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民間,中山當數。中山,古稱香山,聞名海內外的嶺南美食數不勝數:石岐乳鴿、沙溪扣肉還有神灣菠蘿……城街巷裡,歲月悠悠,除了美食以外,中山還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山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是當年赫赫有名的廣東「四小虎」之一。在現代化徵程中,始終勇逐潮頭。
這兩年,中山更是發出了「重振虎威」的動員令,以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為目標,持續聚焦經濟與城市高質量發展。中山市翠亨新區,作為「深中通道」的重要登陸點,位居粵港澳大灣區地理重要地帶:北承廣州南沙、南接珠海橫琴、東眺深圳前海、西連粵中西部,承接著深港優質產業和資源,是中山「重振虎威」的重要戰場。
2013年8月,中山翠亨新區獲批成為第二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17年《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沿海經濟帶綜合發展規劃(2017-2030年)》中山市明確翠亨新區為中山城市核心發展區域;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的發布,中山以翠亨新區為核心,重點打造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的橋頭堡,以「打造珠三角轉型升級新引擎、建設宜居精品城市」為目標,高標準、高起點引導翠亨新區的建設和發展。
2018年起,翠亨新區搶抓「雙區驅動」歷史機遇和深中通道建成的黃金窗口期,聯合華為共同規劃建設翠亨新區智慧城市,聚焦數字經濟升級和城市現代化治理。
構築城市智能體「新底座」,打造智慧運行「新大腦」
翠亨新區過去信息化基礎薄弱,委辦局業務應用如工程項目、檔案管理、規劃和資源管理等業務應用仍以「煙囪」建設為主,信息數據封閉,部門之間缺少數據融合業務協同,缺乏信息架構系統化設計。通過場景梳理與痛點觸摸,翠亨新區提出「1+1+N」的總體架構,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視頻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1個區級數字平臺、1個智慧大腦、N個行業應用」的整體架構,建立空天地一體化的監管體系,接入翠亨新區工地視頻、道路視頻、無人機巡查視頻、管廊設備監控、智慧路燈等物聯感知資源,基於AI賦能,讓數據之間產生「化學反應」,做到精密智控,城市發展全面感知。
通過對新區各類數據的匯聚、治理和整合,實現跨系統、跨領域的數據融合、態勢監測、決策支撐,以支撐打造翠亨新區智慧大腦,利用智慧大腦支撐翠亨新區城市運行數位化,問題發現智能化,管委會決策科學化,城市管理精細化,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執行、有溫度。
數繪經濟產業全景圖,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
翠亨新區作為中山轉型發展、重振虎威的主戰場、主引擎,改善營商環境、引育優秀企業到中山投資落地是翠亨城市發展「職責」的重中之重。
通過融合企業法人、產業政策、企業經營、行業分類等數據,基於模型算法分析,形成翠亨新區經濟產業全景圖,藉助經濟運行監測、精準招商、供需對接、生產要素監測等應用,解決招商引資企業篩選匹配、產業融合、政策匹配、企業選址和產出測算等問題,並對招商引資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呈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優質企業發現引進提供有力科學支撐,真正幫助翠亨新區「穩企安商」。
翠亨新區藉助城市數字平臺,自動匯集城市經濟、產業項目相關信息,繪製產業地圖,一屏全面展示新區產業分布、構成情況,為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產業發展決策提供輔助支撐;同時通過構建新區產業項目監管服務體系,實現新區產業項目從招商、建設、營運全流程服務與管理,為推動城市現代化產業集聚提供了良好生態,形成翠亨新區在創新驅動發展及未來城市治理上的輻射帶動作用,讓智慧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內核,促進區域產業轉型與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聚焦城市智能體多業務場景,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翠亨新區目前尚處於城市建設高速發展中期,如何幫助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成為翠亨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大課題。為此,翠亨新區建設落地一系列創新的智慧應用,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添柴加薪。
智慧工地系統利用物聯網+AI技術,強化工地人員和車輛管理,提升整個工地的運行安全性和管理效率。如在施工現場,可以通過該應用查詢實時監控數據,展示工地環境參數,遠程進行降塵等操作;同時可以有效感知現場施工人員狀況,如人員穿戴規範、在崗狀態、工作情況等等。截至2020年底,新區在建有49個項目工地,接入工地實名制管理系統,可以實時了解49個項目工地的建設情況,對新區49家建設單位共6757人員考勤和安全做統一管理。
智能巡查系統,融合視頻智能分析技術、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以及實時影像自動化處理技術,對各類型異常事件實現自動識別與預警實現道路狀態,進行智能分析、違規廣告牌、地面積水、屋頂違建、商戶佔道經營及消防通道堵塞等智能分析識別,利用多場景巡查管理,助力新區打造環境宜居、生態優美的濱海新城名片:如針對非授權工程車輛越界場景,綜合巡查管理系統可生成該車輛的行駛軌跡與提供該節點的視頻查看,從而進行現場堵截;而在海漂垃圾監控場景中,AI無人機和視頻智能分析技術助力下,可對海漂垃圾進行預警及垃圾清理等任務自動分發處置。
智慧物業系統基於BIM三維建模等技術,集成建築智能化系統,提供建築樓宇物業服務,實現物業全息數字管理。用戶可通過web端和移動端進行租賃信息管理、設備設施查看、收繳費統計以及物業信息發布管理等的綜合智能物業管理服務。從小家(物業住宅)到大城(城市管理),從白天到黑夜,物業、工地、路燈、水務、巡查、治安等全域全息感知,讓每一份堅守與呵護都深入細緻,全方位保障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華為亦將持續深入推廣建築信息模型在新區建設、監管等方面的應用,助力中山翠亨打造全息數字管理系統,通過三維建築模型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推動新區城市建設可視化、精細化,構建建築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模式。
如何使能一座城市變得更智能、更富有生命力?在華為看來,賦予城市這一生命體以智能是實現新時代智慧城市發展的有效路徑,基於大量實踐,華為提出打造「城市智能體」的智慧城市建設理念,秉承「以人為本,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初心,以智能體為參考架構,把城市與ICT技術當成一個整體來看待,打造的數據驅動,具有深度學習能力,城市級的一體化智能協同系統。
未來,翠亨新區將持續發揮自身優越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繼續以一流的生態環境、一流的城市基礎設施、一流的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一流的產業和龍頭項目、一流的公共服務配套、一流的創新創業人才,建設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同時,華為亦將不遺餘力地為翠亨新區乃至中山市數位化轉型做好發動機和助推器,切實深耕城市業務場景,構建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可進化的城市智能體,助力實現「灣區樞紐、精品中山」的建設目標,攜手續寫智慧城市「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