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心理戰及其應對策略

2020-12-26 人民論壇網

【摘要】人工智慧的發展,將使得科學對人心理活動的識別、測量、運算和控制能力大幅度增進。這將提升心理學的效能,產生人工智慧心理學。西方文明是一種更強調競爭、更關注衝突的文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世界將會把人工智慧心理學工具化,甚至武器化並產生人工智慧心理戰。人工智慧心理戰將成為顏色革命的新的有效工具,並引發新形態的軍備競賽。這將對世界和平和人類的心理健康構成巨大威脅。倫理的限制不足以消除這個威脅。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和平,有更多的心理學資源,是避免人工智慧惡性升級甚至災難性後果,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走向光明的希望所在。結合中國的人工智慧研究基礎,中國有能力在這個領域爭奪領先地位,形成有特色的防禦性的人工智慧心理戰戰術。中國心理學界需要改變唯以西方心理學為標尺的慣性,才能為此做好準備。

【關鍵詞】人工智慧心理學 人工智慧心理戰 中華文明 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01.006

技術的發展是塑造人類歷史的最重要因素,近代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成功主要歸因於科學技術帶來了工業革命,而迅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很可能將會成為塑造人類未來的核心因素。工業革命時代技術的核心,是用機器取代了很多人的體力活動,從而使得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同時科學技術也帶來武器從冷兵器變成熱兵器的革命。這導致工業化國家的競爭力大幅度提高,成為世界的霸主。而信息化時代的人工智慧,將是用人工智慧取代了很多人的智力活動,這將使得人工智慧化國家的競爭力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落後的國家,其國際競爭力將會迅速跌落。

目前世界上最有發展潛力的文明,除了在古希臘—希伯來文明基礎上發展出的現代西方文明之外,另一個就是中華文明。只有這兩個文明之間有能力和可能相互競爭。中華文明自古是包容性的,體現在今天是中國建立「人類文明共同體」的願望。西方文明自古是建立在競爭基礎上的,手段可以反覆多變,但目標永遠是在競爭中戰勝異己的文明。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結合,將導致其對中華文明的強有力的威脅,而讓全人類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沼。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趨勢:人工智慧將使得心理學效能大幅度提高

人工智慧,是藉助計算機的高速運算能力模擬人的智力活動的一種技術。它可以用來完成人的智力所從事的認知識別、推理和判斷等任務,並且具備比人類智力更快的速度以及更高的準確性。人工智慧可以用於了解人的心理、測量人的心理、推斷人的心理活動、預測人的心理活動,甚至影響人的心理活動。

識別、測量、推斷和預測人的心理,並影響人的心理,這本是心理學研究的任務。心理學方法可以通過生理反應、表情和身體姿勢、語言內容和語調、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行為等,識別被觀察人的動機、情緒以及行為傾向。通過問卷進行心理測驗,或通過現場心理實驗等方式,還可以了解人的態度、性格等心理要素。心理學也可以根據識別、測量和分析的結果,建立模型進行運算,對人的心理活動進行運算和推斷,從而能對人的心理活動結果和行為傾向進行預測。在此基礎上,可以運算出對人的心理施加不同的刺激時,人的心理會如何回應這個刺激並可能導致什麼結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讓心理活動可控。(當然,由於人有自由意志,所以對某個具體的人的心理,永遠不可能達到絕對的可預測。但是,統計學的大數定律影響下,當人數足夠多的時候,人類群體的心理可預測性是更高的。)

人工智慧具有使這些心理學實踐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的潛力。以情緒識別為例,人工智慧藉助越來越高的圖像識別能力,將能夠即時識別人類表情。人類說謊掩飾自己的時候,會先有一個很短的瞬間(不到0.1秒)顯示真實表情,但隨即被掩飾性的假表情取代。人類用肉眼很難看清那個瞬間的真表情,而電腦可以看清。情緒會帶來皮膚溫度、皮膚電阻、心率和呼吸的變化,人類用肉眼觀察雖然也能看到心率、呼吸變化,看到皮膚顏色的變化等,但是肉眼觀察的精度是有限的,而現代測量儀器和人工智慧結合就可以測量到,並可以在這個更精確的測量基礎上,通過智能運算,讓情緒識別的能力有突破性的提高。人工智慧還可以通過情感計算獲得對情緒情感的模擬等功能。[1]

再如,通過大數據記錄人在網絡上的行為並進行分析,目前已經可以對人的購買行為模式等進行很好的識別。將來人工智慧可以在現場對人的微細動作取樣,就可以更好地識別人的行為模式。心理測量和心理統計將不再需要心理學工作者,而能讓人工智慧更精確更迅速地完成。現在數以月計完成的心理學研究,人工智慧將可以在數以秒計的時間內完成,並即時運算出影響某個人群的行為的因素是什麼。以心理學方法,影響人群的行為的具體方法,也可以藉助人工智慧的超強運算,迅速地得到計算結果。因此,人工智慧將全面提升心理學的效能,未來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就是人工智慧心理學。

人工智慧心理戰:西方工具理性將很快讓人工智慧心理學技術化、工具化,甚至武器化

西方文明總體上是一種競爭性的文明。和不同文明並存,從來不是西方文明的目標。在一神論基礎上,他們所追求的永遠是由他們來界定「普世價值」,並用以徵服其他文明。因此,「文明衝突」是西方文明的底色。亨廷頓在認為文明的衝突不可避免的前提下,預言衝突將發生在西方和伊斯蘭——儒家國家之間,並且獻策要抑制儒家國家的軍事擴張。[2]另外,西方文化比中華文化更加重視工具理性,所以技術進步所蘊含的潛在實用能力一定會是他們關注的中心。

在經濟和政治的領域,更高的技術化、工具化的方向一直是西方文化的追求。近些年許多國家的顏色革命,以及香港的持續的動亂,都是西方對其他國家的顛覆活動進一步專業化技術化的結果。自發形成的動亂,和這種全新的、系統的、專業性的技術指導下的動亂相比,效果可以說有天壤之別。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會更加有助於強化其效果。英國脫歐的過程中,有策劃者用大數據和網絡的助力,成功地加強了支持脫歐一方的力量,從而使得公投脫歐成功。有人指出,在脫歐的全民辯論中經常出現的誇大其詞、謊言和誤導所形成的氣氛使選民無法作出理性的決定。[3]這也初步證明了新技術在政治活動中的作用。

人工智慧心理學也必然會被西方國家技術化、工具化甚至武器化,成為經濟政治以及軍事等各個領域的最新發展方向。這個趨勢是確定無疑的。而且,在中國成為美國的戰略競爭者的今天,人工智慧心理學的技術將很可能首選中國為其假想敵。武器化的人工智慧心理學技術,將廣泛用於在中國香港、臺灣、西藏、新疆地區挑起動亂,用於在文化領域進行滲透,用於進行全方位的貿易戰(比如影響中國普通民眾的消費行為,攻擊中國股市等),以及直接在軍事領域破壞中國的武器研發等,所有這些構成全新的人工智慧心理戰。

人工智慧心理戰將帶來戰爭形態的革命性的變革。「攻心為上,攻城次之」,全方位的心理戰中,敵人常常是不可見的。即使我方統帥知道敵人是誰,也很難確定對方如何作戰。戰爭將包含政治戰、文化戰、法律戰、外交戰、學術戰、教育戰、科研戰、貿易戰、信息戰以及軍事戰等各個方面,並且可以把這些不同領域的心理戰結合為一個互相配合的整體系統。民眾甚至士兵甚至很難識別敵人,或者很難相信對方是敵人。僅靠我方統帥的個人智慧,很難和人工智慧輔助下的對手匹敵——就如最優秀最天才的圍棋選手,也無一有能力戰勝阿爾法狗。人工智慧心理戰的誕生,猶如牛頓力學把傳統手工業變成大工業,猶如熱兵器的發明替代了冷兵器。這會帶來一個時代性軍事形態的轉變。失敗於人工智慧心理戰的一方普通士兵,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正在失敗——他們更不知道他們自己的感受、他們的思想觀念、他們的情緒和他們的行動都是在對方人工智慧控制下產生的。

正如工業革命會導致地球物質環境大破壞,人工智慧心理戰將帶來人類精神世界的生態大破壞。一開始,人工智慧心理戰會帶來成功,而隨後人們將發現,自己無可避免地成為人工智慧的精神控制對象。人工智慧的推理能力對人類有「碾壓式」的優勢。人們感到自己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心,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思想卻被人工智慧所洞察,自己以為是自己的選擇卻可能是被人工智慧操縱的結果。最後自己對自己的內心活動都會產生懷疑,從而達到不信任的頂峰。這對人類的心理健康的危害是摧毀性的,並會帶來一系列不可預期的後果。這方面沒有準備的國家將處於危險之中,猶如冷兵器時代的軍隊面對以熱兵器武裝起來的軍隊。

美國不遺餘力地攻擊華為公司,真正原因不僅僅在於經濟領域的競爭需要,而更多在於軍事領域的需要。5G應用於「萬物互聯」,用於軍事將可以讓坦克、直升機等武器之間形成互聯,從而極大地整合這些武器設備,提高其戰鬥力——這不是本文所關注的領域。同時,5G所帶來的高速連接,也使得對人的即時心理識別可以實現,並成為人工智慧心理戰的技術基礎。

應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佳應對

以人工智慧為技術基礎,讓心理學武器化,這對於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說是很不利的。歷史上有過類似的改變:在春秋時期,中華文明中的戰爭是各方嚴格遵守戰爭規則的有限戰爭。發起戰爭者必須「師出有名」,戰爭是小規模的儀式化的,戰勝方可以懲罰失敗方但不可以除滅失敗方。到了戰國時期,戰爭不再遵守這些規則,於是戰爭的規模大幅度提升,殘酷性升級。今天我們面前呼之欲出的人工智慧心理戰,將帶來的是,戰火將從物質世界蔓延燃燒到心靈世界,摧毀的不僅僅是城池,殺死的也不僅僅是肉體,而將摧毀人的心靈自主性,使得人類的心靈不再是自發的,而是受到人工智慧控制的。

人工智慧心理學武器化所帶來的危險,將會超越核武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佳應對,應當是以倫理來限制這種發展,也就是嚴禁人工智慧心理學被武器化。應建立倫理規範,限制人工智慧心理學的應用範圍。比如禁止在選舉中應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禁止人工智慧過度侵犯人的隱私權,禁止以人工智慧手段進行過度的心理控制,更應嚴禁進行人工智慧心理戰,等等。世界各國,應該籤署條約,如同限制核武器發展一樣,限制人工智慧的過度發展,尤其是禁止人工智慧心理戰。[4][5]但這種最佳應對,在現實中是沒有可行性的。

因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果採用這種應對,那麼對於中華文明和西方文明來說,就構成了一個博弈論中「公地悲劇」的局面。首先不遵守倫理的一方,將成為勝利者和獲益者,而遵守倫理方將被壓制。這種應對要實現,前提是雙方都能對人類命運負責,都能堅守底線,是兩種文明中都有這種選擇的文化基礎。

雖然我們可以推動建立倫理並籤署相應的條約,但是長時間看我們對倫理不能抱有希望,因為利益驅動下這種倫理約束力非常有限。幾十年前,機器人還只是一種遙遠的幻想時,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第一,不傷害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也不得見人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第二,服從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的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第三,自保定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但不得違反一、二定律。」但是當機器人走向現實的今天,我們看到已經有多種戰鬥機器人或殺人機器人被設計出來。2017年11月聯合國在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會議上發布了一段「殺人機器人」視頻,強烈呼籲AI技術存在巨大的危害和道德風險,引發熱議。視頻中,類似殺人蜂的小型人工智慧機器人通過面部識別系統辨別射殺對象,迅速敏捷地將其擊斃。美國開始設計機器人士兵,而「不許攻擊人類」的限令則無人提起。美國等國家開始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在軍事中的應用。美國已發布過兩版《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俄國也已經發布了《人工智慧戰略》。[6][7]

雖然從整體上看,中國也不可能完全不發展人工智慧心理戰,但是只有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自我約束避免發展對人類有危害的技術的文化基因。傳統道家中有寧願用罐子澆水,也不使用水車的故事。其目的就是避免使用機械而致人產生機心(莊子外篇·天地)。而西方傳統文化中並沒有這樣的文化基因。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在未來走向光明,要避免人工智慧心理戰的惡性升級,其希望在於中國。但如果中國試圖推動所謂的「最佳應對」,那麼所得到的結果會是,中國在人工智慧心理戰方面不作發展,在人工智慧心理戰技術上全面落後,在文化殖民、文化入侵、顏色革命等各個方面幾乎不再有抵禦的能力,如同用弓箭抵禦後膛槍,這不僅對中華文化復興是一個巨大威脅,對整個人類文明也是一個災難。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可行應對

人類命運共同體希望在哪裡?簡而言之:有道之國,以王道用之,而非以霸道用之。既然做不到不用,那麼重要的事情,就是誰成為這次轉變中的主導者。如果主導者秉持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那麼結果就會激發一場軍備升級。主導者希望永保霸主地位,但非主導者也不可能願意世世代代為人驅使為人壓迫,所以必然會盡力追趕。於是從大勢上看,軍備競賽逐步升級就不可避免。

而主導者如果是更具有包容性的文明,那麼就可以避免這種後果。中華文化就是這樣一種包容性的文明,我們並不尋求稱霸世界,而是尋求一條共同發展、和平進步的途徑。「自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一命題之後,『和而不同』就成為儒家的核心觀念之一,也成為中華傳統文化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內容」,「承認世界文明和各種文化發展的多樣性,提倡不同文明的和平對話」。[8]如果這樣的中華文明在人工智慧心理戰剛剛萌芽的時候,能夠及時搶佔制高點,就有了不敗的保證,而且不去稱霸世界,那麼就可以讓這個領域不至於不可控。那麼,在一定時間後,人類就可以找到如何避免風險升級到不可控的方法。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止戈為武,有足夠的保護自己的力量,中華文明就可以和其他文明和平並存並成為世界和平的保護力量。

歷史發展並非完全決定論,雖然中華文明有豐富的精神資源,讓中國成為「有道之國」也還是需要我們上下同心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達到。

具體來說,此應對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道的層面,二是術的層面。

在道的層面,要避免技術的濫用,必須從人的動機上著手。人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的健康,必須要到達能駕馭相應的技術的程度,技術才能不濫用並成為破壞的力量。心理學家榮格很早就指出了這一點。

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於我們現在所謂心理學的這個領域,早就有過劃分。那些研究如果利用人的心的特點來操控人心,傳統將其稱之為「心術」「心機」,而對真正深入人心,了解人性並以此來改善自己的心靈的,叫做修心。

我們應對的道的層面,應承接傳統中國文化的修心方法,用這方面的心理學方法,幫助人們看到人性的深層真實需要,我們人類最根本的真實需要,從來不是無限的物質滿足、不是不顧一切地只發展經濟,而是和平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們會看到,一切事物的發展,都不會是單向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壟斷一種技術並永遠領先。從道家的哲學,我們能更深入地看清濫用人工智慧心理學技術的危險,從而能從初心上管控。且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以仁為本,發揚此文化的中國不會以零和博弈的心態來處理國際事務。

還有,中國傳統文化以心為本而非以物為本,故更容易了知更大的幸福是物質所無法提供,而是自己心態轉變才能帶來的。人工智慧心理戰的發展,固然可以用來戰勝敵方,但是也同樣會讓自己一方的心理活動不再自然,心理世界的自然生態一旦破壞,幸福程度反而會降低。因此中華文明會對人工智慧心理戰的發展保持約束。這是人工智慧心理戰之道。

與此同時,在術的層面,中國要意識到人工智慧將會有武器化的發展趨勢,要及時發展這個技術而不能落後。止戈為武,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武力,才有能力制止其他力量的武力對我們對世界的威脅。

理想的結果是,中國在這個新發展的領域上,選擇了更好的戰略方向。其一,這個領域的發展還是在起點,所以我們並沒有大的劣勢,可以「彎道超車」而佔據優勢地位。這樣我們國家民族的安全就得到了根本的保證。即使做不到這一點,只要我們現在開始,亦足以保持和其他大國在這個方面的技術平衡。其二,我國的現有電子科學技術基礎落後於美國,但是也還具有發展這個技術的基本的能力。中國也有電子以及計算機方面的數量較多的人才。由於中國文化更加注重教育,且相對美國人來說中國人更願意選擇做理科工作,因此技術人才的培養也有潛力。另外,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巨大的人口基數,這對人工智慧的技術的發展來說也是有利的。只要做到讓其他國家的人工智慧心理戰能力對中國無壓倒性優勢,中國的基本國家安全就可以保證。

中國應對中的傳統文化資源

忽略細節而從大處著眼,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區別是,西方文化是以物為關注中心的文化,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是以心為關注中心的文化。

因此,雖然近代到現代西方文明在物質世界的認知和利用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就,同時在上層建築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設方面也很有成就,但是對於人心的認知上並沒有突破性的成就。誕生於一百年多之前的心理學,成果並不像自然科學那麼有革命性。即使將來藉助人工智慧讓心理學有很大進步,大幅度提高了對人的情緒、感受、動機的識別力,也只是在量上的進步,而不是對人心本質的深刻洞見。用晶片做比喻,把精度從百納米級別提升到了七納米,固然是技術上的巨大突破,但是依舊是量的進步。如果能夠有新的晶片製造原理,創造出包含全新科學原理的晶片,才有可能帶來革命性的突破。西方心理學中引入人工智慧手段,將大幅度提升其心理學,但也只是從百納米走向七納米而已。

人工智慧心理戰的基礎是人工智慧心理學,而人工智慧心理學的進步,從根本上說依靠心理學的進步,在對心理的識別理解以及調節方面,中華文明兩千多年來有更多的實踐,蘊藏更多的潛在經驗,這裡面有更多的資源。我們可以參照屠呦呦的成功來理解這一點,她從中醫《千金方》中的一個方子中獲得靈感,使用現代科技的方法,獲得了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成果。中國人工智慧心理學的未來,也是如此。

正念是來源於佛家的一種心理調節方法,因為涉及宗教,國內心理學界原來完全不曾研究它,但西方心理學界發現並引入之後,已經導致了西方認知行為心理學的革命性轉變,並形成了行為治療的第三個浪潮。[9]實際上,類似正念這樣的方法,在中國佛家、道家、儒家、中醫等傳統中,還有很多很多。對這些方法的訓練要點,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都有很多經驗總結。這些技術完全可以脫離原來的宗教背景而存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尤善於把心理技術和日常生活結合,使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不知不覺地成為了心理學的訓練。借鑑儒家的做法,人工智慧心理學可以像手機支付一樣生活化。人工智慧心理學也可以與中醫結合,增強中國人的體質以及精神體制,從而增加對外在攻擊的抵禦能力。這些都是中華文明中有待開採的富礦。

在文化優勢的基礎上,關於人工智慧心理學方向上的發展,中國如果戰略大方向正確,是完全有可能領先於世界的。

中國的人工智慧心理戰

目前,中國在電子科技上發展很快,正在全力趕超美國。但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和美國還有一定的距離。如果發展人工智慧心理戰,中國有可能贏得這個競賽嗎?從文化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人工智慧心理戰和通常的人工智慧有一個不同,那就是它不僅僅是一種電子科技,而是電子科技與人的心理的結合。也就是說,人工智慧固然可以用高速準確的運算,計算出按照心理學規律人的行為模式,並給出對人心理施加影響的策略。但是,人對別人的心理控制也是有警覺的,如果人知道別人在控制自己,也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心理策略來抵禦別人的控制,人工智慧未必能無往不利。不管你如何算無遺策,我並不需要比你算得更加精確,而只需要通過對人的心理更根本層面的管理,就可以讓你的計算不被執行。

形象地說,如果把人工智慧看作是電腦,而被人工智慧所控制的人看作是電腦的外設,比如印表機。網絡黑客固然可以遙控電腦列印某個文件。這時,電腦的主人可以通過殺毒軟體去和網絡黑客爭奪對印表機的控制,也可以用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一旦識別出有黑客,就讓印表機斷網。當然,這是一個比喻,我們並不應該真的斷網,不應該在網絡上閉關鎖國,但是我們可以讓國民的心中建起一道心理的防火牆,建立一個心理的長城,去抵禦人工智慧輔助下對方的心理戰。用穩如泰山堅持不動的心理防線,抵禦對方心理戰中花樣百出的進攻。正如宋初,李唐派了一個口才絕佳的使者出使大宋。宋太祖趙匡胤並沒有找一個同樣口才好的人去接待,而是派了一個木訥不善言談的人去接待。結果是任你說得天花亂墜,我的接待者不受影響。

這種總體戰略,固然不容易在進攻中得手,但是可以是良好的防禦。而這也在中華文化中有心理基礎,這就是墨家的「非攻」精神,是「後發制人,以不變應萬變」。

不研究人工智慧心理戰,試圖用舊時代簡單的方法建立這個心理長城,在當今的時代是不現實的。如果強力閉關鎖國,就如同電腦不上網,固然可以抵禦被攻擊,但是也堵住了國家發展的通路,堵住了國家交流的渠道,幾十年的經驗已經證明了這個方法是不行的。研究人工智慧心理戰,在對攻的戰役中,處於追趕者位置上的我們,也是非常難以成功的,而發展防禦型人工智慧心理戰,用「後發制人,以不變應萬變」的原則去發展,就可以化解所有人工智慧心理戰的進攻。

如果對方用人工智慧可以識別一般人的情緒,我們也應該能做到,即使我們識別的精度和速度比對方稍微慢一點也不要緊。我們可以拓展心理識別的思路,用人工智慧識別對方人工智慧心理戰發起者的心理和心理戰略,識別網絡上的心理活動和心理戰術,並在源頭上應對。我們可以用人工智慧心理學方法,預先建設我們的心理長城,這樣不管對方在哪裡進攻,我們都有預先設置好的心理防線,從而抵消我們可能在技術上存在的劣勢。

另外,人工智慧可以把心理的利益計算能力發揮到極致,但我們恰恰可以讓我們的民眾創造非利害的因素、自由變量的因素、文化特異性的因素。自由意志是不可測量的,因此真正含有自由意志的人的心理和行為,是無法用任何確定的模型來模擬的。這樣,對方的人工智慧就無法預測,由於人工智慧運算中的蝴蝶效應,這個變量會以小博大,使得對方的人工智慧運算崩潰。這方面具體的心理策略,這裡不作展開,但是我們至少知道這是一個發展的方向。

這種防禦型人工智慧心理戰的思路,建立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中國人會更容易理解和發展。它與西方文化中人的基本心理結構不同,因為我們的文化特點天然成為了優勢。

這方面的發展,首先當然需要得到領導層的重視。也需要人工智慧領域的電子技術專家和電腦技術專家,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心理學專家的加入。目前的中國心理學界可能還不具備這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主流心理學的困難在於,它沿襲的是西方心理學。唯西方心理學是瞻,所以並不能吸收中華文化中的心理學思想。即使有對中華文化心理學的少數研究,也大多是把中國傳統心理學思想和方法強行納入西方心理學的框架中去理解。這樣,就無法獲得傳統中的資源。即使在中國的心理學家努力之下,達到了把西方心理學研究得和他們一樣好的程度,也無力和西方心理學家在心理戰上抗衡——原因是我們在西方心理學基礎上所做的一切,對於對方來說都是「明牌」。因此,為了中華文明復興,我們需要做人工智慧心理學研究,而為了發展人工智慧心理學,我們必須運用中華文明的心理資源。

中國心理學界從現在開始,就另起爐灶去推進中華文化心理的全新非西方模式的研究,對我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和這個文明,是非常重要的。當然,發展中國的心理學模式的意義在心理學界已經開始被注意到。[10]整合心理學和人工智慧科技,開展人工智慧心理學研究,以及人工智慧心理戰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研究,可以安國,更可以為中華文化的復興貢獻力量。

注釋

[1]王峰:《人工智慧的情感計算如何可能》,《探索與爭鳴》,2019年第6期,第89頁。

[2]郭明俊:《中華「和而不同」文化價值理念的當代意義——基於「文明衝突」的分析》,《西北人文科學評論》,2016年第6期,第19頁。

[3]李濟時:《從英國的脫歐公投看公投民主的理論和實踐》,《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7年第4期,第118頁。

[4]周璞芬、王一泓:《淺談人工智慧軍事應用的國際法風險及對策》,《國防》,2019年第10期,第22~26頁。

[5]肖德龍、王志新:《人工智慧倫理挑戰的反思與應對》,《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9年第9期,第35~38頁。

[6]李霄:《美軍加速推進軍事體系人工智慧化建設步伐》,《網信軍民融合》,2019年第5期,第41~44頁。

[7]吳敏文:《人工智慧軍備競賽正在悄然興起》,《中國青年報》,2019年10月17日,軍事周刊。

[8]郭明俊:《中華「和而不同」文化價值理念的當代意義——基於「文明衝突」的分析》,《西北人文科學評論》,2016年第6期,第24頁。

[9]張韜:《正念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基於經驗研究的文獻綜述》,《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第109頁。

[10]喻豐、彭凱平、鄭先雋:《大數據背景下的心理學:中國心理學的學科體系重構及特徵》,《科學通報》,2015年第60卷第5~6期,第520頁。

參考文獻

[美]塞繆爾·亨廷頓,2002,《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

莊周,《莊子》。

責 編/周於琬

The AI 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Countermeasures

—Thinking based on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Zhu Jianjun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I will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calculation and control of human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This will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psychology and help create the discipline of AI psychology.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emphasizes competition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onflicts. The US-led Western world will make the AI psychology instrumental, and even weaponize it so that the AI psychological war may break out. The AI psychological war will become a new and effective tool of color revolution and lead to a new form of arms race. This will pose a great threat to world peace and human mental health. Ethical constraints are not enough to eliminate the threat.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reasures peace. With abundant psychological resources, it is the hope for avoiding the vicious upgrading or even catastrophic consequences of AI and ensuring a brighter future for the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destiny. With China's existing AI research foundation, it has the ability to compete for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is field and employ a unique defensive tactic for the AI psychological warfare. But only when the Chinese psychological academics no longer make a fetish of the Western psychology can they be ready for this.

Keywords: AI psychology, AI psychological warfare, Chinese civilization, human community with shared destiny

【作者簡介】朱建軍,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應用心理學系教授,註冊心理督導師。研究方向為文化心理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主要著作有《中國的人心與文化》《心靈的年輪》《意象對話心理治療》《人格:一生一劇本》《回家越走越快樂:回歸療法入門》等。

相關焦點

  • 心理戰「疫」| 青島公安舉辦《從心理學視角看壓力應對調節》專題...
    心理戰「疫 」| 青島公安舉辦《從心理學視角看壓力應對調節》專題講座 2020-04-17 1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策略來實現最大化的業務收入
    (文章來源:教育新聞網) 人工智慧是業務領域中最激動人心的技術。但是,在開始使用這種破壞性技術之前,企業需要有效地定義其AI策略,以增加收入並實現業務目標。 他們必須問自己如何創建功利性AI戰略以利用其力量?它究竟為他們帶來了什麼,以及它如何幫助他們實現目標?因此,開始建模AI策略與創建傳統業務策略非常不同。存在一種人工智慧策略來支持業務策略。 首先轉向AI策略需要定義策略,例如什麼是錯誤的以及為什麼。
  • 人工智慧可以應對氣候緊急情況
    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AI)和與網際網路連接的設備的進步正在創建日益複雜的智能技術系統。隨著地球及其氣候壓力的增加,希望這些新穎技術能夠幫助我們發現,適應和應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危機的希望也在增加。關於人工智慧如何做到這一點,有很多例子。
  • 香港人工智慧發展策略研究
    根據國際水平測試,與其他主要發達地區相比,香港中學生的數學和科學能力競爭力不強,科技人才後繼不足,制約長遠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有鑒於此,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早在2018年就建議香港應該順應人工智慧大趨勢,積極應對人工智慧對就業市場的衝擊,幫助經濟和社會轉型,並提出了十大政策建議,第一條就是制定全面的人工智慧發展策略。
  • 大學教育應對人工智慧的方略
    大學的應對方略是什麼?本文對英美報刊相關主題的文獻進行了梳理,並作了初步的討論,以期引起更多學者的關注。一、人工智慧給教育帶來的挑戰 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宣稱,谷歌試圖讓人的大腦變得無關緊要,醫療手術很快都將依靠機器來操作,所有診斷將由電腦給出。在很多律師事務所,軟體已經取代律師,稅務會計也面臨威脅。
  • 人工智慧實際應用障礙怎麼破?理解技術、消除恐懼、策略正確……
    人工智慧實際應用障礙怎麼破?理解技術、消除恐懼、策略正確……  Emma Chou • 2018-06-21 15:22:48 來源:前瞻網 E1021G0
  • 《風景園林》熱點導讀|20 氣候變化及設計應對策略
    探討氣候變化背景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應對策略,有利於加深風景園林師對氣候變化的了解與思考,對於倡導通過科學手段優化人居環境也有著重要意義。 本期熱點導讀精選16篇「氣候變化及設計應對策略」相關論文,從氣候變化影響評估、設計方法、技術手段等方面闡述國內外風景園林師應對氣候變化的策略與措施,並分享了國際範圍其他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經驗,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氣候變化及設計應對策略的相關研究與實踐。
  • 人工智慧時代的價值危機、資本應對與數字勞動反抗
    面對日益加深的數字奴役和算法操控,勞動對資本的反抗迫切需要制訂更加切合實際的鬥爭策略和反抗路徑。而洞悉當代資本主義價值運動及勞資博弈的新變化新趨勢,對於促進中國智能經濟高質量發展不無實踐啟迪。中國在發展智能經濟中對待數字勞動,尤其要注重數字勞動價值貢獻與勞工權益保護,推動數據資產化與完善數據規制,優化資本格局與促進智能經濟所有制形式多樣化。
  • 壽堅榮:淺議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的法律風險及應對策略
    一、管道規劃的法律風險及其應對策略由於石油天然氣開採的行業壟斷性,石油天然氣管道的投資或建設單位一般系中石油、中石化或中海油等中央部屬企業或其下屬子公司,項目立項一般由國務院發改委或省發改委等省級以上部門審批,但石油天然氣管道所經過的土地卻屬於各省、市縣所有,因此當管道企業向管道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報送規劃確定的管道建設選線方案時
  • 去O可能存在的難點及應對策略加以分析
    去O可能存在的難點及應對策略加以分析 IT168 發表於 2020-12-21 11:12:21 去O的話題,可謂由來已久。
  • 格鬥中「心理戰」之管見 如何發揮智慧輔助戰術
    在與敵殊死格鬥中,除了要全面運用熟練的技術和戰術外,還要善於運用合理的心理戰來戰勝敵手。格鬥的心理戰是指格鬥的謀略,即格鬥的計謀和策略。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謀略是一種重要的心理活動,它是實際活動的智慧保證。它由自信力、意志表現、情緒變化、抗幹擾能力等因素構成。
  • 在線教學實驗人工智慧!浪潮AIStation幫助高校應對疫情挑戰
    浪潮人工智慧資源平臺AIStation通過高效資源調度、快速資源共享、極簡登錄操作,幫助師生們成功實現了在線教學實驗AI。破局AI在線教學實驗難題採用這種新型教學實驗方法的這所大學位於北京,目前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 應對消極者的七個策略
    你身邊一定有消極情緒的朋友,可能你也深受影響,挺著這樣的人整天抱怨,或對你身邊的人說三道四的,這些消極者是明顯的悲觀主義者,並且也會給周圍的人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你不謹慎,就會被他們拖下水變成同病相憐,這回擾亂你的生活和工作,那麼如何應對消極情緒的人?
  • 樂毅「心理戰」戰田單
    樂毅伐齊,心理戰無孔不入。齊國得知五國聯軍到來,急忙調集全國精銳,由統帥觸子率領迎戰。兩軍在濟水之西(今山東高唐、聊城一帶地區)進行決戰,結果齊軍一敗塗地,觸子逃亡,從此不知所蹤。經此一役,齊軍元氣大傷。
  • 張文宏發文預測:未來防疫場景與應對策略
    CFIC導讀 ◆ 12月8日0時許,張文宏發布微博,稱:多種信息透露未來防疫策略和全球交流場景。 對照日本奧運會的防疫策略,日本奧運會擬對境外入境觀看比賽者進行核酸檢測,而入境後不做行動限制,不做入境隔離,但是需要安裝入境後軌跡APP,一旦發生病例,需要按照精準防控策略,對所有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並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這和上海進博會以及本次本土病例疫情的防控策略也比較相似。
  • 001_心理壓力和工作倦怠及其應對
    應對策略——潛在應激源記錄針對以上的應激源分類,我們提供了一張「潛在應急源記錄表」,讀者如何能對自己面臨的潛在應急源做一個梳理,對於應對壓力會有幫助。應對策略2-直面問題這個方法就是直面問題去解決,俗話說:「有事別怕事!」
  • 霍金: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
    4月初,長城會創始人兼董事長文廚和長城會CEO郝義親赴英國與霍金教授探討科學復興、人工智慧等相關議題。霍金教授專門為GMIC 北京 2017大會做了主題為「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的視頻演講,並回答了中國科技大咖、科學家、投資家和網友的8個問題。作為GMIC北京2017大會的官方合作自媒體,趣味科技的幾位小編也在現場見證了這場激動人心的演講全程。
  • 心理戰,快船殺人誅心
    今天G5的天王山,完全就是雙方心理戰的博弈!不管你如何應對我快船的陣容!今天的心理戰,快船取得了勝利,拿回了一個正常的喬治,用一場大勝繼續打擊獨行俠。
  • 徹底了解什麼是人工智慧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人工智慧是一種機器表現的行為,這種行為能以與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對環境做出反應並儘可能提高自己達成目的的概率。人工智慧大體上可以分為 3 類: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和超人工智慧。01弱人工智慧弱人工智慧(Weak AI)也被稱為狹隘人工智慧(Narrow AI)或應用人工智慧(Applied AI),指的是只能完成某一項特定任務或者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的人工智慧。蘋果公司的 Siri就是一個典型的弱人工智慧,它只能執行有限的預設功能。同時,Siri 目前還不具備智力或自我意識,它只是一個相對複雜的弱人工智慧體。
  • 首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華為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入選名單公布
    為激勵原創性科學研究開展,構建中國人工智慧科學研究的全球影響力,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攜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華為MindSpore學術獎勵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