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秀博物館中,有一對漢代的「神獸」,它們究竟是什麼沒有結論

2020-12-15 歷史店

「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提起中國古代的神獸,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而在美秀博物館中,居然有一對來自漢代的「神獸」,沒人知道它們究竟叫什麼,它們究竟是什麼來頭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一九九七年,一座遠離都市的博物館悄然建立,它的名字叫做美秀博物館。之所以建立在遠離都市的小鄉村,就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完全放鬆下來,在鳥語花香的環境中,悠然沉靜地觀賞一件件文物。美秀博物館館藏豐富,具有東亞、中亞、南亞、歐洲、中東特色的藝術品,都可以在這裡看到,並且數量頗豐。

要說美秀博物館最具代表性的藏品,非青銅器莫屬。從西周時期的帶蓋寶鼎,到西漢的青銅對虎,雖然時間跨度不大,但是藏品的類型卻很多,數量也十分巨大,它們設計十分精巧,藝術價值很高,可以看得出來,當時中國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已經十分成熟。除了青銅器,美秀博物館還藏有許多金質文物,甚至還有專門用金子刻成的印章,專家們認為這很可能是當年石崇的東西。

提起美秀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它的總設計師——貝聿銘先生。貝聿銘先生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赴美,曾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學習過建築學,早在一九七九年,就獲得了美國建築學會金獎,美國建築界還將這一年命名為「貝聿銘年」。貝聿銘設計作品以公共建築為主,總是能將現代化的建築,建造出不一樣的風格。

美秀博物館的獨特性,除了之前提到的遠離都市的喧囂外,還有一點是建築的大部分,居然都埋藏在地下,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要知道地下水分含量很大,對文物的保護並不利,原來美秀博物館選址區域屬於自然保護區,為了保護自然環境不被破壞,貝聿銘選擇了這樣的設計,將博物館與周圍美麗的景色融為一體,努力將其打造成他心中「桃花源」的樣子。看似限制頗多,但在貝聿銘看來,這些都是天然的優勢。

能夠讓貝聿銘大師親自負責設計的美秀博物館,必定存在一些獨特的鎮館之寶,美秀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對漢代的獨角獸,中國的獨角獸,又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為「麒麟」,古語曰「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由此可見,麒麟在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眼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可以說其為神獸。

但是這對獨角獸造型卻十分怪異,它們居然是一對金質的器物,這在漢代是極其罕見的,並且它們的獨角,並非長到中間,而是一左一右,十分滑稽,它們身高九點八釐米,狗臉、長尾、四爪,呈單膝下跪狀,形象十分精緻,並且從表情上可以看出來,它們「兩人」似乎在激烈的爭吵,這是一幅極具內涵的藝術品。

顯而易見,這對「獨角獸」和我們心中麒麟的容貌差距很大,但是這並不影響它成為「鎮館之寶」,因為年限久遠,它的雕刻手法至今無人破解,具體的名字更是沒人能給出結論,世界上僅此一件的藝術品,如何讓人不珍惜呢?

作為現代人,我們希望能夠破解文物給我們帶來的困惑,這就需要我們寄希望於考古專家,只要有更多的同類文物出土,專家們就有機會獲得更多的信息,經過重新研究,搞明白它們的種類?設計這些「神獸」的靈感來源是什麼?設計這些神獸雕像的用意何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疑問都將得到解答。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

相關焦點

  • 打造成世外桃源的日本美秀博物館,80%埋在地下!自然與藝術結合
    在日本,有這樣一個博物館,它遠離都市,位於一個原始山林的深谷,為了儘可能地將自然環境保留和復原,有位華裔大師將她變成了《桃花源記》。美秀博物館,她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館藏內放有包括日本、中國、南亞、中亞、西亞、埃及、希臘、羅馬等古文明的藝術品。設計者是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他設計靈感來源於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 這兩隻神獸沒人知道名字,為何還會被擺放在河北博物館門口
    遊客們去博物館遊覽時,非常喜歡與博物館門口的標誌性建築合影,證明自己來過此處。在河北省博物館門前,我們會看到兩隻造型奇怪的「神獸」,而它們也成為遊客與之拍照的最愛,接下來一個問題出現了,為何專家都弄不清它們的來歷,它們還會被擺放在門口呢?
  • 漢代神獸︱為什麼平平無奇的羊能夠成為神獸?
    在漢代藝術中,羊的造型更是紛繁多姿,它既可以被塑作燈座的造型,如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青銅羊燈;也可以被雕作神道石獸,放置於墓園,如陝西興平霍去病墓前的石羊雕塑;而刻畫羊題材最豐富、數量最多的作品,還是畫像石。畫像石上的羊既出現在現實生活場景中,也以神獸的形態出現在仙境中。
  • 漢代神獸︱群雄為何要「逐鹿」?
    因此先秦文獻中多有關於獵鹿的記載,漢代延續了這一習俗,在文獻和圖像中都有所反映。狩獵圖是漢代非常普遍的題材,畫像石、畫像磚、博山爐、銅車飾、搖錢樹座等器物上往往以此為飾。在漢代人所捕獵的動物中,多可見到鹿的身影。較有代表性的如河北定縣122號漢墓出土2件金銀錯銅車飾,呈竹管狀,中空,表面自上而下有三條等分凸起的輪節、將銅管等分作四段,每段以金銀錯技術飾以狩獵圖像。
  • 流失在日本美秀美術館的國寶青銅器
    是盛酒器中重要的一類,考古發現的數量很多。橢圓口,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腹或圓或橢圓或方,也有作圓筒形、鴟鵠(貓頭鷹一類的鳥)形,或作虎吃人形等。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 漢代鎏金神獸一對,高9.8釐米。
  • 古代招財神獸:朱元璋沒錢,在國庫放一對就有了!乾隆沒錢了也玩
    中國古代有個招財神獸,朱元璋沒錢,在國庫放一對就有了,乾隆沒錢了也玩它,很是靈驗。什麼神獸呢?貔貅。貔貅又叫「闢邪」、「天祿」,很早就被視為招財神獸。上古時期,人們有佩戴貔貅闢邪的習俗。但闢邪只是貔貅的一個小功能,它的最大功能是招財。
  • 廿載桃源夢——貝聿銘先生設計的日本美秀美術館紀行
    《桃花源記》在中國乃至東亞都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在中日韓三國都有不少以此為主題而創作的繪畫,在《桃花源記》的結尾中後來的尋訪者都再也沒有找到這一神秘的「世外桃源」。但卻有一位偉大的建築師通過建築設計,營造出了一個現代版的「桃花源」。這便是貝聿銘先生為日本神慈秀明會會長小山美秀子的個人藏品所營建的一處山中美術館——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
  • 埃及博物館有一對雕像,用水晶石做眼睛,古代工匠究竟想幹啥
    能夠成為埃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必定具有極高的價值,可這對夫妻的雕像看起來卻有些名不副實,雖然它們確實是古文物,但從做工上來看,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做工粗糙的問題,它成為鎮館之寶的原因,居然是在出土它們時,專家們都被它的眼睛驚到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陝西臨潼博物館有個青石寶帳,寶帳上有六個小眼,究竟是幹什麼的
    在陝西省臨潼縣博物館之中,收藏著一件名為青石雕釋迦如來舍利寶帳的文物,它不僅精緻而且神秘。更有趣的是,在該文物的上下簷角位置,居然還存在著六個神秘的小洞。至於這些小洞究竟有何用途?西安臨潼博物館內共設有五個陳列室,分別是周秦藝術室、唐代佛教藝術室、漢唐藝術室、秦兵馬俑室四個陳列室,以及一個歷代石雕碑廊和一個石雕明墓保護室。著名的秦代瓦當、漢代騎馬俑、唐代三彩南瓜、三彩獅子,也都是該博物館內的重要文物。不過最值得一提的文物,當屬陝西臨潼博物館內的鎮館之寶——青石雕釋迦如來舍利寶帳。這座青石寶帳於1985年在慶山寺地宮出土。
  • 漢代騎兵究竟有沒有馬鐙?
    單鐙並不僅僅存在於這樣的模型中,實物也有發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陽發掘了一座十六國早期的墓葬,根據隨葬品推測墓主人為慕容鮮卑。鮮卑人習慣以馬具隨葬,在這座墓裡就埋葬了一整套馬具,其中有一副高橋鞍,在高橋鞍的左前方還發現了一枚鎏金銅馬鐙。後來,考古工作者還對這套馬具進行了復原。
  • 延邊博物館有兩木雕,寫著天下大將軍,地下女將軍,它們是幹啥的
    自古以來,哪個朝代都少不了英勇的將軍,他們身懷武技,兼通兵法,帶兵保衛邊疆,守護國家安定,可在延邊的博物館中,居然有一對木雕將軍,一個天下,一個地下,一個是男,一個是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四大神獸分別是什麼?又有什麼能力和代表性意義?
    首先,四大神獸只是對它們的的通俗稱呼,甚至只是現代人網絡語言而已,其實它們本身並非"獸",又何來"神獸"。它們的正名應該叫天之四靈,也就是說它們屬於神靈,或者叫四象也可以。其實,在咱們古代的說法裡,除了五行之外就屬四象流傳最廣。
  • 玉雕中,它是最有價值的一種神獸!
    提到「神獸」你腦子裡第一個冒出來的是什麼呢?可不是家裡面正在寫作業的神獸啊。說的是真神獸。中國自古以來的神話傳說就少不了他們,什麼鳳毛麟角、睚眥必報、鯤鵬扶搖……可以一直追溯到兩千多年前,而其中有一個神獸就沒有人不喜歡,那就是貔貅。
  • 故宮院刊︱霍宏偉:大英博物館藏漢代人像磚柱探微
    圖三 大英博物館人像柱局部特寫大英博物館人像柱的出土時間地點與年代判斷根據大英博物館出版物的信息,標註人像柱「發現於河南鄭州」。但因其為傳世品,來源不明,究竟何時何地出土?仍是有待進一步討論的問題。館方推測這對墓門來自河南鄭州,今根據許昌博物館藏漢代畫像磚來看〔圖十六:2〕,二者紋飾有諸多相似之處。流失海外的這一對墓門有可能出自許昌地區。圖十五 大英博物館藏人像柱上模印的圓形飛鳥紋圖十六 漢代畫像磚據已發表畫像磚資料分析,雙龍銜尾紋畫像磚主要出土於河南周口西華、扶溝兩縣及許昌長葛縣。
  • 美秀美術館,照進現實的桃花源理想 | 藝術客
    1989年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改修計劃中設計了讓其享譽世界的玻璃金字塔。貝聿銘的功績在於,以獨特的藝術感知力,從文化歷史中汲取精華,運用時代最前沿的技術,賦予現代主義建築以品格,將之升華至更高層次的藝術作品,將高雅精煉的幾何學融入這些國家的歷史文化中加以表現。
  • 為什麼古人喜歡在墓前放神獸?這三種神獸千萬不敢亂用
    以前的大戶人家,都會在自家門口放瑞獸,最多見的就是獅子,除了有帶來祥瑞之意、鎮宅外,還能彰顯主人家的身份不一般。那麼,為何六朝的那些王侯墓前也會放些神獸呢?這又有什麼說法呢?這些神獸有個名字,闢邪。關於它的描述最早出現在西漢的一本書《急就篇》中,就說:闢邪可以除妖降魔,「射鬾闢邪除群兇。」後來,陸續有書籍和學者對「闢邪」進行解釋,說它和射魑都是神獸,「射鬾、闢邪、皆神獸名……闢邪、言能闢御妖邪也。」還說烏戈山離國的「桃拔」若是有兩隻角,就是闢邪。
  • 美秀美術館—日本女首富小山美秀子的現代桃花源
    在日本京都滋賀縣內,藏著一個世外桃源,這裡除了能看到茂密的叢林之外,還隱藏著一個博物館——美秀美術館。與其他博物館相比,美秀美術館不僅名字十分秀氣,各種場館設置更是處處透露著精心設計的美感,整體感覺就如同一位在展示自己的美人。
  • 河北省博物館有一隻特別的雕像,既不是龍也不是鳳,究竟是何物?
    在河北省博物館有一隻特別的雕像,它既不是龍也不是鳳,奇特的造型和中山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們之間有著什麼過往呢?為什麼博物館會放著一個這樣奇怪的雕像呢?而青銅器更成了當時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器皿、擺設,用青銅器製造出許許多多造型的物件,也成了墓葬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山王陵中出土了不少珍稀青銅擺件,比如四龍四鳳銅方案、雙翼神獸、中山王鐵足銅鼎等等,這其中的雙翼神獸,成為專家們研究的重點,到現在,河北省博物館還擺放著這樣的雕像。
  • 神獸甪端
    甪端(lù duān)是一種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甪端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裡,通四方語言,而且只陪伴明君,專為英明帝王傳書護駕。寄寓了中國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 【漢代四神】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 漢代 玄武瓦當四神由來頗早,遠古時期,人們對許多自然現象不理解,以為有動物能呼風喚雨,主宰宇宙,心中產生崇拜到漢代,四神也被視為武力的象徵,並出現在宮殿裝飾瓦當及銅鏡上。四神瓦當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又有驅邪除惡,鎮宅吉祥的含義。其造型考究,體現了工匠們的高度智慧和藝術才情。秦磚漢瓦博物館共收了五套這樣的瓦當,每一套皆不同,反映了一個時期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