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縣域經濟巡迴看變化活動第六天
走進潯陽區濂溪區八裡湖新區九江經開區
產業發展動力足
城建惠民面貌新
林彬楊謝來發熊永強佔勇等參加考察
點擊視頻觀看節目
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
歷時六天行程,奔波1000多公裡;一路風雪兼程,縱覽75個項目。1月9日,全市縣域經濟巡迴看變化活動走進潯陽區、濂溪區、八裡湖新區、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結束現場觀摩全部行程。
市委書記林彬楊,市委副書記、市長謝來發,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熊永強,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候選人佔勇,潘熙寧、董金壽、楊健、李洪濤、楊志軍、陳和民、廖奇志、蔣文定等市四套班子領導深入四地現場觀摩,檢閱各地過去一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第十三站:潯陽區
風塵僕僕、周末不休,考察團迎著晨光走進潯陽區,聆聽這座城市的精彩故事。
惠及民生的故事,溫暖人心!
走進湖濱小區,映入眼帘的是粉刷一新的樓體、乾淨整潔的道路、整齊劃一的車位,而讓不少市民記憶猶新的是,之前的小區牆體斑駁、道路破損、下水道堵塞、停車位嚴重不足……一度成為居民心中的隱痛。市、區兩級順應民意、審時度勢,投資1.7億元於2019年6月啟動對小區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去年8月底項目竣工。看著一張張新舊對比的照片,考察團成員高度肯定小區改造升級的成效,希望注重建管並重,強化常態管理,鞏固改造成果,健全長效機制,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抓好文明創建各項工作。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品質提升的價值所在。 潯城多元調解服務中心內,調解室、心理諮詢室、詢問室等一應俱全,大廳內張掛的一面面錦旗引人注目。去年,該區在全市率先打造潯城多元調解服務中心,形成了多元調解服務體系,實現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考察團對該區積極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新之路表示讚賞,希望繼續健全市域社會治理體制機制,著力提高市域治理現代化水平,總結「潯陽經驗」,擦亮「潯陽品牌」,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和諧潯陽,積極構築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
關愛銀髮族,情暖夕陽紅。總投資4000餘萬元的上善養老護理院設置了醫療康復、頤養居住、生活休閒、廚房餐廳等幾大功能區域,按三甲醫院護理標準為老年朋友提供優質服務。依託該院優質資源,該區還就近建設近千平方米5A級龍山社區嵌入式養老中心,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潔、助行、助浴、助急」上門服務。步入其中,老人們正在包餃子、寫對聯、下象棋,個個笑容滿面,氣氛溫馨和睦。考察團叮囑持續做優服務,照顧好老人們的飲食起居,讓他們安享晚年。
城市發展的故事,振奮人心!
該區聚力發展數字經濟,揚優做強現代商貿,豐富新興經濟業態,融合推進文旅產業,考察團實地感受喜人變化:投資35億元興建的九江新旅文化旅遊城是一個兒童IP綜合體文旅產業項目,旨在推進潯城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項目於去年7月正式開工,目前正在進行地下室和主體結構施工,正式運營後預計年產值超5億元;廣隆·楓尚國際項目為入駐金融企業提供定製化全方位的服務和配套,預計可以解決近2000個金融行業工作崗位、3000個服務行業工作崗位;白水明珠文娛綜合體項目於去年11月初動工,分3期建設,一期俱樂部綜合項目將於今年2月初完工並正式對外營業,項目建成後可提供約1500個就業崗位。新項目不斷落地,新動能不斷積蓄,考察團對此給予肯定,希望該區繼續努力向天空要空間、向空間要效益,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數字經濟、總部經濟等,不斷吸引人氣、聚集商氣、增加財氣。
一路「尋」陽,春光無限:過去一年,潯陽區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2.34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財政總收入30億元,同口徑增長9.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4.34億元,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238元,增長5.8%。主要指標總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第十四站:濂溪區
一粒小豌豆,蘊含大科技。考察團走進三嘉控股九江蛋白粉項目,一探豌豆深加工的神奇之旅。該企業是全國首家採用先進的閉環物理分離技術提取豌豆中的澱粉、食用蛋白和膳食纖維的企業,多次獲得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企業等榮譽稱號。做成大產業,帶動大發展。項目一期主要建設辦公樓和日加工豌豆200噸的生產線和汙水處理設施,目前已建成投產,可實現年主營收入約5億元。考察團看好項目發展前景,希望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強化食品安全管理,提高產能,做優品牌。
一網通全球,物聯大世界。走進網營物聯智能供應鏈體系九江運營樞紐項目,只見貨物成堆,電動叉車、智慧機器人運輸繁忙。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建成後將成為集電子商務、城市配送、採購結算、供應鏈金融、數據服務於一體的智能城市供應鏈運營服務平臺,可實現年營業收入20億元,目前已有橙心優選、寶能生鮮、如意倉等企業入駐。考察團對項目建設成效給予充分肯定,勉勵企業樹立遠大志向,錨定更高目標,增強市場輻射能力,打造支柱產業,引領行業發展。
一紙無紡布,美好千萬家。賽得利深耕九江,不斷續寫「產業傳奇」,走進其水刺無紡布項目車間,滿目機杼不歇、生產繁忙之景。該項目建設年產5萬噸乾濕巾、面膜以及工業和生活擦拭布水刺非織造布產品,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預計可實現產值10億元。項目一期2條進口水刺生產線已於去年9月底建成投產,年產能1.7萬噸。考察團對此高度肯定,希望企業繼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加大投資力度,加快發展步伐,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產業集聚發展,項目「接二連三」。喬旭(江西)環保科技項目是該區纖維素纖維板塊的重要環保配套關聯企業,主要依託「賽得利」處理纖維素纖維生產過程中副產的硫氫化鈉廢液。該項目於去年2月28日開工建設,目前進行試生產,全部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一期項目投產後,喬旭在九江兩家公司的總生產能力將躍居亞洲第一,考察團對此表示讚賞,叮囑企業注重安全、環保,行穩致遠、做大做強。
「三」生萬物,「數」盡風流。鄱陽湖生態科技城逐夢三載、奮楫篤行,奏響了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主旋律」,一座生態新城初具規模。
考察團一路看得認真、問得仔細,感受「九江矽谷」的無限活力:數字九江展示中心項目以「數領潯城、慧澤民生」為主旨,涵蓋數字戰略、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藍灣四個板塊內容,致力打造九江數字發展戰略成果展示運營中心;京東長江經濟帶數字經濟區域樞紐項目計劃5年內牽引100家企業落地,累計實現30億元以上銷售額;新四季攝像頭模組及IC封測項目主要建設10條COB封裝及後端封裝測試線,達產後具備月產10KK攝像頭模組及相應影像模塊化產品生產能力,可實現年產值12億元。從零開始、白手起家、茁壯成長……考察團對鄱陽湖生態科技城的開發建設成效給予肯定,希望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擁抱數字經濟新藍海,加大項目招引力度,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引進,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快速度推進,引領全市乃至全省數字經濟發展。
匯「溪」成河,春潮正湧:過去一年,濂溪區預計全年完成生產總值303億元,增長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6億元,增長20.38%;規上工業營業收入400億元,增長12%;全社會固投增長8.5%;工業固投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主要經濟指標總量繼續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獲得全省利用外資一類縣(市、區)第一名。
第十五站:八裡湖新區
沐浴冬日暖陽,漫步賽城湖南岸綠道,一橋一物語、一驛一故事,滿目湖光山色,令人心曠神怡。
昔日荒山野嶺,變身生態綠道。該項目總投資4.2億元,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綠道及景觀綠化,沿線設置了10個服務驛站和7座景觀橋梁,成為展示九江城市形象的又一張靚麗名片。下一步,八裡湖新區將啟動綠道二期的建設,形成總長約40公裡的環湖旅遊觀光帶,引進國內頂級的馬拉松、自行車、垂釣競技等賽事活動,帶動旅遊和消費,提升新城人氣。考察團叮囑相關負責人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後續管理,真正把綠道打造成沿湖景觀帶、旅遊帶、休閒帶、文化帶和保護帶。
頤和·賽城湖康養中心是該區建成運營的第一個康養經濟項目,中心依託卓越的醫療技術、醫養結合的新型養老模式,致力打造五星高端養老機構。考察團走進康養中心,只見休閒茶吧、舞蹈室、書畫室、閱覽室、棋牌室、電影院等休閒娛樂設施一應俱全。工作人員介紹,中心每周定製康樂活動,定期開展各類文藝課程及文體競賽,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考察團成員點讚該區因地制宜興產業的做法,希望該區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加快引進相關項目,推進健康產業鏈建設。
規劃精緻,生態優美;建設高速、管理有序;發展增效、民生優先……八裡湖新區發展日新月異。總投資約4.1億元的賽城湖大道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綠化、亮化及海綿城市設施,項目全長約25公裡,總建設面積約100萬平方米。項目將環賽城湖道路地下全長約120公裡6種管道一次性下地埋設到位,並對道路兩側景觀按照海綿城市的標準進行打造,讓雨水進行自然吸收和淨化。考察團指出,建好更要管好,讓項目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賽城湖一湖清水。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去年,八裡湖新區一手抓疫情防控、防汛救災,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完成財政收入7億元,超額完成5億元的年度目標,城市建設加快從「八裡湖時代」走進「賽城湖時代」。
第十六站:九江經開區
工業經濟主陣地,邁出發展大步伐!置身九江經開區,處處可見企業發展提質增效、主導產業加速集聚的喜人態勢。
當天下午,考察團走進華晟視訊(九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華諾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一條條現代化生產線、一臺臺智能製造設備映入眼帘。華晟視訊項目於去年10月15日開工建設,12月25日試生產,全部達產後預計月產教育平板、電視機面板、電腦平板模塊38萬片,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5.4億元,納稅1500萬元。華諾半導體科技項目一期於去年8月25日啟動,12月17日試生產,可實現各類電子主板8000萬片的產能規模,年營業收入約10億元,納稅1500萬元。兩個項目落地生根,為該區電子電器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注入新動力。從項目籤約落戶到建成試產,兩個重點產業項目僅用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創造了九江經開區項目建設新速度,考察團高度稱讚項目推進速度,鼓勵企業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加強研發力度,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
推進項目建設不鬆勁,發展動能持續釋放。擁有行業領先技術,自主研發的產品榮獲了60餘項國家專利,多項熱泵技術解決了汙泥幹化方面技術難題……江西新晟啟環保科技公司主要生產汙泥低溫除溼幹化機、低溫餘熱幹化機、裂解氣化機等設備,產品暢銷國內外。考察團點讚企業著力科技攻堅的成效,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攻關,不斷自我突破,開發更多產品,實現更大作為。江西百達精密製造有限公司產品配套區內瑞智機電產業園,主要從事高效節能壓縮機零部件加工生產,產品涵蓋壓縮機泵體的六大件,產品主要尺寸及各項精度要求都達到了微米級,項目全部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億元。考察團充分肯定該區打通產業經濟「內循環」,推動產業鏈式發展的做法,希望繼續強化舉措,做好延鏈補鏈壯鏈文章,加快推進產業聚集集群發展。
時下的九江經開區,處處可見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場景,「三新」經濟迸發新活力。新建成投入運營的千藝267數字文創園,成為市民休閒新去處、網紅打卡新地標。考察團一行參觀了文創園網上帶貨直播、殘疾人特創空間、跨境電商館、餐飲休閒區等,對該區大力發展「三新」經濟、數字經濟、網紅經濟、夜經濟,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給予充分肯定,鼓勵文創園有關負責人繼續加強創新,激發創意,實現創造,瞄準市場需求,挖掘文創空間,不斷把文創園做大做強,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勠力同心、共書精彩!去年,九江經開區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00億元、園區營業收入1200億元、財政收入122.5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園區營業收入、財政收入、稅收佔比、外貿出口等5項指標總量保持全市第一,榮獲「全省開放平臺先進單位」。
「巡迴看」已經結束,「朝前走」早啟新程。大家一致表示,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九江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重大。開局關係全局,起勢決定勝勢。今後,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九次全會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齊心協力、開拓進取,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九江、譜寫新時代九江改革發展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來源:九江e媒、九江新聞頭條
責任編輯:楊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