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空軍司令劉亞樓:一生4段婚姻,最後一位仍健在,如今92歲

2020-12-26 騰訊網

劉亞樓

"我們在一起多好,只是時間已經不多了,就像當年離家上戰場一樣,我這次要離開你了",55歲的劉亞樓在病床前對妻子翟雲英說。"第一,把孩子養大。第二,我的老父親就託給你了,第三一定要幫媽媽找到親人。"這是劉亞樓最後的囑託,言畢隨即溘然長逝,這一年是1965年,劉亞樓55歲,翟雲英僅僅37歲

在和翟雲英結婚前,劉亞樓曾有過三段婚姻,但最終都宣告破滅,直到遇到中俄混血的翟雲英。此後兩人攜手走過18年歲月,直到劉亞樓去世。

1910年,劉亞樓出生在福建武平縣的一個貧苦家庭,全家僅靠父親劉克芳砍柴度日,母親在生下他第二天便去世了,父親無力撫養,把他託給同鄉劉德香。9歲時,劉德香見他天資聰慧,便把劉亞樓送入私塾

青年時期的劉亞樓

在那個年代,許多窮苦家庭都會養一個童養媳,劉家也不例外。劉亞樓的第一任妻子便是童養媳,她的名字已經無從得知,而且這段包辦婚姻僅僅維持了寥寥幾年。劉亞樓19歲便加入了共產黨,也因此他的妻子受到牽連,被當地的民兵團逮捕,後來逃脫後,被迫嫁到他鄉,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劉家。劉亞樓的第一段婚姻其實名存實亡,最終草草收場。

相比於第一段婚姻,劉亞樓的第二段婚姻可謂是美滿幸福,但即便如此,最終還是以妻子改嫁收場。劉亞樓參加革命後,積極工作,很快便被組織委以重任,在紅軍中擔任重要職位,他與第二任妻子員(作姓氏時讀yún)凌漪的相識,便是在這一時期

劉亞樓(左)與楊成武在長徵途中

1934年,劉亞樓隨部隊進行了萬裡長徵,到達陝北後,他進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在此期間遇到了同為學員的員凌漪。員凌漪與劉亞樓一樣,是一位有著革命理想的進步女性,彼時的劉亞樓已在紅軍中嶄露頭角,稱得上是年輕有為,吸引了軍中很多女性的目光,員凌漪也是如此。

共同的志向和長期的學員生活,讓兩人彼此吸引,最終在1937年喜結連理,婚禮那天,林彪還特地到場祝賀。事實證明,婚姻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之上的,婚後兩人的生活頗為美滿,很快便有了兒子劉煜南。劉煜南長大後,考入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此後一直從事相關工作。

1932年,擔任紅軍政委的劉亞樓

兩人結婚後不久,抗戰便全面爆發了,劉亞樓又投身於抗戰中,在第二年出任抗日紅軍大學教育長,協助劉伯承等人進行紅軍幹部的培訓工作。為了更好地開展抗日工作,組織決定派遣劉亞樓到蘇聯學習,正是這次蘇聯留學之行,使這第二段婚姻宣告破滅。

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期間,劉亞樓不僅自學了俄語,而且在畢業後還參加了蘇聯衛國戰爭,並被授予少校軍銜,是為數不多參加蘇聯衛國戰爭的開國將領之一。正是在這場戰爭期間,傳出了"劉亞樓在蘇聯犧牲"的消息,消息傳到國內,員凌漪悲痛不已,但生活還要繼續,不久後,員凌漪和另一位紅軍幹部結了婚。

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留學時的劉亞樓

遠在蘇聯的劉亞樓得知妻子改嫁後,陷入無限失落與惆悵,但又無可奈何,便常常以"畢竟她還年輕"安慰自己,逐漸走出了陰霾。也是在蘇聯期間,劉亞樓邂逅了第三任妻子,蘇麗娃。

蘇麗娃是烈士之後,她的父親蘇兆徵,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的主要創建者,也是我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29年因積勞成疾而在上海病逝。蘇兆徵逝世後,蘇麗娃作為烈士之後,在1936年與毛岸英等人一同被送往蘇聯學習。她與與劉亞樓最初的相遇,便是在軍事學院中,當時劉亞樓剛到蘇聯,遇到的最大困難便是語言不通,蘇麗娃主動承擔起了輔導劉亞樓俄語的工作。

劉亞樓在蘇聯紅軍時期

員凌漪改嫁後,正是在蘇麗娃的關懷下,劉亞樓終於掃除陰霾,兩人在多年的同窗生活中早已相知,又經過此事的進一步催化,一種別樣的感情在二人心中萌發。不久後,劉亞樓和蘇麗娃在蘇聯成婚,婚後兩人度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時光,並且有一個兒子劉煜奮,但是這段婚姻僅僅維持了不到三年,便因性格不合而緣盡情滅。

1945年劉亞樓回國前夕,與蘇麗娃辦了離婚手續,這段僅維持三年的婚姻宣告破滅,用如今的話說就是好聚好散。劉亞樓回國後便投身戰場,此後與蘇麗娃徹底沒了聯繫,他們的兒子劉煜奮長大成人後,曾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從事物理領域相關工作。

劉亞樓與蘇聯戰友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劉亞樓隨蘇聯紅軍回到國內,輾轉來到大連工作,後又出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和航空學校校長等職位,這期間劉亞樓翻譯了俄語《紅軍參謀業務條令》,並組建測繪學校,培養專業人才。而他與第四任妻子翟雲英的相遇,便是在大連工作期間。

翟雲英是中俄混血,母親安娜是蘇聯人,父親翟鳳岐早年曾是蘇聯紅軍"中國團"的一名戰士。1929年翟雲英還不滿一歲時,便跟隨父母回到大連,抗戰爆發後,翟鳳岐積極投身抗戰,後被日軍逮捕而英勇就義。

劉亞樓和翟雲英

劉亞樓在上任參謀長前,時任大連市長韓光見他已經36歲,還是煢孑一人,便打算為劉亞樓介紹個對象。在他的安排下,1945年冬天,在大連縣委書記王西萍的家裡,時年17歲的翟雲英第一次見到了劉亞樓。

身懷蘇聯血統的翟雲英本來性格火辣,但在此時卻顯得有些拘謹和坐立不安,面對即將到來的場面,翟雲英心裡又激動又忐忑。當韓光帶著劉亞樓走進屋時,翟雲英的目光頓時被劉亞樓高大的身影所吸引。

"這位是劉亞樓同志,這位是翟雲英同志,是我們縣的婦女代表,同時是一位十分能幹的女將。"王西萍介紹到。初次見面,兩人彼此之間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劉亞樓並沒有急於表明心意,因為經歷過三段婚姻的他,如今面對翟雲英,已經不會再像之前那般年輕。

1947年,劉亞樓和翟雲英結婚

再加上時值解放戰爭,更加讓劉亞樓變得謹慎。幾日後,在與翟雲英的談話中,劉亞樓坦言:"小翟,雖然日本人已經投降了,但是如今內戰已經開始,我是軍人,是要上前線打仗的,也勢必會有犧牲,你要做好準備。"

面對劉亞樓的詢問,翟雲英並沒有很意外,而是平靜地說:"這些我都知道,我的父親便是犧牲在日本人手上的。"面對翟雲英的傾訴,劉亞樓心中認識到,這位深明大義,和自己有著共同革命理想的女孩,正是自己多年以來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伴侶。

劉亞樓和翟雲英

雖然翟雲英對劉亞樓的過往不甚在意,但是她的母親安娜並不這般認為。當安娜得知女兒和劉亞樓的交往後,嚴詞拒絕翟雲英和劉亞樓成婚,因為她不想女兒重蹈自己的覆轍。無論翟雲英如何勸說,安娜也不同意,翟雲英只能退而求其次,讓母親和劉亞樓見上一面,希望能夠改變母親的強硬態度。

當劉亞樓來到安娜面前,望著這位歷經重重磨難的偉大母親,他深情地用俄語叫了一聲"媽媽莎(蘇聯人對女性長輩的尊稱)",這一聲打破了安娜心中的防線,隨後劉亞樓用嫻熟的俄語和安娜交談,談起了自己的過往

解放戰爭時期,劉亞樓(右)和羅榮桓

經過一番交談,劉亞樓終於消除了安娜心中的堅實壁壘,答應讓翟雲英和他共度餘生。沒了這最後一層阻礙,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1947年5月,在韓光的見證下,劉亞樓與翟雲英舉辦了熱鬧的婚禮,這一年劉亞樓37歲,翟雲英僅僅19歲。

雖然有著將近20歲的年齡差距,但是絲毫不影響兩人的深厚感情。翟雲英深知丈夫肩上的重擔,她也從不發脾氣,似乎沒有了那份曾經的火辣性格。婚後不久,劉亞樓又調任第四野戰軍參謀長,隨即他帶著翟雲英,告別大連老家奔赴東北戰場前線,投身到解放戰爭中。

劉亞樓和妻子、女兒

新婚燕爾的夫妻還沒來得及溫存,便馬上要面臨聚少離多的生活,只是兩人都深知此時不是時候。劉亞樓上前線後,翟雲英留在後方,默默地支持著丈夫,只是難免會生起思念之情。

為了不影響丈夫,翟雲英常常是報喜不報憂,即使她懷孕時身懷重病,久治不愈時,也沒有讓身邊人告知劉亞樓。最終翟雲英的病情急劇惡化,羅榮桓的妻子林月琴不得不讓人告知劉亞樓。

當看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妻子,劉亞樓心裡生出前所未有的傷痛,難道這一次婚姻又要以悲劇收場嗎?劉亞樓難過的說不出話來,慶幸的是,他最終找到一位德國醫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不僅翟雲英轉危為安,而且生下了兒子劉煜濱

林彪(右一)、劉亞樓(右三)等人的合影

兒子出生後,劉亞樓卻沒有太多的時間留在妻兒身邊,因為此時已經到了解放戰爭的激烈時期,我軍進入了戰略反攻,平津戰役隨即展開,這也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

1948年底,林彪、羅榮桓和劉亞樓等人率領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共計大約100萬兵力,以北平和天津為中心,進行了一次大反攻。其中,天津戰役是最為關鍵的一戰,這一仗不僅對於解放華北有著重要意義,對於劉亞樓同樣有著非凡的意義。

天津戰役中,劉亞樓下達攻打天津的命令

時任司令的林彪身體欠佳,羅榮桓也剛剛做過切除腎臟的手術,還處於恢復期。劉亞樓便承擔起了指揮戰役的重擔,這是他第一次作為最高統帥,直接指揮的戰役,是他軍旅生涯中最重要的一筆。

為了順利解放天津,劉亞樓秣兵歷馬,將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研究部署中,身心壓力極大。這期間,翟雲英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同時也出於擔心,便決定前往前線看望丈夫。當她來到前線時,有將士告訴她,參謀長已經連續三天都沒有休息了。

建國前後時期的劉亞樓

當晚,趁著夜色,翟雲英被帶到劉亞樓工作的地方,那是一個四合院。劉亞樓一把拉過妻子,卻沒有說幾句話,翟雲英的到來,給身心疲憊的劉亞樓以極大的心理慰藉,但因為眼下一片繁忙,容不得他們些許溫存。當晚,來來往往的將士腳步不停,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充滿整個院落。

在這般緊張的氣氛下,翟雲英沒有打擾丈夫,她就靜靜地坐在炕上,盯著他看了一宿。雖然一夜無話,但在本就聚少離多的戰爭年代,這已是最好的安排。好不容易到了次日,這處指揮處卻被敵人發現,翟雲英跟隨丈夫緊急轉移,前腳剛走,後腳就傳來了四合院被炸的轟響。

1948年,劉亞樓(中)在錦州前線

在劉亞樓的指揮下,天津戰役最終取得了巨大勝利,不僅成功佔領天津,還為日後北平的和平解放創造了有利的先決條件。新中國成立後,劉亞樓又被毛主席委任為空軍首任司令,肩負起了組建空軍的重擔。

這年,劉亞樓率領代表團飛赴蘇聯,洽談援建我國空軍相關事宜,這次蘇聯行不僅掀開了我國空軍的嶄新篇章,而且也開始了翟雲英漫長的尋親之旅。當年安娜跟隨翟鳳岐來到中國後,便和家中的哥哥失去了聯繫,此後一直委託女兒女婿幫她尋找,但因為戰事而耽擱許久,直到劉亞樓這次蘇聯行,才有機會再拾,但這次安娜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

劉亞樓(左五)在查看飛機殘骸

當得知丈夫即將前往蘇聯時,翟雲英當即要是要一同前往,想藉此機會找到母親的親人,但是劉亞樓以這次出行是工作為由拒絕了。最後這件事被周總理得知,特別批准了翟雲英一同前去的請求,但劉亞樓還是要求她不能尋求蘇聯一方的幫助,因為在他看來,這次出行是工作,為了這私人之事而麻煩蘇方,會給對方留下負面印象,甚至會影響到援建的洽談。

但是在偌大的莫斯科尋找親人,僅憑翟雲英一個人的力量,無異於天方夜譚。這次蘇聯之行,翟雲英毫無所獲,劉亞樓則代表我國,與蘇方籤訂了援建空軍的合作協議,此外,蘇聯還答應派遣800餘名專家幫助我國建設6所航校,這些都成為日後我國空軍發展的強大助力。

劉亞樓(中)在視察工作

回國後,劉亞樓親自向嶽母解釋沒有尋親的原因,善解人意的安娜也沒有責怪。在此後的數年,劉亞樓先後多次前往蘇聯視察學習,但每次都因為公務繁重而無心顧及尋親一事,沒能幫嶽母找到親人,這也成了劉亞樓最大的遺憾之一。

在劉亞樓的艱辛付出下,我國空軍武裝力量和後備人才的培養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壯大,在抗美援朝時期,劉亞樓指揮戰士,曾在戰場上擊落過美軍王牌戰鬥機,也湧現了一批空軍英雄,如一級英雄孫生祿、劉玉堤等,令美國人驚呼"共產黨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世界上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劉亞樓在向毛主席匯報工作

從新中國成立時的一無所有,到朝鮮戰場上的大放異彩,劉亞樓為空軍的發展,嘔心瀝血,為日後空軍的茁壯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在劉亞樓為建設空軍而奔走時,翟雲英同樣沒有停止奮鬥的腳步。23歲時,翟雲英考上了上海華東醫科大學,但是考慮到家中得有人照顧,她打消了入學深造的念頭。當劉亞樓得知後,以異常堅決的態度反對到:"我也希望你能留在我身邊,但是你還年輕,才23歲,正是提高自己的年紀,多掌握一些知識,將來會有用的。"

劉亞樓陪同彭德懷、聶榮臻、葉劍英觀看空軍飛行表演

在丈夫的勸說下,翟雲英最終進入了醫科大學深造,畢業後成為了一名內科醫生,進入空軍總醫院工作。劉亞樓不僅對妻子這般,對子女的教育同樣嚴格,他的次子劉煜奮畢業後,想進入空軍,但劉亞樓一口回絕:"我已經在空軍,你作為我的兒子,是絕不能進入空軍的",他從不搞特殊化,要求子女自食其力。

1965年,劉亞樓已經在空軍司令的位置上坐了16年之久,長期的嘔心瀝血,壓垮了他的身體。早在半年前,劉亞樓就已經病重,但是還是抱病先後出訪了羅馬尼亞、巴基斯坦等國家,歸國後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無人偵察機的研究中,直到11月才前往醫院檢查。

1960年,劉亞樓與羅榮桓視察空軍

剛剛檢查完,劉亞樓便繼續工作,向中央遞交了無人機的研究報告。毛主席得知劉亞樓重病後,特地在報告上批示到:"亞樓同志,報告已閱,聞你患病,十分掛念。切記認真休養,謹遵醫囑,不可疏忽"。

在國家的關懷下,劉亞樓被送到上海療養,一同前往的還有翟雲英以及一幹醫生、警衛員等人,隨後,衛生部組織的醫療組也抵達上海。

1964年9月,劉亞樓陪同印度尼西亞上將蘇裡

劉亞樓在上海療養期間,林彪曾數次前來探望,曾在床頭前靜坐數小時之久,嘆息不已,只為等劉亞樓醒來。劉亞樓是林彪的親密戰友,他們二人和羅榮桓一起共事多年,素有"林羅劉"之稱,一年前羅榮桓已經病逝,這次劉亞樓病重,是林彪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但這年4月,劉亞樓的病情迅速惡化,經專家組診斷為肝癌,周恩來作為黨代表,親自來到上海探望。林彪聽聞後,囑葉群遍訪名醫,每天都讓秘書或葉群去看望劉亞樓。

5月初,劉亞樓已經病入膏肓,幾度昏迷,但口中仍喃喃著:"毛主席重要,101(林彪在東北解放戰爭時的代號)重要……"。

劉亞樓(左)、林彪(中)、羅榮桓

僅僅一周後的5月7日,劉亞樓便在醫院去世,年僅55歲,臨終時他拉著翟雲英的手,低聲交代了幾句,便不再出聲。

劉亞樓去世還不到一小時,翟雲英就收到了林彪的唁電,同時,林彪還題寫了"劉亞樓同志永垂不朽"的題詞,這句題詞後來被鐫刻在劉亞樓的骨灰盒上,是對劉亞樓一生功績的認可,也是他和林彪深厚革命友情的見證

林彪主祭,周恩來等參加劉亞樓追悼會,圖為羅瑞卿在致悼詞

在劉亞樓給翟雲英的囑託中,最後一件便是替他幫助母親安娜找到親人,這一遺願,直到他去世24年後,才終得實現。

劉亞樓生前曾經在翻閱文件時,找到一包舊證件,這些證件正是當年安娜來中國時,辦理的護照以及翟雲英的出生證明,護照上記錄了安娜是蘇聯一家紡織廠的女工,來華目的是省親。

劉亞樓追悼會

劉亞樓當即將證件交給翟雲英保管,正當翟雲英著手尋找時,中蘇關係急劇惡化,蘇聯撤走了所有的援華專家,兩國關係降至冰點。翟雲英不得不按捺住心緒。但丈夫的逝世,再次讓翟雲英放下尋親的腳步,緊隨而來的便是那場十年浩劫。

直到80年代初期,中蘇關係轉暖後,翟雲英才得以重拾尋親的腳步,此時安娜已經近90歲了,很可能留下終生遺憾。翟雲英向蘇聯紅十字會寫信,請求幫助尋找,直達數個月後,一封來自莫斯科的信,飛越萬裡落到了翟雲英手中

劉亞樓全家福

這封信的作者是米哈依洛維奇,在信中說自己有個姑姑50多年前嫁給了中國人,此後杳無音信。翟雲英按捺住內心的激動,但又無法確認,便回信到:"當年我母親來中國時,曾與舅舅合影,不知這張照片是否還在?"很快,這張照片連同回信一同寄回,當安娜見到照片後,淚如泉湧,泣不成聲。

1989年,93歲高齡的安娜在子女的陪同下,遠赴蘇聯,分散半個多世紀的家人終於得以團聚,此時距離劉亞樓逝世,已經過去了24年之久。第二年1月,兒孫促膝的安娜便含笑長逝,或許是再也沒有了念想,也或許是太過想念逝去60年的丈夫。

2019年10月17日,空軍司令丁來杭等人看望翟雲英

翟雲英如今依舊健在,且已92歲高齡。去年10月17日,慶祝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的活動在長春舉行,現任空軍司令丁來杭和空軍政委丁忠福等人回到北京後,特地上門拜訪了翟雲英老人。丁來杭說:"想到我們的老司令,我們就會想到,現在這麼好的訓練水平,都是他打下的基礎,言語之間流露出對劉亞樓的欽佩和敬仰。

如今,劉亞樓已經逝去55年,我國空軍已經發展壯大,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空軍強國,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劉亞樓打下的基礎之上,這也是對劉亞樓司令的最好回報。

相關焦點

  • 空軍司令劉亞樓回老家,一烈士遺孀衝出跪在他面前,所為何事?
    劉亞樓,新中國的首任空軍司令,這位空軍司令還是暈飛機的司令。當時,空軍司令暈飛機,海軍司令暈船可是主席的政策。劉亞樓在空軍司令的位置上兢兢業業,創建了十幾支空軍部隊。將軍衣錦還鄉劉亞樓,福建人,他的家庭是農民家庭,很是清貧。那時候的農民家中,至少還有點田地養活家庭,但是劉亞樓家中沒有,只有父親砍柴養活一家。後來在母親病逝之後,他的父親自己無力養活他,只能過繼給自己的好友,讓他的妻子餵養,那時候的劉亞樓還是一個嬰兒。
  • 空軍司令劉亞樓回老家,一位烈士遺孀跪倒在他面前,為丈夫喊冤
    劉亞樓是東北野戰軍的參謀長,著名的開國上將,更是新中國的首任空軍司令員。建國後,劉亞樓一直非常繁忙,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弄出了十幾支空軍部隊,創造了世界空軍發展的記錄。 作為閩西紅軍的傑出代表,劉亞樓一直沒有忘記生他養他的故鄉。直到五十年代,劉亞樓才忙裡偷閒,回了一趟老家。
  • 志願軍首任空軍司令,三天擊落26架美機,讓中國一夜成空軍強國
    不過最近網絡上有些言論卻在質疑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些問題,甚至有網命以老兵身份,說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並沒有空軍,本期視頻就來給大家講講志願軍首任空軍司令的傳奇一生。他在一線時火線升遷,由士兵直接升任連級指揮官,並且他在當上了志願軍空軍司令員之前,居然從未乘坐過飛機,更別說開飛機!
  • 劉亞樓:為空軍組建和成立付出特別心血的首任空軍司令員
    1949年9月21日,毛澤東在政協一屆一次會議上莊嚴宣告:「我們將不但有一個強大的陸軍,而且有一個強大的空軍和一個強大的海軍。」遵照毛澤東的指示,黨和政府著手建立人民空軍。在建立人民空軍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為空軍的組建和成立付出特別心血的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 「為建立一支強大的空軍乾杯!」
  • 長徵開路先鋒,首任空軍司令,中蘇雙料軍銜獲得者,他是誰?
    在他9歲那年,養父看他是塊讀書的料子,不忍埋沒了他,節衣縮食送他上學。那個時候,養父自己的孩子都沒能去私塾寫字念書,而他卻順利的讀完了崇德小學、湘店高等小學、長汀省立第七中學,相當於如今的高中學歷。在他19歲那年,經張滌心、李光的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正式更名為劉亞樓,開始了他叱吒風雲的人生。起初,劉亞樓加入的是閩西遊擊隊,因肚子裡有些墨水,做事心細如塵,說話嚴絲合縫,深得上級的信任。沒過多久,他從班長升為排長。
  • 三個兵團司令成為空軍、海軍和志願軍司令
    其手下的三個兵團司令先後成長為空軍司令、海軍司令和志願軍司令。先來說說從空軍司令劉亞樓將軍。劉亞樓將軍曾擔任四野第14兵團司令。劉亞樓是一位軍事素質非常出色的將領,其早年在蘇聯軍事院校學習,在加入東北野戰軍後,劉亞樓作為林總的得力助手和幹將,幫助林總打制定了一份又一份作戰計劃。
  • 闊別20多年的劉亞樓回鄉,立刻對這位老人三鞠躬,還拿出積蓄
    劉亞樓的一生充滿了勵志與傳奇的色彩,從一個平平無奇的小鄉村,走到共和國的開國大典,他用努力和汗水書寫了人生的非凡。劉亞樓是在自己19歲的時候正式投入革命的,自從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新中國的革命之後,劉亞樓就再也沒有回過自己的老家,而這一晃就是20多年。新中國成立後,劉亞樓終於騰出了時間回自己的故鄉看看。
  • 劉姓百歲開國將軍三人:四川、山東均一位!另一位103歲的健在!
    其中,一位元帥,兩位上將,十三位中將。1955年,劉姓有少將42人,1961年-1963年,劉姓13人晉升少將,1964年18人晉升少將。當然,也有人說是92人,因為有幾位開國將軍,本姓劉,比如劉姓健在開國將軍文擊將軍。1955年-1965年,期間授銜的軍人,統稱開國將軍,他們大部分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新中國做出了巨大的奉獻。
  • 新中國的兩位門神上將,一個是護駕將軍,一個是空軍司令
    (劉亞樓和楊成武)是哪兩位將軍呢?一個是楊成武,一個是劉亞樓。巧了,他們都是福建人。楊成武是福建省長汀人,劉亞樓是福建武平人。這兩位將軍在中國革命的每個階段都戰功赫赫,當之無愧地成為開國上將。紅軍長徵時期,楊成武是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政委,紅四團是中央紅軍絕對主力團,先鋒團,總是衝在隊伍的最前面,為紅軍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楊成武又稱為先鋒將軍,白袍將軍。
  • 「中國最後一位壓寨夫人」96歲仍健在 ?真相是…不過真的太美了!
    11月2日,網上盛傳「中國最後一位壓寨夫人楊丙蓮仍健在,如今96歲,容貌驚豔驚人」的消息。
  • 劉亞樓夫人:婚後18年丈夫病逝,用24年實現他3個遺願
    只要是聽聞過「劉亞樓」這個名字的,都會肅然起敬,因為他不是一般人物,就連周總理都稱讚他為難得一遇的良將。劉亞樓出生於福建,年僅18歲就已經加入了共產黨,並且加入了紅軍隊伍,當時的劉亞樓聰明能幹,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了優秀指揮員。在艱難的長徵中,劉亞樓也從未退縮,每次都是衝在隊伍的前列,把未知的困難化解。
  • 她19歲嫁給劉亞樓丈夫去世後,她獨自生活了54年
    ——喬萬尼奧裡(意)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506字,閱讀約4分鐘在開國將領中,劉亞樓將軍與蘇聯的感情更深。抗日戰爭時期,他曾在蘇聯留學六年,與蘇聯官兵一起參加了衛國戰爭。他對這個民族有深刻的了解。
  • 劉亞樓上將夫人翟雲英,與丈夫廝守18年,用24年完成丈夫3個遺願
    被評為「軍人標杆」的劉亞樓上將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不少,她的妻子翟雲英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兩人婚後18年劉亞樓病逝,而翟雲英用了24年來完成丈夫的心願,如此堅持如此毅力包含了對丈夫無限的思念,那麼她身上有何故事,她又完成了丈夫的什麼遺願?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
  • 他是大清最後一位御醫,坐牢28年無償獻出秘方,如今104歲仍健在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知名的御醫,那麼大伙兒了解中國歷史上最終一位御醫到底是誰嗎?愛新覺羅鸚烈鵬是溥儀的專用型御醫,大家都了解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終一任皇上,愛新覺羅鸚烈鵬也沒追上好情況下,偏要追隨了一位傀儡皇帝。愛新覺羅·鸚烈·鵬出生於1916,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八家鄉北大林子村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後代。其祖先世襲清朝御醫。如今104歲仍健在。
  • 劉亞樓:臨終前意識模糊,卻仍念叨著「兩個重要」,葬禮堪比國葬
    劉亞樓跟著蘇聯紅軍一起,進攻中國東北的日軍——踏上東北土地的這一刻,意味著劉亞樓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不過,劉亞樓多半也沒想到:自己會在東北揚名立萬。4、蘇聯紅軍擊潰日軍以後,將東北很多城市的防務工作移交給了東北抗聯,而此時的東北抗聯也更名為東北民族聯軍。
  • 朝鮮戰場硬著頭皮就上,劉亞樓捨身亮劍,毛主席:你鋒芒半露即可
    劉亞樓將軍是我國少有的去蘇聯接受教育的名將,1938年4月,年僅29歲的劉亞樓就受命離開延安前往蘇聯素有「紅軍大腦」之譽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從這所學校畢業的我國名將還有劉伯承、左權。在1950年10月30日,毛主席就專程找來劉亞樓,告訴他讓他接受空軍司令的重擔,劉亞樓將軍甚為惶恐,再三推辭,他擔心自己難以完成任務,但是毛主席還是極為信任他,劉亞樓這才接手。雖然毛主席只是一個普通任命,但是劉亞樓心中明白,一個國家沒有空軍就是對外不設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敵軍轟炸我軍後勤補給線,劉亞樓不怒反喜,連連發賀電
    作戰當中,後勤補給是十分重要的,美軍也深知這一點,於是在1951年,美軍地面部隊夏季攻勢的同時,美軍也開始了破壞志願軍後勤補給線的「絞殺戰」,在劉亞樓卻反而不擔心,還十分歡喜,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1949年才組建空軍 早在1949年,劉亞樓就出任了空軍司令員。
  • 劉亞樓:從棺材裡搶出來的上將,林彪批評他打仗愛冒險,不要命
    在共和國的將軍裡,劉亞樓上將是出了名的愛冒險,喜歡搞前沿偵察,打起仗來也不惜命。為此,他沒少受林彪的批評。將軍一生中多次死裡逃生:當紅軍政委時,「死」了之後被抬進棺材裡;在蘇聯期間,被宣布兩小時後處死。神奇的是,將軍居然一次次得以生還,可謂充滿了傳奇色彩。
  • 開國上將劉亞樓回老家,一位烈士遺孀突然跪在他面前,為丈夫喊冤
    在我國近代歷史上,曾有過一段黑暗的歷史,外敵入侵,國破家亡,這段屈辱而慘痛的歷史,時刻提醒著我們那段血和淚的教訓。但是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英雄,他們不懼生命安危,勇敢地站了出來,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來書寫那個時代的光輝。
  • 劉亞樓:中國空軍的驕傲
    僅11月4日至10日,就與美國空軍的小機群空戰5次,擊落擊傷美機9架,而自己無一損失。10日晚,劉司令員宴請作戰有功的指戰員,大加讚賞初戰就取得9:0的好成績。不幾日,我師又開始與美軍大機群作戰,戰功赫赫。27日,劉司令員高興地到機場看望我師的飛行員和地面勤務人員,先表揚大家打得好,爾後笑著問我和師長袁彬:「你們打得好,是不是比別人狡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