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9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7日,中國兒童中心主辦的「賦能家庭,託舉未來——0-3歲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主持開幕式,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蔡淑敏、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芮心月出席並致辭。來自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甘肅等8個省市的各級婦聯領導及項目專家等50餘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開始前,來自湖北、湖南、貴州、河北、山西的代表向參會嘉賓展示了項目成果展板,並介紹多年積累的項目經驗和成效。會上播放了兒童早期發展社區家庭支持項目的宣傳片,並連線新疆伊寧志願者,讓參會人員更加直觀地了解項目開展情況。
蔡淑敏同志代表全國婦聯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為中國兒童事業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她強調,在十九屆五中全會擎畫未來發展藍圖之際,在國家大力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背景下,中國兒童中心舉辦此次會議,對於在新發展階段,探索提升兒童早期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她指出,要進一步鞏固深化項目成果,總結試點經驗,積極探索早期教育多元化服務模式,為家庭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育兒支持與服務。
蔡淑敏書記致辭
芮心月女士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致辭,強調了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作用,期待與各位夥伴繼續開展密切合作,通過支持政策制定、提供技術支持、加強能力建設和社會動員,為兒童早期發展進一步探索和推廣創新方法,從而造福中國所有兒童,特別是最為弱勢的兒童。
芮心月女士致辭
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主持開幕式
會議第二單元由中國兒童中心副主任楊彩霞主持,與會嘉賓就兒童早期發展社區家庭支持服務多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享。
中國兒童中心副主任楊彩霞主持第二單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教育處高級項目專家陳學鋒對兒童早期發展社區家庭支持項目進行了介紹,講述了項目設計的背景與目標,服務模式,服務成效,存在的不足和對未來的展望。
陳學鋒女士發言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耘從項目評估的角度系統梳理了項目的主要發現和成果,為政府提供清晰、有效的包括工作模式和成本測算的經驗。
王耘教授發言
全國婦聯家庭和兒童工作部兒童工作處處長王亞玲介紹了2020年10月頒布的《全國婦聯推進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意見》,從《意見》起草的背景、過程,整體框架和主要內容等進行了闡述。
王亞玲處長發言
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叢中笑就項目技術支持的專家團隊建設情況做了總結回顧,對不同項目周期中專家團隊重點工作進行詳細介紹,並提出專家團隊未來工作的思考。
叢中笑書記發言
湖南省婦聯家兒部部長黃蘭香、汾西縣副縣長杜浩強、湘潭縣副縣長陳虹伶就各地的項目經驗和成果進行了分享。
黃蘭香部長發言
杜浩強副縣長發言
陳虹伶副縣長發言
會議第三單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國家衛健委幹部、培訓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蔡建華,全國婦聯家兒部兒童工作處處長王亞玲,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佘宇等多部門的專家圍繞「早期服務為什麼強調對家庭的支持」「ECD模式在各地區的推廣性及發展建議」進行了深入研討,作為對兒童早期發展社區家庭支持服務的傾聽與回應。
圓桌論壇支持人及嘉賓發言
下午,與會人員分兩組現場觀摩參觀了兒童早期發展項目國家級示範基地—中國兒童中心家庭養護支持中心和中國兒童中心老牛兒童探索館,早期兒童發展部部長馬菁和副部長王瑛分別介紹了相關情況,參觀人員實地感受了兒童早期發展給家庭孩子帶來的變化。
馬菁部長介紹中國兒童中心家庭養護支持中心
參觀老牛兒童探索館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嬰幼兒照護服務惠澤家庭,造福社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是婦聯組織服務家庭、服務婦女、服務社會的民生實事。適逢項目第三個周期結束之際,及時的總結、分享項目經驗,倡導更多的地區加入到兒童早期發展服務的推廣中,將是落實我國「幼有所育」,推動《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落地的重要舉措。
小程序:中國兒童中心
微信號:cncc-1982
原標題:《賦能家庭,託舉未來 | 0-3歲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服務會議在京順利召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