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優客工場正式完成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的業務合併。這意味著,在Wework「折戟」資本市場後,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作為聯合辦公行業的獨角獸企業,優客工場的舉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關於創業,還得從毛大慶跑步這件事兒說起。
跑步,讓我重新認識了世界
2013年,毛大慶還在萬科。身處公司的權力與決策中心的他持續了多年高節奏、強壓力的工作狀態,慢慢開始整夜睡不著覺,變得焦慮、煩躁起來。
他不知道自己怎麼了,但醫生對他說,這是抑鬱症,吃藥吧。
於是毛大慶就這樣被診斷為中度抑鬱,當時醫生一下子給他開了6 種藥,看著藥瓶上那些文字,毛大慶陷入了巨大的恐慌。
幸運的是,萬科是一個擁有運動基因的陽光型企業,鬱亮倡導所有員工跑步,還有一幫好朋友也支持毛大慶跑起來,用健康的方式治療抑鬱。
於是,這個學生時代最討厭跑步的人,竟然也走上了跑道。
毛大慶至今都記得,跑完人生第一個5公裡後的那天晚上,他睡得特別香,沒有吃任何藥。
一覺醒來,人生仿佛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經過半年的訓練,毛大慶開始嘗試參加全程馬拉松。2013年5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他第一次跑完了全馬,用時5小時13分鐘。
不僅如此,他還曾陪伴一位抑鬱症患者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全馬,成為了一名真正意義上的公益跑者。
2020年初,毛大慶已經跑了107場馬拉松。
他說,這幾年在跑道上感受了太多傳奇的人生:有60多歲才開始接觸長跑,80餘歲已完成百餘賽程的耄耋老人;有55歲開始跑步,言傳身教影響了無數人的百馬大叔;有和自己一起起步、刻苦訓練,如今已逼近專業運動員水平的企業高管、新聞工作者和科學家;有笑對疾病、從容人生的80後跑將;更有一邊為事業打拼一邊用馬拉松給自己加油的90後創業者……
這些人大多不是名人大腕,但在毛大慶心裡,他們積極的生命燦若星辰。
馬拉松好似一副知識長卷,讓毛大慶醉心不己。
從北極到赤道,從世界之都到鄉村阡陌,歷經狂風暴雨、嚴寒酷暑,毛大慶用最短的時間去認識了世界,學習了書本上看不到的人文地理與風俗傳承,他這才感慨道:「世間萬象,何其壯觀!」
「跑步確實給我帶來了一種非常不同的人生力量,沒人可以讓我不跑馬拉松。」
如果不跑馬拉松,我不會創業
2015年3月,毛大慶創辦了優客工場,今天,優客工場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聯合辦公品牌。
截至2019年9月30日,優客工場已在中國及新加坡布局共197個聯合辦公空間,提供72,700個工位,管理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
外界只看到了企業的成功與壯大,而在創業道路上的挫敗與痛苦,毛大慶卻從未對人言語。
這就像是一場浩大的馬拉松賽事。
可馬拉松有跑完的時候,創業卻沒有盡頭。在這個漫長的賽道上,要不斷用耐力克服各種各樣的障礙和挑戰,亦只有跑者,才能在痛苦中體會到那種平靜的幸福感。
是馬拉松,讓他有了創業的勇氣,也是馬拉松精神,給予他堅持下去的源動力。
「人很多時候都沉浸在一些非常窄的事情裡,關於公司、獎金、拿地、房地產、政府調控等等,從企業的變革、公司的變化、內心的變化來講,跑步給我的人生帶來一個巨大的轉折。」
跑過馬拉松的人都能深刻理解一個專屬於這條賽道的術語——「撞牆」。
在長達42.195公裡的賽道上,業餘跑者、尤其是新手很難一直保持出發時的身體狀態,在經歷了出發時的興奮、10公裡的意猶未盡、20公裡的躊躇滿志後,從25公裡開始,撞牆期的節點因人而異,更多人會在30到35公裡期間出現身體極限,呼吸困難、肌肉僵硬,甚至產生了棄賽的念頭。
這樣的時刻,也是馬拉松這項運動最大的魅力所在。
所謂徵服,並不是一座山或一條跑道,而是自己內心那個相比於外表而言更加脆弱而怯懦的念頭。看著身邊緩緩駛過的收容車,你需要堅定一個信念,這裡包含著你對人生的期許,對身體狀態的正確認知,對未來無限可能性的樂觀與執著。
創業也是這樣,同樣存在著許多「撞牆期」。
人需要一次又一次讓自己經歷「淬火」,才能變得更加坦然,創業需要這樣,生存也需要。
創業,要懂得放慢腳步
在毛大慶看來,馬拉松是一件可以持續下去的事情,也充滿了哲學。愛上這個運動,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也是一種隨身攜帶的需要。
如何才能跑得更遠?
「首先要學會慢跑。這也是我學會的一個管理經驗,我們經常想快,想超過別人,但只有懂得慢,才能跑得快。」
就像毛大慶以前覺得3-5公裡是一個痛苦的門檻,但不知不覺就能慢慢跑到10公裡,過了大約兩個月,便能清晰的感受到身體發生的變化——精神好了,人也快樂了。
優客工場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最大的聯合辦公品牌,也是因為懂得放慢腳步。
在毛大慶看來,再沒有哪種運動,能給自己這麼多的答案。
那些關於競爭的問題,關於撞牆走不下去的問題,關於職業疲勞的問題,關於如何找準自己位置的問題,關於如何笑到最後的問題……都能在這漫長的42.195公裡,找到答案。
而過去的每一場馬拉松,都是對自己靈魂的拷問,步步都不容易,但步步都很紮實。
創業者,要有非常強大的心理
毛大慶接觸過兩萬多家各種類型的創業公司,很多獨角獸企業現在也上市了。
在他看來,能成功的公司的創始人、運營者都是很低調的。
「創業者和創始人,在很多時候的心態掌控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可以說這個人手法老道,那個人年輕幼稚,但是背後心態的控制,能不能夠在一些關鍵的時候克制自己,順利的時候想到危險的邊界在哪裡,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非常重要。」
中國84、92、00、15這幾代的創業者,最後能夠成為這個時代中堅的企業家,其實都經歷過人生的至暗時刻,大家都在描述企業家光鮮亮麗的故事,卻沒人談他們的苦。
「有時候我在想,任何大環境都不是問題,把熬過寒冬當成很有趣的生活,可能是這個冬天裡最好的選擇。」
毛大慶認為,對於創業者來說,公眾的質疑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在創造一個新事物的過程中,一定會存在許多質疑,創業者最重要的是要擺正心態。
「只要你相信做的這個事有價值,那就去幹吧。你也不可能有時間、精力、能量、金錢去說服所有人去相信你做的事,千萬別指望人人都在背後說你好,如果都是這樣的話,恐怕這生意早就被別人幹了。」
公眾的質疑與真相,往往是有很大差距的,這一段距離,只有靠創始人和創業者強大的心理去克服,沒有別的辦法。
「這是創業者必須上的一堂課,企業家的堅持是來自於他們對未來堅定的信心,這種信心來源於三點,第一來自於理性,第二來自於深度的思考,第三來自於對危險邊界的控制。有一些人登上了成功的殿堂,有一些人跌入了失敗的深淵,這三點缺少一點都是很危險的。」
寫在最後
如今,優客工場堅持打造新的社區形態,為處在迷霧中的聯合辦公行業,提供了一種新的增長路徑和模式參考。
此番衝擊美國資本市場,選擇迎難而上,不僅是公司發展的需要,更是代表了聯合辦公行業再次接受資本市場的檢驗。
尼採說:「知道為什麼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在毛大慶看來,知道為什麼而跑的人,便能抵達終點。知道為什麼而創業的人,才有可能看清方向,並獲得成功。
因為,他始終堅信: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於途中,唯有勇者持續前行!
#毛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