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盤點了百慕達三角離奇事件,今天談談對百慕達的一些見解。
這樣的怪事數不勝數,大體概括為:飛機輪船失事類,莫名失蹤存活類,航向異常遇見怪物類,還有出了事時空旅行類。
這些神秘事件響應的解釋理論也是相當「精彩」,可以說是一個百慕達三角撐起了整個物理學理論。比方說次聲波振動理論,海底水潮學說,天然氣水化合物學說,磁偏角異常作用,水下金字塔,磁場效應,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有的高大上的科學家還覺得這些學說太基礎了,又給加上相對論,高維空間,量子糾纏,黑洞效應等等,正所謂猶豫不決量子力學。再到現代可能要搬出超弦理論了,真是順應科學發展而「發展」。要是在不滿意,那就老方法:請出萬年背鍋俠外星人。有些陰謀論者也出來蹭熱點,藉此抨擊美國搞秘密實驗。
這科幻程度快趕上小說了,那些專家發了這麼多論文,研究這麼多年,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政府也調查過,飛機輪船去哪了?人去哪了?問題也不見解決。
其實百慕達三角很好解釋:這些離奇事件大多數是假的。所謂造謠如履平地,闢謠難於登天。一切的一切都得從百慕達三角怎麼「火」起來說起,地理學只有「百慕達群島」這個詞。那百慕達三角是哪來的?是作家們造出來的。經過作家們的暢銷書推廣,這個詞就傳開了。考慮到那個年代信息傳遞技術不成熟,書籍報紙自然就是人們獲得信息的來源。作家再利用自己極具渲染力的文筆加豐富的想像力,百慕達三角這個詞想不火都難。
1945年飛行員百慕達三角海域失蹤事件:這應該是傳的最熱的一個真實發生事件了,大概情況是飛行隊長泰勒執行任務,帶領飛機隊從弗羅裡達向東飛行到巴哈馬群島再返回基地,飛行路線大概是個三角形,返回基地途中迷失方向行蹤不明,最後燃料耗盡沉入大海。事後美國軍方開始搜救,可是沒有搜救成功,反而損失一家救援飛機,機組13位成員遇難。
後來調查之後發現這次事故泰勒隊長負有主要責任。據說泰勒隊長雖然飛行經驗豐富,但性格固執,而且起飛前沒有帶導航儀和手錶,開始發現失去方向時飛行總部要求泰勒將指揮權移交,被泰勒拒絕。(泰勒曾經有過兩次迷航經歷都生還下來,可能出於自信)當時燃料還可以飛行四個小時,迷之自信認為自己能帶隊飛回基地,結果在他的帶領下飛機越飛越遠,飛向大洋深處。據記錄當時有隊員發現方向不對請求重新定向但被固執的泰勒拒絕,最後燃料耗盡,墜海失蹤(難怪沒有油花,都給用了),事故發生後救援受天氣影響,再加上救援飛機pbm5水上飛機當時的設計缺陷(因經常漏油被飛行員戲稱為飛行中的油箱)導致飛機爆炸,當時海上郵輪也看到飛機航線上的油帶。
總之飛行員失蹤和搜救飛機墜毀都有合理解釋,並無超自然現象,但是美國政府迫於遇難家屬和社會輿論的壓力(6架飛機27名飛行員),沒有提及泰勒的失誤,只說是因為糟糕的天氣和未知因素。
就是這個未知因素,激發了很多作者的寫作靈感,陰謀論也層出不窮,最後糟糕天氣變得不重要,未知因素將百慕達海域變為人們心中超自然的象徵。人們開始找出發生在這片海域的事故,添油加醋,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美國作家文森特 蓋迪斯,他寫的關於百慕達的書一時成為了暢銷書。哥倫布的經歷就是這位大哥引用的,可是百年前的事了,口口相傳最後是否還是當初那個事實,這已無從考證了。蓋迪斯也因為暢銷書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這引來了很多作家的跟風,從那以後只要這個海域出點事就能被某些人寫上天。更有甚者開始編造事故,作家之間互相引用,終於百慕達三角這個詞深入人心。
有造謠者就有闢謠者,美國有位圖書管理員拉裡庫茨,整理海上事故檔案時發現很多矛盾,經過搜集資料和訪問調查,出版了一本書【百慕達三角之謎 已解】,書中指出很多以此為生的作家所描述事件的不準確,用事實說話,最後說明百慕達海域只是很平常的海域,發生事故次數和頻率也是正常範圍內。主要是這片海域天氣多變,很多事故都能用天氣惡劣和運輸工具的故障來解釋。
其實仔細想想,這片海域如果真是事故發生頻率高於其他海域,航空航海公司不會把航線設在這片海域。還有航空航海保險公司,也沒有拒絕為經過這片海域的航線提供保險,保額也正常。公司是要盈利的經常有賠錢的風險肯定要規避風險。所以想到這裡謠言就不攻自破。
百慕達地區的政府也因百慕達三角的知名度大力發展旅遊業,不願闢謠。其實世界上很多景點也是如此,用神秘色彩用歷史事件用神話故事來營銷,無可厚非,大家是要吃飯的嘛。
百慕達這個東西確實流量很足,勾起人們好奇心的東西都很有流量。自媒體時代了,就說我前幾天編了一篇關於尼莫點的文章。看的人就很多,所以我就又編了篇百慕達的離奇事件盤點,可深入了解後發現很多都是「過於誇張」,我就寫了篇觀點文,算是闢謠吧。
可能是這個自媒體時代的通病,信息多了,真實度就不好說,大大小小信息滿天飛讓人眼花繚亂。科普的人想要闢謠假的,可是假的更多人願意相信,這個世界如果真是那麼平淡無奇,凡事都有合理解釋,這種東西誰愛看?
認真你就輸了,本文只表明我自己的觀點,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都去較個真豈不是很累。
願諸位在接受這個時代信息的時候能保持理性,世界很大但生活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