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達州中心城區土地推介會如期舉行。會上公布,2020年擬出讓商住等經營性用地107宗,土地總面積達8153畝,主要分布於西外蓮花湖片區、馬踏洞片區、馬踏洞外圍、小河咀片區、長田新區等11個片區。按出讓地塊區位條件和規劃功能主要分為學區開發寶地、商務核心地塊、公園品質地塊、成熟社區地塊、園區開發熱土和其他用地六大板塊。
截止5月11日,已有蓮花湖園林式賓館及住宅項目一期C1-03地塊、馬踏洞片區中心服務區02-01b地塊、高新區長田新區B06-03b地塊成功出讓,讓達州市民朋友目不暇接。
突然開始加大土地供應,讓許多購房者們都開始擔憂:這會影響到好不容易開始有下跌跡象的房價嗎?土地多了房子也多了,房價又要漲了嗎?
土地市場一直被視為樓市的「晴雨表」,供給量的多少,確實會直接決定樓市未來的走勢。隨著土地供給的增加,自2020年起至未來幾年,達州房地產市場住房供應量必然會有明顯的上漲。大量的土地供應會在未來幾年轉化成房源進入市場,這也必然會對市場也會產生影響。但會是怎樣的一個影響法呢?
有資深人士表示,今年,自疫情爆發以來,各行各業受到嚴重衝擊,售樓處關閉、人流管控,市場銷售量大幅下行。加上各大房企加大折扣力度回籠資金,短期內市場有調整壓力。而自4月份以來,疫情在國內得到了有效控制,土地供應隨即加大。一方面,集中供給土地有利於促進供求平衡,保證市場的有效供給。在售價方面的限制也會對未來市場預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城市住房價格天花板的限定,將從土地供給側為未來房地產市場發展建立預期穩定的根基。另一方面,巨大的供給也給開發商帶來了壓力。在樓市遇冷的大背景下,房價雖然略跌,但是在買漲不買跌的情緒帶動下,樓市觀望氣氛濃重,買房的人並不多。低價限競房又不斷增加,供給多了,就會有優惠的空間。這無疑改變了樓市的供求結構,會進一步抑制房價的上漲。
加之,近年來,中央發出了「房住不炒」的房地產基本屬性,隨即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政策,購房者最關心的「買得到、買得起」這件事開始得到解決。因為要讓樓市穩定,宜疏不宜堵,緩解供求關係、增加商品房供給量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增加商品房供應量的前提就是加大土地供給,土地出讓作為樓市商品房供給的源頭,其供給量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樓市未來的走勢。
如今,達州加大中心城區土地的供應,這也表明達州將迎來一個更加快速的發展時期。土地供給量的增加,有助於新區形象及功能的提升完善,這也說明了房地產行業對於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作用。此外,房小妹覺得這也是一個「補虛」的過程,今年所供給的土地,預計最早將在年底會對達州的樓市產生影響。目前,達州各大在售樓盤商品房庫存日益減少,而此時大規模供給土地,也正是對達州房源進行一個適時的補充。如此的開支散葉,對於穩定房價,避免達州房價再次快速上漲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另外,房價高低的根本在於控制房企的拿地成本,只有控制土地成本,才能真正的有助於房價的穩定。土地供應增多開發商的選擇也就增加,同一地塊的競爭力度減弱,土地成交溢價率自然會下降。土地價格一向都是開發商建造成本中的大頭,土地溢價率下降,實際上開發商的拿地成本將會下降,成本少了房價才會有調整的空間。
在堅持「房住不炒」前提下,房地產市場要穩,既不能大起也經不起大落。尤其是目前處於經濟下行期,疫情又進一步使之加劇。增加有效、足夠的供給,是能讓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的。因為一個城市房價的上漲不僅取決於人口流入、產業結構、收入水平等需求端,也跟供應端是否能滿足需求有很大關係。由於房地產開發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較大,而且還能拉動上下遊的鋼筋、水泥、建材等行業,因此房地產市場對當前達州經濟穩增長仍十分關鍵。只有保持一定的經濟發展增速,才能為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贏得空間。不僅有利於平穩房價,而且可以拉動房地產開發投資,拉動宏觀經濟的發展,讓達州老百姓最佳的購房時間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