府召開會議,明確提出170萬標箱的年度任務不變。為衝刺全年任務,武漢新港委制定全面應對。

——開闢國內新航線。去年10月29日,「徐州—武漢」貨櫃直航航線開通,11月19日,「淮安—武漢」貨櫃快航直航的首航起航。每周一班的「武漢—淮安—徐州」貨櫃班輪航線,豐富了長江—京杭大運河的水運新通道,使長江中遊城市群與淮海經濟圈聯動起來。

——推動武漢直航日本班輪化運行。去年5月9日,武漢至日本貨櫃江海直達航線從正式班輪化運行,靠泊日本神戶、大阪、名古屋3個港口,全年運行60個航次,共進出口6030個標箱。12月12日,武漢開通日本—武漢—歐洲貨櫃水鐵聯運國際中轉新通道,日本到歐洲的貨物運輸周期由45天縮短至22天。

——推進港口之間內循環。去年5月1日,開通陽邏港一期至經開港「水上穿巴」,按照天天班模式運行。航線往返時長僅11小時,打通了武漢東西港口之間「最後一公裡」。

——突破性發展「散改集」。去年6月17日,在陽邏水鐵聯運一期,1600噸進口鐵礦砂裝進50個貨櫃,運往陝西,這是鐵水聯運實現武漢大宗貨物運輸「散改集」的重大突破。9月22日,兩輛高欄散貨車上的散裝稻穀在陽邏港三期通過散改集裝卸系統裝入5個貨櫃,裝船發往上海洋山港,再通過海船中轉運輸到湛江,這標誌「華中地區糧食散改集」項目正式啟動。

——推進「陸改水」工程。去年10月21日,一艘載有500噸澳洲進口棉的「錦航166」班輪從陽邏港出發,開往仙桃港,此前,這批棉花從墨爾本港起運,從上海洋山港入境,通過「江海直達」轉運到陽邏港清關。由此,陽邏至仙桃棉花水運專線打造完成。

2020年11月,武漢獲批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武漢將以港口紐帶,打造鐵、水、公、空等國家級運輸通道、樞紐於一體的綜合運輸超級城市,承載著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引領中部崛起的重要使命。

武漢加快推進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建設步伐,陽邏港貨櫃吞吐量已經成為長江中上遊最大的貨櫃樞紐港。國際陸海大通道初步形成,陽邏港江海直達航線成為長江中上遊運量最大的外貿貨櫃航線,中歐班列「五線並行」,通過鐵水、鐵公、公水等多次聯運與陽邏港國際水運航線無縫銜接,港口物流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武漢建設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武漢新港委負責人介紹,武漢開通至日本航線,開通至徐州、淮安等航線,打造了國內、國際便捷、低成本的物流通道,使中部區域更加深入地對接與融入長三角區域,使武漢成為中西部的出海口,是踐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相關焦點

  • 2020年貨櫃吞吐量1835萬標準箱創歷史新高 天津港集團再當「大胃...
    本文轉自【津雲】;圖片由天津港集團提供 記者日前從天津港集團了解到,截至2020年12月30日,2020年天津港集團貨櫃吞吐量完成183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1%,創出年度貨櫃吞吐量歷史新高。2020年,天津港集團在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努力實現疫情防控和港口發展「雙戰雙勝」。在堅決築牢築實疫情防控防線大前提下,全力以赴服務復工達產,搶卸疏運疫情防控物資,優先確保航天航空等龍頭產業物流運輸,開通免費環渤海內支線「天天班」服務,推進「長春—天津」班列恢復常態化運行,全年持續提升冷藏箱堆存能力,整體通過能力較年初提升一倍以上,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威海港貨櫃吞吐量突破一百萬標箱
    威海港貨櫃吞吐量突破一百萬標箱 2020-12-22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舟山港域貨櫃吞吐量創新高
    原標題:打好五大會戰 建設四個舟山丨舟山港域貨櫃吞吐量創新高   12月8日上午,舟山金塘港區大浦口貨櫃碼頭,「美總聖地牙哥」貨櫃輪剛離開,「獅城KOTA·SINGA」貨櫃輪又靠泊進行565標箱的裝卸作業……橋吊起伏,集卡繁忙穿梭的景象在這裡已成為常態。
  • 2020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逆勢衝上4350萬標準箱新高峰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中國證券報記者1月1日從上海港了解到,2020年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形勢呈現前低後高,下半年屢創新高特點,全年逆勢衝上4350萬TEU(標準箱)新高峰。其中,國際中轉完成超530萬TEU,同比增長超14%,水水中轉比達到51.6%,同比增長約3%,上海港作為國際貨櫃樞紐港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全年箱量增長的背後,內貿箱成為了箱量增長的全新動力。宜東分公司作為上海港專業內貿碼頭,2020年12月25日首次突破全年430萬TEU歷史大關,創該碼頭開港以來歷史新高。
  • 2020年南通港吞吐量超3億噸 貨櫃同比增24%
    市交通局發布,2020年南通港負重奮進,完成吞吐量3.1億噸,其中貨櫃同比增長24%,為南通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暢通了物流通道。 2020年,在通海港區、如皋港區兩大主力港區共同努力下,南通港貨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累計完成貨櫃吞吐量191.1萬標箱,同比增長24%。 其中內貿航線完成153.4萬標箱,同比增長27.9%,外貿航線完成37.7萬標箱,同比增長10.1%。
  • 2800萬標箱!「全球第一大港」又雙叒叕創新紀錄
    標準箱」,寧波舟山港今年的貨櫃吞吐量累計突破2800萬標準箱,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得益於新時代我省海洋港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貨物吞吐量穩居世界第一的寧波舟山港,在貨櫃業務方面持續內挖潛力、外拓市場,貨櫃運輸生產能力連年攀升。
  • 16.54萬標準箱,創新高!2020年安慶港多措並舉助航運騰飛!
    安徽省最厲害的港口是蕪湖港,今年蕪湖港貨櫃吞吐量超過100萬標箱,合肥港則是坐穩了第二的位置,貨櫃吞吐量超50萬標箱。第三名是馬鞍山港,貨櫃吞吐量應該接近20萬標箱(具體數據還沒出來),安慶港則來到了第四的位置,達到了16萬標箱!
  • 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加快 上海港、深圳港增速均超10%
    監測數據顯示,12月上旬,中國港口協會監測的八大樞紐港口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3.1%,與前期基本持平。其中,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4.8%,較前期加快1個百分點,呈現回升態勢。貨櫃短缺的現象仍未緩解。  中國港口協會介紹,分港口看,上海港、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超過10%。
  • 2800萬標箱!追趕新加坡港!寧波舟山港跑出港口發展「加速度」!
    如今,寧波舟山港已經是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港口,達到了10.8億噸,同比增長5.2%。於此同時,寧波舟山港的貨櫃吞吐量也超過2800萬標箱!也實現了穩定的增長。
  • (經濟)寧波舟山港年貨櫃吞吐量首超2800萬標準箱
    新華社杭州12月22日電(記者魏一駿)記者從寧波舟山港方面獲悉,截至12月21日,寧波舟山港年貨櫃吞吐量首次超過2800萬標準箱。近年來,得益於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發展推進,寧波舟山港持續內挖潛力、外拓市場,貨櫃運輸生產穩步提升,今年首超2800萬標準箱。目前,全球僅有3個港口年貨櫃吞吐量超2800萬標準箱,分別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和寧波舟山港。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浙江省進出口總值3.0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3%。
  • ...港集團前11個月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中國網12月23日訊 (記者 郭澤涵)今年前11個月天津港集團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同比提高6.1%,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天津港是我國重要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世界人工深水大港,碼頭等級達30萬噸級,航道水深-22米,岸線長度40.25公裡,擁有各類泊位17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128個;擁有貨櫃航線130條,每月航班550餘班,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輻射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區的14個省、市、自治區,腹地面積近50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52%。
  • 2019年1-9月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出爐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2019年9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2049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6%;2019年1-9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3010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2%。2019年9月,全國港口完成貨櫃吞吐量2279萬TEU,比去年同期增長3.6%。
  • 深圳貨櫃吞吐量前10月實現正增長,2025年建成高水平國際中轉貿易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近日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按照規劃,深圳將加快完善集疏運體系,加快布局珠三角水路組合港和內陸無水港網,在2025年建成高水平國際中轉貿易港。
  • ...攜手共進」天津港集團前11個月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
    中國網12月23日訊 (記者 郭澤涵)今年前11個月天津港集團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同比提高6.1%,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天津港是我國重要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世界人工深水大港,碼頭等級達30萬噸級,航道水深-22米,岸線長度40.25公裡,擁有各類泊位17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128個;擁有貨櫃航線130條,每月航班550餘班,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輻射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區的14個省、市、自治區,腹地面積近50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52%。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天津港集團前11個月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
    中國網12月23日訊 (記者 郭澤涵)今年前11個月天津港集團完成貨櫃吞吐量1710.6萬標準箱,同比提高6.1%,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天津港是我國重要的現代化綜合性港口、世界人工深水大港,碼頭等級達30萬噸級,航道水深-22米,岸線長度40.25公裡,擁有各類泊位17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128個;擁有貨櫃航線130條,每月航班550餘班,同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輻射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區的14個省、市、自治區,腹地面積近500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52%。
  • 2020年安慶港口貨櫃突破16萬標準箱
    2020年,全市港口完成貨櫃量16.54萬標準箱,同比增長9.97%,創歷史新高;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2066.38萬噸,同比減少17.7%;完成外貿量49.07萬噸,同比增長3%。2020年,我市港口企業努力克服疫情、汛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不等不靠,切實組織復工復產和抗災自救,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皖江小支線「港航巴士」快捷運輸線路,加大內貿箱市場拓展力度,連續數月,港口貨櫃量維持在1.5萬標準箱/月。同時,大宗貨源企業不斷優化運輸組織方式,推行「散改集」「陸改水」,積極利用便捷、高效的港口貨櫃物流運輸通道,有力促進港口貨櫃量快速攀升。
  • 不平凡的2020!嘉興港逆勢上揚,全球百大港口排名上升五位
    禾點點1月13日訊 (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 沈甜)極不平凡的2020年,對嘉興港來說,也經歷了先抑後揚的走勢,最後以一條漂亮的上揚線圓滿收官。全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17億噸,同比增長7.34%;完成貨櫃吞吐量195.57萬標箱,同比增長4.85%。
  • 山東港口整合效應顯現:貨物吞吐量超14億噸 貨櫃吞吐量破3000萬...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種昂2020年,是山東整合各地港口、組建山東港口集團後的第一個完整運行年度,整合效應開始顯現——截至12月24日,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已突破14億噸、貨櫃吞吐量突破3000萬標箱、海鐵聯運突破200萬標箱,開行貨櫃班列達70條。
  • 山東港口青島港假期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398萬噸
    各大港區龍吞鯨吐,節日期間貨物吞吐量預計完成1398萬噸,貨櫃預計完成52萬標準箱。山東港口「雙節」預計完成吞吐量超3300萬噸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山東港口吹響生產「集結號」,打響生產大會戰,亮點紛呈、捷報頻傳。1-8日,山東港口預計完成吞吐量超3300萬噸,貨櫃吞吐量超70萬TEU,創出60多項生產佳績,用大幹實幹、服務「雙循環」的特有方式向偉大祖國71周年華誕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