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專家:疫情正在引發性別暴力和歧視女性的「全球大流行病」

2021-01-19 界面新聞

聯合國及區域人權組織的七位專家14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新冠疫情同時也引發了性別暴力和歧視女性行為的「全球大流行病」,急需採取緊急措施加以應對。

人權專家指出,隨著各國為防控疫情出臺封鎖措施,全球目睹了「家庭暴力,包括親密伴侶暴力、性暴力和殺害女性事件的急劇上升,迫切需要採取措施應對這一『新冠大流行病期間的大流行病』。」

人權專家表示,「新冠疫情凸顯了現有的不足和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警方執法幹預減少,法院、庇護所,以及為性暴力受害者提供的關鍵服務關閉,使得行兇者更加大膽,加劇了女性和女童所面臨的風險。」

人權專家表示,醫療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務的提供受限、增加的家務和無薪照料工作,以及滿足全家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重擔,正在影響世界各地女性的身心健康。

人權專家表示,「學校關閉也帶來了額外的問題,數百萬女童被迫待在家中,性剝削、早孕、強姦、早婚、強迫婚姻和殘割女性生殖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人權專家呼籲各國政府,在努力遏制新冠疫情的同時,抓住機遇實現「更好的復甦」,進一步加強和擴大現有的努力,在各個領域促進和保障女性權益。

14日發表聲明的七位人權專家包括:聯合國暴力侵害婦女問題特別報告員西蒙諾維奇(Dubravka imonovic)、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主席貝德馬(Hilary Gbedemah);歧視婦女和女童問題工作組主席布羅德裡克(Elizabeth Broderick);歐洲理事會採取行動反對暴力侵害婦女和家庭暴力專家組主席諾迪(Marceline Naudi);美洲人權委員會女性權益特別報告員麥考利(Margarette May Macaulay);非洲女性權利特別報告員阿蘇阿格博爾(Lucy Asuagbor),以及《美洲防止、懲罰和根除對婦女暴力行為公約》落實專家委員會主席貝內加斯(Tatiana Rein Venegas)。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或人權專家由人權理事會任命,以個人身份獨立開展工作,對特定國家的人權狀況或全球範圍的重大人權議題進行調察、監測並發表公開報告,最長任期六年,他們不是聯合國僱員,也不在聯合國領取薪水。

相關焦點

  •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關注針對非洲人後裔的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問題
    人民日報布魯塞爾10月2日電 (記者方瑩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五次會議1日舉行反種族主義議題一般性辯論。
  • 聯合國性別研究報告:90%的人對女性有歧視(雙語)
    聯合國的調查發現,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真正實現了男女平等,而且性別歧視在一些國家仍然非常嚴重,全球包括女性在內的大多數人都對女性持有偏見。   A new UN report has found at least 90% of men and women hold some sort of bias against females.
  • 聯合國難民署:新冠疫情引發保護危機近4000萬人無法獲得援助
    原標題:聯合國難民署:新冠疫情引發保護危機近4000萬人無法獲得援助據聯合國網站30日消息,基於聯合國難民署領導的「全球保護集群」項目的相關報告顯示,在26項人道應對計劃援助的5400萬目標人群中,2020年將有近4000萬人無法獲得援助。報告指出,人們在新冠疫情期間對人道保護需求與可用的保護資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 全球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研討會:各國需採取措施應對種族主義與民粹...
    近日,中國人權研究會和國內外多家人權研究機構聯合舉辦系列國際視頻研討會,探討「全球疫情防控與人權保障」。3日下午,來自聯合國、中國、美國、荷蘭、德國、南非等國際組織和國家的多位人權領域專家學者,圍繞當前種族主義問題帶來的挑戰與各國應對等議題展開深入研討。
  • 聯合國婦女署盤點出2020年全球10大女性時刻_中國國情_中國網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在過去的一年裡給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許多改變。2020年是《北京宣言》與《行動綱領》在於北京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上通過的第25周年。然而,疫情正在加劇先前存在的不平等,給推進性別平等與賦權予婦女的工作增加了許多阻力,甚至可能使過去25年來取得的進展和來之不易的成果付之東流。
  •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美式人權」危機
    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滕達伊·阿丘梅3月23日和4月21日先後指出,有關國家政客主動發表公開或暗示性的仇外言論,使用別有用心的名稱來替代新冠病毒,這種把特定疾病與某個具體國家或民族相聯繫的仇外表達不負責任、令人不安。「這一波『疫情歧視』將原本較為隱蔽的種族偏見徹底揭示出來,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暴露得越發明顯」。
  • 聯合國人權專家:疫情期間制裁是致命的,人道主義援助許可程序應更...
    聯合國新聞8月7日消息,聯合國五位人權專家今天表示,在肆虐的新冠疫情面前,遭受制裁國家的百姓無法保護自己,一旦染病也無法獲得挽救生命的治療,因為制裁的人道主義豁免機制並未奏效。人權專家表示,「制裁正在古巴、伊朗、蘇丹、敘利亞、委內瑞拉和葉門等國造成苦難和死亡。制裁措施應當解除——或至少加以放寬——以便讓普通人能夠獲得肥皂和消毒液等維持健康所需的基本用品,讓醫院能夠獲得挽救生命所需的呼吸機和其他設備。」
  • 針對非洲人後裔的種族歧視和警察暴力問題在人權理事會受到普遍關注
    中國日報10月2日電 10月1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5屆會議舉行反種族主義議題一般性辯論。聯合國人權高專巴切萊特和各國代表紛紛譴責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強調國際社會應加緊落實《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切實保障非洲人後裔的權利。
  • 埃及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點亮橙色 響應聯合國發起的反對性別暴力...
    埃及全國婦女理事會與聯合國婦女署駐埃及辦事處聯手合作,在埃及著名歷史地標吉薩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點亮橙色,以響應聯合國婦女署在全球發起的「反對性別暴力行動16天」活動。△圖片來源:《今日埃及》網站「反對性別暴力行動16天」是一項年度國際活動,每年從11月25日開始,到12月10日結束。今年的主題是「橙色點亮世界」。
  • 鳳凰衛視攜手聯合國婦女署|「消除性別暴力」 點亮溫暖橙色
    橙色是「消除性別暴力16日行動」全球統一的主題色,象徵著對性別暴力的警惕,以及性別暴力可能帶來的傷害和代價。更重要的是,溫暖明亮的橙色也象徵著希望、對受害者的鼓勵、以及對遠離暴力威脅的未來社會的嚮往。2020年聯合國「16日行動」以「點亮橙色:募資、響應、預防、收集!」
  • 中國人權研究會文章:嚴重歧視與殘酷對待移民充分暴露「美式人權...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政府應對疫情不力使之淪為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美國關押移民的拘留場所成為新冠病毒傳播的「重災區」,美國政府還在疫情蔓延之際強行遣返大批非法移民,加重了中美洲國家的疫情風險。美國政府侵犯移民權利特別是移民兒童權利的政策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遭到強烈批評和譴責。
  • 【戰「疫」說理】疫情折射美國「人權保護」雙重標準
    作者: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助理教授楊博超2020年3月13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以客觀、詳實數據和大量例證揭露美國「人權保護」虛偽面目和雙重標準。
  • 國新辦發布《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批駁美國人權狀況
    但時至今日,美國仍未批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婦女依然遭受著系統的、廣泛的、制度化的歧視,各種公開的、隱蔽的性別歧視現象觸目驚心。女性面臨嚴重暴力侵犯。據城鎮槍枝安全組織網站2019年10月17日報導,在槍枝泛濫的大背景下,美國成為高收入國家中女性處境最危險的國度。
  • 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虛偽(全文)
    聯合國嚴重關切美國執法司法領域的種族歧視問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非洲裔問題專家工作組2016年的調查報告指出,美國政府未能履行保護非洲裔權利的責任,制度性和結構性種族主義的持續存在,對非洲裔美國人的公民權利、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報告重點批評了警察暴力以及刑事司法系統中的種族歧視行為,而這些行為大多被免予刑事處罰。
  • 非洲國家聯名要求聯合國關注種族歧視與暴力執法問題
    【文/觀察者網 鞠峰】美國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揭開了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與暴力執法的爛瘡,也點燃了世界反歧視與壓迫的示威之火。據民權權威非盈利機構「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消息,56個非洲國家中的54個已聯手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一份決議草案,請求聯合國介入調查美國及其他國家對非裔族群的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問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是聯合國人權方面的最高機構。
  • 【紀念「北京+25」】婦女的人權保障:進步與展望
    在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到來之際,性別研究視界特推出紀念「北京+25」專欄,以《行動綱領》12個重點關切領域為主線,結合中國婦女運動實踐和婦女發展情況,全面反映北京世婦會以及2015年全球婦女峰會以來,我國婦女發展與性別平等取得的進展,特別是對習近平同志在全球婦女峰會上提出的「四點主張」的落實情況,並對今後發展進行展望。本期推出第八篇:《婦女的人權保障:進步與展望》。
  • 中國人權研究會舉辦研討會 美國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受多方批評
    中新社日內瓦7月7日電 7月7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4屆會議期間,中國人權研究會同委內瑞拉非政府組織「世界和平理事會」共同舉辦關於美國種族主義問題的視頻研討會並通過多個社交媒體平臺直播,世界各地4000多人在線觀看。
  • 美國華盛頓應該拋棄在人權問題上假裝聖潔的雙重標準
    「華盛頓應該拋棄在人權問題上假裝聖潔的雙重標準」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美國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全美多地抗議。與此同時,這一事件也震驚了世界,引發國際輿論的強烈關注和批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種族主義令人憎惡,全人類應予以堅決抵制。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法基發表主席聲明,強烈譴責美國執法人員對弗洛伊德的「謀殺」。
  • 這面「鏡子」,照出「美式人權」危機!
    聯合國當代形式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滕達伊·阿丘梅3月23日和4月21日先後指出,有關國家政客主動發表公開或暗示性的仇外言論,使用別有用心的名稱來替代新冠病毒,這種把特定疾病與某個具體國家或民族相聯繫的仇外表達不負責任、令人不安。「這一波『疫情歧視』將原本較為隱蔽的種族偏見徹底揭示出來,在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暴露得越發明顯」。
  • 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
    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非洲裔在與執法司法部門打交道時受到歧視。超過半數非洲裔受訪者認為,「美國不可能實現種族平等」。  四、婦女面臨嚴重歧視與暴力  建國兩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婦女一直在為爭取性別平等而鬥爭。但時至今日,美國仍未批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婦女依然遭受著系統的、廣泛的、制度化的歧視,各種公開的、隱蔽的性別歧視現象觸目驚心。  女性面臨嚴重暴力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