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46萬企業倒閉的另一面,直播、醫療、企服迎難而上

2020-12-22 思達派

水草

2020-07-22 14:00

導語 創頭條消息,7月21日晚間,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發文回顧了2020年上半年的艱難,同時他也分享了對「難」的辯證思考,...

創頭條消息,7月21日晚間,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發文回顧了2020年上半年的艱難,同時他也分享了對「難」的辯證思考,認為「難」的B面,是對商業趨勢的認知,也給了那些找到錨定策略的企業以機遇。

毛大慶說,直播、大健康、企業服務,就是最先衝破疫情困擾的幾個重要商業趨勢。

以下,附上毛大慶原文與大家共享:

46萬企業倒閉 2020年真的很難嗎?

2020年的開局到底有多難?

從宏觀上看,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下降3.2%、9.6%、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9.0%,其中商品零售額下降15.8%,餐飲收入額下降44.3%;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下降12.5%。

這些全部被「下降」籠罩著的數字只能帶給我們一個籠統的感受:難。但到底有多難?只有深入民間,走進街頭巷尾,從最微觀的層面,我們才能切實地感受「難」的本質是什麼?

很多繁華的商業街上,到處可見歇業、轉租的商鋪,全中國幾乎所有的電影院已經半年沒有任何收入,體育賽事運營公司只能依靠線上辦賽和直播帶貨維持運營,會展策劃公司長期面臨業務空窗,這些是我們可以直觀看到的難,還有更多隱藏在表面之下更加細微的難,我們無法察覺。

2020年,難,還是更難?

要說2020年的難,就要從2019年的「好日子」說起。

人們總是善於遺忘,尤其是當我們身處於2020年的困境之中,似乎從潛意識中以為2019年——那個沒有疫情、不需要戴口罩、不需要掃健康碼的年景,是個好年景。

2019年3月,熊貓直播倒閉,10月,錘子科技的手機業務及堅果品牌轉讓,這兩家公司也身陷債務危機。這只是2019年創業公司的縮影。

2019年倒閉的創業公司超過300家,另一個數據更值得玩味:2019年新增創業公司約1500家,對比2018年,新增創業公司是7620家。

2019年很難,但回到時景下,實在算不上太難。

據天眼查《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企業大數據》顯示,中國倒閉企業已超46萬家。

疫情影響下的商業困局,直接導致2020年上半年失業率大幅上升;新增就業人數同比大幅下降約137萬人,4、5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6%、5.9%,同比增加1%、0.9%,其中,31 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5.9%,同比增加了0.8%、0.9%。截至5月底,新增就業人數累計460 萬人,同比下降22. 95%。

雙創再出發 及時、適時

疫情衝擊下,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明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周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傳出的政策利好,才顯得如此及時、適時。

會議部署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重點支持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創業。應對疫情衝擊和發展環境變化,必須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新動能支撐保就業保市場主體,尤其是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

過去六年,「雙創」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助推動力之一,創業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渠道,創新是推動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

天眼查顯示,全國小微企業數量達到8000萬家,數量大約佔到全國企業總數的七成。2019年,全國新增小微企業數量達到近1500萬家。從2017年起,小微企業新增註冊數量每年均超千萬家。

對於「難」的辯證思考

創業不可能是一路坦途,路上註定會荊棘密布,充滿各種艱難險阻。我以前曾多次說過,創業者最重要的特質一定是「不滿於現狀」,創業者最可貴的精神一定是「不畏艱難」,創業者最應當修煉的技能一定是「審時度勢」。

回到2020年的當下,疫情仍在深度影響著中國剛剛復甦的商業環境,下半年依然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性,2020年的下半年,依然很難。

身為創業者,必須要對這個「難」有一種辯證思考力,什麼是客觀上無法改變與迴避的難,什麼是主觀上可以解決與克服的難,釐清其中的分別,對於創業者的生存與發展,大有裨益。

客觀上的難,是GDP、PMI、失業率、企業營收、用戶活躍度等國家層面、企業層面的統計數據。

主觀上的難,是面對疫情後的經濟復甦,如何甄選新的商業趨勢、新的目標客群,新的營銷模式,以及如何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商業環境中找到企業的錨定策略。

「難」的B面 是對商業趨勢的認知

2020年的上半年,說難,是真難。但任何事物都有AB面,在數十萬家企業倒下的另一面,是這樣一些令人振奮的數據——

上半年新增直播相關企業9284家,超過了去年全年新增相關企業總量。

上半年新增治療型醫療器械企業1804家,同比增長214.67%。

上半年企業服務領域累積融資超140件,總融資額上百億元。

什麼是商業趨勢?最簡單的理解,商業趨勢就是最契合當前用戶端場景需求的商業模式集群,直播、大健康、企業服務,就是最先衝破疫情困擾的幾個重要商業趨勢。

在《2019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的統計中,中國有217家,佔比達43.4%,數量和估值均居世界第一。其中,企業服務為中國「全球獨角獸」集中爆發的領域,包括優客工場在內,共有31家企業服務獨角獸企業,佔比達14.3%。

2020年的全球疫情大爆發,讓太多企業陷入危局,但也給了那些找到錨定策略的企業以機遇。危與機,難與迎難而上,全在創業者對於商業世界的認知與執行力。

六年前,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裡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

六年後,當年那一批追隨雙創順勢而起的創業公司中,已經有很多成長為參天大樹,這其中,包括正在成長為電商巨頭的拼多多、開啟中國在線教育風口的跟誰學、生鮮電商龍頭每日優鮮、在線健身服務企業keep……

寫在最後

羅曼·羅蘭說過,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在此,我想以這句話與所有創業者共勉。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從未過時,且正當時,尤在此時!

查看原文 >>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是創業成長合伙人,專注投資人和創業者的創業乾貨分享。想分享創業乾貨?發郵件至

ganhuo@startup-partner.com

,我們會第一時間與你聯繫。

相關焦點

  • 「明星創業家」毛大慶的長跑與陪跑
    大量樓宇因企業無力負擔被閒置,而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更傾向於選擇租約靈活、可拎包入住、且更科技化的低成本辦公場地。作為一家可以賦能樓宇的連鎖運營商,毛大慶後來敏銳地發現,優客工場反而成了備受歡迎的對象。疫情後的4個月裡,其連鎖店增加了近80處,一度有數百個項目在排隊等待和他們接洽。
  • 20萬企退醫,何時夢圓?
    文/大慶:王醫勝 中國有夢——夢著珠穆朗瑪的頭顱高昂世界夢著長城的脊梁撐起復興之路夢著長江黃河的血脈澎湃時代夢著黃山泰山的風骨站立巍峨夢著十三億顆靈魂高唱東方紅20萬企退醫,是中國夢的囈語20萬企退醫,何時夢圓?
  • 毛大慶:跑步,讓我重新認識世界!如果不跑馬拉松,我不會創業!
    作為聯合辦公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優客工場的舉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關於創業,還得從毛大慶跑步這件事兒說起。跑步,讓我重新認識了世界2013年,毛大慶還在萬科。毛大慶至今都記得,跑完人生第一個5公裡後的那天晚上,他睡得特別香,沒有吃任何藥。一覺醒來,人生仿佛進入了全新的階段。經過半年的訓練,毛大慶開始嘗試參加全程馬拉松。
  • 20萬企退醫,向總理說說心裡話
    文/大慶:王醫勝 總理:您好!
  • 秦漢新城:迎難而上「兩手抓」 全力做好「店小二」
    2月2日,西鹹新區秦漢新城管委會收到陝西合為混凝土有限公司自費從韓國進口價值12餘萬元的KF94口罩、防護服和護目鏡;2月13日,陝建金牛集團、陝西凝遠、三毅有巖等3家企業,不約而同來到新城疫情防控指揮部,捐款34萬餘元;3月6日,陝西建築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捐贈醫用口罩、防護服、酒精、體溫計等防疫物資;
  • 超50家醫健企業在2019年破產,網際網路醫療、醫藥流通成重災區
    作者丨 毛三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資本寒冬蔓延,企業面臨洗牌,轉型、賣身、缺錢、裁員、換帥等成為這一年的高頻詞。巨變之中,有的企業抱團取暖,有的斷臂求生,有的咬緊牙關堅守,但也有的已謝幕離場,另謀出路。通過查找、梳理、不完全統計,我們發現2019年醫療健康領域倒閉的企業達35家,處於破產申請狀態的也有22家,而這57家企業中,則以網際網路醫療和醫藥流通尤為突出。
  • 大慶:築基高質量 領航「排頭兵」
    據不完全統計,大慶規上工業佔龍江規上工業超過46.8%,幾佔「半壁江山」;大慶每年GDP一半以上來自工業的貢獻。成績實屬不易。特別過去五年,原油量價雙降、國際國內市場低迷、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多重因素疊加,大慶穩底盤、重調節、挖潛力,規上工業逐年企穩上升:2016年0.1%、2017年0.4%、2018年0.5%、2019年1.2%,預計2020年增速可達1%。
  • 淮安海關開直播啦!企業有疑惑,就來「惠企直播間」
    「疫情防控期間外貿企業可以享受到哪些行政審批服務便利?有哪些惠企暖企的政策?」「淮安獲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能給我們帶來哪些便利?」   為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緩解疫情對外貿的影響,進一步穩定產業鏈供應鏈,6月17日上午,南京海關所屬淮安海關聯手淮安廣播電臺、淮安電視臺、「無線淮安」,走進「惠企直播間」,以網絡直播的方式,線上解讀、線上答疑、線下跟進,「面對面」地為企業發展支招,「屏對屏」地為網友解讀政策,推動海關系列暖企政策落地落細落實。
  • 鷹覓眼|毛大慶還是那個慶慶哥,優客卻已不是那個優客了
    來源:鷹覓房產文/鷹覓君(ID:yingmi909)2015年,那個萬眾創業烈火烹油的日子,毛大慶剛從萬科出來便成了資本追逐的「獵物」。不同於其他名不見經傳的創業者,那時的毛大慶已經成名立腕,是所有人眼中真正的風雨戰神。
  • 抓住「放管服」兩年實現「三級跳」 大慶邁入營商環境3.0時代
    近年來,大慶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東北地區最優營商環境城市,以「放管服」為總抓手,持續優化政務、市場和法治環境。在去年東北三省一區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大慶市登記財產指標列參評城市第一位;用水用氣、辦理破產、政務服務全省排名第一;營商環境綜合指數位列東北「三省一區」地級城市第一位。
  • 安慶市女企協會員企業風採第六期
    安慶市女企協會員企業風採第六期 2020-06-17 0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過半,46萬家公司倒閉,今年的中小企業還能活多久
    點擊播放 GIF 0.0M在開篇即Super hard模式的2020年,受國內外疫情影響,過去的半年時間中,國內已經倒閉了46萬+家公司。1 、病急亂投醫,直播惹不起2020年上半年,以直播為主的網絡營銷方式,依靠網際網路風口迅速起飛,成為企業心中炙手可熱的新方向。大量中小企業在完全不了解直播,沒有專業直播人才的前提下,迅速進場。原本以為,只要跟上主流,企業就能起死回生。然而隨著下半年直播熱的逐漸降溫,人們才發現,看似火爆的直播背後,實則是犧牲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小企業血條。
  • 變「躲企」「避企」為「親企」「愛企」
    本報訊「受國際、國內複雜經濟形勢影響,廣東、浙江、江蘇等省市中小企業停產、半停產現象日趨嚴重,不少企業瀕臨倒閉或破產。這一大環境,使得具有較強配套生產能力的天長中小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安徽省天長市政協委員包繼祿近日在該市政協組織的中小企業發展座談會上說。
  • 人工智慧3秒精準匹配紓困政策,長江企服「易企查」太方便了
    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久為長江企服「易企查」微信小程序點讚。6月21日,經過武漢100多家企業內測後,由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武漢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和長江財經智庫聯合打造的長江企服「易企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試運營,通過人工智慧免費為企業精準匹配政策,引入第三方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政策落地諮詢服務,打造「政策服務鏈閉環」,接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
  • ...客戶端將上線大型公益直播「名企健康行」 近距離探訪百家知名...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 由新華網客戶端主辦的全球首檔12小時直播健康節目《新華大健康》,將於12月下旬推出大型公益直播節目《名企健康行》。該節目是《新華大健康》在周一至周五醫療科普直播基礎上,全面升級健康領域內容策略,聚焦百家醫療領域重點企業全新推出的周末版財經板塊。
  • 共建網際網路醫療生態,中關村高企協&國泰創投「名企雲端直通車...
    為深度探索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為線上醫療產業上下遊企業提供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2020年10月20日,由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國泰創投集團聯合主辦的「名企雲端直通車」順應當下潮流趨勢,採用雲直播的方式走進了好大夫在線,通過參觀走訪以及對創始人的訪談,深入了解好大夫在線的服務體系、對行業的洞見以及企業未來發展前瞻,為產業合作共建網際網路醫療生態提供新的視角。
  • 又一車企「彈盡糧絕」,廠房倒閉,老闆門前4個大字亮了
    從2018年開始,我國的車市就迎來了遙遙無期的寒冬,面對車市寒冬,各大車企都在積極想著各種辦法應對。很多合資車都通過推出新車型,降價等方式挽回汽車銷量,很多國產品牌也在努力。進入2019年,車市寒冬雖然得到了緩解,但是並未徹底解決,很多小車企不堪重負,已經搖搖欲墜,風雨飄搖。
  • 酒業:中小酒企乘風直播變現
    值得關注的是,向來以傳統渠道為主的白酒企業,在今年也「走下神壇」,紛紛開啟「直播生涯」。瀘州老窖天貓旗艦店2020年以來,直播次數高達234次,下半年甚至每天2場直播安排。五糧液、洋河、汾酒等一線名酒也在重要節日開啟多場直播。
  • 岑消費社群519看點直播百日大慶
    擁抱變化順勢而上本網5月12日訊 疫情之下,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吃喝玩樂,只要是重度依賴線下人流的企業,都遭受著巨大的衝擊。儘管線下消費一片蕭條,但一直聚焦消費領域投資近20年的業內 「消費王」 王岑 (新創立自己基金BV資本) 卻認為當下恰是最好的機會。
  • 集聚醫療相關企業近400家 江蘇醫療器械產業園入選「省級示範」
    蘇報訊(駐高新區首席記者 周建越)昨天蘇州科技城傳出信息,位於其區域內的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入選省級特色創新產業示範園區。據悉,該產業園於2009年啟動建設,是蘇州高新區重點發展醫療器械產業的核心載體。產業園重點發展產業方向包括診斷試劑、醫學影像設備、生物醫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材、醫用機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