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很圓,夢想不遠
撫寧由縣改區而來,足球事業底子不厚,基礎設施原近荒漠,為數不多愛踢球的人工作後也墜入沉寂、彼此失聯,任熱情和愛好在環境中無盡消磨。2008年,網羅一幫業餘愛好者的騏驥足球俱樂部成立,在沙礫遍地、陋石當門的紫金山下,開始樂此不疲、腳下生風。十年間,相繼參加了市運會、全市精英賽、市界杯、灤州縣際杯等賽事,成績雖難稱如意,但收穫的是格局、動力和影響力。這些年,球隊人數超過了100人,有了自己的隊徽、年會,與周邊隊伍建立了聯繫,野球踢得風生水起、快樂無比。
2018年,「洋河三四五體育公園」開放式五人制足球場正式建成,撫寧足球有了自己的主場。從這一年開始,對足球的理解和規劃也發生著嬗變:打造自己的賽事,吸納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規範管理、規範運作,商業與體育搭界融合,隊伍內部在競爭對抗中優化提升。由此,撫寧足球聯賽應運而生,三年間由小做大、聲名鵲起,撫寧足協橫空出世,開啟了新的翻山越嶺、打怪升級之旅。
四大支撐,做最好的基層足協
隨著主場的確定,聯賽的搭建,足協的成立,撫寧足球的藍圖架構日漸清晰:高水準規劃,嚴標準落實,腳踏實地,步步為營,舉旗前進的路上,「典範目標」從不動搖,「撫寧特色」愈發彰顯:
——金牌賽事。撫寧足球聯賽歷經三年演變,現已逐步成熟,初步成為吸納全市高水平隊伍、贏得廣泛口碑和參與熱情的區域性品牌賽事。在設計和定位上,堅持嚴謹賽制,實行超級、甲級兩層級,年度雙循環,定額升降級;打造一流環境,配置現場大屏幕,雙向俯角高清攝像頭,依託「綠茵場」APP實現全部場次現場直播,賽後第一時間推出進球集錦;推行規範管理,嚴格報名登記、入場儀式、裁判執法、信息發布,一切向國家正規比賽標準看齊。2020年,甲級、超級隊伍各有8支和6支,規劃3—5年內分別擴充至10支和8支;聯賽現已輻射海港、開發區、昌黎、盧龍等周邊縣區,全年比賽87場,參賽隊員近200名;通過賽事歷練,培養解說主播8人,視頻製作骨幹6人;通過與商家合作,賽事網絡點擊量前三輪突破28萬人次;利用聯賽間歇期,每年暑假舉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為區內外青少年搭建交流平臺;未來還將構建「驪城足協杯」精品賽事,以機關、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組隊交流競技,形成全民湧動之勢,厚植草根足球的芬芳土壤。
——聞名青訓。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中國足球的未來,專業體系之外,基礎環境在縣區,做好此事,善莫大焉。聚焦撫寧足協的任務書和成績單,青訓躍然紙上。在足協副會長李小慶等的深耕帶動下,中小學足球氛圍日益濃厚,在省市大賽上屢獲殊榮;撫寧二小女子足球隊勇奪秦皇島「市長杯」冠軍,在全省「冀萌杯」比賽中獲得第五名,獲得歷史性突破,小將李赫楠摘得全省最佳射手;小學男隊也闖入全市前五名。由足協舉辦的青訓班人氣極高、反響強烈,累計舉辦2期,參訓人數達55人,顯著提升了青少年足球競技水平,湧現出了一批好苗子;首屆撫寧足球生活節暨技能大賽、「騏驥足球進校園」、成年隊與小球星對抗賽等互動活動,成為撫寧大眾體育的一道靚麗風景。「隆德新能源杯」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是撫寧足協著力打造的一項精品賽事。2019年首屆參賽小隊員超過140人,10多家愛心企業捐贈球服,「聚利來糕點」每場比賽送來麵包,黑馬廣告免費製作籤名牆,小球員們每晚列隊入場、高唱國歌,不僅為他們刻下了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也為全社會鼓勵支持青少年足球運動開闢了先河。下一步足協還將開展青少年足球基地認定工作,組織球員、企業走進校園愛心幫扶,推進青訓標準化系統化,持續提升青少年賽事影響力和社會參與度,有組織地開展市內外交流,聯合新聞媒體開展小球員及教練、家長專訪等活動,在撫寧的足球沃土上,培育更多茁壯的樹苗,形成茂密勃發的青青樹林。
——足球文化。踢球的人五大三粗,踢球的人也俠骨柔情。足球是一個大家庭,喜笑怒罵,琴棋書畫,需要磨合,需要調動,人盡其才,才能才華橫溢。撫寧足協將生活與比賽相統籌,賽場內外不割裂、不分離,以凝聚力、引導力、服務力來實現團隊的華麗躍升,以足球共同體文化來凝聚人心、昭示個性、傳承血脈。來看看這些漢子們能幹什麼吧!寫文章。當年飛信流行的時代,通過飛信推送的踢球召集貼,成了不折不扣、雅俗共賞的「賽詩會」,文思泉湧、隨手拈來;經過多年浸淫,如今微信群裡人人都能出口成章,往往一詩打頭,引發百詩回應;近期足協公眾號推出的「我與撫寧足球」徵文活動,響應者眾,累計發布近30篇,那些真情實感、動人詞彙,淺言深意、飛揚文採,讓我們驚嘆於撫寧足球人的另一面,更極大升華了每個人愛足球、愛兄弟的深情厚誼。演節目。作為撫寧足球的重要文化沙龍,騏驥年會已經舉辦多年,年年都有新氣象,每次都是才藝大比拼,成為認識夥伴的又一大驚奇。三句半、快板、改編演唱,熱情謳歌我們的足球生活;特別是「十大系列」頒獎詞,無不切中要害、扣人心魄;那句刻在標配水杯上的,「當你老去,早已忘卻綠茵場上輸贏,你一定還記得,那些陪你一同奔跑過的兄弟」,更是引人淚目、撼人心魄。鑄魂靈。來到撫寧比賽的外地球友,感觸最深的就是,這裡的足球氛圍好、環境好。多年來,撫寧堅持團結友善、團隊榮譽,在競爭中合作,在包容中進步,無紛爭之亂耳,無打架之勞形,烘託著撫寧成為一方綠茵聖地。一湖水如果是清的,她就會使新流入的每一滴水都嚮往清澈,這也是實現人才、賽事、資源聚集的根本原因。搞活動。在全區組織開展足球生活節暨足球技能大賽,參賽家庭200多家,從策劃到報名,從開幕到演出,從賽事到頒獎,做到了環環相扣、無一差錯;每次賽事等大型活動,總能招集一干人員,堅守崗位,協同服務。隊員們自發地說,實踐證明,我們是能夠HOLD住大場面的!經過這些年的打拼歷練,撫寧足球人打造了一支甘於奉獻、執著不息、敢於勝利的隊伍,也親手締造了氣象鮮明、印記深刻的「撫寧足球共同體文化」,為更高格局發展奠定了根基。
——協會管理。撫寧足協的成立,是撫寧足球發展史上的裡程碑,撫寧足球事業由此翻開嶄新篇章。足協成立之初,即目標明確,通過推行「四化」打造亮點:會員管理正規化。制定協會章程,嚴格依法依規報批成立社團組織,召開大會選舉,實行會員申請登記,制定會費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會員權益含金化。足協與21個商家建立合作,對持有足協會員證且正常年審的,在指定商家消費、購物時給予5—9.5折優惠,建立了協會與商家共建互促的良性機制;同時將適時啟動團建活動,增強會員的凝聚力和親近感。市場運作成熟化。制定足協招商方案,對賽事冠名、球衣廣告等建立具體合作細則,通過官方公眾號、市縣電視臺、當地知名大咖、頭條、快手、賽事現場遊戲環節等眾多渠道宣傳推廣,吸引商家的目光和興趣。培訓普及優先化。廣泛對接國家和省市資源,在足球教練培訓、裁判資格考試認定、線上資源共享開放、足球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力度實現突破,積極走在全市全省前列,為標準化、正規化發展奠定堅強支撐。
火焰需柴眾人拾
遙望未來,信心滿滿;走好當下,慎終如始。草根足球發展的路上,不會沒有曲折,不會沒有困惑,堅守目標的同時,需要更多人的關愛助力,需要各界的理解、鼓勵和擔當。當前,三大焦點應常記在心,合力攻堅。
——場地。一塊開放式的燈光球場,已無法滿足高水平賽事的需要,突破之旅:一是在政府部門用好用足上級政策資金,及早建設開放式標準足球場和五人、七人制足球場,並配套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二是在落實校園場地開放要求,教體部門、足協與各學校間建立嚴謹規章和實施辦法,深入溝通,消除擔憂和疑慮,實現開放利用機制化、常態化。
——資金。基層之惑,多在於錢。短期內,基層足協絕難實現創收自給自足,靠面子、靠感情的拉贊助,也絕非長久之策。在打造全市金牌賽事的過程中,需要市縣體育部門給予關注、引導、監督、支持,以項目化方式集中投入資金,並嚴格要求落實財務管理制度,確保全部用於賽事運作,實現「四兩撥千斤」,撬動市場,做精品牌。
——資源。在裁判的選派上,希望省市體育部門給予傾斜,優先向精品賽事選派帶動,並延伸組織開展各種實地培訓活動,線上的培訓資源定向向優秀基層足協開放。在基層足球教練的培育上,對有成績、有熱情的給予重點扶持,給予適當榮譽,並推動其在基層足協、在當地青訓中發揮更大作用。在對外考察學習、交流對接活動中,給予優秀基層足協更多名額,使之接觸更廣天地,獲得更大提升。統籌熱衷足球事業的商家資源,集中向省市精品賽事傾斜,助力建立健全「足球+商業」互動模式,為如饑似渴的基層足協源源不斷地輸入血液。
熱愛足球的人是痴狂的,多年來我們走過的路,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將熱愛化作動力需要有冷靜的頭腦、堅強的意志,我們的目標已定,相信每一步的努力都不會白費;足球事業和足球產業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希望更多的人同心所向、提攜前進,每多一個同行者、喝彩者,我們離夢想就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