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越來越看不到希望,甚至沒有動力去奮鬥了?

2020-12-17 時事新論

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越來越看不到希望,甚至沒有動力去奮鬥了?

推薦語:在70、80年代,那時候各行各業都處於高速崛起的時期,年輕人只要敢想敢做,基本上都能找到一條致富的道路。

當時所有的年輕人幾乎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每人都用通過自己拼搏努力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如今卻不一樣了。現在如果一個人起點很低的話,可能奮鬥了一輩子,也只不過是到達了別人的起點,這確實是赤裸裸的現實。

當下的很多年輕人,似乎也逐漸失去了拼搏奮鬥的希望,他們過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懶散日子,甚至有的還通過網貸欠了一屁股債,每天過得渾渾噩噩。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年輕人不願意再去奮鬥了?

心理專家們認為,當期望值高於個人的實際能力,個體因難以實現目標會逐漸喪失信心和勇氣,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好高騖遠」,「眼高手低」。這個時候如果年輕人不能及時的自我調節,那麼就會失去繼續奮鬥的想法。

首先,目前國內的高房價問題,就是導致年輕人屢遭打擊的「重災區」。

現代社會發展至今,買房已然成為了年輕人一個過不去的坎,特別是對於那些在一二線城市上班的年輕人來說,微薄的工資勉強才能夠支撐得起租房和日常生活,買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但是年輕人沒有房子,很可能就結不了婚,更別說保障今後孩子的教育、戶口等等問題,這一大堆的事情,讓年輕人愁到不行。

但是另一方面,年輕人通過努力,達到更高的薪資也是非常困難的,如果老老實實上班,那麼一年下來多少工資都能夠算得明明白白,除去開支所剩無幾。

但是如果選擇去創業的話,雖然有可能會因此翻身,但畢竟成功的概率太小了,各行各業的競爭都非常大,而且如果因為創業失敗而負債,那麼這一輩子翻身就更困難了。

其次,結婚、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

現代人結婚,彩禮、婚房的成本實在太高,這一現象也導致了很多人寧願單身也不結婚,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而另一方面,在以前人們之所以敢多生孩子,就是因為覺得養育孩子不需要太多的成本,給一口飯吃,不讓孩子餓著就可以了。

可是時代發展至今,已經變成了「優生優育」,生孩子還要想辦法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不然今後孩子也會生活在底層受苦,這是很多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總的來說,實現這些「基本」的願望,對於年輕人來說卻非常的不容易,在這樣的背景下,心理較為脆弱的年輕人,選擇了自暴自棄。

寫在最後:現在社會上許多普通年輕人,也不是不想拼搏努力,但成功的機率越來越小,讓他們看不到希望,平淡的未來失去了吸引力,自然慢慢的就不想拼搏了。

相關焦點

  • 是什麼原因,導致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甚至還不想奮鬥了?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面,有一部分年輕人總喜歡跳槽,但也有很多人辭職創業。當時創業的成功率還是很高的,只要你去做,基本上都能成功,因為那個時候我們什麼都缺。而現在,很多人都說創業越來越難,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繼續去創業了,更多的年輕人選擇了上班,或者是成為平臺下的「寄生蟲」。這幾乎是當下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 是什麼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不想再奮鬥了?
    導致現在很多年輕人看不到希望,越來越不想奮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社會貧富差距拉大,有的人通過炒房子致富,有的人通過行業壟斷致富,更有甚者依靠豐厚的人脈致富,而多數年輕人什麼都沒有,眼睜睜的看著社會貧富差距的拉開。他們現在並不是想著如何去個人奮鬥,而是希望自己老房子早點拆遷改造,或者買彩票能一夜暴富。
  • 是什麼原因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不想再奮鬥?專家:有這幾個原因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說創業太難了,許多年輕人也不願繼續去創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去了上班,或者成為平臺下的「寄生蟲」,這幾乎是當今年輕人的真實寫照。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都看不到希望了,甚至都不想繼續奮鬥?有專家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貧富差距正在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房價上漲的初期,當時一套房子還是20萬元,現在許多房都已經超過100萬了,然而,有些人的貧富差距往往就是因為一套房子。
  • 當今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為何不願去奮鬥,背後原因令人意外!
    在過去的幾年中,很多年輕人總是很容易在各個企業間來回「跳槽」。也有許多年輕人會選擇自己去創業。但是創業真的這麼容易嗎?其實只要你堅持去做,基本上都可以「小有成就」。但是到了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創業非常困難,年輕人們拒絕去創業,轉而開始上班工作,有些更是成為了「啃老族」,這便是現代年輕人的現狀。
  • 年輕人看不到希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並非只是高房價,還有這些
    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年輕人跳槽,也有人辭職創業,只不過成功率非常低。而且,現在出現了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年輕人已經失去了希望,甚至不想去奮鬥了。為什麼他們年紀輕輕就已經看不到希望了?我認為原因有下面這幾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工作沒有動力、職業發展沒有希望?這要從霍桑實驗說起。霍桑實驗是1924年西方電子公司在伊利諾州的霍桑工廠做了一個實驗,在於找出是否有「疲勞」之外會降低生產力的因素。經過3年的實驗卻並沒有取得成功,後來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梅奧於1927年應邀主持研究。
  • 年輕人深陷「喪文化」,不相信明天會更好,原因是什麼?
    首卷語按正常來說,年輕人應該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整天奮鬥,但如今的年輕人並非如此,很多人都陷入了「喪文化」。也就是說年輕人在遇到任何不順利的事情時,總是充滿了抱怨,甚至發頹廢的圖片來暗示,他們不再相信明天會更好。
  • 為什麼90後越來越迷茫?並不是懶!是努力了卻看不到希望!
    很多人都在說90後是最享福的一代人,很多人的眼裡90後他們大多數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90後的人大多數都沒有吃過苦,是第一批趕上好時代的人。但是這對於90後的人來說,他們真的沒有辦法認同這些話。他們看到了中國的樓房越蓋越高,基礎建設越來越發達。甚至很多老一輩人都十分驚訝,現在通過一個小小的手機,就可以實現人們面對面的交流。在這些老一輩的人眼裡,現在的社會發展越來越迅速,人們越來越富足,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了。在老一輩人眼裡90後就是最享福的一代人。但是真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對於90後來說,面臨的壓力真的十分巨大。
  • 內行人:價格低不利於年輕人奮鬥,他們該充滿活力
    中國房地產市場從一開始就一直在上漲,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阻力。房地產市場一直很火爆,推動房價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房子正在建造,但越來越少的人買得起。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經過這麼多年,房地產市場雖然看似已經開始穩定,但房價依然很高,買房已經成為一種奢侈。
  • 為何越來越多年輕人看不到未來?且看身邊:畢業即失業,中年送外賣
    我們這代年輕的心態確實沒有你們之前的好,然後事實確實是這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看不到未來?且看身邊:畢業即失業,中年送外賣!專家代表的是上層,自然看不到下層的苦,那是不一樣的,之前老一輩沒有網際網路,有苦只能吞肚子。再說現下機會多,多的是這種外賣的工作,六億人月收入只有1000,首富4000億,這個種現象在當時有麼?試問這兩代吃苦的人,誰的幸福感更強!
  • 年輕人安於現狀的原因是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太多的年輕人都變得比較懶惰,做任何事情都無法堅持努力的做到最後,總是會半途而廢,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首先導致年輕人安於現狀,不求進取的原因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奮鬥目標,每天只重複著早九晚五上下班的日子,沒有考慮自己的未來,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抱有不會餓著肚子過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忙碌無為的度日,經濟條件的提升,科技的進步也養成了年輕人怕吃苦,沒有恆心,把自己未來的規劃及生活都交給了自己的父母,總是幻想著一日暴富,甚至有更多的人不工作,每天就是吃喝玩樂,遇到了困難找父母
  • 90後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為生活而奮鬥?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年輕人就像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在這個現實社會上,普通老百姓都在為了生活而四處奔波。但不少年輕人卻都失去了鬥志,不願意努力工作,似乎根本看不到奮鬥的希望,甚至有些家庭條件好一些的,年輕人寧願在家做「啃老族」。
  • 問答:年輕人究竟應該在大城市奮鬥,還是應該去小城市生活?
    選擇的同時意味著捨棄,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究竟應該在大城市奮鬥,還是應該去小城市生活?借用SOHO董事長潘石屹的話:「年輕人能在大城市待著,就千萬別到小地方去,因為小地方通常都有很緊密的關係網,這對年輕人是很不利的。」
  • 能力強的年輕人,在這三種工作崗位上堅持下去,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今有很多年輕人在進入公司工作以後,會發現一些比較奇葩的現象,大家希望獲得較高的薪資,可是在崗位上處處不順,很難長久的堅持下來,可是就是會有一些能力強的年輕人繼續久留,雖然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可是這種現象員工無法改變,那麼只能選擇妥協,不過筆者也是提醒大家,在公司裡千萬不要讓自己隨波逐流,因為如果你還要在以下這三種崗位上堅持下去,你會發現看不到任何希望,因為公司沒有完善的晉升機制
  • 拯救年輕人:年輕人心不死,中國的希望之火就不會滅!
    年輕人!縱觀古今中外,一個國家的沒落,必然始於成年人,但終於年輕人。這幾十年日本陷入泥潭,經濟萎靡不振,社會死氣沉沉,不管是人還是社會,都了無生氣。很多人把原因歸咎於《廣場協議》。但我不敢苟同,任何國家的沒落,外因都是次要的,內因才是主要的。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事業編不再被年輕人所嫌棄
    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聽到過這句話呢?而筆者作為一名山東九零後,對這句話其實也是比較贊同的。因為就在筆者高考報志願的那年,筆者的父母以及家裡其他長輩也都希望我能報師範大學並在將來成為一名老師。但像絕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筆者當時也是不願意去選擇這些相比較更加穩定的工作的。因此當時的筆者最終還是一意孤行的選擇了鄰省某理工大學的計算機專業。
  • 儲殷:年輕人不去大城市沒有出息,其實奮鬥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
    大學教授儲殷和主持人馬丁在某節目中對「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的話題展開討論,在網上引起熱議。很多人都不同意這種說法,但是如果換成:「年輕人,必須先到大城市去看看,然後再去找機會。」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相信很多人都會同意的。
  • 男朋友不願意去工作,看不到希望感覺沒有未來
    剛開始那兩年他也有找工作,後來他去廣告公司上了3天班就不做,原因是離家太遠。大概2015年的時候他家人給錢他開了漁具店,大概3個月不做了,原因是當地沒什麼人釣魚,生意不好不堅持了。再後來2017年我給錢他開了家攝影複印店,生意也不好,大概堅持半年就不做了,每個月賺的都不夠給租金。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腦梗死!出現腦梗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腦梗死,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今有很多的年輕人除了工作以外,在生活當中特別的喜歡玩遊戲,看手機等等,甚至經常的熬夜,對於一些為了工作而忙碌的人來說,可能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身體吃不消,甚至還有一些人因為電子產品的原因經常的,睡眠時間比較少。如果長時間的沒有滿足正常的睡眠時間,或者是經常的熬夜都有可能會使大腦出現問題。
  • 買不起房,年輕人還要奮鬥嗎?
    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996的討論中,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開始越來越進入到無欲望社會的佛系,他們似乎不太像馮侖老師他們那個時期那麼的拼命、那麼的奮鬥,現在很多的日本或者歐洲的年輕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感受來過這一生,我們現在聊一聊這部分年輕人為什麼開始不相信奮鬥了,到底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或者說我們認為奮鬥紅利有沒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