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評為「軍人標杆」的劉亞樓上將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為祖國的國防事業貢獻不少,她的妻子翟雲英也是個有故事的人,兩人婚後18年劉亞樓病逝,而翟雲英用了24年來完成丈夫的心願,如此堅持如此毅力包含了對丈夫無限的思念,那麼她身上有何故事,她又完成了丈夫的什麼遺願?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
1928年,一位中俄混血兒出生,她叫翟雲英,1929年僅一歲的翟雲英回到中國,長大後她加入了抗日的隊伍,仿佛註定她將要在中國擁有一段難忘的歲月。
翟雲英的父親翟鳳歧生於東北,1911年流亡到俄國,一直過著打工的苦日子,十月革命後,翟鳳岐決心加入蘇聯紅軍,後來翟鳳岐由於在戰鬥中受傷被迫下火線,他被送往伊萬諾沃市治療,痊癒後進入當地的一所紡織廠工作,因此結識了安娜,之後就有了混血兒翟雲英。翟鳳岐經歷過戰火和硝煙,自然清楚老百姓在侵略者的迫害下根本沒法生活,心向光明的他在九一八事變爆發時經常給鄉親們還有工友講述、宣傳革命思想,結果被日本人抓走,在獄中受到折磨的他出來沒過多久就去世了。慢慢地翟雲英長大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漸漸知道了何謂革命,知道了父親活著時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18歲時她帶著熱情和堅定信念選擇了革命工作。
1945年劉亞樓被派去東北工作,途經大連時市長韓光說給他說個對象,這年翟雲英17歲,與35歲的劉亞樓初次見面就對他感覺很好,思想進步的翟雲英覺得離過三次婚沒什麼關係,當劉亞樓身穿軍裝,筆直挺立的走進安娜家時,安娜知道這就是女兒的對象,劉亞樓曾在蘇聯生活過六年,會一口流利的俄語,翟雲英的母親好似見到親人般,對劉亞樓非常喜歡,很快就同意兩人在一起,結婚後沒多久劉亞樓任東北野戰軍的參謀長,翟雲英便同他一起去了哈爾濱,來到哈爾濱後翟雲英開始學習俄語,1948年6月生完孩子後在劉亞樓的要求下她堅持完成了學業,其實比起學習翟雲英更擔心劉亞樓的安全,她知道劉亞樓沒日沒夜的打仗,一會到這一會到那,但劉亞樓堅持要讓她完成學業,他說「如果我死了,你多學些東西可以幫助你生活」。
建國後劉亞樓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蘇聯學習完畢回國後,劉亞樓便開始忙於工作,建立空軍各方面都有難度,翟雲英明白劉亞樓一心撲在工作上,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奮鬥著,而她想學醫,1957年翟雲英從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畢業,回京成為了一名內科醫生。1964年,由於十幾年戰場生涯劉亞樓的身體開始走下坡路,一心只有工作的劉亞樓直到實在撐不住了才同意接受治療,檢查情況很不好,劉亞樓被勒令停止工作開始修養,但是他是個閒不住的人,剛有一點好轉就又投入工作,結果情況越來越差,病床前,兩人回顧十七年來的點滴,工作竟佔了一大半。劉亞樓也清楚自己的情況,他交代給翟雲英三件事,一是好好撫養孩子,好好為黨工作,二是好好贍養他的父親,三是完成母親安娜的心願,務必找到親人,1965年5月7日,劉亞樓走了,儘管翟雲英依舊悲傷難過,但她知道要儘快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因為她還有三件更重要的事要完成。劉亞樓的父親劉德香在翟雲英的悉心照料下安詳離世,1989年翟雲英一家九口也終於團聚,劉亞樓交給她的事,件件都被她完成得很好。
2019年翟雲英91歲,當現任空軍司令來探望她時,勾起了她的無限回憶。翟雲英和劉亞樓的結合是緣分,儘管在兩人的愛情中工作多於陪伴,但他們仍然相愛,仍然堅定著初衷,不曾改變。
關注暴走大歷史,更多精彩歷史故事,我們下期繼續為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