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越俎代庖的童年

2021-01-19 中國青年報

剛咿呀學語就開始接觸音樂,學習小提琴、合唱和舞蹈,時常被帶著觀賞芭蕾舞劇作消遣,也常參加戲劇演出;熟悉各種體育運動,在專業人士指導下學習騎馬和劍術,精通槌球、網球、曲棍球;三歲翻書閱讀,四歲臨帖寫字,六歲跟隨名師練習寫作……先別焦慮,這不是又一個 「虎媽」「狼爸」對照藤校標準精心打造的十項全能「牛娃」。這是法國波旁王朝第二任國王路易十三。

舉出路易十三的例子並不是想為今天拼了老命也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父母們再樹立一個貴族式兒童教育的標杆。事實上,根據法國著名歷史學家菲力浦·阿利埃斯的經典名著《兒童的世紀:舊制度下的兒童和家庭生活》一書的觀點,在路易十三生活的17世紀初,不要說所謂兒童教育,就連「兒童」觀念本身也不過剛剛出現。在此之前,中世紀的人們對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缺乏關注,甚至可以說有些漠視:那些生命脆弱、尚不適於融入成人社會生活的幼兒不被計入家庭人數,他們一旦在體力上勉強可以自立,又會立刻被劃入成人隊伍,與成人一樣勞作生活。其後,隨著嬰兒死亡率下降,父母對孩子才開始表現出更多的關愛和情感,但也只把他們當作「逗趣和解悶的對象」。即便是當時貴為王太子的路易十三,三五歲時也是成年人取樂的對象,人們逗弄他,對他大開和性有關的玩笑,觀察他的反應並以此為樂。直到17世紀晚期,隨著新教和中產階級的興起,封閉的學校教育取代了傳統「學徒制」,家庭也不斷向內部收縮,兒童與外部世界的成年人完全區隔開來,現代兒童的概念才正式出現。「人們關心的不再只是孩子的未來和他將來的建樹,還關心他的現時情況,他的真實存在。」這時,兒童終於在家庭中有了特殊的地位。

《兒童的世紀》一書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提出現代的「兒童」和「童年」的觀念不是人類社會與生俱來的,而是隨歷史和社會演變逐漸建構而成的。繼該書之後,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和英國學者大衛·帕金翰也各自出版了專著,對電子媒體的出現是否會導致現代社會童年的瓦解消逝等問題進行了論述與剖析。

中世紀的人們肯定難以想像,數百年後的今天,兒童已成為家庭的絕對中心。兒童教育拓展到了生理、心理、道德、智力等各個層面,受到了高度的重視,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是該「還孩子一個純真快樂的童年」,還是該拼盡全家財力、物力、人力,讓孩子有一個先起跑的童年,甚至要「贏在子宮裡」?今天的人們喋喋不休,各執一詞。但這些探討與爭論都是源於成年人對於兒童和童年生活「是怎樣」「該怎樣」的想像與界定,建立在成年人對自身成長經歷的回顧和認知之上。而作為爭論焦點的兒童,其自身在這些爭論中的主體性並未得到真正的發現與重視。

美國學者尼爾·波茲曼曾提到,針對他提出的電視等電子媒體風行侵蝕兒童和成年間疆界、導致「童年消逝」的觀點,很多孩子曾表達過不同意見,有的孩子更指出「一周五天上學才是荒廢童年」。這表明,孩子們對於兒童和童年的含義和特質有著自己的認知和立場。兒童是真實鮮活的存在,而並非只是受成人庇護、由成人擺弄的懵懂無知的弱勢群體。在當代社會,他們也應有表達、選擇和參與的權利。家長、學校、媒體、政府以及整個社會應該擺脫先入為主的觀念,不能盲目自大、越俎代庖。要真正地發現當今時代下的兒童,關注他們的樣貌,聆聽他們的聲音,尊重、保障他們的權利,平等地與他們進行交流,幫助引導他們找到個性化的真實自我、成長為理性而負責的主體。這才是現代社會成年人所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現代兒童的觀念也許是建構而成的,人們對兒童的認識以及情感的表達方式也許在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但關於兒童與童年,總有一些特質是人所共知、千百年來不曾改變的。正如《兒童的世紀》一書所引用的17世紀晚期一幅版畫作品上的說明文字寫到的那樣:

「這是天真無邪的年紀

我們都應該重新回去

可以對未來充滿憧憬

那就是我們的希冀。」

相關焦點

  • 越俎代庖與各司其職
    (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莊子.逍遙遊》)  企業管理者最忌諱的便是越俎代庖。  工作人員不可越俎代庖,企業領導更不可越俎代庖,須知領導縱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一人包打天下,更為重要的是,一旦企業領導者離開了自己的站位,進入到部屬份內的業務,乍一看,領導勤勉,殊不知,此等做法不僅挫傷了部屬的積極性,而且擅離職守,捨本逐末,貽誤企業的正常營運,造成管理、運行的紊亂,損失巨大。處在領導的崗位,調動起各部屬的積極性,各盡職守,各司其職,「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
  • 越俎代庖不是個好辦法
    【緣木求魚】越俎代庖,是危害一個社會系統安全穩定的很大的消極因素,方方面面對此都應該有一個清醒且充分的認識。必須承認,越俎代庖這種行為,是危害一個社會系統安全穩定的很大的消極因素,方方面面對此都應該有一個清醒且充分的認識。對任何一個社會系統而言,各司其職、各盡其責,是基礎性保證,任何一個節點失守或者被侵奪,都會作用於整個系統,整個系統必須隨之做出或大或小的調整,否則就難免紊亂、甚至崩潰;而無論哪一種反應,都會造成資源的浪費、損失,系統代價明顯過大。
  • 成語故事天天講——越俎代庖
    -越俎代庖- 【成語】:越俎代庖
  • 物業禁業主飼養寵物是越俎代庖
    物業禁止業主飼養寵物是越俎代庖之舉,應當及時叫停。按照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並沒有絕對禁止公民養寵物。法無禁止即可為,也就是說,居民有養寵物的自由,也有不養寵物的自由。物業公司沒有權利單方面禁止居民養狗,青島北村新苑小區物業張貼通知,在小區內全部禁養寵物,顯然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 成語故事《越俎代庖》
    這個故事出自《莊子·逍遙遊》成語「越俎代庖」便是從許由最後說的那句話緊縮而來,人們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職務範圍去包辦代替別人的工作。原創不易請多加關注 江郎世家
  • 中青報:網絡維權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執行正義」
    中青報:網絡維權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執行正義」 楊鑫宇/中國青年報 2020-11-05 07:06
  • 替企業做規劃有點越俎代庖
    最近,筆者在地方調研和討論一些地方「十四五」規劃工作,發現一個現象——個別地方在研究本地規劃時存在越俎代庖現象。而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市場主體,擁有生產經營自主權,這要求政府更好發揮作用,作規劃絕不能越俎代庖,不該對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具體經營情況指指點點。現實中,個別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總覺得自己比企業強,老想著替企業作規劃、拿主意。這種態度是不對的。各地各行業千差萬別,市場需求多元多樣,地方規劃必須立足實際,涉及企業的規劃必須充分尊重企業、依靠企業、相信企業。
  • 黨員來信:服務不能「越俎代庖」
    在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過程中,類似這種「越俎代庖」的現象時有出現。筆者以為,建設服務型基層黨組織落腳點是「服務」二字,要想做好「服務」這篇文章,需從服務平臺、水平、內容及機制等方面下功夫,而不是簡單、機械地理解服務型黨組織的含義,把「服務」與「替代」等同起來,更不能急功近利,把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政績工程」來抓,搞些花架子。
  • 王毅:海灣是海灣各國的海灣,域外國家不能越俎代庖
    王毅:海灣是海灣各國的海灣,域外國家不能越俎代庖 王毅表示,伊朗核問題是牽動海灣地區局勢的重要因素。
  • 阿里越俎代庖想制定國內咖啡標準?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資本的惡
    在2021新年伊始看到這樣的新聞說令我相當震驚,阿里作為電商平臺竟然可以越俎代庖起草國內專業領域內的規範,而其背後還隱含著雀巢這樣的海外巨頭,實在令人難以想像。而這一切還是發生在螞蟻集團被約談,阿里被反壟斷立案調查後沒多久,實在令人相當恐懼。1、從雲南協會的聲明看阿里問題:雲南咖啡協會的回應其實已經很好地指出了阿里在這次事件中的圖謀。
  • 餐館起訴衛生局「越俎代庖」
    菜油「酸價」超標被罰5萬,執法主體處罰權遭質疑餐館起訴衛生局「越俎代庖」金黔在線訊 今年5月,凱裡市衛生局在對凱裡知名餐飲店「潘家辣子雞店」使用的菜子油進行檢驗時,發現油料「酸價」超標。據此,該局開出了5萬元的罰單。事後,「潘家辣子雞店」負責人認為衛生局沒有處罰權,一紙訴狀將其告上了法庭。8月25日,凱裡市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 媽媽的陪伴為何沒出效果:父母越是越俎代庖,越錯的離譜
    坐在琪琪旁邊的媽媽卻是急性子,總是忍不住提醒孩子,下手輕一點,不要畫到外面去,天空是藍色的,這樣畫不對。可孩子總是理解不了媽媽的意思,又控制不好力度,媽媽終於是忍不住搶過孩子的畫筆。畫是完美了,可孩子卻沒有享受的玩樂的開心。
  • 《功夫聯盟》:惡搞可以,但請不要毀童年
    《功夫聯盟》:惡搞可以,但請不要毀童年最初是抱著一腔熱血去看《功夫聯盟》的,本來以為這會是喚醒童年回憶的功夫大片,結果發現根本不是一回事,與其說是功夫聯盟,不如說是玩笑聯盟,開的還是「四大宗師」的玩笑。
  • 麥家:童年成就了我,但我寧願不要今天的成功,我想要童年的快樂
    書中以麥家的故鄉為背景,在故事中,他還原了童年的生活環境,並將兒時和父親相處的心境帶入到故事中。他說:「這輩子總要寫一部跟故鄉有關的書,既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紀念,也是和故鄉的一次和解。」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到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麥家說。他用故事告訴我們:放下是饒過自己的智慧,時間終會讓一切和解。「時光不能倒流,我父親沒有辦法彌補對我的愛,我也無法把我曾經失敗的父親角色重新修補好。」
  • 王毅:海灣是海灣各國的海灣 域外國家不能越俎代庖
    海灣是海灣各國的海灣,域外國家可以提供建設性幫助,但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藉機謀利,拉一派打一派。應採取公正平衡立場,真心實意勸和促談,推動當地局勢穩定下來。
  • 章含之幫總理翻譯 因為不懂「越俎代庖」被批評
    1965年6月,周恩來訪問阿爾巴尼亞,範承祚現場翻譯因為不懂「越俎代庖」而當場被他批評,「怎麼不懂這些?要加強學習了」「冀朝鑄第一次給周恩來當翻譯,腿一直在發抖。」過家鼎滿面笑容地說到自己的朋友。章含之說她幫總理翻譯,也因為不懂「越俎代庖」而當場被他批評,「怎麼不懂這些?要加強學習了。」周恩來常考翻譯,經常在會見前討論哪個詞怎麼翻譯,有時順便把今天要談的主題事先通報給翻譯,讓大家心裡有數,「要求是很嚴格,但是他很尊重人,始終把我們當同志來對待。」
  • 評分魯能負申花:戴琳越俎代庖,小姚萊昂令人失望,僅2人及格
    戴琳:4分,求戴老闆以後不要越俎代庖,防守才是你的責任。帶球組織、長傳禁區這樣的工作請交給隊友,也請不要再浪射,雖然也曾經進過遠射,但浪費的機會也多,回報率不高!
  • 校園欺凌不要怕!集齊7張「護身符」,召喚平安快樂童年!
    校園欺凌不要怕!集齊7張「護身符」,召喚平安快樂童年! 在六一兒童節之際寧波法院小課堂開課了各位小朋友們請收好以下7張「護身符」守護平安快樂童年
  • 文學是童年的精神食糧 完整童年不可缺失文學
    文學就是童年的精神食糧,是童年內在願望不斷激起和生發的動力。  在我的心目中,兒童文學是與兒童的心靈緊密相連的大學問,它首先是文學,不是教化體系。兒童文學也是兒童哲學、兒童心理學,也可能蘊含了兒童教育學。雖然我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但我認為,兒童文學作品首先要關注的不是教育,而是兒童的心靈世界。
  • 【振峰兩會觀察】扶持小微企業,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此外,需要明確的是,打理中小企轉型的任務應交給「市場」,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經濟要轉型,結構要調整,經濟社會發展才有持續和動能;但並不意味著政府要伸出手來,幫企業「扭頭」轉身。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也就是說政府應該尊重經濟規律,讓市場來「倒逼」企業,用政策取向、優化環境和目標平臺來促推企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