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黨代會,毛澤東為何三次講到「愚公移山」 | 禮讚70年

2021-03-05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禮讚70年」系列報導之十六

從愚公移山到擼起袖子加油幹

點擊觀看「禮讚70年」系列報導之十六視頻導讀

1955年,山東臨沂厲家寨群眾火熱的勞動場景。(資料圖片)

  受颱風「利奇馬」影響,8月10日下午,安徽省寧國市寧墩鎮老街受到洪水侵襲,當地村幹部和幹警正在將一位被困家中的老人轉移到安全地帶。李曉紅 攝


  「上下同欲者勝。只要我們13億多人民和衷共濟,只要我們黨永遠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201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的一句「擼起袖子加油幹」,迅速成為全社會流行語。

  這句生動的話語,體現著這個時代的一種精神。

  1945年中共七大召開期間,毛澤東曾三次講到「愚公移山」。第一次是在4月24日大會開幕第二天,在作政治報告時,他借這個寓言故事提醒大家,中國革命道路是艱難的,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和一定會取得最終勝利的信念。一個多月後,在對七大大會「結論」解說時,他再一次說,我多次講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學習愚公的精神,把中國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國主義這座山挖掉。閉幕會上,他指出全黨目前面臨的艱巨任務:「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湯問》,借愚公挖山不止的寓言故事,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移山填海的堅定信心和頑強毅力,反映出中國人民「人定勝天」的意志和變革大自然的氣魄,千百年來給一代代中國人以哲理啟發和精神鼓舞,勇於奮鬥、敢於鬥爭成為中華民族的鮮明品格。

  「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共產黨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苦幹實幹,以「愚公移山」的鬥志建立屬於中國人民的政權,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在建設新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的長路上漫漫求索。

  山清水秀的厲家寨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東北部,新中國剛成立時,這裡是一片窮山惡水。「窮山惡水種地難,既怕澇來又怕旱,十年就有九年歉」,「早上菜,中午糠,晚上稀粥照月亮」。

  1951年起,厲家寨村民成立互助組、合作社,開始想方設法改造家園。「人勤地不懶,靠天吃飯丟飯碗。」深翻、平整土地,將凍土層底下挖土掏空,再用鐵錘、石錘砸碎凍土塊,大冬天也幹得熱火朝天。1952年,厲家寨的糧食畝產量翻了一番。然而,第二年7月的一場暴雨,把深翻整平的土地和滿山的莊稼衝了個一塌糊塗。要徹底改善厲家寨的耕地問題,還必須治山、治水。

  「劈嶺填溝,讓河流改道,讓土地翻身,向大山進軍。」1955年,厲家寨由13個初級社合併成大山農業社,開始大規模移河改道、開荒整地的工程。沒有任何機械設備,沒用一斤炸藥,厲家寨人民一錘一鏨幹起來。「鋼六隊」「銅三隊」「鐵姑娘隊」……整山治水、戰天鬥地。

  經過幾年苦幹實幹,厲家寨人一氣鑿通了3道嶺、削平了11個嶺頭,1000多塊零碎地塊平整成70多塊,擴大耕地面積192畝,修建小型水庫11座,11800畝荒山全部植樹,窮山惡水換了新顏。1956年,每畝平均產糧279公斤,比治理前增長4倍多。1957年10月9日,毛澤東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

  「愚公移山,改造中國」,這就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勃勃生氣,是在一窮二白基礎上建設新中國的精神力量。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198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成立,急需建設隊伍。從1982年冬到1983年春的幾個月內,一百多列軍列從全國各地開來,兩萬基建工程兵連同大型機械裝備、大量施工材料等,進入深圳。

  當時的深圳,除了羅湖東門老街有又短又窄的馬路、少量破舊的房屋外,多數地域蕭條破敗,荒無人煙,廢棄的農田荒草沒腰、鼠蛇竄行。

  進入深圳第一天,部隊官兵們只能在地上挖坑支鍋,露天燒飯。挖井取水,但許多地方的水質極差,不但不能喝,連洗澡也不能用。即便這樣艱苦,他們卻在透風漏雨的竹棚裡,一住就是幾年,和深圳人民一起,劈山開路,移土填海,拉開了特區建設「深圳速度」的序幕。

  越偉大的事業,越是充滿艱難險阻。奮鬥精神之所以可貴,就在于越是面對困難,越能激發出無窮的力量。70年來,中國人民憑著一個汗珠子摔八瓣的苦幹實幹創造了奇蹟。

  「新長徵路上,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責任。讓我們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揚將革命進行到底精神,在中國和世界進步的歷史潮流中,堅定不移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直至光輝的彼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愚公移山的故事,號召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

  55公裡長的港珠澳大橋,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它的海底隧道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核心技術買不回也求不來,我們中國人必須靠自己!」從0到1,是千百次的論證和試驗。

  今年已經五十多歲的皮天祥,是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沉管預製廠混凝土班班長。從2011年沉管預製廠在牛頭島上初建開始,他就一直參與其中。2013年,兒子皮輝被他帶上了島。

  老皮從沒有缺席過二號生產線的混凝土澆築。每一節沉管澆築要持續35個小時以上,大多時候振搗工人一站就是一天,很多年輕小夥子都受不了。站一天雙腿發麻、膝蓋生疼,但老皮從不叫苦叫累:「有的人勸我放棄,這個工作崗位太辛苦了。但想到我打出來的混凝土,躺在海底40多米深都必須不漏水,我就咬緊牙關堅持再堅持。」

  在父親的帶領下,皮輝很快掌握了振搗技巧,成為一名熟練的振搗工。父親叮囑他:「這是人生中難得一次的輝煌工程,要珍惜。」

  2016年底,最後一節沉管預製完成,老皮父子晚上高興地對飲了幾杯。「這麼多年經歷了風風雨雨,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但回頭看,所有辛苦和付出都是甜的。」

  6年籌備,9年建設,大橋的每一根鋼筋、每一方混凝土,都是中國人的奉獻、鑽研與突破。在橋梁人工島和隧道建設領域,港珠澳大橋獲得的專利超過1000項。

  2018年10月23日,大橋開通,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現場向大家表示祝賀。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大橋建成通車,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

  去年,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漢語盤點2018」年度字揭曉,「奮」當選年度國內字。

  一個人的夢想,要靠奮鬥實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夢想更要靠千千萬萬人的不懈努力,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接續奮鬥。

  今日之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為偉大的事業加油幹,這是屬於中華兒女的無上榮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中國有一條「人工天河」你知道嗎?| 禮讚70年

從住進600多平的豪宅開始,「拼命三郎」區長一步步走進牢房

身為州委書記,他卻把心思花在搞小圈子撈好處上

抗擊颱風"利奇馬",這位年僅33歲的紀委書記永遠離開了我們

荒唐!繞村道路竟錯修到鄰村

相關焦點

  • 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
    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毛澤東認識到,實現中華民族振興,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必須首先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必須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蔣介石也談愚公移山。1932年10月17日,蔣介石頒發了《戰字第二一三號訓令》:「匪區縱橫不過五百方裡,如我軍每日能進展二裡,則不到一年,可以完全佔領匪區。
  • 都知道推翻"三座大山",毛澤東最開始說的是要挖掉"兩座山" | 禮讚70年
    從推翻三座大山到奮力實現兩個百年目標 | 禮讚70年③點擊觀看「禮讚70年」系列報導
  • 《愚公移山》誕生前後
    毛澤東抗戰時期多次講「愚公移山」的故事  毛澤東最早用這個故事是在1938—1939年。為使學員充分理解持久戰的偉大意義,樹立抗戰必勝的決心,毛澤東在抗大的講演中兩次講到愚公移山的故事。1939年5月,他在延安慶賀模範青年大會上就講:「你們要代表全國大多數的老百姓,代表一切愛國的人,抗日的人,求中國獨立、自由、幸福的人,並且是要永遠的代表他們。
  • 毛澤東三次到新泉
    毛澤東三次到新泉□劉明鋼連城是原中央蘇區核心區域之一。1929年5月、6月、12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率領紅四軍三次進駐連城新泉。雖然三次到新泉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個月,但毛澤東卻為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為探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作出了重要貢獻。
  • 陽城應是愚公移山故事發祥地
    明天出版社「老故事」系列叢書《愚公移山》封面局部 葉媛媛繪 從戰國時期的《列子·湯問》,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人民大力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老三篇」,再到現行的中小學生課文,一直在講述著「愚公移山」的故事。
  • 見識| 三次在滬開的黨代會,會址是怎麼找到的
    再過幾天,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京召開。  從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到今天,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輝煌的96年。其實,從中共八大開始,黨代會的會址才固定在北京,而此前的中共一大到七大的大會會址都因國內和國際形勢的變化而不盡相同。其中,有三次大會在上海召開。  這三次黨代會為何選址上海?建國後它們又是如何被一一確定和保護的?  陳毅提議尋訪「一大」舊址  中共一大之所以選址上海,其實有著多方面的考慮。
  • 陽城應是愚公移山故事發祥地 - 山西日報數字報
    從戰國時期的《列子·湯問》,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人民大力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老三篇」,再到現行的中小學生課文,一直在講述著「愚公移山」的故事。也就是說,在中國,「愚公移山」的故事流傳了好幾千年,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膾炙人口,激勵世人。
  • 抗美援朝70周年,這門課為何講了69年?
    一門戰史課的時代跨越■解放軍報記者 羅金沐 特約記者 洪大鵬抗美援朝70周年,這門課為何講了69年
  • 重讀經典,共築夢想丨濟源中院舉行集體誦讀《愚公移山》活動
    為傳承與弘揚新時代愚公移山精神,營造濃厚學習氛圍,6月11日上午,值濟源第四個愚公移山精神紀念日到來之際,濟源中院組織幹警開展
  • 毛澤東講「看齊」
    在七大工作方針下講看齊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4月21日的預備會議上,毛澤東作了題為《「七大」工作方針》的重要講話,在講話中提出了「看齊」的具體要求。 毛澤東指出,大會的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 書海掣鯨毛澤東——讀《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有感
    一個忙於各種事務的黨的最高領導人,讀書多到如此地步,沒有想到。四卷《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的頭一張插圖就是毛澤東讀英文版《共產黨宣言》筆記,為之一震。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毛澤東做到了「踏遍青山人未老」,更做到了以有涯逐無涯地讀書到生命最後一息!  毛澤東深感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我們的幹部「書養」太薄,他一次又一次地呼籲,在各種會議上發放書籍冊頁,勸讀、分享。把黨建成學習型、讀書型政黨,這個在世界政黨史上罕有的提倡也是從他開始的。
  • 禮讚70年 | 「聲如洪鐘」的黝黑鐵漢
    70載芳華,祖國從貧瘠到豐饒,幾十年徵程;我們見證民族復興,
  • 黔南職院第二次黨代會在都勻召開
    12月12日,中國共產黨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都勻召開。會議指出,長期以來,黔南職院堅持以服務地方、服務產業為己任,堅持走高水平、有特色的發展之路,為我州培養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專題報導之四:校第七次黨代會2020年年會暨八屆二次教代會工代...
    1月9日,中國共產黨安徽理工大學第七次代表大會2020年年會暨八屆二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在舜耕會堂隆重召開。    在肯定成績、全面研判學校改革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的基礎上,郭永存從以下幾個方面對2020年學校主要工作進行了部署: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黨的建設;完善現代大學制度,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出臺「雙一流」創建方案,把黨代會的路線圖變成施工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實施人才強校工程,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
  • 「黨建治學」徐光春: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945年,毛澤東同志以《愚公移山》為題作了黨的七大閉幕詞。75年來,愚公移山精神始終鼓舞和激勵著中國人民頑強拼搏、奮鬥不止。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場合,多次重提愚公移山精神,賦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 走出毛澤東的窯洞,蔣介石為何當即作出這個決定……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歷經二萬五千裡長徵後落腳陝北。此時的革命隊伍人數銳減,烽火連天,內憂外患。1948年,中共中央離開陝北,全國黨員近300萬,人民軍隊已是百萬雄師,革命勝利在即。 從1937年1月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機關駐紮在延安。陝北13年,延安10年,這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蛻變。
  • 聚焦黨代會丨一圖讀懂第三次黨代會工作報告
    聚焦黨代會丨一圖讀懂第三次黨代會工作報告  2020-12-18 21:51
  • 愚公移山故事發祥地找到了!陽城這個村更名「愚公村」
    戰國時期,列禦寇(列子)在王屋山區走訪,在民間神話故事的基礎上,把「愚公移山」故事收錄到《列子·湯問》篇。書中記載:「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故事以北山愚公作為主人公,而山西陽城正好處於太行、王屋二山的北面,河南濟源卻在兩山的南面,所以北山愚公要走出大山,「指通豫南,達於漢陰」,非移山就沒有出路。而濟源到豫南不需移山,故此,愚公的故裡只能是陽城。
  • 《愚公移山》新解
    為此,福特發明並大力推廣流水線革命,使單車生產周期從1908年的12個小時,降低到1913年的93分鐘,1925年再壓縮到15秒。1914年,美國熟練工人日工資為2.5美元,福特卻付給工人5美元。老福特沒有高喊「振興民族汽車產業」,也沒有在營銷策劃、商業模式創新方面下功夫,而公司汽車銷量卻從1909年的5.8萬輛,迅速攀升到1916年的73萬輛;T型車的售價由1909年的900美元,降低到1914年的440美元、1924年的290美元。由此觀之,愚公提出的願景最多是站在家人及後代的角度,並沒有將其提升到鄰裡鄉親之全體福祉的高度。
  • 新時代更需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
    1945年6月11日,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發表《愚公移山》的著名演講,號召全黨全國人民「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75年過去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加需要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