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及區域人權組織的七位專家14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新冠疫情同時也引發了性別暴力和歧視女性行為的「全球大流行病」,急需採取緊急措施加以應對。
人權專家指出,隨著各國為防控疫情出臺封鎖措施,全球目睹了「家庭暴力,包括親密伴侶暴力、性暴力和殺害女性事件的急劇上升,迫切需要採取措施應對這一『新冠大流行病期間的大流行病』。」
人權專家表示,「新冠疫情凸顯了現有的不足和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警方執法幹預減少,法院、庇護所,以及為性暴力受害者提供的關鍵服務關閉,使得行兇者更加大膽,加劇了女性和女童所面臨的風險。」
人權專家表示,醫療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務的提供受限、增加的家務和無薪照料工作,以及滿足全家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重擔,正在影響世界各地女性的身心健康。
人權專家表示,「學校關閉也帶來了額外的問題,數百萬女童被迫待在家中,性剝削、早孕、強姦、早婚、強迫婚姻和殘割女性生殖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人權專家呼籲各國政府,在努力遏制新冠疫情的同時,抓住機遇實現「更好的復甦」,進一步加強和擴大現有的努力,在各個領域促進和保障女性權益。
14日發表聲明的七位人權專家包括:聯合國暴力侵害婦女問題特別報告員西蒙諾維奇(Dubravka imonovic)、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主席貝德馬(Hilary Gbedemah);歧視婦女和女童問題工作組主席布羅德裡克(Elizabeth Broderick);歐洲理事會採取行動反對暴力侵害婦女和家庭暴力專家組主席諾迪(Marceline Naudi);美洲人權委員會女性權益特別報告員麥考利(Margarette May Macaulay);非洲女性權利特別報告員阿蘇阿格博爾(Lucy Asuagbor),以及《美洲防止、懲罰和根除對婦女暴力行為公約》落實專家委員會主席貝內加斯(Tatiana Rein Venegas)。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或人權專家由人權理事會任命,以個人身份獨立開展工作,對特定國家的人權狀況或全球範圍的重大人權議題進行調察、監測並發表公開報告,最長任期六年,他們不是聯合國僱員,也不在聯合國領取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