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王建平:面子

2020-12-22 封面新聞

文/王建平

那個時代,城市裡物質缺乏,更不用說鄉下了。在大山裡,有一位半眼瞎娘,她的兒子從村小考到鄉初級中學,眼看要到鄉場上去讀書了,就決定熬夜為兒子趕做一雙布鞋。

半眼瞎娘生下兒子抱懷裡,拿手摸,次數一多,就覺得兒子腳趾長、腳板大。兒子滿歲便下地走路,春秋天的時光裡光著腳板到處跑,腳趾抓地面特別有力,走起路來十分穩健。她家窮,兒子在12歲前,的確沒感受到過腳板與一雙新鞋相結合的味道。

三伏天裡,半眼瞎娘白天在水庫工上拉碾子、背土掙工分,晚上就在工棚裡,借著大壩上漏進屋的燈光,摸索著為兒子納鞋底子、剪鞋幫、鎖鞋眼,每晚不歇氣。

就這樣,兒子去鄉上學校上學的頭天晚上,娘遞給兒子一雙布鞋。底子是千層底那種,鞋幫子是黑色卡嘰布。她給鞋時對兒子的笑,如燈光一樣溫婉。

兒子接過鞋,先是驚喜,沒想到眼睛不好的娘能為他做鞋。他轉身打來洗腳水,又洗了兩次腳,然後才穿上新鞋。他屏氣凝神,第一次感知腳底穿上新鞋的滋味。他盡情地展現笑意,瞬時,一汪美滋滋的清泉在他的心房蕩漾。當晚,他沒捨得脫下來,半夜醒過一次,還拿大拇趾用力彎曲頂了頂鞋底子,感知腳上的確有鞋的存在。

「我兒子穿著鞋去念中學,不會被人笑話了……」娘入睡前,在裡屋對著牆上的影子說了好一陣子話。

第二天清早下床,兒子試了好幾次,找準下地的輕重,才大膽邁出第一步。出了村口,看不見人了,他突然心痛起新鞋來。於是,他脫下來,裝進書包,然後,對著大山一陣吼,精神十足,赤著腳在山道奔跑。

他一口氣翻過一座大山,再下完300多級的石階梯,在進學校大門前,閃到牆角處,用手摸了幾把腳板底下,穿上新布鞋,抬著頭走進教室。

初三那年,兒子那雙布鞋才穿成半舊,但不懂事的腳趾頭,卻在鞋尖面子上開了3個大小不等的天窗,腳趾頭總是往外冒。鞋一天天變小了,直到再也容不下他的腳。

初中畢業不久,兒子被緊挨大隊的氮肥廠招為選料工。娘見兒子每天天一亮就出門,早晨冷得夠嗆。那個年月的冬天,比現在的冬天冷得多。娘向人討來舊毛衣,拆成線,決定要為兒子織一雙線手套。

說來很多人不相信,一個農村老娘,一個半瞎子老人能做這些。信一回吧,山裡人說她真是眼瞎手巧。她織的手套也有5根指頭,但可能是收針、加針的要領把握得不好,所以幾根指頭看上去顯得不圓滑不自然。

手套織好了,交給兒子有些日子了,娘仍不見兒子戴過她織的手套。娘才明白,兒子是人大心大,跑外面的人了,看不起鄉下人了,嫌棄她的手藝了。娘開始生悶氣,飯量一天天減少。生悶氣的日子一長,娘臉上的膚色一天比一天差。

後來,兒子聽他姨媽說,他娘在她面前提起他不戴手套的事。兒子恍然大悟。於是,兒子一改常態,每天早上出門前,有意在娘面前戴上娘為他織的手套出門。戴上娘織的厚手套,手的確暖和。但是,兒子每天走到快要攏廠門口時,就偷偷取下娘織的手套,重新戴上廠裡發的那雙又舊又不完好的線手套。

兒子戴得很舊的線手套是廠裡發的勞保,半年一雙,是機機器織的,好看,織得均勻,線的粗細顏色是一致的。戴勞保手套,舊是舊,但不土氣。

就這樣,兒子為了娘臉上有笑容,將兩雙手套變著花樣地戴。其實,娘是知道兒子的小名堂的,但兒子一天天長大,行得端、走得正,她就當什麼都看不見。

若干年過去,兒子進到商場,只要見到鞋與手套,就會想到娘。時不時,他的臉上會微微的紅,微微的燙。

【作者簡介】

王建平,四川蒼溪人,四川省作協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閱讀悅讀》《精短小說》籤約作家,有作品散見於《小說月刊》《四川文學》《小說林》《青年作家》《海燕》《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百花園》《喜劇世界》《天池小小說》《華西都市報》等報刊,有作品獲獎併入選叢書、選入《語文網》高考模擬試卷。出版小說集《那一盞燈》《甜月亮》。

【「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標題註明「散文」或「遊記」或「小小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作者信息包括銀行卡戶名、開戶行及網點準確信息(不能錯一個字、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卡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相關焦點

  • 王建平:聚微亮之光,燭照天空
    1月16日,省人大代表王建平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王建平一直致力於家庭教育公益事業,始終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對這一組數據,她很敏感。2013年,王建平當選省人大代表,赴全國各地視察調研未成年人犯罪和社區矯正等問題,在與青少年罪犯的父母及本人溝通過程中,她深深地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年輕人尤其是留守兒童和未成年人的重要性。
  • 王建平深耕武警18年,曾受周永康領導
    今日下午傳來重磅反腐消息,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說,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王建平因涉嫌受賄犯罪,目前正接受調查。王建平最後一次出現在媒體上,是6月出席全軍實戰化軍事訓練座談會,此後再無消息。
  • 廣西興安縣界首鎮貧困戶王建平:依靠嫁接技術過上幸福生活
    王建平的妻子陽小麗說,「家裡的老瓦房無錢維修,下雨天到處漏雨,只能拿著瓢盆往外舀水,日子過得苦啊!」2014年,王建平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我2014年駐村時,了解到了王建平特別能吃苦耐勞,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一點果樹嫁接『土辦法』,於是我建議他學習嫁接技術,爭取以技脫貧。」駐和平村第一書記蔣萬紅回憶說。
  • 邯鄲當代「蒲松齡」小小說作家趙明宇
    在邯鄲提起小小說作家趙明宇,可謂名聲貫耳,婦孺皆知。趙明宇因了小小說,從一個農村青年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理事。邯鄲作家協會副主席,這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趙明宇1970年出生於河北省大名縣農村,中學畢業後回村務農。酷愛寫作的他積極寫作,痴心投稿。
  • 【暖新聞·江西2020】王建平:18年獻血108600毫升 小善成大愛
    他的名字叫王建平,是贛州經開區黃金嶺街道719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我們常說,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長期堅持做好事。王建平18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書寫著不平凡的壯舉。十八年來,王建平無償獻血182次,其中獻血小板175次350個治療量,獻全血7次,總獻血量達108600毫升。這一驚人的數字,相當於把自己全身的血液置換了24回。因為獻血次數太多,王建平的胳膊上有一塊扎針的疤痕。對他來說,這塊疤痕像勳章,也像是幫助他人留下的愛的印記。在王建平家裡,因獻血而獲得的榮譽證書有厚厚一大摞。
  • 貪官終結(小小說)
    近幾年來在《精短小說》、《金山》、《小小說大世界》、《微型小說月報》、《小小說選刊》、《小小說月刊》、《微型小說選刊》、《河南文學》、《雜文選刊》、《短篇小說》、《檢察日報》、《羊城晚報》等近百家刊物發表小小說作品四百餘篇。有數十篇小小說收錄於各年度微型小說、小小說年選。獲安徽省2015年度金穗文學獎、第二屆「綠城清風杯」全國廉政小小說大賽優秀獎。出版小小說集《帶刺的玫瑰》一部。
  • 楊曉敏的軍旅人生和他的小小說情結 ——記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說學會會長楊曉敏
    現任河南省作協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說學會會長,曾任鄭州市小小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編輯兼《小小說選刊》《百花園》主編。著有《當代小小說百家論》《小小說是平民藝術》《我的喜馬拉雅》《冬季》等,主編《中國小小說大系》等圖書400餘卷。
  • 小小說|黃庭凱:一條魚
    【作者簡介】黃庭凱,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西小小說學會會員,來賓市作家協會會員,曾有習作發表在《三月三》《民間文學》《上海故事》《微型小說月報》《天池小小說》《小說月報·大字版》《小小說月刊》《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選刊》《來賓日報》等報刊,有作品入選全國小小說年選。
  • 南昌小藍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建平深入一線調研疫情...
    1月29日下午,南昌小藍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建平深入區級留觀點,金、銀湖管理處留觀點和省農機大市場等地調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王建平先後來到區級留觀點,金、銀湖管理處留觀點,聽取留觀點布置情況匯報,並察看留觀點相關防控、安全、生活配套設施準備情況。王建平要求各留觀點要按照"單人單間單獨衛生間"等相關要求規範化設置,並做好場所通風、消毒和留觀人員體檢檢測工作,配齊專業醫護人員和生活服務人員,並轉變觀點,加強對留觀人員的人文關懷,讓他們呆的放心、舒心,做好留置隔離工作。
  • 小小說閱讀教學,難在哪兒
    其難度不僅在於教學生們認識小小說這種虛構文體,還在於指導學生們掌握相關語言表達的技巧,並應用於作文當中。在整本書閱讀的倡議下,教師應該怎樣完成這個教學任務呢?《俗世奇人全本》(人民文學出版社)這本書的語言凝練、人物鮮活、情節離奇巧妙,是小小說的代表作,因此,筆者以該書為例,探討教育部統編《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程設計,希望能對教師們的教學實踐有所啟發。
  • 「迷你小小說」023王海森: ​讓 路(1526字)
    《小小說在線》2017年「夏之韻」小說大賽啟事為促進小小說和閃小說的創作,由《小小說在線》公眾平臺主辦2017年「夏之韻」小說大賽,現公告如下:一、大賽分兩個賽區(播音區不參賽) 1、小小說賽區:趙文新負責。
  • 今日關注|中國(新鄉)小小說創作基地在轎頂山景區掛牌
    為繁榮新鄉市文學文藝事業的發展、助力新鄉市培育、挖掘更多優秀文學文學創作建設,促進新鄉市小小說的創作與發展,8月29日中國(新鄉)小小說創作基地正式授牌於轎頂山景區!8月29日上午,「中國(新鄉)小小說創作基地在河南新鄉轎頂山景區掛牌成立。同時,河南省七家純文學期刊組成的河南省文學期刊聯盟2020年年會也在此舉行。
  • 在《心居筆記》裡,馮驥才成就了自己小小說的另一種可能性
    馮驥才的小小說和汪曾祺的小小說,像塔克拉瑪幹沙漠同一棵胡楊樹長出的兩種形態的葉子,楊樹的葉,柳樹的葉。馮驥才強化「俗世」中之傳奇,傳奇性;而汪曾祺注重「俗世」中之平常,平常性,減弱傳奇色彩。
  • 【惠州文脈·一周年特刊·西湖】小小說的小與大
    所以,小小說的「大」不包含歷史的厚度,它主要是指人性的深度和藝術的魅力。篇幅會限制小說的容量,但限制不了小說的思想,限制不了作者對人性深度的探討。同樣,也限制不了其藝術魅力的展示。而相較於短故事、段子、笑話,小小說肯定比它們深刻,藝術水準也遠遠超過它們。
  • 「魅力秦都杯」全國小小說大獎賽徵稿啟事
    ■ 小小說大獎賽徵稿啟事 「魅力秦都杯」全國小小說大獎賽徵稿啟事 一、徵稿內容以秦都的歷史文化、人文地理、自然生態、產業發展2021年4月1日開始評審,2021年「五一節」前後召開頒獎大會暨《「魅力秦都杯」小小說大獎賽優秀作品集》首發儀式。 四、徵文要求參賽作品必須緊密聯繫秦都實際,以書寫秦都為主題。1.注重思想性。作品要求主題突出,積極向上,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2.注重藝術性。
  • 吉林省作家韓山寺作品《一局》入選 2018全國小小說20篇年度佳作
    (前吉林日報社社長、吉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省美協名譽主席、中國畫馬研究會會長、全國著名學者易洪斌) 2018年全國小小說20篇年度佳作塵埃落定。吉林省作家韓山寺《一局》上榜。韓山寺20世紀80年代從事寫作,中途停筆,今番重拾舊業,寶刀依然不老。祝賀!
  • 「崇法杯」公證主題全國法治小小說...
    「崇法杯」公證主題全國法治小小說創作大賽開始啦 2020-06-20 09: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李立綱:變臉|小小說
    張守金:絕不服輸|小小說梅花:編輯部的故事|小小說
  • ...下展現獨特的人性情懷——簡評廣東小小說作家韋名作品集《老街》
    文/呂嘯天用小小說寫出大作品,用小小說傳播時代正能量是當代小小說作家孜孜以求的夢想與前行的方向。活躍在廣東文壇近30年的廣東小小說名作家韋名一直致力於小小說的創作,並且以「新官場小小說」的寫作名聞中國小小說界。
  • 四川作家駱駝小小說再入語文試卷 近年在華西都市報多次發表作品並...
    封面新聞記者 謝穎近日,四川巴中市2020屆中考語文模擬試卷中,作家駱駝小小說《晨曦裡的那雙手》入題。這是駱駝第9篇小說被選入全國通用、省市中考語文、高中語文試卷。巴中市教科所中學語文教研員苟志弘介紹,類似的閱讀理解題,主要採用本土作家的作品,作品內容又要與課內的知識點相結合,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是描寫父愛的永恆經典,小小說《晨曦裡的那雙手》講述了一位父親對女兒深沉的愛,兩者有相同的地方。通這課內外知識的融會貫通,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進而提升他們認識世界、了解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