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龍念」

2021-01-07 煮文煎字

【乾卦】第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的「龍念」。

就拿個例來說:馬雲說,我不需要感謝什麼投資人,而是投資人要感謝我,我做的事為了利見大人的事業,投資我,我讓他十倍的回報,這是我讓他大回報,有什麼理由要急著感謝他呢。

這就是「利見大人」之「龍」念的氣度。

「利見大人」通俗的來講也就是思想主張。比如:共產黨對百姓說,同胞們,你們要民主嗎?要,這誰不要啊;你們要自由嗎?要,誰都愛自由;您們要做主人嗎?要,這樣的好事哪能不要啊。好,那麼大家跟我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吧,只有推翻他們這些剝削階級我們就能實現這些理想了。

讓大家受益這就是「利見大人」理念主張,有利於己的是人都會同意。但推廣這些理念與主張的人呢?事情總得有人去執行,並且是一批人去執行。但執行理念的人那就麻煩大了,一會流血,二會掉腦袋,三會連累家人。這種不太利於自己的事情沒多少人會同意,所以就有了共產黨員。並且是謹慎而又謹慎的發展黨員,共產黨員不是過來分利的,他們是來完成他們的信仰和使命的。所以這種大事,非有堅定意志,堅定信念的人才可幹成了。這種就是「利見大人」之「龍」的精神。

【乾卦】第三爻: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為了沒有無咎,沒什麼災難,則要時時保持積極而自強不息,同時夜裡時反省是否有什麼過失和疏忽。

為什麼要如此苛刻的要求自己呢?

因為成就事業不是一個人可以做成的,他必須要有一個團隊,團隊需要一個念想,這個念想就是「龍」出來立事的精神主張,這個主張暗含著後面的「利」。所以大家一開始的確是相信了「龍」,但是如果努力了一段時間,沒有「利」的兌現,那就變成忽悠了,這樣大家就必然會一鬨而散。所以,「龍」必須比誰都認真,日復一日的堅持,直至打出一片天地,兌現當初利見大人的諾言。

此時「龍」就進入了【乾卦】第四爻:九四:或躍在淵。(龍在深淵,一方諸侯)

相關焦點

  • 《易經》中「大人」是誰?為什麼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都要見大人?
    九二(第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第三爻):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第四爻):或躍在淵,無咎。九五(第五爻):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第六爻):亢龍有悔。古人喜歡龍,崇拜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所以,用龍來代表一個人在社會的發展歷程。初九象徵一個人的開始階段,他的力量很微弱,處於潛伏蓄勢待發的階段。
  • 爺爺跟我講,什麼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老流氓劉邦是最好的表率
    在上一章中講到的「潛龍勿用」,是乾卦的第一爻(yao),爺爺跟我講過,這個階段對比於人的一生,就相當於是一個人的青年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階段,不僅要懂得「潛」,更重要的是懂得「潛」中之「學」,因為這是為人生的第二階段做準備的,也就是乾卦的第二爻「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幾個字是不是光念起來就非常的朗朗上口,氣勢磅礴?對的!
  • 見龍在田!這個盲僧有點味兒
    官方強推「見龍在田」李青皮膚,而且特意為此開啟了一個專屬活動!這款皮膚雖然只是給了我們一個背影,但是這張原畫卻是非常特立獨行!一頭銀灰的白髮搭配黝黑的皮膚,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一版盲僧的年齡偏大且充滿著力量感,從頭到尾都寫滿了「硬核」二字。
  • 易經中乾卦九二九五裡都有利見大人,到底有何不同?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文言傳中對九二九五爻的解釋,九二爻一定要明白什麼是君德,而作為九五爻要懂得各從其類。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 《周易正義》「九二見龍在田」解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王弼註:出潛離隱,故曰「見龍」,處於地上,故曰「在田」。德施周普,居中不偏,雖非君位,君之德也。
  • 解讀易經的智慧二(2、乾卦六龍)
    九二:見(xiàn)龍在田,利見大人。什麼叫「大人」?「大人」指的是能通天透地的人。用張載的話來講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有這樣理想,有這樣理念,要走這條路的人,這才叫作「大人」。
  • 易經第一卦:乾卦,六龍御天
    卦辭乾,元、亨、利、貞。【解說】乾卦象徵天,慎始、亨通、和諧、貞正。【白話】《象辭》說:龍象徵陽。「龍尚潛伏在水中,養精蓄銳,暫時還不能發揮作用」,是因為此爻位置最低,陽氣不能散發出來的緣故。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白話】九二,龍已出現在地上,利於出現德高勢隆的大人物。
  • 見群龍無首吉:精英團隊內部如果人人謙虛不爭強好勝就吉祥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見群龍無首,吉。譯文:初九: 他像龍一樣潛藏起來毫不張揚。九二: 他象龍一樣出現在人們視野中,引人注目,利於拜見大人物。九三: 他終日勤勉努力,自強不息,即使到了晚上也時刻警惕,保持敬懼,好像危險時刻就在身邊,(如果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放鬆)就不會有災禍。
  • 「曾仕強教授《易經的智慧》之六龍御天」看後筆記
    因此,六龍御天就可代表整個天地自然。乾卦六龍,代表著整個天地自然的變化規律。乾是卦名。六個陽爻,是乾卦的卦象。元、亨、利、貞,是卦辭。卦辭是解釋卦名的,是在說卦的要點。第二階段,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潛到機會來了。抓不住機會,也不一定不好。大不了一生默默無聞,沒大出息,平平安安一輩子。如果抓住了,就得表現好,否則會貽笑大方。而表現的好不好,一般是由九五或上面的領導決定。
  • 乾卦六龍,動而有常:《易經》中的6個歷史小故事,天道自強不息
    舜帝聖人孝心感動天,雖然受盡瞽 瞍父,囂母、象弟基極盡折磨,終能在「歷山」耕田捕魚時利見大德之君「堯帝」。 大哉,堯、舜風範,乃是「乾卦」精義與大道大德之完全展釋示。 「初九」:潛龍勿用。
  • 踏山河#歌詞#見龍卸甲
    踏山河#歌詞#見龍卸甲 亂石穿空 捲起多少的烽火 萬裡山河都踏過 天下又入誰手 分分合合 不過幾十載春秋 我在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的時候 把酒與蒼天對酌 縱然一去不回 此戰又如何 誰見
  • 《哈佛中國史》丨元明兩代的龍見事件
    此後42 年內,龍再未現身。直到元順帝至元五年六月十五日(1339 年7月29日),一條惡龍猛撲向濱海省份福建的腹地山谷。惡龍帶來的疾風暴雨橫掃了800戶民宅,衝毀了1300 公頃農田。10年後,五龍再次駕雲蒞臨江南,吸卷海水於天空噴灑。此後的17年內(1351—1367),有關龍見的記載有七次。
  • 三國之見龍卸甲
    嚴格來說,三國題材的《見龍卸甲》是一部戰爭片,但拍武俠片出身的香港導演李仁港在故事中融入了很多武俠的元素,拍出了濃厚的武俠情懷。其中《見龍卸甲》的配樂可謂驚豔四方,堪稱近年來最為優秀的武俠電影配樂之一。在這張作品中,我們可以聽到配樂人黎允文對劇情和歷史的認真研究,還有每一個音樂細節的認真打磨。
  • 你覺得世界上真的有「龍」存在嗎?看古人是如何記載的
    時至今日,龍已成中華民族共識度最高的標識性文化符號和民族圖騰,它已然成為中華民族所公認的一種民族文化代表,同時也包含著華夏兒女對自身的期盼與祝福。無論身處何處,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會自豪地宣稱自己為「龍的子孫」、「龍的傳人」。 從古至今,中國的龍形象已深入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龍與中華文化間的關係,也已然密不可分。因此,不妨先對中國的龍形象探其源、溯其本,以便深入了解與探究龍的淵源與流變。
  • 龍見:中國歷史的獨特表達方式,明知是假,卻堅持寫進書裡
    但越是簡單的東西,往往都會被我們忽略,上面所說的龍見,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不是是自然現象的龍捲風而已,古人的觀測水平再落後,也不至於連自然現象和實實在在的龍都傻傻分不清楚,尤其是元明兩朝,關於龍見的記載特別多,他們真的僅僅是愚昧落後的產物嗎?
  • 關於龍的成語
    龍馳虎驟:  謂群雄逐鹿  龍雛鳳種:  指帝王后裔  龍德在田:
  • 天下第九 | 見龍在田—躍龍在淵—飛龍在天:共和國輝煌壯麗70年
    【本文為作者天下第九向察網的獨家投稿】補天裂——見龍在田上古神話時代,水神共工作亂,怒觸不周山。導致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裂,解民於倒懸。此後中華文明一直雄立東方、稱雄地球,綿延五千年。自近代以來,西方先後興起三次工業革命,科技日新月異,工業文明催生強大實力,四海徵服,全球殖民。
  • 海賊王:薩博大戰CP0路奇,革命軍首領龍被依姆大人打趴了,真慘
    革命軍首領龍已經進入聖地瑪麗喬亞,他的霸王色霸氣震暈了守衛,革命軍首領龍與依姆大人的戰鬥開始了。 依姆大人是天龍人的王,世界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實力深不可測,龍還是小看依姆大人了!
  • 領悟「見群龍無首,吉」蘊含的哲理,活出精彩的人生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取自天下第一卦乾卦,這句話寫在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易經》64卦只有乾坤兩卦在上爻之後有「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用六,利永貞」的表述,其它62卦均沒有類似的情況。筆者不揣冒昧,認為「用九」、「用六」的表述,實際上是乾坤兩卦的文眼,是聖人在乾坤兩卦的最後著重強調的人生哲理,透露了聖人對自然的洞察和對人生領悟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