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力巨大的54式手槍為什麼最終卻被淘汰了?3個原因道盡真相!
平心而論,54式手槍從1954年定型開始使用了六十多個年頭,說明他肯定有著吸引我國軍警的有點,比如54式手槍造價低廉,生產數量大,發射的7.62mm託卡列夫手槍彈裝藥大,射程遠。從大興安嶺的雪原到越南山區的叢林,54式手槍跟隨著解放軍在各地戰鬥。
但是今年來,特別是由於92式手槍的裝備,54式手槍開始逐漸退出我國的裝備序列。不經讓人想起一句話,廉頗老矣,尚能飯否?54式手槍仿製的是蘇聯的託卡列夫TT手槍,這是蘇聯二戰時期使用的一種手槍,期間經歷了多次輕武器的更新換代,54式手槍卻一直在役(主要是警用),時至今日,我們已經不得不承認54式手槍太落後了,退役時必然,雖然這個必然來得晚了一點,但終究還是會來。
五四式手槍的特點是:體積大、分量重,隨身攜帶時隱蔽性較差。雖說威力大,子彈初速快,達到每秒430米,穿透力強,但能打穿一個人易傷及無辜。近距離停止作用差,使彈頭容易穿透人體/障礙物,或在小空間內形成跳彈,目標在沒有立刻喪失戰鬥力的情況下,還容易誤傷。
首先,五四式手槍製造成本大。在上個世紀研製五四式手槍的時候,使用的主要材料為全鋼。然而現在手槍基本使用的都是聚合物材料,這樣的材料,成本不但低,而且使得手槍的重量也比較輕。相比之下,五四式手槍成本就沒有太多的優勢了。
其次,彈容量小,後坐力大,重量大,作為自衛武器或者叫副武器,手槍並不要求精準射擊,而是短時間把子彈全打出去,特別是防彈衣普及的今天,五四手槍連續射擊精準度不高,如果一槍沒擊中要害,後幾槍射速慢,精準度差,那還沒喪失抵抗能力的敵人會輕易開槍還擊,造成自身傷亡。
54槍械本身在人機功效、可靠性和現代自動手槍比均有所不足。54仿TT33,TT33借鑑白朗寧,某種程度可以說是白朗寧的簡化產品。可以說那個時代的產品,幾乎沒有現役裝備了(即便有,比如1911系列,也是經過現代重新改良的小批量服役)。
總之,現代自動手槍可靠性高,人機功效優良,可以加裝各種戰術附件。54彈槍俱老,不適應今天的戰術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