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單公示,廣安市「華鎣山滑竿抬么妹」成功入選

2020-12-26 小平故裡手機臺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我市申報的「華鎣山滑竿抬么妹」項目成功入選,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項目有望實現「零」的突破。據了解,四川省此次入選項目共14個。

近年來,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增強做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踐行「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理念,開展全域非遺普查,複查原有非遺項目138項,新發現重要非遺資源45項。著力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內涵價值,「鄰水竹琴」「桂興嗩吶」「華鎣山石工號子」等3個項目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項目。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爭取省級非遺資金近200萬元。推動非遺融入生活、融入文創、融入旅遊,「武勝剪紙」項目入選全省首批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鄰水手掌木偶戲」等4個非遺基地成功申報為「第一批四川省非遺項目體驗基地」。

新聞連結:華鎣山滑竿抬么妹

華鎣山滑竿抬么妹是一項盛行於我國西南地區以華鎣山為核心的民間遊藝競技項目。在漫長農耕文化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滑竿作為出行代步工具運用廣泛。尤其是華鎣山廟會盛行期,大家閨秀時興乘滑竿上山燒香拜佛,人們便創造性提煉概括成了這個項目。該項目器材製作簡便、群眾參與廣泛,具有強烈的競技性、觀賞性、展演性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及美學內涵。為當地留存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滑竿:由兩根長約3米、粗約5公分斑竹,配以一把涼椅及長約1米的兩橫杆綑紮而成。么妹:是農耕文化背景下對農家小妹的俗稱。滑竿抬么妹:抬夫一前一後,么妹坐於椅中,撐傘遮蔭,輕顛漫顫,悠然自得。通過上坐、起抬、顛試、路況號子提醒、風趣逗樂以及下坐等環節,形成完整的行為範式和文化情趣,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反映了人們改變生存環境的創造力。

滑竿在我國西南大部分地區均有使用,華鎣山位於四川盆地東部,最高峰1704米,跨越四川、陝西省和重慶市,山勢險峻,道路崎嶇,滑竿使用最為集中和典型。

華鎣山滑竿抬么妹自唐宋以來,歷時已久。華鎣山坡陡林密,除少量水上交通外,用滑竿作為出行代步工具,使用者多,從業者眾,滑竿行會幫派應運而生。達官貴人為選拔得力抬夫,結合當時大家閨秀時興乘滑竿上山燒香拜佛的習俗,便出資舉行滑竿抬么妹競技比賽。其活動也逐漸有了競技、表演、展示、欣賞等成分,形成為一定歷史時期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態。尤其是清代華鎣山廟會鼎盛之時,每年三月十九都要舉行滑竿抬么妹比賽。在眾多史料中有隱約表述,《清代四川志》《四川軍閥史》《嶽池民俗》等書中均有記載。

由於人們對滑竿抬么妹活動的喜愛,近年來,華鎣市分別於1999——2006年舉辦了「華鎣山么妹節」和多次滑竿抬么妹競賽活動。中央、四川、浙江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紛紛予以報導;全國攝影家「小平故裡行」採風進行了專題拍攝,形成了廣泛影響。2005年5月華鎣山滑竿抬么妹在四川省農民體育健身展示大會上榮獲了展示項目一等獎。(熊曉康 溫泉)

相關焦點

  • 佛山詠春榜上有名,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12月21日,記者從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官網獲悉,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記者了解到,全省共有17項非遺榜上有名,這其中包括佛山詠春拳。據悉,經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評審委員會審議後,評審委員會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此次名單的公示日期為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 阿拉善盟3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推薦名單
    阿盟自治區級非遺項目馬鬃繞線堆繡唐卡傳承人格日勒給遊客講解馬鬃繞線堆繡唐卡製作過程。記者從阿拉善盟文旅廣電局了解到,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官網公示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阿盟蒙古族唐卡(馬鬃繞線堆繡唐卡)、蒙古族民歌(和碩特民歌)、蒙古族薩吾爾登3個項目入選,其中蒙古族唐卡為新入選項目,另外兩個為入圍擴展項目,這標誌著我盟國家級非遺項目由過去的6項增至9項。
  • 國家級推薦名單公示了!滄州一項目入選
    12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記者從河北省非遺保護中心獲悉,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 蔚縣打樹花。河北日報資料片記者進一步了解到,5個新入選項目,分別是邢臺市「南路絲弦」、滄州黃驊市「賈氏青萍劍」、定州市「定州緙絲織造技藝」、保定市定興縣「定興書畫氈製作技藝」、邯鄲市大名縣「小磨香油製作技藝」;10個擴展項目,分別是唐山灤州市「灤州地秧歌」、邢臺沙河市「沙河皮影戲」、唐山市灤南縣「樂亭大鼓」、保定市「孫氏太極拳」、邯鄲市廣平縣「盧氏太極拳」、衡水市饒陽縣「
  • 正在公示!贛州3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發布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
  • 旅遊為核心 文化為助力 華鎣山打造綠色康養地
    為此,華鎣山以豐富旅遊資源、綠色生態為核心,以健身、休閒、養生為理念,將「么妹文化、綠色餐飲、研學教育」三大IP融入大健康、大旅遊產業,開發了生態觀光、科普、教育、探險、休閒為一體的森林康養旅遊項目。 經過多年的項目打造與開發,現在遊客來華鎣山,除了體驗森林養肺、霧浴養生等康養項目,還可以體驗到全地形越野車、卡丁車等多種康養遊樂休閒項目,觀看極具當地特色的滑竿抬么妹等民俗演繹,品嘗到山地特色綠色食品和康養套餐;地質研學、動植物研學和紅色文化主題教育則為遊客提供了一個康養研學的旅程。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01-06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家鄉點讚|渭南碗碗腔等陝西13個項目擬入選第五批非遺項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共有337項入選(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其中包括13項陝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據悉,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
  • 麗江4個項目擬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麗江官方新聞綜合門戶網站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其中,由麗江市永勝縣申報的「銀胎掐絲琺瑯器製作技藝(永勝琺瑯銀器製作技藝)」、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申報的「三多節」、寧蒗彝族自治縣申報的「普米族拈達則封山儀式」、古城區申報的「童謠(納西族童謠)」4個項目全部入選,進入公示階段。
  • 運城兩項古老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項目推薦名單!
    運城此次入選的非遺項目分別是:•曬鹽技藝•傳統棉紡織技藝山西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14個非遺項目名單今天運城文旅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入選的兩項非遺項目近距離感受古老技藝的魅力吧!2017 年惠暢土布製作技藝被評為山西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20年12月,再次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推薦項目。
  • 信陽市第五批市級「非遺」項目公示 19個項目擬入選
    昨日,記者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擴展項目推薦名單公示,共有17項代表性項目、2項擴展項目擬入選。  此次擬入選的17項代表性項目包括民間文學類息縣縣名的來歷,民俗類茶藝、圓房酒、走酒、楊畈龍燈會、魚鷹文化,傳統美術類布藝(息縣虎頭鞋),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陳氏太極拳、八卦掌、大成拳,傳統技藝類黃柏山野生茶製作技藝、商城金剛碧綠茶製作技藝、舞獅和鼓製作技藝,還有4項傳統醫藥類項目。2項擴展項目包括傳統音樂類羅山民歌、傳統技藝類程氏信陽毛尖茶製作技藝。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單今起公示,上海這11項上榜!
    文旅部發布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推薦項目337項,其中,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上海的崇明山歌、二胡藝術、梨膏糖製作技藝等11項上榜!詳見↓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現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公示期20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結束。
  • 保山永子、騰衝玉雕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高要春社」被新列入國家級非遺公示名單,一起來了解高要...
    日前,文旅部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名單顯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共337項,含新列入198項,擴展139項。其中,廣東新列入6項,擴展12項。▲圖源:中國文明網「高要春社」被新列入到國家級非遺公示名單!
  • 錦州4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12月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我市申報的錦州鍛銅浮雕畫、凌海瞞鼓製作技藝、北鎮豬蹄製作技藝和白家清真菜烹烤技藝等4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傳統美術類1項,傳統技藝類3項。
  • 沙河粉、行花街、蔡李佛拳、陳氏針法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推薦名單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穗文廣旅宣)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向社會公示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中,廣州4個項目成為新列入或擴展項目。其中,新列入推薦項目名單的是傳統技藝類的「米粉製作技藝(沙河粉傳統製作技藝)」;列入擴展項目的是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的「蔡李佛拳(廣州北勝蔡李佛拳)」,傳統醫藥類的「針灸(嶺南陳氏針法)」,民俗類的「春節(行花街)」。本次獲推薦的非遺項目涵蓋傳統技藝、體育、醫藥和民俗。
  • 聊城市東昌府區三項目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11月23日,記者從聊城市東昌府區文化和旅遊局獲悉,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關於公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的公告》。其中,東昌府區「流星錘」入選省級非遺項目,「聊城剪紙藝術」「東昌府銅鑄雕刻製作技藝」入選省級非遺擴展項目。
  • 利川壩漆製作技藝進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公示
    恩施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杜苗 通訊員熊瑋、李斯琪)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利川市制漆技藝(壩漆製作技藝)榜上有名。利川是名冠全球的壩漆產地,民間從生漆的採集、熬煉、過濾、儲藏到利用生漆加工製作出精緻的木質產品,均有一套傳統的手工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