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教授神吐槽:拖延不是病,其實是你的內心在害怕成功

2020-12-22 名弘老師

據說,人是理性的動物。我為了尋找這方面的證據,耗費了自己一生的心血。——伯特蘭·羅素

1

人類就是個克魯機

這是個不常見的單詞:KLUGE。中文名叫克魯機,這是一個計算機術語,簡單說就是組裝機,而且是七拼八湊的那種,零件之間壓根就不配套,也就湊合用用。

例如顯卡好的要命,但是卻插了一根破內存,加了一個爛硬碟,打個好遊戲都慢的要命,性能根本就不行。

別說這跟咱無關,因為,悲劇的是,人,也是個「克魯機」,根本就是拼湊的:

我們的身體到處都是毛病:

1、我們本來是四個腳在地上爬的,非要站起來,結果脊柱吃力,腰疼、椎間盤突出的老年人多了去了。

2、眼睛裡面有盲區。

3、呆萌的智齒,到成年還非要長出來再給拔掉。

4、柔嫩的肌膚,容易曬傷。

5、容易拉傷的背部。

6、膝蓋上容易磨損的半月板。

7、不擅長跑步

8、不擅長遊泳

9、黑猩猩比我們小,力氣卻比我們大3倍。

總之,人類進化根本不完全,思想上更是天性懶惰、好逸惡勞、好色好吃,這是人的本性,你的拖延,只是你的本性,不算啥,不用內疚。

反而,不拖延,才是反人性的!

根據一項美國的調查評估,80%~95%的人都存在拖延現象,並且約有2/3的人也認為自己就是習慣性的拖延症患者。

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與自己和解,也才能開始進步。

2

拖延的根源在哪裡

所有你能拖的事情,必須有兩個前提條件:

一個是不喜歡!

不喜歡的工作,能拖到啥時候算啥時候!

或者,我下班不想馬上回家,因為太堵了!

二個是可以不用馬上做!

如果你坐的車子著火了,你就不會說「讓我刷刷朋友圈」再跑出去吧!

最近的槽罐車起火,後車的司機多虧跑得快才撿回一條命!

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蓋瑞·馬庫斯說,只要有一點點可能,你就在做著你喜歡、而且不著急的事情,看劇、刷圈、看書、電影、玩遊戲,看新聞,喜歡什麼看什麼,喜歡什麼玩什麼!

你喜歡盡情享受做自己喜歡的事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感覺,並且這樣做的時候往往不會顧及自己最終將要付出的代價。

簡言之,拖延就是只顧眼前利益的產物,是急不可待地隨便找種方式來尋歡作樂的表現。這是拖延的根源。

3

你的拖延,不是害怕失敗,而是害怕成功!

蓋瑞·馬庫斯在他的書《怪誕心理學》中認為,拖延者的內心深處,不是害怕失敗,而是害怕成功。

你可能會反駁,什麼?我多麼渴望成功啊!怎麼會害怕呢?真是胡說八道!

我們舉個例子:

胡曉明上大學後,聽了父母的話,主修英語,但是每天背單詞讓他苦不堪言。

後來,他偶爾看了聽了一堂心理學的公開課,覺得心理學好好玩。於是他轉而學心理學,但是他的課程卻不及格,原因是他的論文沒有按時交,結果沒有按時畢業!

老師叫他去辦公室,跟他說:

「你知道你為何論文沒交嗎?」

「不知道啊!」

老師:「因為你不是害怕失敗,而是害怕成功!」

胡曉明恍然大悟!是的!他是害怕拿到心理學畢業證書後,出來後難以和父母交代,而且,對於將來能否有能力做心理諮詢師,沒有信心!所以乾脆拖著論文,弄了個不及格!

你的很多拖延,內心的原因,也是害怕成功!或者說,你在故意破壞你的成功!

你想想看你是否有以下經歷:

1、跟女朋友約會,遲遲不想去,因為怕真的成功後,對方不合適自己。或者說甩不掉喔!

2、表現太好,上司提拔自己當主管,就要擔負更多的任務!或者被同事們譏諷積極分子,所以乾脆拖一拖該交的周報。

3、事情快做完了,擔心事情做得不好、不完美,乾脆拖一拖!

4、項目、PPT、報告、文章快做完了,擔心公布後別人覺得自己做得不好,乾脆再拖一拖。

總之,我不做,才不成功的

這樣,萬一不成功,我還有藉口:

我是有這個能力的,只是我沒做完而已!

拖延者,恐懼真正的成功的到來!

4

以下5點,根治你的拖延症

好了,知道問題的根源,其實要治也不難。

1 先完成、再完美。

完美主義不成事!

很多工作、報告、論文、PPT,你是不喜歡的,但是又很重要。那怎麼辦呢?那就快快把它完成個第一遍草稿!然後呢,再慢慢迭代、修改。別指望一次就能完美。

我舉個例子,我大學論文的時候,論文第一天我就開始寫,寫完,我就請老師點評,老師說我的第一個找他的,就這樣反覆3次,我的論文得了優!

而我定稿的時候,群裡同學們好多還沒開始呢!最後幾天才開始寫,寫完請老師看的時候,老師都沒時間給你點評!對於結果,他們只好念:「阿彌陀佛!」

結果好多是及格、或者不及格,拿不到學位!

2 爛開始

前面說過,拖延的事,都是可以不急著做的事,如果我現在就去做,並且沒要求呢?那就不一樣!

如果你不想看書,就讓自己每天只看1頁書,或者1分鐘,甚至一眼!

如果你不想鍛鍊,那麼就讓自己每天1個伏地挺身!就一個!當然,多做不限。

但是要每天進行!

久而久之,大腦中的迴路養成,看書、鍛鍊,就成了習慣,也就不那麼費力了。

我堅持每天做伏地挺身,數量麼,1個也行,多做不限,現在堅持2年了,能一口氣做30個單手伏地挺身,這就是爛開始的力量。

3 找你喜歡的事去做,並且讓你喜歡的事產生收益,

前面說過,拖延的事,往往是你不喜歡的事。

打遊戲、看劇也行啊,如果你能打完遊戲寫一段測評、錄一段視頻到網上、吸粉絲多了,一樣有廣告費,而且還不菲呢。

看劇也行啊,看完寫一段影評到網上,沒看過的人,就可能會被你吸引。

如果你實在是懶,那就錄一段劇情視頻,寫個有吸引力的名字到網上,一樣有人看,你看過的劇集,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沒看過。

如果你喜歡寫作,就公開寫作,自己寫給自己的,不算!

如果你只是喜歡刷圈,看美文,寫都懶得寫,也能賺錢!

很簡單啊,你可以召集一些人投稿給你,說清楚,投中了300元,然後你去投稿給一些號,投中了600元,從中賺300元差價,只要這兩方的人足夠多,你就能賺不少錢!你查查,真的有人這麼賺了很多錢!

這真是個好時代!做自己喜歡的事還能賺錢!

這個辦法,不但治好了你的拖延,還會讓你更加喜歡你做的事!

4 不喜歡的事情,委託、花錢請別人做

總有些不喜歡的破事、雜事,就委託別人、機器去做。

例如,掃地、買掃地機器人、家務,請保姆。洗碗、買洗碗機。等等。

專注做你喜歡的、有優勢的、同時能有回報的事,其他的事,少做、不做。陪家人除外。

5 最重要的一點是:別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除了家人,你在別人眼裡,可能就是一句話「那個某某」而已啦!根本就不重要。

所以,儘管去成功,或者不成功,別人根本不在乎!

這樣想,你就能克服你心理對於成功與否的心理障礙了!也能最終破除馬庫斯教授說的「拖延者其實是害怕成功」的魔障了!

去做這5點吧!你不會再有拖延,而且會開心又成功!

本文由名弘老師原創

名弘老師

IPMA英國認證國際職業培訓師

20年世界500強管理經驗

前中國惠普大學高級講師

專注個人成長,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害怕被人嫌棄的你,其實也在內心嫌棄自己
    而總是自我懷疑的人,其實是害怕被人嫌棄的人,更是在內心深處嫌棄自己的人。 比如,婆婆總說自己不識字,像傻子似的;她喜歡說自己不中用,不能自己取錢,也不會自己坐火車;她還常說不願麻煩別人,擔心被人嫌棄,等等,其實她是在嫌棄自己。
  • 心理學:為什麼事業成功的人都有點拖延症?
    你是否遇過這樣的情形:說好下午要完成的工作,結果不知不覺就拖到了晚上;明明知道今天是最後期限,還是拖拖拉拉,對著電腦半天打不出一個字……從心理學上,這叫「拖延症」。調查顯示,70%的人表示類似的拖延症狀曾出現在自己身上。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調查英國成年人是否有拖延習慣拖延症是因為懶嗎?德國波鴻大學生物心理學系教授Erhan Genç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拖延症與大腦之間的聯繫,他表示絕大部分拖延不是因為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加拿大渥太華卡爾頓大學心理學教授Tim Pychyl博士表示,拖延不是性格缺陷,不是病,而是一種應對某些任務引起的挑戰性情緒和負面情緒(無聊、焦慮、不安全、沮喪、不滿和自我懷疑等)的方法,是一種情緒調節問題,而不是時間管理問題。
  • 拖延症有救了?科學家為你找到了「藉口」!
    德國波鴻大學生物心理學系教授Erhan Gen 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拖延症與大腦之間的聯繫,他表示絕大部分拖延不是因為懶。早在2018年,Gen 的研究就曾將杏仁核(參與情緒處理的大腦結構)與容易拖延的行為聯繫起來,研究結果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
  • 豆瓣8.2高分的「戰拖」經典:用對方法,戰勝拖延其實很簡單
    故意拖延到最後一刻完成,我們很多人的心理有這樣的暗示:你看,我不是能力不行,只是我不想全力以赴罷了,這樣就可以避免看到那個真實的自己。第二種是對成功的恐懼。人類大部分受家庭的影響,家裡人認為他不能成功,當他順從自己的心去做事眼看著就要成功的時候,突然害怕家裡人說的是他不知道的真實情況。他開始拖延不想完成這件事,他怕見證這件事的結果。
  • 心理學:夜間時,你最害怕撞見哪個雕像?秒測出你內心最恐懼什麼
    心理學:夜間時,你最害怕撞見哪個雕像?秒測出你內心最恐懼什麼A、B、C、答案解析:選擇A的人: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的你最害怕的就是愛人的背叛。通常情況下你有些時候,會非常的缺乏安全感,每天有時是疑神疑鬼的,其實你對於自己的魅力太缺乏自信了,有時候在身邊人看來你已經是非常的完美了,但是你自己還是覺得有很多毛病,自己還是不夠好,甚至會覺得自己的另一半太優秀了,很擔心會看不起自己或者是有更加優秀的異性從中間直接橫刀奪愛,所以在平時你就是這麼憂心忡忡的,或者是嚴防死守弄得另一半不耐煩,因此時間久了會覺得你太過於苛刻,隨後很有可能會如你想的那樣背叛你
  • 《人生十二法則》:心理學教授告訴你如何走出混亂和痛苦?
    01 受爭議的網紅心理學家作者喬丹.彼得森用現在的話來說,擁有「硬核」人生:年輕時他在飯店裡洗過碗,當過廚子,做過鐵路工人,甚至開過特技飛機;但同時他也是一位學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後,先在哈佛大學任教,之後回到家鄉的多倫大大學做教授,一邊寫自己的心理學書籍《意義的地圖》,一邊講授同名的課程。
  • 拖延、自我懷疑?了解這幾個心理學技巧,助你考研高效備考!
    舉個慄子,在小編準備心理學考研的過程中,每當我不想開始學習的時候,我就會去打開一些關於「如何避免拖延」的文獻和參考書,通過研究拖延的方式,來實際地拖延自己的複習計劃。而在面對像複習考研這樣的長周期、高難度的複習任務時,消極完美主義的人可能會希望通過暫時的拖延而避免可能產生的失敗。所以這個時候,請大家樹立一個觀念,即良好的複習效果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複習一遍就直接上考場考高分。
  • 你和夢想之間只差一個行動 | 如何戰勝拖延?
    當然,過去的經歷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影響我們當下和未來的行為,然而過去的經歷只是一種概率,並不是絕對的。換句話說,清晰的自我意識和努力相結合,我們完全可以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無論是被過去的不幸支配,還是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其實都在於我們每時每刻的選擇。心理學教材裡有一個常見案例,是一對在艱苦環境中長大的同卵雙胞胎兄弟的故事,他們的父親沉溺於酒精和毒品並時常虐待妻兒。
  • 心理學教授推薦的3本書:教會你用心理學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心理學教授推薦的3本書:教會你用心理學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現在社會,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喜歡心理學,也都想通過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豐富自己的人脈和知識,畢竟人都是情感動物,也都是內心非常豐富的社會群體動物。所以我們也都想通過了解一些心理學知識去了解很多人的內心想法在,這樣我們就能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很多的社會經驗,也能夠獲得不一樣的人生體驗。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推薦心理學教授推薦的3本書籍。非常的適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朋友。第一本《社會心理學》這是一本非常非常全面的心理學入門書籍,是一本講述社會百態和不同領域和性格人們想法的書籍。
  • 《與內心的恐懼對話》:你不是神,你不能拯救誰,只能忠於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夢露具有典型的邊緣性人格特徵:情緒不穩定,害怕被拋棄,有社交恐懼,有自我毀滅的傾向,容易把人妖魔化和神化。邊緣性人格和你的生活很遠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普通人中大約有6%的人會患上邊緣性人格障礙。
  • 什麼是拖延症?20歲就創立了3家企業的成功企業家,一語道破了!
    在學生時代,自己的拖延症可以這樣描述。所有的學習,只有在考試前一晚的時候自己才會去比較認真的進行學習!大家有沒有對這種臨時抱佛腳感到內疚?如果有,那你就應該懂得那一刻的感覺。原本打算玩幾分鐘手機後開始工作,結果等你轉過神兒來的時候,已經兩三個小時就過去了!或者決定從明天開始做一件事,結果一周後那個事都還在明天!
  • 拖延≠懶:怎樣戰勝拖延症?從「原諒自己」開始
    「是寬恕而不是後悔,能讓你變得美好。」你會自責,你以為這樣的負罪感才有可能激發出自己的行動力,但卻總是在現實面前敗下陣來。戰拖諮詢師高地清風想告訴你,其實你錯了。別衝動地著急發毒誓、打雞血、頭懸梁錐刺股,戰勝拖延症,第一步,先原諒自己:是寬恕,而不是後悔,能讓你變得美好。
  • 心理學揭秘:內心矛盾糾結,都是潛意識在作祟
    當你拼命想要壓制住不再焦躁的時候,內心反而更躁動了。面對這些內心矛盾,我們既不能忽視它,無視它,也不能過度關注它,否則將會被這種情緒帶著走,讓你喪失掉你原有的生活節奏。其實,這些內心的躁動和糾結都是你的潛意識在向你發出信號,你的內心渴望得到關心與和解。
  • 從心理學到生命科學,「半路出家」的她已是北京大學教授
    從心理學到生命科學,張研教授「半路出家」心理學是人文社科類二級學科,從淡入視野到走向熱門,近些年來,這門學科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在我國開設心理學專業的高校也相對較多,而北京大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學科評估中,北京大學的心理學獲評A+,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
  • 《心理學通識》得到APP 10萬人都在學:這些道理你越早懂得,越早...
    1921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推孟教授,發起了一項名為「天才的基因」的研究計劃。推孟發現,那些智商超過140的天才兒童,在成年後有相當大一部分並沒有在事業中取得成功。  2014年,中國校友會網發布了對1952年到2013年,將近3000名高考狀元的職業狀況調查報告。
  • 心理學入門書籍推薦丨送給對心理學好奇或是正在學習心理學的你
    這份精心整理的書單十分適合心理學初入門者的學習,無論你之前接觸過心理學沒有,它都會幫助你建立一個關於心理學的知識框架,帶你認識真正的心理學是什麼樣的。在正式分享之前,送給大家我喜歡的一句話「書不是人生的全部,但讀書的人生才更有意義」,與諸君共勉。
  • 心理學:當你放棄了這四樣東西,你的內心會變得強大
    無論何時何事,想要很多、太過執著心態是要不得的,物極必反,這反而會讓你失去更多。 因此,在人生的單行道上,我們應該學會放棄一些有害的東西,比如執念、比如虛榮心…… 棄不是為了單純地捨棄這些,而是為了有朝一日、能更好地擁有的更加璀璨閃耀的人生。
  • 秘密:你的人生命運,是你自己內心的磁場吸引而來的
    但是他的爸爸一直在照顧叔叔,他的哥哥也經常去看望叔叔,他們都沒有得病,為什麼偏偏他得了病呢? 正當他鬱悶不解時,他的鄰居給了他一本書,書中的一句話,直擊他的心靈,書中說:「所有災難都是由我們的內心吸引過來的,自己的內心不呼喚的東西,絕對不會來到我們身邊。」 他叔叔得病時,他特別害怕感染,每次經過叔叔房間時,都會捏著鼻子快跑。
  • 《墨菲定律》:10個有趣的心理學,讓你一眼看透對方真實的內心
    你有沒有發現在生活中,你會有很多不想要遇到的人,或者是不想要發生的事,它偏偏會在最關鍵的時刻,讓你去面對呢,而那個時候你的腦海中也一定會出現一個詞,就是墨菲定律吧,沒錯,墨菲定律的確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很多的應用,而它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