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2021-01-08 好聽的暖陽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這要從霍桑實驗說起。霍桑實驗是1924年西方電子公司在伊利諾州的霍桑工廠做了一個實驗,在於找出是否有「疲勞」之外會降低生產力的因素。經過3年的實驗卻並沒有取得成功,後來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梅奧於1927年應邀主持研究。在梅奧的主持下進行了四個階段的實驗後,梅奧及團隊得到了幾個重要的發現:1、霍桑實驗證實了工作效率主要取決於職工的積極性,取決於職工的家庭和社會生活及組織中人與人的關係。2、霍桑實驗證明人是「社會人」,是複雜的社會關係的成員,因此,要調動工人的生產積極性,還必須從社會、心理方面去努力。3、「霍桑實驗」發現除了正式組織外還存在著非正式組織。霍桑實驗告訴我們兩個重要的結果:員工的情緒和企業中的非正式組織的共同利益才是決定生產效率最核心的東西。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自己的工作和價值沒有被他人看見,沒有獲得社會的認可。現在的公司大多只是把員工當作機器一樣來對待,並不會過多地考慮他們的情感需求,而員工和公司也沒有太過強烈的情感連結。年輕人為什麼喪?拼命努力也工資不高,辛辛苦苦好幾年,卻只能湊夠房子的首付,背著房貸,又要考慮結婚生子,有了孩子,就要謀劃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慢慢大了,父母卻老了,又要擔心父母的身體健康,好不容易自己退休了,孩子大了,又要把自己熬禿了頭攢的錢給孩子買房……一輩子都在背負著壓力和負擔。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年輕人會抑鬱,甚至走上絕路的原因。他們不是不努力,只是現實太過沉重。

相關焦點

  • 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越來越看不到希望,甚至沒有動力去奮鬥了?
    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越來越看不到希望,甚至沒有動力去奮鬥了?推薦語:在70、80年代,那時候各行各業都處於高速崛起的時期,年輕人只要敢想敢做,基本上都能找到一條致富的道路。這個時候如果年輕人不能及時的自我調節,那麼就會失去繼續奮鬥的想法。首先,目前國內的高房價問題,就是導致年輕人屢遭打擊的「重災區」。現代社會發展至今,買房已然成為了年輕人一個過不去的坎,特別是對於那些在一二線城市上班的年輕人來說,微薄的工資勉強才能夠支撐得起租房和日常生活,買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 送快遞送外賣越來越多,這屆年輕人都被生活套牢沒有夢想了嗎?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進工廠做工人,卻喜歡跑滴滴跑快遞送外賣之類的工作,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說到到外賣,現在在網際網路的作為下很多人都改變了生活方式,加上每天繁忙的工作,下班後很疲勞,回到家就想好好休息睡覺,都不想去做飯,如果是單身更加不願意做,大家都比較願意去點外面,網上點一下就送到家,很方便。
  • 生活越來越美好,為什麼我們卻越來越不想工作?
    2020年初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讓全國人民陷入了恐慌,停產、停工、停課,所有可以停的全部都停了下來,包括浮躁的人心。本是忙忙碌碌的新年之初變成了大規模的家裡躺,這讓本就倦怠的年輕人充分地享受了一次理直氣壯的不知歸期的休假。
  • 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比工資更重要的,是有沒有雙休
    以前大家只要有工作就滿足了,現在大家在工作的選擇上慢慢偏向於工作的性價比。有沒有雙休,有沒有五險一金,有沒有午休的時間,這些在我們爸媽那個時代對於找工作的認知觀念當中,這些因素微不足道,但是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些因素甚至是排在工資之前的考慮因素。
  • 美國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憤怒?
    嬰兒潮一代(1946—1964)掌握著美國大部分財富,是千禧一代(2000年後達到成年)的10倍多。從失業、政治對立、種族歧視,到產業空心化、貧富差距拉大、階層固化,這些極端現象是偶然出現的嗎?顯然不是,它們已經多點爆破、全面開花,一發不可收拾。美國還是「燈塔」嗎?美國的年輕人怎麼了?經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馬克思百年前的論斷依然正確。
  • 老電工透露:「現在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不想做電工,原因在這!」
    但現在,這一職業,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不想做,各大配電室的儲備人員嚴重不足,多半都是4050群體在撐著。這些人的經濟負擔重,自然是不敢想年輕人那樣,隨心所欲的換工作。 很多人都不解,為什麼現在電工越來越少?一位老電工透露了原因:
  • 為什麼生活沒有動力,總感覺沒有自主性?看看這些心理因素
    最近後臺有人給我留言說,生活沒有動力,總感覺不是為自己而活。這個問題也不算罕見,在職場、家庭、情感生活中,總會一不小心就失去自我。很多時候,反覆為一個事情糾結,到頭來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大部分人的困惑。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拒絕成年?
    但是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說,做一個成年人是一種可能被視為笑話的角色扮演。曾任美國米德蘭大學校長的本·薩斯(Ben Sasse)對這種情況感到了擔憂。在他看來,以往任何時候,「成年」一詞都含義明確。告別青少年時代,做一個成年人,在概念上是清晰的,它是上一代人贈予年輕人的大禮,但今天這樣的認識已不多見。
  • 現在有些年輕人連一百塊錢都沒有,卻總感覺幾十萬都是小錢?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現在人們找工作,或者說賺錢的機會,越來越多。不像很早以前找一份工作都很難,雖然現在工資不是很高,但是賺錢的機會卻比以前多了很多。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雖然現在賺不到大錢,但是一個月只要你吃苦,賺個5000 6000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願意一個人生活?
    ——這是很多年輕人的真實心理感受。根據大數據普查的結果,我國的單身人口總數已經超過了2.6億人,並且單身人口數量以每年一千萬到兩千萬的規則持續增長。這也就意味著和你擦肩而過的6個人中,平均有一個是單身。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更願意一個人生活呢?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輕生究竟是為什麼?
    想想90和00後這代人,明明是一群朝氣蓬勃有理想,還能為了夢想而奮鬥的年輕人,可畢業後一個個過的心理年齡好像一個看淡世界的老年人。好像也只有和死黨才能敞開心扉吧。我們大多數人,在這個世界都是孤獨的。 那些輕生的年輕人,是為什麼選擇輕生?要知道,自己的生命可不僅僅屬於自己,自己的生命還要關係到家庭,父母甚至身邊重要的人。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年也不想回家了
    在以前上千年的社會當中,只要不發生大的天災人禍,我們祖祖輩輩都會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老去,村子裡的姓氏也不會發生大的改變,這些人沒有出去過,而且也沒有陌生人進來。因此對於我們的祖輩來說,沒有什麼比當下的穩定更為重要的了,因此重複也成為鄉土的本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重複著上一代的生活模式,自給自足,安於現狀,這也被稱之為熟人社會。
  •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談戀愛了:談戀愛的人就真的會開心嗎?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願意談戀愛結婚了呢?01、先說男性方面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談戀愛結婚吧!我覺得男性不願意談戀愛,首先可能是現如今的社會談戀愛的成本太高導致的。談戀愛的時候永無休止的紀念日、各種節日,這些日子你說給不給自己的女朋友買東西吧!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做技術工人,導致斷代厲害
    朋友說,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都不喜歡做技術工人了,技術斷代太厲害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一】喜歡做技術,但不喜歡做工人首先要區分一個問題,年輕人只是不喜歡做工人,並沒有不喜歡做技術。
  • 郭麒麟婚姻觀: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單身?
    這一觀點成功引起現代年輕人的共鳴。 同樣,日益蓬勃的外賣行業也「拯救」了現在的單身年輕人,這是一個互利互惠的共生體。 這使得越來越多的女性有機會在職場上綻放自己的光芒,實現自己的價值,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職場上可以獨當一面的達人精英。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直播行業?
    現在的網絡是越來越發達了,大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的年輕人在找工作的時候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他們也更願意通過網絡來掙錢有的人選擇做微商,有的人選擇做主播,其實行業有很多,但為什麼直播行業卻那麼受年輕人的青睞呢?其實主播也是靠自己的才藝掙錢的,這也是他們的工作和職業。
  • 年輕人找工作再難,也不要從事這3類職業,容易把一個人廢掉!
    往往很多人在經歷了找工作的失敗之後,心中的要求就會直線下降,隨便找個工作應付一下就算了。不過,年輕人找工作再難,也不要從事這3類職業,容易把一個人廢掉!原因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適合年輕人,否則就沒有必要說找合適自己的工作,隨便去外面找份工作應付一下不就好了。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早脫髮現象?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早脫髮現象?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所以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與以前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表現在日常作息這一方面。也正因如此,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很早就出現了脫髮的症狀,從此以後,脫髮問題不再僅僅是中老年人的煩惱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平均每六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受到脫髮的困擾。
  • 工作5年,還是決定回去考公務員,年輕人真的越來越喜歡穩定了
    工作好幾年沒有得到升職加薪,自己的能力好想也沒有真正提高多少,大家越說越焦慮,眼看再過幾年就要邁入人生30歲的大門,現在拿自己跟那些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相比,恐怕也就多了幾年的工作經驗而已。職業能力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升,職業生涯的發展原地踏步,但是年齡越來越大,感覺自己越來越沒有競爭力,這是很多人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有的感受。
  • 年輕人混得不夠好,就不要做這三種工作,否則會沒有任何前途
    ,但是在現實的職場中卻沒有長遠的眼光,導致自己的職場生涯不順利;剛剛進入職場的大學生們,是沒有任何職場經驗的,不是按部就班的工作,就是四處張望,這是年輕人混不好的原因;甚至有些人,找到輕鬆清閒的工作,每天也是朝玖晚伍的工作,但是這種工作方式會讓人沒有任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