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重要話題,房價的漲跌也牽動著絕大部分人的關注。
大部分人都不希望房價過快的上漲,但如果房價真的出現了「暴跌」的情況,那麼會對社會產生什麼的影響呢?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房價如果「暴跌」,會產生什麼樣的連鎖反應。
首先就是資產貶值。雖然現在房價很高,很多人都買不起房,但實際上大部分人還是擁有自己的房產的,面積或大或小,價格或高或低。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中國家庭70%的資產實際上都是來自於不動產的價值。
因此一旦房價「暴跌」,首先就是絕大部分人的資產都會縮水。
緊接著就是銀行貸款的問題,目前大部分購房都是選擇貸款購買,而一旦房價跌至低於貸款額的水平,那麼銀行壞帳可能就會爆發,人們會選擇放棄還款,前期的首付也就打了水漂,同時也會影響到個人徵信等一系列問題。
同時銀行也會針對房地產企業選擇抽貸,畢竟此時銀行的風險已經非常之大,美國次貸危機的例子大家也都還歷歷在目,大型銀行的倒閉也是瞬間就會發生的事情。
銀行抽貸以後就會導致房地產企業資金鍊斷裂,一系列的爛尾樓就會出現,同時企業也會面臨破產及大面積裁員的局面,由於房地產行業上下遊影響著60多個產業鏈,一旦出現這樣的局面,失業人群勢必在各個行業領域內集中出現。
人們的大面積失業將會進一步影響經濟發展,社會消費能力進一步降低,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同時波及的行業也會越來越多。
由此可見,房價的「暴跌」是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的,對經濟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對每一名老百姓來說也肯定不是好事。
房價更應該以穩為主,並拓展產權持有模式,實現「居者有其屋」。
實際上房價的高低主要還是受市場需求的影響,過高與過低都會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按照目前中國的房價水平,急需實現房價的平穩發展。
並通過一系列的租賃用房、共有產權房等政策保障低收入群體也能滿足到相應的住房需求。
這樣有房人的資產實現了保值,無房者也能夠通過更多的渠道及持有方式獲得居住需求的滿足。
對於整體經濟發展的良性走勢也是有著姣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