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帶你了解: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22 國家稅務總局

繼「稅費優惠政策解讀」「你來問我來答」系列視頻講座後,稅務總局「稅務講堂」近日又推出「熱點政策解讀」系列課程,為納稅人、繳費人解讀最新出臺的稅費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要具備哪些條件?

相關解讀

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要具備哪些條件?

答: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普惠性減免政策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條件是相同的。即,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企業,既可以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也可以同時享受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

具體條件按《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實施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2019年第2號)規定掌握,即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並且,無論實行查帳徵收方式還是核定徵收方式的企業,只要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均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小型微利企業在預繳申報時,可直接按當年度截至本期末的資產總額、從業人數、應納稅所得額等情況判斷是否符合條件。

相關焦點

  • @小型微利企業,企業所得稅緩繳最熱問題都在這兒
    相關問題小編已幫您整理好啦,快來一起學習吧~~01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要具備哪些條件?相關解讀:問: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要具備哪些條件? 答: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普惠性減免政策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條件是相同的。
  • 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具體如何辦理?1分鐘教會你
    繼「稅費優惠政策解讀」「你來問我來答」系列視頻講座後,稅務總局「稅務講堂」近日又推出「熱點政策解讀」系列課程,為納稅人、繳費人解讀最新出臺的稅費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具體如何辦理?
  • 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繳所得稅政策落地!
    6月5日,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簡稱「省稅務局」)發布消息稱,我省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緩繳2020年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繳納。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01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按規定辦理預繳申報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統一實行按季度預繳,2020年剩餘申報期即7月、10月申報期),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
  • 「小型微利企業」和「小微企業」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
    相關問答「小型微利企業」和「小微企業」兩者之間有什麼不同?如果要找一個比較接近的解釋,那就是工信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於2011年6月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將16個行業的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小微企業可以理解為其中的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
  • @小型微利企業:緩繳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應該這樣填
    相關問答我是一家查帳徵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的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請問在填報A類預繳申報表時,如何享受這個政策?答:為落實小型微利企業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修訂了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表,修訂後的A類預繳申報表在第15行之前增加臨時行次第L15行;修訂後的B類預繳申報表在第19行之前增加臨時行次第L19行,用來填報緩繳金額。
  • 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明確
    ,現就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按規定辦理預繳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併繳納。
  • 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看過來!緩繳所得稅這樣操作|助力企業政策指南
    下面通過一組問答詳細了解下吧——1、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內容是什麼?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辦理預繳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延緩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一併繳納。具體是指,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年7月、10月辦理第二、三季度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時,只申報不繳稅,應繳稅款延緩至明年1月同2020年第四季度的稅款一併繳納。2、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政策的條件是什麼?延緩繳納企業所得稅政策和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普惠性減免政策中的小型微利企業條件是相同的。
  • 收藏|@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請收好
    下面為你們整理了一份小型微利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政策熱點問題解答,一起來看看吧!問1.我公司2019年擁有員工150人,全部資產總額4000萬元,年應納稅所得額200萬元。我公司是否符合現行政策規定的小型微利企業條件?
  • 小型微利企業是否有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的政策?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12366納稅服務平臺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第一條規定,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
  • 13個問題,幫你搞懂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預繳業務咋處理
    為了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從2016年4月開始,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統一實行按季度預繳。實際操作中相關問題咋處理,以下13個問題幫你搞清楚。 1.小型微利企業,可以按月預繳申報企業所得稅嗎?
  • 怎麼定義「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有什麼不同?
    小型微利企業的創立和發展對於創造大量自我就業機會、扶助弱勢群體、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都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國不斷給予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支持。那麼什麼是小型微利企業?有哪些優惠政策?什麼樣的企業屬於小型微利企業?
  • 小微企業2020所得稅可以緩繳?還能退稅?薪稅師專家解讀6大要點
    企業根據經營情況以及相關稅收規定自行判斷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的條件,並自主選擇是否享受延緩繳納政策。符合條件且選擇享受延緩繳納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自行計算延緩繳納稅額,並通過填報企業所得稅預繳納稅申報表享受延緩繳納政策。個體工商戶實行簡易申報的,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暫不扣劃個人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併劃繳。
  • 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具體操作如何理解?權威解讀來了
    繼「稅費優惠政策解讀」「你來問我來答」系列視頻講座後,稅務總局「稅務講堂」近日又推出「熱點政策解讀」系列課程,為納稅人、繳費人解讀最新出臺的稅費政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今天我們來學習: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延緩繳納具體操作如何理解?
  • 財小融:「小型微利企業」和「小微企業」的差別
    大家常常會在新聞中看到小微企業,但是有時候會在稅收政策說明裡看到小型微利企業,因而混淆,但是這兩種說法意義上並不相同。 ,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界定,目前所說的「小微企業」是和「大中企業」相對來講的。
  • 企業所得稅2021年首個徵期申報提示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0號):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辦理預繳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延緩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一併繳納。
  • 子公司or分公司,小型微利企業設立哪個更省稅?
    說明: 1、若是設立分公司,由於企業所得稅需要匯總納稅,匯總後超過了小型微利企業標準,沒法享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需要按照25%繳納企業所得稅。 5家分公司合計企業所得稅=5*100*25%=125萬元 2、若是設立子公司,由於每家店不論從人員人數、資產總額還是應納稅所得額看,都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可以享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需要按照5%稅負繳納企業所得稅。
  • 緩解資金壓力,小微企業所得稅可延遲到明年繳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通訊員 仇春芳 張笑歌 日前,記者從稅務部門獲悉,小型微利企業在今年7月、10月按規定辦理二、三季度預繳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併繳納,再次有力「助跑」企業復工復產,
  • 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中小型微利企業有啥規定?
    2019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中,小型微利企業的認定標準的政策有什麼變化嗎?這些年小型微利企業發展迅速,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年都有好多利好政策。2019年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例如: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100萬元,應納稅額=100*25%*20%=5。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 5月1號起,小微企業的所得稅可以延期繳納,這4個常識會計要記牢
    1、5月1日開始,小微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有什麼變化?根據《關於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延緩繳納2020年所得稅有關事項的公告》的規定:2020年5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業在2020年剩餘申報期按規定辦理預繳申報後,可以暫緩繳納當期的企業所得稅,延遲至2021年首個申報期內一併繳納。
  • 小微企業和小型微利企業到底什麼區別?稅務總局統一回復了
    如果要找一個比較接近的解釋,那就是工信部、國家統計局、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於2011年6月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根據企業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將16個行業的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三種類型,小微企業可以理解為其中的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