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林彪準備動身前去東北,當時他們的部隊正從河北路過,當來到一個名叫霸縣的地方時,就在此地休息整頓一下,當時有一位老紅軍李德才得知林彪和士兵在此地休息後,便去此地和林彪見面,但是還未見到林彪就被警衛員攔下了,李德才就讓警衛員將自己的名字上報。當林彪知曉這位老紅軍的名字後,就十分高興地對警衛說道:「趕快將他請進來!」
在李德才給警衛員自報姓名時,他並不是說的自己的大名,而是說的自己的一個綽號「土佬」,其實出生在大山農村家庭的李德才,長時間和外界隔絕不接受新鮮事物,每天都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兩點一線式生活方式。1930年6月,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經萍鄉大安裡、茅店、萬龍山、黃洲到沂源。那一天李德才還是和往日一樣拿起農具下田工作,他發現有一支隊伍正向自己村莊走來,而且他們和藹可親、紀律嚴明,很快就和本地百姓打成一片。經過村民述說,李德才才知道這就是紅軍,但是李德才正是被這種震撼的場景吸引住,於是便請求自願申請加入紅軍,至此李德才踏上革命之路。
1930年7月下旬,李德才所在的紅三軍趁機攻佔長沙。此時土生土長的李德才首次來到大城市,對於是裡面的一切都十分好奇,但是大街上琳琅滿目的商品以及周邊攤販的叫賣聲,此刻刷新了李德才對外界的看法。當時軍隊收繳戰利品時,其中有一條軍褲,於是連長就把這一條軍褲送給了李德才,此時他發現褲子前面是有一個岔口的,他便以為這個設計是為了更加方便上廁所,因此他將岔口穿到反面。現場的戰友們看見李德才這種穿法紛紛笑了起來,此時李德才「土佬」的綽號便由此生成,講過這一件事情的傳播,李德才「土佬」名字也就在部隊人盡皆知。
但是李德才參軍時才26歲,就被安排到重機槍班,為什麼要將他安排在重機槍班呢?正是因為他身材高大,因為重機槍十分沉重,需要力氣大的人使用,因此李德才就十分符合標準,在之後的戰爭中,身在重機槍班的李德才立下非常大的功勞。儘管李德才文化水平不算太高,但是也是一位刻苦學習的人,正是這樣,李德才深受上級領導的賞識。
1935年5月上旬,但是紅軍需要強渡大渡河,於是孫繼先中將親自挑選並帶領17位勇士去強渡大渡河,部隊就在後方幫助他們壓制住火力,這時機槍是注意好的壓制武器,此時聶榮臻正好想起李德才,立馬在隊伍中喊道:「土佬在哪呢?」
楊得志便將李德才找來,並且告訴他任務安排,讓他用機槍壓制住河對面的敵人,確保戰友順利通過,李德才知道自己任務後,就立馬向領導表示:「你放心,有老李的這一挺機關槍在後面掩護你們,你們就放心過河吧。」李德才不愧是一位猛將,當孫繼先等人準備渡河時,李德才就架起機槍,扣動扳機向河對面敵人掃射。他和神炮手趙章成一起合作,將河對面的火力完成壓制住,為18位強渡大渡河的勇士製造了非常大的優勢。
因為之前在參軍時的一些趣事被人盡皆知,關於他的綽號也被戰友們知曉,在那個時期,你提到李德才的大名也許知道的人沒有多少,但是你提「土佬」就基本都知曉。李德才共參與過我國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知名戰役,隨後因為戰績顯赫,在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軍銜。
剛開始我們第一片段有提到李德才去找林彪,當時李德才需要一些裝備,正好林彪就在此地,因此他想找林彪借一些裝備,恰巧被趕來的鄧華和李天佑遇到,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此後,李德才便接任河北省保定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然而就在1960年,李德才因病去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共56歲。